第75章 重回桃县(1 / 1)
和姜俊青结束通话后,田二三立刻联系了还未回去的班立贤。
这十多天来确实是得到了不少照顾,也获得了鲁省人的支持。
感恩归感恩,但是在商言商。
和姜俊青这些人相处的时候,也不能总巴结对方。
不然人家会把自己当政府,把你当国企夜壶用。
田二三此时更像是外企。
班立贤一直都在等着田二三的电话,接通后立刻询问。
“田老师,你要回去了吗?我现在就可以去接你!”
田二三没有那么快答应,很快把姜俊青找自己的事情说了。
班立贤也清楚东海市这边不会轻易放人。
“田老师你放心,我们省里已经讨论过了,只要田老师回去桃县做生意,税收方面可以提供减免,办公楼我们也协调好了,将原来在城区里的粮油公司交给田老师做生意用。”
“那个地方非常大,前面是大楼,后面是车间仓库,占地五十亩,附近是师范和老城区,还有消防局和步行街,很适合田老师你做生意用。”
粮油公司类似医院、电视台、日报大厦、政府办公楼、法院、消防局等地方,这些地方都普遍占地几万平米左右,也就是六七十亩地的面积。
有些地方因为的历史遗留问题,国企单位占地面积比较大,新建的单位大院通常都会缩水很多,不再有那么大的面积。
桃县给的就是老粮油公司,原本是打算拆迁建立小区,现在就直接拿来招商,免费租给田二三。
罐头和服装都需要场地,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能太偏僻。
服装和罐头生意又都需要大量仓库存货,所以桃县能选择的地方不多,老粮油公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田二三对这个礼物非常满意,目前需要的不是高楼别墅,是一个能安稳做生意的地方!
满意归满意,田二三却在电话里有些为难的说:“这个倒是没什么,我也不绕圈了,就说一说我心里惦记的事情。”
班立贤迅速说:“田老师您说,不管是什么难处,我们一定帮忙解决!”
这就是没有中间人的坏处了,搞不清楚田二三的底线和需求。
现在不光是没让田二三同意,就连刚才说的公司大楼也被轻轻的收下了。
田二三没有狮子大开口,以自己的立场提出合情合理的额外要求。
“我在桃县临河路老街住了有好多年了,从小就是在那一片活动,从小时候到这几年,亲眼看着这个地方从热闹到破败,像是废墟一样空荡荡的。”
“我也很理解城市改造,发展变化的需要,现在李彪和他身后的房产公司既然进去了,我想要自己开发临河路街区的房屋,建设高楼大厦,把我家附近变得热闹起来。”
“按照市场价就行,现在我已经赚了不少钱了,之后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有足够的资金盖一个大型超市广场,到时候线上线下一起发展。”
班立贤明白了田二三的意思。
田二三想要他原来的土地,想要在老家老屋地上盖个大超市。
这种要求合情合理。
“好,这个应该没有问题,我和上面讨论一下,再问问桃县那边的情况。”
有钱之后盖房子是很传统的表现,富豪发家之后肯定要把老家房子盖好。
大部分富豪身边都是同村的乡邻,没办法让人搬走腾出地方盖大房子。
田二三那边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都已经同意了拆迁,而且买地的公司也进去了。
现在田二三想要接手这个街区的房地产项目,县里和省里都没有意见。
中州省当天就给了田二三更多的优惠,而且是上级发力,让东海市无话可说。
这场博弈,姜俊青的分量根本上不得台面。
论经济体量和话语权,鲁省其实完胜中州省,吃亏就吃亏在没有反应过来,都以为田二三是囊中之物,没想到中州省还能请他回去。
实际上中州省也不够看的,姜俊青吃亏在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桃县的服装生意,等桃县的服装和工人运转起来之后,在中州省拿出上万人的就业报告后,鲁省就抢不过来了。
此时东南各地的资本和权贵还都没有反应过来,只是一些厂家先行。
重要的是一开始都不太在乎田二三的罐头生意,等田二三的服装生意在这两天发酵之后,就发现已经晚了。
但直到此时,很多地方都没什么感觉。
上层都觉得这个服装生意坚持不了几天,和自己这边也没有什么关系。7月10号,田二三和姜俊青等人吃了顿散伙饭,然后坐专车离开东海市前往中州省桃县。
此时距离系统激活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田二三有充足的时间回家看看。
开车的是鲁省的司机和秘书,田二三和张淑雅王琳琳一起坐在后排。
鲁省东海市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给,虽然有田二三消极应对,闭关在家的原因,但是也显得姜俊青太小家子气了。
桃县则是当天就送了田二三带仓库厂房办公楼和停车场的办公驻地,占地五十亩。
又把县里一部分房产开发生意,交给了这个刚成年没多久的少年人,以极低的价格接手了李彪身后老板和保护伞的生意。
这次给的优惠非常多了,就算是省里出去的科学院士估计都搞不到这么大的优惠。
田二三心满意足,也爽快的回去发展家乡。
***姜俊青正在看文件报告的时候,秘书进来汇报情况。
“领导,田二三走了。”
姜俊青叹了口气,“算了,让他自己随便折腾吧,反正也管不住。”
姜俊青的态度也是很多人的态度,从田二三的个人资产到达两千万开始,他在很多人眼里就已经有了独立能力。
尤其是他成名到现在连半个月都不到,就依靠着个人能力白手起家赚到了两千多万,又雇佣了几千人为他工作。
半个月不到!哪怕是省里发钱搞纺织业,都没办法在半个月内做到田二三这种速度。
如今田二三要回报家乡,谁也不好拦着他。
姜俊青没有把田二三写的这首诗当回事,下去开会主持事情。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舆论又发酵了。
姜俊青刚回家,就被老婆怒声斥责!
“上次让你帮帮小田,你就是不肯帮,现在人家孩子被人说得难受愧疚,离家出走了!”
姜俊青目瞪口呆,满是疑惑。
他老婆非常生气,像是忍了好几个小时的怒火,越想越气,然后等他回来就一股脑地骂他。
姜俊青头皮发麻的坐在那里听着,也逐渐在妻子重点骂的几个问题上,搞清楚了田二三的所有布局。
他的妻子和网上很多人,都认为田二三是被逼走的!姜俊青一开始还想要解释,可后来自己想了想后,发现田二三太损了!!
那些批评田二三的组织机构都是代表身后的巨型组织机构。
谁都能代表身后的人,谁又都不能代表谁。
就像桃县教育局和东海市教育局是两回事,别的地方的教育局和新闻学院也不觉得自己亏欠田二三,需要忍让这孤儿。
所以很多机构的人都意识不到一些问题,擅自行动发稿,擅自和田二三在网上发文章对着干。
新闻媒体里多是关系户,正面很难让他们认错,毕竟代表的是所有人的面子。
新闻和教育机构的上层管理都不想和一个孤儿较劲,但是又不能道歉,田二三又迅速认怂让大家下不来台。
他们越不认错,对田二三越有利。
这两天的事情在观众和其余人眼里,就是人家孤儿被几家媒体欺负的不敢直播,也不敢说话了。
他收钱了吗?没有。
田二三没有卖课,尽管大家都买了他的货,但实际上田二三在直播间一直都是免费无偿给大家出谋划策。
谁都可以咨询,谁都可以免费聊家常。
打赏不打赏,买货不买货都无所谓。
因为被媒体说他没学问,这才出去求学。
可所有人都觉得他有学问啊!
姜俊青无法对妻子解释。
没有任何证据去证明田二三是故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