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它就这么摆在那里,一年,十年,百(1 / 1)
沙俄的文学翻译行业很衰败。
在国内几乎禁止海外文学作品进入的情况下,原本就数量稀少的翻译家们纷纷转行,有的加入出版社成了编辑,有的去了电视台当了编剧,也有的流落街头,得靠昔日好友们的救济过活。
缺少优秀海外作品填充空白的小说库后,沙俄文学也越发没落,只剩下几个单一题材在苦苦挣扎。
意识到这种环境可能会毁了无数顶级文学家好不容易沉淀出来的沙俄文学史后,一小部分从事过文学翻译行业的中产、上层阶级开始发声。
伊戈尔·尼古拉斯·罗季奥诺夫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今年63岁的他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文学系的教授,亦是精通日韩英俄法五国语言的文学翻译家。
即便官方始终在有意无意地阻止国内文学翻译家们进行海外书籍的翻译,但伊戈尔还是坚持每天下班后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外文阅读和翻译。
在这片几近干涸的土地上,伊戈尔就是为数不多的园丁。
前阵子他从旅日回来的学生那儿拿到了几本北川秀的小说,看过后一发不可收,瞬间成了北川秀的铁杆书迷。
从早期的“北川秀风”小说,到中期的《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和《老人与海》,再到现如今连载的“残障却坚毅的我们”三部曲,以及争议极大,却反响热烈的《环界1:铃》。
伊戈尔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年仅27岁的年轻作家在短短5年时间里写出来的作品!
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立意深远,发人深省.伊戈尔尝试用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赞美之词来称赞北川秀的书,却头一次感觉到了“词穷”。
前几天听说北川秀为了写一部“回应”诺奖官方的小说而进入了沙俄境内,他还想着去一睹“偶像”真容。
奈何几次邀约都碰上北川秀外出采风,两人擦肩而过,令人遗憾。
没想到今天一大早,伊戈尔在《新世界》担任总编辑的老友阿列克谢就带着“偶像”的新书上门了!“.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为了能让北川老师的新书更顺利地出现在民众的视线里,我们最好能把《童年》翻译成纯正的沙俄文,而不是这种披着英文皮的沙俄小说。”
阿列克谢表明了来意,恳切地希望老友能帮他一把,将这部注定会震惊整个沙俄文学界的《童年》翻译成俄语。
“版权的事已经谈妥了吗?”伊戈尔低头一边看书,一边问道。
“都谈妥了。是海格亲自出面和北川老师商定好的合同细则。”
伊戈尔艳羡地说道,
“10亿卢布的买断价,15%的影视等改编作品的分成收益,外加《新世界》最顶级的宣发资源。”
“10亿卢布!”正聚精会神看书的伊戈尔都忍不住抬起了头。
1999年沙俄普通民众的月平均工资为61美元,约1525卢布,折算成日元约6100円。
而同时期的美国上班族,月平均工资约3000美元,折算成日元约30万円。
现在的日本国,随着经济逐渐有抬头趋势,社畜们的月平均工资也回升到了20万円左右。
不说和美国比,就是美国的小弟,都比自家要高30多倍。
10亿卢布对99%的沙俄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要不是《新世界》背后依靠的是官方某位军工业大佬,恐怕也拿不出这种天价合同。
相比天天嚷嚷着要让北川秀滚出沙俄,让这个该死的外来入侵者血溅当场的沙俄文学界,沙俄资本方显然懂多了。
写一本火一本的北川秀就是一棵闪闪发光的摇钱树。
尤其是他写的几本海外文学小说,几乎让那几个国家的文坛焕然一新。
谁不愿意把摇钱树往自己家里搬?明白了《新世界》这边的决心后,伊戈尔缓缓合上还没看完的稿子,扶了扶眼镜,郑重问道:“那你们这边的具体意思是?”
“伊戈尔你这么问,就是答应下来了?”阿列克谢喜出望外。
在他印象中,伊戈尔这类大学教授就和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是典型的食古不化学术派。
沙俄文学界走向没落,这些学术派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他原以为伊戈尔会非常抵触帮一个海外的年轻小子翻译小说,这传出去多掉逼格啊!没想到伊戈尔听完后,连小说都没怎么看,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是。”伊戈尔再度点头确认。
“老天,你怎么改性了?我可要事先和你说明白,10亿卢布几乎抽干了《新世界》今年的运营经费,之后的日子里,如果《童年》不能大赚特赚,那我们会过得非常拮据。
这里的‘我们’,也包括了你这样的业务合作者。”
阿列克谢提醒道。
万一伊戈尔觉得北川秀能赚10亿卢布,他这个翻译者搞不好也能分一杯羹,那就完蛋了。
实际上,翻译稿费只和工时工龄以及行业收入水平相关,顶多根据你的履历和身份再添一点钱。
原著卖得如何,原作者的收入如何,和翻译家半毛钱关系没有。
之前北川秀在日本国内翻译英文小说挣钱,也是类似的行业规则。
所以那些翻译家们自称“为爱发电”,自嘲为“不如搬砖”是真的,不是自谦。
“我明白。”伊戈尔兼职做翻译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如果只靠这个吃饭,他早就饿死了。
他也不认为《新世界》会因为自己而打破行业规定。
他愿意承接这个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川秀。
还有便是这本粗看几章已经能感受到了不得的《童年》。
“那就好。”阿列克谢舒了口气。
要是伊戈尔突然坐地起价,他会很难办。
在沙俄文学界,翻译工作做的比伊戈尔好的人没几个,他也不熟。
要是让一些毛头小子做《童年》的翻译,他又放心不下。
还好伊戈尔难得爽快了一次。
“这样。等翻译工作正式开始后,我以编辑部的名义给你申请一笔翻译基金,大概10万卢布,也好稍微缓解一下你的经济压力。”
手头相对宽裕的阿列克谢补充了一句。
沙俄和华国一样,90年代末期,高知分子的收入还远远不如商人和明星。
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真的把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的行业。崇高是真的崇高,清贫也是真的清贫。
“那再好不过了。”伊戈尔满意的点了点头。
《童年》这种大部头顶级文学著作,翻译起来会异常消耗心神。
白天他要上课,晚上还要翻译,63岁的年纪也不太能遭得住。
有额外收入补贴,他就能挤出更多白天的时间来翻译小说了(不然得出席各种活动以及研究挣外快)。
“那就这样说定了!今天下午我就派人把合同送过来,顺便把《童年》的原稿也带来给你。”
阿列克谢笑着和老友握了下手,随后神情怪异地看着他,压低声音问了一句,“说实话,你觉得这部《童年》究竟写的怎么样?”
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阿列克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能废寝忘食看各类纯文学小说的热血青年了。
有时候他总是怀疑自己看书的眼光是不是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
而常年奋斗在文学界一线的伊戈尔这类学者,他们的评价更让阿列克谢信服。
“很不错!即便不是原稿,还丢失了很多内容,但从现有的质量看,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作了。”
伊戈尔发自内心地赞叹道。
敢用“悲剧化”的笔法去写大部分人认知为“无忧无虑”和“快乐幸福”的“童年”,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钦佩和称赞的事。
北川秀不仅写了,还写的非常传神到位,让人感同身受。
这才是顶级文学家该做的事!
“能让你称之为大作,那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啊。”
阿列克谢不怀疑伊戈尔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听他这么评价,悬着的心顿时放下来一大半。
此前北川秀刚拒绝了《现代人》的约稿,理由也是无懈可击的“政治元素太浓厚,不适合我”。
但这无疑惹恼了《现代人》背后的列宁格勒出版社。
听说他们已经找了同样在年轻一代里无人可敌的叶夫盖尼,让他出一本新小说来对标北川秀的新书。
看目前的趋势,《现代人》显然是想把两人打造成沙俄年轻一代文学家代表和世界文坛年轻一代文学家代表间的血战。
这么发展下去,矛盾可能还会衍生到《现代人》和《新世界》这两本文学杂志上。
《新世界》这边给阿列克谢的答复是,尽量别去理会《现代人》,他们要比就随他们,他们要炒作也由他们,总之别和他们起正面冲突。
阿列克谢立即会意,便没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结。
但《新世界》的高层股东也不少,有些就咽不下这口气,非要让他给《现代人》一点颜色看看。
阿列克谢不打算回应《现代人》,但那些大佬的面子也要顾及。
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声不响的出了一本好书,然后闷声发大财。
现在伊戈尔告诉他,这绝对是部可以名留青史的大作后,他终于不用再纠结这事了。
“那我就先回去了。”阿列克谢起身告辞。
伊戈尔点了点头,在他走出门前,又突然把他给喊住了:“等等,你之前说,这是一个自传体三部曲对吧?”
“是。怎么了?”阿列克谢回头看他。
“能不能帮我问下北川老师,另外两部的大概构思以及书名。”
伊戈尔连忙解释道,
“既然是三部曲,那么前后必有关联,身为翻译者,因为不是原著作者,所以很难把握到细节上的关联处。
这一点不处理好,小说有可能没法翻译出最精髓的细节。”
“原来如此,我会转达给北川老师的。”阿列克谢点了点头,随后离开了伊戈尔的办公室。
当天下午,派人送去合同和原稿后,阿列克谢马不停蹄地跑去了叶夫盖尼家,向北川秀咨询了这件事。
他顺便还把《现代人》试图炒作的事情也和北川秀两人说了。
“那位伊戈尔老师说的对,这是我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抱歉。”北川秀这才想起高尔基三部曲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是基于高尔基自身经历创作出来的自传体小说,正是这些剧情撑起了阿廖沙(高尔基)璀璨而耀眼的一生。
尤其是第三部《我的大学》,里面的诸多剧情和《童年》互相印证,细节化阐述了阿廖沙是如何从一个贫民家的小孩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斗士的心路历程。
如果在翻译《童年》时能刻意意识到这点,很多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就能有锚点的去写了!
只是这么一个细节点,就让北川秀意识到《新世界》是找到了一位顶级文学翻译家。
这态度可比一心只想着炒作,抱着“既然得不到就给我毁掉”的《现代人》好多了!
“我会马上写一份详细的后续大纲以及构思给伊戈尔老师。”北川秀又补了一句。
“你这没问题就好。其实如果是碍于面子,我可以帮你回绝掉伊戈尔的这个无礼请求的。
北川老师你放心,《新世界》永远站在你这边。”
叶夫盖尼也在场,阿列克谢这番话也是说给他听的。
他越是表现出《新世界》对北川秀的看重,越是能让被《现代人》莫名其妙拿来当枪使的叶夫盖尼难受。
至于伊戈尔的请求,他相信老友不是那种人,但在北川秀面前,他还是要表明一下态度的。
果然,他话音才落下,叶夫盖尼的脸色就变了。
一旁的北川秀倒是没怎么在意。
如果看一下大纲和构思就能模仿出一部顶级神作,那文学殿堂早就泛滥成灾了。
顶级文学作品之所以是顶级,就是因为它就这么摆在那里,一年,十年,百年,就是没人能模仿出来!“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北川秀摆了摆手,和善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