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乐团家长终于知道一万的电脑不是用(1 / 1)

加入書籤

由于珠玉在前。

玩家们的认知非常的淳朴简单。

灿哥负责的内容肯定非常顶,玩法什么的那得看制作组,但体验起来肯定是有别具一格的爽感。

虽然只是个搞音乐的,但对于李灿在“表达”上的审美与眼光,大部分的粉丝们还真就不担心。

或许一次两次会让人难以注意到这个方面,还有可能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但如果次次如此。

那只能说相信李灿严选。

李灿在《咒血猎人》的创作中所带来的融合度考量,在配乐圈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圈内很多专攻配乐的制作人在看了《圣剑路德维希》的演出后,均是发出了感慨。

不简单!圈内制作人众所周知。

想成为存在感极高的主角。

首先第一步便是做好配角的工作。

《圣剑路德维希》单独拎出来,远远没有结合游戏内部表达的那种震撼与张力,可由于完整性,却直接让音乐作品本体都成为了神作。

可在担任配角工作时。

大部分的制作人都只可能突出表达某一方面的特质。

如角色塑造很强,但情绪烘托,场景叙事,美学体验这方面会大打折扣。

情绪烘托很带感,可其他方面差了许多。

这些都会导致记忆度减弱。

无法做到强记忆的配乐,是很难火的,就算是火了,也很大概率会是因为游戏内容赋予其更多层次的意义,而非音乐本身的意义。

所以,创作者们会根据需求,着重突出某一方面的特质。

只有李灿。

他选择了全都要。

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本质,每一个和弦都在塑造质感,每一段旋律都在阐述角色人生。

好听的旋律十分难得。

但能如这般严丝合缝的设计,对天赋的要求不高,但对基本功的要求却严苛到难以想象。

克系与维多利亚元素,确定了和弦的选择。

而野兽到人心的转变,确定了音乐的架构以及调式调性的选择。

大量混乱而无序的无调性音乐元素转为有序的调性音乐。

这样的思考是个作曲家都能有,但做到的属实没几个。

圈内制作人们几乎是将其奉为教科书,反复对其进行研究。

直到得知《永恒起源》也展开宣传计划,李灿下一个崭新配乐无缝衔接后,在惊喜之余,更是有种学习速度赶不上教科书出版速度的无力感。

追赶?别扯淡了,学习都他吗学不过来。

刚学到初中教科书,人家版本更新到博士,这上哪说理去。

受到强烈冲击的制作人有很多。

马涛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南山音乐工作室的扛把子,这些年里,马涛接过的配乐订单不在少数。

甚至远比李灿多,比李灿更能卷。

三年八个独立的外包配乐项目,每一个独立配乐项目曲目数量都在上百,这其中,不是没赶上大火的游戏,作品同样被玩家津津乐道。

可就是这样一个音乐制作人。

在仔细审视了《圣剑路德维希》后,却开始怀疑人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就连工作项目都暂时停掉,连着进行曲式分析与制作流程梳理。

越看越迷糊。

“他怎么做到的呢?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马涛的表情满是不解。

如果只是因为水准过高难以理解,马涛都不可能如此纠结。

看不懂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如马涛这般。

看得懂,但他吗理解不了。

“每一步都在我的预料之内,每一个元素都平平无奇,甚至是音乐圈内的常识,每一个手法都科班的令人害怕,规规矩矩,没有出格。”

“可为什么组合到一起后我他吗直接就看不懂了?!”

看着眼前写满文档的曲式分析。

马涛心态微微发生了变化。

全都认识,全都简单,可他到底是怎么被组合在一起的?

这很可能是一种自己理解不了的想象力。

说化腐朽为神奇有些过,但能将普通的东西融合成不普通的乐曲,这简直就是点石成金。

“还得是境界问题啊.”

马涛长出一口气。

细节之上的元素,确实非常简单,甚至很好理解。

但将其编织成曲目的手法却属实有点炸裂。

在马涛看来。

这就像是个高手摘花飞叶,不闪不避全靠内力。

“加关注,设闹铃,搞重点!”

马涛点进《永恒起源》官方账号,关注好后,时刻等待着实机试玩以及宣传资料片的放送。

单个曲目或许看不太懂。

但如果能有相近的项目,从中捋清李灿的想法就变得没那么难了。

无心工作的马涛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有一天,自己居然会期待着一款游戏的宣传启动。

有这样想法的不只是马涛。

李志锋同样如此。

身为夏国爱乐小提琴首席,由于沉迷游戏导致上班迟到。

顶着黑眼圈来到乐团排练,在团长周寅不悦的目光中,李志锋不好意思的说出了自己迟到的原因。

游戏打太晚。

“.”

周寅表情十分复杂。

这样的借口若是放在以往,那必然会是批评的重点。

可这次不太一样。

吗的。

游戏的配乐是李灿做的,自己要准备的音乐会是李灿的游戏乐园。

他这叫玩游戏吗?这叫多角度全方位钻研演出内容,体会创作者意图。

这他吗简直就是卷王中的楷模。

“.那说说吧!”

周寅只能让这位乐团二号人物,小提琴首席,作为曲目理解者,去给其他乐手讲述音乐所暗含的内容。

在音乐圈里混了这么多年。

如今这种作品讨论形式还真他吗是第一次见。

果然活久了有惊喜。

“各位,咱们这次的音乐会作品内容,是跟游戏深刻相关的,有条件的话,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实在没法体验的话,可以仔细研究研究作品的故事背景以及事件。”

李志锋说的这些话,还真他吗不是为了玩。真就是为了做好演出。

可这种“鼓励打游戏”的内容还是让不少乐手有些绷不住。

很难想象,有一天打游戏居然可以辅助工作。

“李哥,你也玩了?!”

“我放假回去能玩的都玩了,也深入了解过了,不得不说,确实需要体验一下才有那种感觉。”

“李哥你在boss那卡了多久?我卡了两个小时.”

出乎意料的。

乐团内居然真有不少游戏玩家。

几乎都是男同胞。

虽然占比不多,但确实有,而且不是零星两三个。

这一幕显得有些炸裂。

周围不少女乐手们简直瞠目结舌,有种跟不上时代的错位感,一时之间居然非常手足无措。

不是,他们在说什么呢?

啊?什么?坏了,这工作会不会因为不打游戏而丢失?一时之间。

急迫感与危机感萦绕众人心头。

以往的乐团,不是没接过类似于游戏音乐的作品,但那一般都是正常的演出。

甚至很多乐手不知道作品是出自于游戏,更别提体验。

这种音乐会不是不能开,也不是演奏不好。

但一百分里,再nb的乐团若是不深入理解,达成的效果也就只有上限八十分。

最后二十分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但李灿自然不会如此简单糊弄。

在签署合约的时候就已经提过高标准的要求了。

在李灿看来,对国内顶级乐团的要求绝对也要高标准,不能得过且过。

游戏玩家是很淳朴的一群人。

或许他们不懂音乐,来听游戏主题音乐会也只是冲着游戏来的,只要不跑调就能满满的激情,但李灿不认为这就是降低要求的原因。

作为音乐工作者,就该将演出做到尽善尽美,将完整的美学与艺术体验呈现给观众。

而不是通过观众群体去判断这单到底需不需要全力出击。

像李灿这种要求严格的,业内还还真没有。

周寅感到很不可思议。

但非常能理解。

于公,李灿是以“艺术家”的角度来要求职业道德,于私,则是以玩家的角度去审视诚意。

绝对不会以资本的角度去审视这里面是否有噱头,是否有商业机遇。

这样的合作体验是新奇的。

周寅甚至感到了一丝陌生。

“来吧,我说说我的感受。”

李志锋已经开始组织起乐团进行心得分享。

“路德维希在宣传中塑造的形象是非常善良光明,具有武力的骑士形象,但实际上在游戏里,经过狭小的肮脏小道,顺着鲜血流淌走到boss房,听到路德维希的名字后,抬头看到的是一只非常渗人的怪物这就是第一个反差。”

“所以,我认为在练习的时候,一阶段的开头,一定要有走在肮脏扭曲的小路上的质感,然后在女声吟唱中体现出豁然开朗的感觉。”

李志锋在说。

下面的乐手们拿着小本本或手机在记。

一些玩过游戏的乐手们则在一旁进行补充。

“在豁然开朗,见到怪物时,反差是非常大的,可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反差。”

“音乐一开始的表现是不急不缓的,可怪物的攻击却杂乱无章,伴随着尖锐的嘶吼,非常疯狂,所以我认为,这里面应该凸显的并非是表象,而应该是来自于无调性音乐中的无序。”

伴随着李志锋的讲述。

不玩游戏的乐手们开始明白了,为什么首席会建议各位亲自体验一下。

原因无他。

这其中所蕴含的细节表达,是完全无法脱离游戏整体感受的!

如果李志锋没玩游戏。

那对作品的理解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偏差,就连李灿本人亲自阐述,或许都会像如今的自己一般,听懂了,但还有些听不懂。

“具体的内容,我先叙述这些,我只是给出一个建议,等李灿来了以后,跟着他的思路去走。”

“当然,一定要回去仔仔细细看,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建议能试着以玩家的第一视角去代入一下。”

李志锋的话让乐手们连连点头。

这样的内容,不亲自体验,是很难抓住精髓的。

未必一定需要亲自玩。

但起码要多看看玩家们的视频,去以玩家面对boss时的感受分析情绪变化。

这样才能在演出时,让大部分都是玩家的观众们产生最强烈的代入感与既视感。

“《永恒起源》的宣传资料片估计也快了,通过内部消息我得知,幸运的是,他们这次资料片所选择的曲目以及试玩内容,就是咱们这次要表演的曲目。”

“到时候大家也要看一看。”

“根据游戏制作组那边的内幕消息所述,原定曲名《龙神》会改成《狂龙》,那么,结合宣传资料,我需要各位回去思考一下,为何会着重描述【狂】,以及【狂】的内核与其表现形式!”

李志锋的话让乐手们连连点头。

但属实也有些绷不住。

游戏也算是走上正经的艺术桌了,说出来的全都是内核分析名词。

一本正经的说着游戏体验,这他吗简直是太学术了。

今天的工作内容对于每一个乐手来说都是冲击,年轻一点的还好,年纪大的直接没绷住。

铜管乐的首席王忠就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事实上,40大几的王忠不算老,也不落伍,但是真的不玩游戏。

万万没想到,半百的自己也要潮流一回。

回到家后,王忠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非常牛b的点子。

一个电话便打到了刚上大学的儿子手机上。

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小王满脑子懵圈。

“儿子,你会玩游戏不?有空的话,指导老爸玩玩游戏,或者讲讲游戏的故事?”

“!”

小王瞳孔地震。

这还是自己那个艺术家老爸吗?!

“爸,我好好学习了,最近真的没打游戏.”

“一台电脑一万多,是用来写论文的?现在我可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王忠脸色一黑。

但“理解游戏”的正事儿在身,也顾不得挑刺,生怕儿子继续逃脱。

“我不追究你,但你得给我讲解一下,最近接的演出是游戏主题音乐会,李灿的,你应该不陌生吧?”

王忠不玩游戏。

没有考虑,直接代入“儿子玩过”的角度思考。

“反正你在京城念大学,回家也不难,就这周末。”

“啊?!”

小王呼吸一滞,心脏都漏跳一拍。

谁?李灿?

游戏主题音乐会.卧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