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难难难拍的马战(1 / 1)

加入書籤

踏出房间的那一刻,小贾脸上的笑容没能保持住。

良哥给了意见。

内娱那么大,容得下一个离异带娃的大龄女明星。

这事她当然知道!她今天来是想再续前缘,如果有良哥顶她,离就离,怕什么怕?现在她反倒有点摸不准良哥的心思。

良哥还会再顶她吗?

她只是想找一个靠山啊,没有靠山在圈内怎么混?倏地,她想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件事。

什么人嘛!带坏圈内风气,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不就是因为不能摆到明面?不对。

良哥肯定不是那种担心风言风语的人,再者说,能上良哥床的人,哪个不是小有名气?保底也是二线,或者有晋升一线的潜质,这种自绝于‘圈内’的事,谁会干?反正她不会干。

回到房间,小贾拨通了好闺蜜高媛媛的电话。

“喂?”

“是我。”

“雯雯,你这有气无力的,是没成?”

电话那头,小高一听到语气就猜中了事实,小贾去咨询沈良,她是知情者之一。

小贾去求助,还是她建议的。

那个什么孙什么浩,太过分了!欺负人嘛!

“嗯,我提了签约的事,沈导没回。”

“没事,你先别急,我回头想想办法。”

“那麻烦你了。”

“客气什么,我还是孩子干妈呢,帮帮忙也是应该的。”

接下来几天,剧组内风平浪静,沈良那边再也没有发生过半夜敲门的事。

包括小黄和黑泽之灵,她们都没来。

正值风口浪尖,剧组又人多眼杂,万一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去,总归不好看。

再过些天,《赤壁之战》还要办开机仪式。

这段时间有什么桃色新闻传出去,那帮记者指定会跟打鸡血一样。

不急于一时。

时光飞逝,转眼进入12月。

2号,剧组最后一个主演进组,从《海云台》杀青归来的乔镇宇正式归队。

虽然他到的最晚,但剧组内外没人说闲话。

说啥?

那是沈导家的嫡系,而且乔镇宇又不是故意‘耍大牌’,人家是刚拍完《海云台》。

次日,在食堂碰到江文,乔镇宇主动招呼道。

“文哥,早。”

“咦?你这是拍完了?”

“嗯,昨天刚回来。”

江文笑着拍了拍他的胸口。

“还行,肉没掉,身体还板扎。”

周瑜虽然是一个儒将,但儒将也是将!

身子骨不能太弱,所以,乔镇宇一直很注意身材管控,拍摄《太阳照常升起》时,他就有健身的习惯。

要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不过,他的骨架偏小,这是缺陷,只能通过服装来掩盖。

“是吧,我在韩国拍戏时,天天都是吃的糙米饭。”

“你在那边也吃糙米?”

“嗯,那边剧组盒饭天天都是糙米、鸡肉、西蓝花,换做是文哥,你肯定吃不惯。”

“你那部戏不是投资2000万美金吗?天天就吃这?也太寒碜了吧?”

“什么寒碜?”

这时,刚刚指点完小黄的沈良走进了食堂。

“盒饭,振宇说……”

江文简单地说了一遍盒饭的事。

“哦,那边是这样的。”

沈良笑着道:“他们那边吃的比较,唔,比较‘健康’,蔬菜沙拉、糙米饭、鸡肉、西蓝花是标配。”

“你这是在内涵谁呢?”

江文感觉沈良是在内涵他吃的不健康,但,仔细一琢磨,又不像那么回事。

“谁谁谁,我听不懂。”

沈良哈哈一笑。

“振宇,赶紧吃,吃完饭去挑马。”

乔镇宇也有自己的马,他和孙权、孙尚香有一场会猎的戏。

虽然就那么一场骑马的戏,但身为大嘟嘟,怎么也得挑一批好马。

马术指导巴音、动作指导袁和平专门给他留了三匹马,等他挑完,其他人再挑。

剧组就是这么现实。

小兵的马,肯定没有将军的马那么神俊。

另外。

曹军的马普遍比孙刘联军的要好,虎豹骑的骑兵,每一匹坐骑都是良驹。

剧组一共420匹马,除了主要角色的20匹马,以及250匹虎豹骑的马,剩下那150匹普遍矮一头的马便是孙刘联军的骑军马。

快速祭完五脏庙,沈良和江文带着乔镇宇一起往马厩赶。

“镇宇,你要记着,挑马跟相亲是一个理,不能光看面相,还要……”

途中,江文还不忘传授相马经验,沈良其实不太想戳破江文。

你懂个der。

曹操坐下的那匹神驹还没到呢,你只是看过图片和视频。

宝马没到,只因那匹马太贵。

曹操坐下的菊花宝马是正儿八经的神驹——阿哈尔捷金马。

俗称汗血宝马。

而且那匹马还不是普通的汗血宝马,是阿哈尔捷金马中的‘天马’!沈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关系。

虽然对方不要租金,但往返的运费,保费,随行的驯马人员、养马人员、医疗团队的工资,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是的。

那马随身带了一个团队。

从古至今,宝马都不便宜,那匹马如果按照市价购买的话,大概要1000万美金。

全球最顶级的宝马!来自迪拜土豪的赞助。嘚!嘚!嘚!三人还没走进马场,一阵杂乱的嘚嘚声率先传入耳中。

初始,这些马蹄声还有点无序,但很快,马蹄声变得整齐划一。

走进马场,只见巴音领头,上百位骑兵小队队员左手握紧缰绳,右手举着木棍。

他们腰背笔挺,宛如钢浇铁铸。

“骑兵连,冲锋!”

随着巴音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百余位骑兵小队队员全程没有交流,只是双腿一夹马腹。

下一秒,这支骑兵以巴音为箭头,飞速完成锋矢锥形突击阵。

咚!咚!咚!百蹄践踏,大地发出呻吟。

一百余匹精选的安达卢西亚马在骑兵连的控制下,启动、加速、汇聚、合流。

一气呵成!此刻。

哪怕他们穿着现代的服装,沈良已经想象到换上盔甲后的姿态。

洪流!

真正的钢铁洪流!能够在战场移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钢铁洪流!

百余骑,他们只是一百多名骑兵!如果是上千,甚至上万,那种场面该多么的恢弘。

可惜。

有生之年,沈良也无法调动那么大的场面。

虽然维塔特效工作室的水准也不差,但到底是06-07年,特效水平还是不够。

要是能实拍。

念头刚刚升起,沈良立刻把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甩了出去。

想啥呢?梦里啥都有。

与此同时,现场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连见惯了大场面的袁和平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整齐到令人头皮发麻的阵型!

沉重密集的马蹄声如那万千巨锤擂动的战鼓!好啊!

好啊!

这才是马战该有的气势!

不过,转念间,他的眉头就紧紧皱了起来。

不远处的沈良也是如此。

这场面,吊不吊?碉堡了!震不震撼?

切身体会,震撼到浑身起鸡皮疙瘩。

但。

不一样啊。

他们要拍的不止骑兵连,还有胡君、聂元、臧金生等演员。

演员可没有这般精湛,这般默契的骑术。

如果无法做到和谐统一,就像是白纸上多了几个墨点,显眼至极,也违和至极。

果不其然。

“咔!”

十天后,站在高台上的沈良举着喇叭喊道。

“聂元,控制速度,你冲的太快了,后面的人跟不上。”

“沈导,我的错,再来一遍。”

聂元喘着粗气,语气里既有几分无奈,又有对坐下伙伴的自豪。

他的马不仅好看,跑的也快。

稍不留神,就跟身后的骑兵拉开距离。

“歇一歇。”

巴音的声音从另外一个喇叭传出。

“人不休息,马也要休息。”

经过近半个月的基础训练,剧组开始进入第一次合练彩排。

这一排,问题顿时出现一大堆。

节奏!

节奏!

还是节奏!

骑兵连和蒙省招来的牧民,都是马背上生活的人,排练半个月,熟悉了安达卢西亚马的脾性,非快的进入节奏。

但。

演员们不行。

他们的马术仅限于会骑,跟常年骑马的牧民、骑兵比,就像是大人和小孩之间的差距。

即使牧民群演、骑兵连的人配合他们,也是问题频频。

不是慢了气势不够,就是快了几步带乱阵型。

而这,只是基础阵型。

到了马战环节,问题只会更多。

“休息十五分钟,调整一下位置再来!”

然后。

一轮又一轮的排练。

一天又一天。

直到12月15号,原定的开机时间到了,《赤壁之战》剧组移师涿州影视基地的汉宫大殿。

《赤壁之战》的开机仪式并不盛大,沈良没有大操大办的意思,连发布会都没开。

只是在汉宫大殿上方挂了一个横幅【电影赤壁之战开机仪式】。

不过。

即便如此,现场还是到了一百多家媒体,一家媒体平均2-3个人,汉宫大殿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站了一大群人。

“小良,你别太着急。”

开机前,韩三坪找到沈良。

“马术训练慢一点没关系,安全第一,你要是担心预算不够,哪怕卖了我这张老脸,也一定给你找到钱。”

“多谢师哥,我明白。”

马战的拍摄难度比沈良预想中的还要高,不过,他不打算降低要求。

大不了追加预算嘛!

没人投,他自己投!

亏?哪怕亏了,他也认,只要拍出来的效果足够好,区区几千万,他还亏不起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