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贺岁档之争(4K)(1 / 1)

加入書籤

(ps:前文汤惟的剧情已经修改,现在的女一号是王芝(秋雅的扮演者),七岁习武,后来又学了舞蹈)凌晨五点。

贾静文被渴醒了。

哪怕睡觉之前顿顿顿灌了一大杯水,还是被渴醒。

唱了那么久的《春水流》,能不渴吗?

咕噜!

咕噜!

猛灌了几口水,小贾同学转头望了一眼赤果果的沈良。

不行!

老娘要找回场子!很快。

沈良就叫醒了。

服务叫醒的。

“嗯?”

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天还是黑的,随即,他低头一瞧。

“我靠,踏马天都没亮,你就把我叫醒了?”

“怎么,不行啊?”

靠!疯女人!必须教育!

不一会,小贾同学又唱起了黄格轩的那首歌。

事后。

天色渐亮,沈良看了一眼时间。

玛德。

六点多了。

上午他还有事,这个点是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

“睡什么睡?”

瞧见小贾同学连澡都不洗就眯起眼睛,沈良啪的一打。

“起来嗨!”

“嗯?”

贾静文半眯着眼睛。

“霸霸,别闹,让我睡会。”

“睡个毛线!”

沈良才不管她。

是你先挑的头,什么时候结束,那得我说了算!

又一次事后,天色彻底大亮。

小贾同学也不哭了,只是举手双手,求抱。

“抱我去洗个澡。”

沈良呵呵一笑。

“你不是要睡觉吗?”

“都七点多了,还怎么睡啊,我白天还有事。”

小贾同学上午也有事,她约了备胎孙智昊打高尔夫。

约的是九点半,现在还睡个屁!“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小贾同学秒懂,用那特有的湾湾腔,娇滴滴的喊道。

“霸霸,抱人家去洗个澡澡嘛,爱你!”

“yue,你好机车哦。”

顺口吐槽一句,沈良俯身把她抱起来。

九十斤不到的体重,抱起来,轻飘飘的。

上午九点。

小贾同学匆匆忙忙的坐上酒店准备的车,上车之后,她一边照着镜子,一边迅速补妆。

都怪霸,不对,都怪沈良!一个澡洗了一个多小时,连妆都来不及画!

没过多久,沈良也坐上叫来的出租车,上车刚刚坐下,一股巨大的疲惫感,汹涌而来。

腰腿酸痛,精神不振,感觉身体被掏空。

还是酒喝多了!

昨天晚上,先是七八两白的,后面唱歌又灌了一瓶多洋的。

回到酒店,下半夜两次,醒来又两次。

铁打的汉子,也得虚啊。

酒色伤身!

从今天开始,戒酒!

坐着,坐着,沈良就靠在后排睡着了,直到听见司机大哥的叫声。

“小哥,小哥,醒醒,到了。”

沈良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瞧见中影的招牌,他掏出钱包。

“多少钱。”

“40。”

“好。”

沈良掏出一张五十。

“不用找了。”

下车之后,他拍了拍脸蛋,精神恢复少许,这才踱步走入中影。

今天来中影是定上映档期的。

《花束般的恋爱》后期工作基本已经完成,报送东京电影节的审批手续也在走。

不出意外的话,这部片子的上映之路是一路畅通。

内地的上映版本顶多删除一乃乃jq戏,毕竟,拍的时候尺度削微大了一点。

没露!

但比露了更勾人,更欲。

哪天要是真落魄了,凭这一手,去拍什么4-1级,那也能猛猛干饭。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方面的天赋?我这是进步了?

进步的地方,好像歪了那么一丢丢。

“师弟,早啊。”

走进主楼大厅,一个个子高高,满脸富态的中年男子笑眯眯的迎了过来。

“早,师哥。”

此时,沈良已经清醒了不少,年轻就是好,精力足够旺盛。

“于师哥到了吗?”

“于师弟估摸还要一会。”

蒋德福低头看了眼时间。

“他刚刚打电话过来,说是路上有点堵,可能晚点。”

“走,先上楼,韩董已经到了。”

“好。”

“蒋总,早。”

“沈导,早啊,恭喜,《那些年》票房又创新高了。”

“……”

前往电梯间的路上,两人碰到不少招呼声,听到那句恭喜,沈良不由看向旁边的师哥。

蒋德福也是北电管理系毕业,他是最早几批的干修班成员。

毕业后没两年,1994年就升任北影厂宣发处常务副处长。

十年奋斗,他现在已经是主管营销、发行的副总经理。

所以,没人比他更懂票房。

“哈哈,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的。”

蒋德福乐呵呵一笑。

“最新的数据,《那些年》上映20天的累计票房是2880万,这是修正过的票房。”

“过去这两天,北上广深几个大城市的票房,每天加起来少说有个10万8万,破3000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即使到不了,也会按3000万往上报!”

说话时,蒋德福的眉宇间荡着喜意。

300万的低成本电影,票房超3000万,妥妥地大大大大黑马!什么没到3000万?懂不懂偷票房?

没多报10%,已经很给面子了!

300万制片成本搏出3000万票房!这踏马又是一件足以载入影史的大事件!勋功章有沈良的一半,胡雪扬的一半,韩董的一半,于东的一半,那也有他的一半!!

“师哥牛逼!”

沈良哈哈一笑,抬了一下轿子。

“这次票房能破3000万,多亏了师哥。”

蒋德福笑着摆了摆手。

“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那些年》能黑马逆袭,师弟你才是首功。”

他不是特别在乎外界的声音。

外面的鲜花和掌声,他可以一分都不要,只要集团领导能看到他的功劳,那就够了。

“悄悄告诉你,韩董待会肯定会提议办个庆功会。”

说着,他声音压低了一点。

“这次你要出席,还要站头功的位置。”

“呃,多谢师哥提醒。”

沈良转念一想,顿时明白了什么。

即便都是北电出来的,那也有亲疏远近,像胡雪扬,关系明显在沪圈、上影那边。

蒋德福的提醒,多半跟即将成立的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有关。

再过几天,华影就要正式挂牌了。这家公司的主要职责只有一个——进口影片发行。

从前,国内只有一家掌握进口片引进资质,现在,俩了。

虽然中影也是华影的股东,但它只占11%,最大股东是广电,占20%。

广电集团最大,这点没毛病。

问题在于上影集团凭什么跟中影一样占11%?

当然。

如果是上影集团的人,他们肯定会说,我凭什么不能有11%?

拼历史,谁不是49年建厂的?

拼业绩,谁祖上没阔过?

拼口碑,我比你差很多吗?“沈良,早啊。”

见到沈良,韩三坪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国内要是多几个沈良这样的导演,何愁影视市场不成,大业不兴啊?可惜。

华影的份额是01年就定下的决议,要是晚个一年,再握一座金棕榈,上影凭什么跟中影在同一个位置。

虽然有点气恼,但对沈良,他是没有半点怨言。

沈良工作室的那些动静,哪能瞒得过他?看看《开端》、《那些年》的导演、摄影人员名单就知道,沈良是一个有心人。

舍得放权,敢于培养新人,北电真是出了一个大宝贝。

另外。

沈良在哥伦比亚的那段发言,也传入了他,以及电影局相关领导,乃至文化口的部分人耳中。

好一块良才美玉!没有那番话,《时间游戏》想从引进片变成合拍片,只怕没那么容易。

“韩董,早。”

有蒋德福在场,沈良肯定不能师哥、师哥的喊,那么喊,不是把韩三坪拉到了蒋德福、于东一个位置?“你啊。”

韩三坪只是呵呵一笑,热情的拉着他往旁边走。

“来,咱们给你那部片子挑一个好档期。”

落座后,办公室秘书主动泡上茶,蒋德福也把排片计划表取了过来。

国内的上映发行,制片方原则上是可以选择档期的。

但。

具体执行,又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此外。

进口片的排片档期,原则上是不会告知制片方、发行方的。

如果是个门外汉,或者愣头青,挑档期是吧?

尽管挑!想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上!

等上映,碰到什么好莱坞大片,那就不关我事了。

怪我?

你挑档期的时候,人家已经预定好了。

沈良拿到的档期计划表,自然是完整版。

一翻开排片表,沈良就看见一个‘倒霉蛋’。

《无间道2》——2003年11月1日上映

《黑客帝国3》——2003年11月5号

虽然无间道是港片的巅峰作品之一,但迎面撞上《黑客帝国3》,肯定是凶多吉少。

默哀三秒钟!往下继续瞧。

《无间道3》——12月12号上映。

这个档期不错啊。

既避开了18号上映的《手机》,又错峰11月中下旬的《加勒比海盗》。

一收一放,敲打港圈的味道,很浓厚。

别以为院线改制就能上蹿下跳!来了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

座山雕之风范,尽在其中。

“怎么样,你有没有意向的档期?”

半晌,韩三坪趁着于东还没来,直言道。

“尽管挑,不行的话,我来协调。”

“师哥,不用那么麻烦。”

此时,屋内只有他们俩个,沈良丝滑的换了个称呼。

“我觉得12月31号跨年夜就很好。”

“31号?”

韩三坪眉头微蹙道。

“这可不是一个好档期,虽然你避开了冯钢炮的《手机》,但19号有郑一健、杨千华的《安娜与武林》。”

“20号有梁朝韦、杨千华、董婕主演的《地下铁》。”

“27号,还有夏宇的《警察有约》。”

“30号,许安华执导,谢锋、赵菲特主演的《玉观音》也要上。”

说到赵菲特三个字,韩三坪专门加重了几分。

他这么说,并不是想说和。

虽然赵菲特挂在北影厂名下,但那个小丫头,跳的很厉害。

论亲疏,论师承,论为人处世,论潜力,论才华,就算踏马的论相貌,她哪点比得上沈良?比不了一点!他加重语气只是想提醒沈良,不要意气用事!当然。

韩三坪不会专门说出来,有些话,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师哥,其实我定在这个档期,不是因为《玉观音》。”

听到这话,韩三坪的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小子,粘上毛比猴还精!不过。

跟这种聪明人聊天,省心又省力。

旋即,韩三坪直接问道。

“那你说说原因,要是说不出来,我可不给你定在31号。”

“要不等于东师哥来了一块说?”

“好小子,跟我抖机灵。”韩三坪笑骂道:“说,今天不准省力,必须说两遍!”

“好,好,我说。”

沈良讪讪一笑。

“师哥,《那些年》的营销方案,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嗯。”

韩三坪喝了口热茶。

“听于东汇报过,但,这不是正道,想要把影迷拉到电影院,还得靠大片!”

“原因你也知道,盗版太猖獗,小成本的电影,在家里看和在电影院看都一样。”

韩三坪作为商业大片第一鼓吹手,那也不是乱吹。

他说的,确实是实情。

在家看小成本电影,观影体验至少有影院的六七成,体验差不多,一张电影票却能买3-5张盗版碟。

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

影迷当然用脚投票。

大片就不一样,观影体验能差出几倍!“师哥说的是。”

沈良附和道。

“大片是时代的选择,不过,我个人觉得,互联网社区发展的很快,可以当做奇招来用。”

“咱们守正出奇,正道要守住,奇招也要用,黑猫白猫,先抓住再说。”

“尽乱改成语!”

韩三坪这句话看似批评,实则却同意了这个观点。

什么都没有票房实在!

他只是原则上不提倡剑走偏锋。

“你继续说。”

咚!咚!“韩董,于东来了。”

“让他进来吧。”

于东来的很及时,沈良终究不用说两遍。

《花束般的恋爱》这部电影,虽然有日本‘收视女王’的加持,回头还有什么‘跨国恋’、‘泡打樱花妹’的网络营销噱头。

但吹出花来,它也是一部小成本电影。

所以。

还得走邪门歪道!“韩董,于师哥,我是这样打算的………”

听完沈良的全盘计划,韩三坪和于东看向他的眼神,都有点不对劲。

这小子的脑瓜子是怎么长的?

怎么尽踏马想起一些邪路子?

不过。

如果能实现,效果应该会很好。

“可以一试。”

少顷,韩三坪微微点头,说着,他又补充一句。

“但,这种招数可不能用在《时间游戏》上面,知道吗?”

“明白!”

即使韩三坪不说,沈良也不会干。

《时间游戏》那是正儿八经的特效大片,用得着……

咳咳。

这作,得炒啊!

换一种方式便是。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