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少年意气!我写的就是当之无愧的“(1 / 1)
“对,和新书有关。”北川秀直截了当的把高尔基三部曲的大致创意在电话里和斋藤玲奈说了。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要再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斋藤玲奈反复梳理了下从北川秀那里得来的讯息,一边嘴上复述,一边手上用钢笔在草稿纸上不住涂涂写写,“19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是1870-1880,没记错的话,那会儿的沙俄刚经历了农奴制改革,已经在往现代化工业强国的道路上发展了。
但好像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他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也没有改变”
读书时期,斋藤玲奈喜欢看外国历史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认知。
说起那个年代的沙俄,她的脑海里瞬间弹出了很多历史资料。
“是啊。那时的沙俄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封建性质的军事主义帝国,亚历山大三世接手时,整个国家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不仅是他要面临的巨大难题,也是无数底层人要考虑的事。
动荡的年代,不安稳的政局,以及分化的阶级,这些是孕育文学作品的最好土壤。
那种年代背景也非常适合作为小说的世界观背景。”
北川秀接口道。
高尔基三部曲能名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他超高的文学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得归功于当时那个动荡而迷人的年代。
有《追忆似水年华》和《百年孤独》的“前车之鉴”,斋藤玲奈倒是没疑惑为什么北川秀会挑选外国历史中的动荡年代来写。
毕竟《追忆似水年华》就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的一战二战时期的法国,《百年孤独》更是写出了一个哥伦比亚大家族的几度沉浮。
要想在世界文学史上名流千古,作品得经得起时间和时代的考验,显然这类型的题材会比主写情情爱爱的那种要容易出圈得多。
这点也毋庸置疑。
但她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疑惑:“为什么会选择俄国?我的意思是,那边的文学市场其实非常繁荣,且对外国文学的排斥度也挺高”
“你想说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方向,对吧?”北川秀很快就get到了她的点。
斋藤玲奈点了点头,但旋即又对着手机笑道:“当然,这只是我身为从业人员和编辑部部长的职业判断。
你知道的,处于这个位置时间久了,难免会被市场和所谓的规律影响。
但我们一直以来不就是都在做着反直觉,反市场的事情么?而且这次说好了,得给西方文学界的那些混蛋们一点颜色看看,那当然得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行。
总之不管你想写什么,是出于什么目的想写它,我这边,身为你的责任编辑,都会绝对无条件的支持你的!”
类似的回应,北川秀早在斋藤玲奈那里听到过无数次了。
但每一次她这么真诚地袒露心迹,都让北川秀心中温暖不已。
无论时间怎么变换,两人变成了什么模样,只要提及新书,他们就能瞬间回到当初坐在山田铁男烧烤摊时的样子!
“明白了。那等我把行程和具体情况整理好,就立即把相关资料通过邮件发给你。”
北川秀用耳朵夹着手机,看了眼已经写了不少的设定集,又补充道,“对了,这次的新书,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以‘藏’为主。
既然是摆明车马和西方那边叫板,就干脆大大方方说出来,让读者们先期待起来也好。
海外那边,我也会让北川文娱不遗余力地找熟悉的渠道来进行宣发,势必要让全世界的读者先预热起来!”
此前为了让“残障却坚毅的我们”三部曲能起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北川秀便让北川文娱提升过宣传侧的投入。
如今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很一般,即便要到大家心心念念的千禧年了,但日本国的经济看起来还是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
这种环境下,大多数公司都在降本增效,准备着手和员工们一起度过历史上最漫长的经济寒冬。
当时他要求北川文娱提高宣传侧预算的时候,还被董事会的不少大股东给驳斥了。
还好北川文娱最大的股东是他和梦子,那些人人微言轻,不用理会也行。
但扛着无数质疑硬生生推动宣发投入升级这事,还是给北川文娱的资金流带来了一些系统性风险。
所幸最后的结果很好。
《熔炉》完结后,口碑不断上涨,现在电影版还没正式组建剧组,就已经有数个顶级财团愿意投资支持了。
《黑暗中的孩子们》就不用多说了。
泰国影史上最热卖的电影改编自一个日本文学家写的小说。
就这事,值得北川秀吹一辈子了。
电影给主创团队带来的利润也足以让他们所有人财务自由了。
至于最后的《美好的旅行》,虽说在商业价值上和前两者没法相比,但在各类纯文学奖项上却收获颇丰,还让一些天天蛐蛐北川秀越来越商业化的喷子们闭上了嘴。
这三部曲的成功,让北川文娱内部不再质疑北川秀的宣发投资行为。
如今,北川文娱的海外渠道和宣传侧,已然超越了河出书房,是当下日本出版界最有影响力的宣传部门了。
昔日的花儿终于结果,北川秀这次就要好好享受一番这美好果实带来的甜味!“嗯。河出书房这边,保底会根据我们签约的作家合同来协助你新书宣传。
但你懂得,这么大的事,而且是为了之前说的‘一口气’努力,静子姐那边,就算是让她赌上整个河出书房的未来,估计她都不会眨一下眼睛。”
“我明白,所以这次的新书,为了不辜负你们所有人的期望,我一定会拿出前所未有的写作态度和努力程度,以此来回馈你们的支持。”
北川秀难得很正经很严肃地这么说道。
在此之前,虽然他对待事业的态度大家有目共睹,没人会觉得他不认真,但每次开始到结束,斋藤玲奈等人总觉得北川秀还是在收着力打,完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拼尽全力。
在斋藤玲奈的视角,她惟一一次觉得北川秀是用了心,大概用了七八成功力的书,就是为严井桑一家写的《人间失格》。
那会儿的北川秀是真被奥姆真理教的混蛋们给气到了,写书时都带着一股“气”,甚至一连几天憋在家里,让人以为他都要想不开了。
在那之后,再强大的对手,好像都没法逼出那个程度的北川秀了。
斋藤玲奈有点没法描述她对北川秀的看法。
如果她看过原历史中后面火的几部动漫的话,大概能稍微描述出一些类似的感觉。
北川秀就好像《一拳超人》里的男主“秃头披风侠”埼玉,一直在寻找一个和他旗鼓相当的对手,却一直都找不到。
没有一个反派能逼出最强状态的他。
现在北川秀有一种主动爆种的趋势,这让斋藤玲奈无比欣喜。
她觉得这个状态下,也许北川秀真能写出一部足以媲美世界文学史上最顶尖作品的神作!临挂断电话前,北川秀突然又说道:“是因为那也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故乡。”
“诶?”斋藤玲奈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等北川秀挂断电话过了许久,她才渐渐醒悟过来。
是啊。
在这个世界写小说的人,不管是谁,只要提及文学,托尔斯泰大师就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山。
想攀登超越这座大山,几乎是痴人说梦。
但如果能稍微接近他,靠近他,甚至能触碰到他,也是无数文学家们愿意花毕生精力去做的事!1999年3月18日。
3月号的《文艺》在万众瞩目中准时面世。
上一期因为连载了《美好的旅行》的完结章,《文艺》又在销量上实现了一次小突破,牢牢坐稳了日本出版界1999年上半年的销量龙头之位。
紧随其后的《大众》、《北川》也获得了不菲的数据,一跃挤开了半死不活的《新文象》,分列第二、第三。
但这次没了北川老师的新书,也没有什么大咖级的文学家连载小说,3月号《文艺》普遍不被人看好。
然而发售之前,鸡贼的河出书房宣传部突然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
3月号《文艺》虽然没了北川老师的新书,但会在杂志里的“新书风向”板块着重介绍北川老师即将面世的一部全新“世界名著”。
这个月写《环界系列》,北川秀收获了不少质疑声。
尤其是日本文学界的泰山北斗们,一边看着《环界》嘴里喊着“真香”,一边却大力批判他身为日本文坛“天下第一”,却没有给后辈们做好榜样。
摇摇欲坠,尚未获得新生的日本纯文学他不管,非要去搞什么遭人恨的“电子阅读”、“轻小说”和“恐怖科幻”。
现在好了。
北川秀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次不仅要写他们想要的纯文学小说,而且是面向全世界读者,以海外为题材背景,篇幅宏大,立意深远,且是北川秀第一次授权宣传部门,以“世界名著”来标榜他这本还未出世的作品!
文学界最忌讳的便是半场开香槟和自大自傲。
老一辈文学家提倡谦虚对待所有同行,即便你有托尔斯泰般的写作实力,也要懂得谨言慎行,别给自己招致非议。
但这次北川秀默许北川文娱和河出书房大张旗鼓的宣传新书,像是憋了一口气必须要出,着实震惊到了许多人。
这画风不对劲啊!不过仔细一想,这几年来,北川秀招致的非议还少么?
1995年3月份出道以来,他就一直在无数人的质疑和非议中写书至此。
连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都黑过他,把他拉黑和禁止参选过!
这种宣传可能招致的非议,和此前他受过的不公待遇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且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北川秀的这本新书是真的在朝文学至高山峰而去!
这是第一次,他主动追求一些文学上的东西,主动表达出争取的意愿和野心!意识到这点后,原本还想就此事批判和喷他的文学评论家们顿时话锋一转,把注意力放在了他即将写的新书上。
“少年意气!”
这是竹内治在病床上对北川秀做出的一针见血的点评。
仔细一想,好像确实只有那些年少得意,有少年气的年轻文学家们才会这么做,会这么大张旗鼓的推广自己。
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不畏惧失败,也不忌惮强权。
偏偏比起那些“嘴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又有匹配野心的实力。
只是时间久了,看得多了,且以前的北川秀从未这么“不稳重”过,所以大家都有点难以接受。
“这不是一个文坛‘天下第一’该做的事。”有人这么评价道。
然而很快,互联网上就有网民自发怒怼了这类所谓的“专家”。
“这怎么了?北川老师本来就只有二十七岁啊!
如果不是出道早,成名快,写的小说多。北川老师这会儿才进入社会工作不到四年吧!我刚进入社会工作的第四年,心里的想法可比半泽直树还‘半泽直树’呢!”
“如果是在大学读研和读博,北川老师的同龄人,这会儿可能都还没毕业呢!”
“说是‘世界名著’又怎么了?北川老师之前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人间失格》、《雪国》、《伊豆的舞女》.哪一部不能算世界名著?
要说那些外国人不能接受,那《百年孤独》、《老人与海》还有《追忆似水年华》总该算吧?
一个文学家,名下起码有五部世界名著级的文学作品,现在发新书说是世界名著,怎么了?!
更别提这年头,连丰田发布新车,为了营销都还要说比肩bba呢!”
随着年代变迁,互联网上的声量逐渐取代实体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不再认为营销是个难以启齿的事。
北川文娱和河出书房还没就此事拿出准备好的应急公关,就已经有无数网民发言声援北川秀了。
当然,无论是质疑还是声援,这些声音都是一些小群体发出的,和广大民众无关。
他们现在眼里只有北川秀的新书。
北川老师到底会写什么?这是他们唯一事。
于是3月18日,不被业内看好的3月号《文艺》一经发售,不到半天,就在东京都地区直接卖脱销了。
新货在不断地被补充,而北川秀的新书“我的三部曲”也通过《文艺》进入了无数人的视线。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沙俄地区为背景?”
远在法国的奥德梅松在收到风声后,第一时间弄了一本《文艺》,旋即就被北川秀的新书创意给震惊了。
他的第一反应是北川秀想写一部沙俄版的《追忆似水年华》。
但静心下来旋即一想,要真是如此,他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去炒作。
《追忆似水年华》是不错,但距离他要的“世界名著”层次,还是有一丝丝差距的。
身为原作者的北川秀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所以,他是真打算以此写一部超越此前所有作品的新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