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金融市场的剧震(1 / 1)
“我们选用了钙钛矿量子点与二维材料复合的结构,目标是让每一个光子激发出更多的电子,同时确保电子的运动不被声子散射。”
实验室的最前沿区域内,是一个超高真空环境下的薄膜沉积设备,以及一套最新的激光光谱分析仪,用于跟踪电子-空穴对的动态行为。
实验开始了,光源开始发出超短激光脉冲,每秒钟释放的能量仅持续皮秒级别,但瞬间的强度却足以激发材料中的电子。
研究人员们紧盯着屏幕,数据显示:激子复合的速度比预期的快了很多,原本可能丢失的能量,现在被高效地转化为电流。
但在这成功的背后仍有隐忧。
林燃说:“光子跃迁路径依然存在热化现象,虽然效率已经接近预期,但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优化激子复合和电子输运的匹配。”
一位年轻学者凑到屏幕边,指着图说道:“林教授,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从超快光谱实验入手,再看看激子的运动与散射问题。
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控制,确保每一个高能光子都能完全参与到电子的生成中,避免任何能量的损失。”
历经了一个月时间,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稳定地达到了52%。
这一成果虽然还未具备工业化条件,但它已经证明了从数学理论到单片器件的跨越是可行的。
下一步就是从实验室单片器件到工业量产。
如何将实验室的单片器件转化为稳定、可规模化生产的光伏组件这是最大的难题。
“我们需要在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确保这些光伏组件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至少25年,这是我们的下一个挑战。”
“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是第一步,我们的量子点薄膜可以通过溶液法沉积大面积制造,但必须保证每个批次的材料性能一致。
稳定性和耐候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
特别是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问题,解决了它,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在数字的指导下经过精密设计:温度、湿度、光照、热循环测试,每一块光伏组件都需要经过至少5000小时的耐候性测试,确保其25年的使用寿命。
尽管早期的批次偶有瑕疵,但通过不断调节工艺参数,团队最终成功克服了这些技术瓶颈。
同时,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50%以上,并且可重复性大大提升。
“我一直以为林教授想的是走马斯克的路线,从航天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出发,有一天,从新闻上看到林教授收购微博,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只会觉得,这件事终于发生了。”
这帮年轻牛马的工作强度很高,不管你有帽子还是没有帽子,有没有度过从青年迈向学者的第一步,拿到一个永久的铁饭碗,大家在这里都一视同仁,都是牛马,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结果万万没想到,深红只是幌子,或者说在教授的工作序列里,光电转化的突破要比人工智能来的更加重要。”
晚上回到寝室后,蒋太良感慨道。
深红的进度和gpt类似,表现出了比gpt更强的特性,更好的回答,更低的幻觉。
比gpt更强,在国内那更是遥遥领先,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
深红的存在,导致英伟达本来还能给国内卖定制化的降频版的显卡,现在连这类显卡都不让卖了。
为的就是锁住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上限。
华国的月球低温超导芯片是解法,但那毕竟是未来,阿美莉卡为的是现在,现在gpt迫切需要赢,阿美莉卡的资本市场要想继续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他们需要的是现在。
至于牺牲英伟达的利益,牺牲就牺牲吧。
所以在外界看来,林燃一直都在忙两件事,航天和人工智能。
航天,马斯克在前,林燃在后。
人工智能,林燃在前,马斯克的xai在后。
只有在这里闭关的年轻牛马们才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多么有意义,林燃又是如何能从零开始把整个图谱都绘制完成。
其中随随便便一个关键节点的突破,都体现出对数学建模和对物理学特性的大师手笔。
这么说,光是他们在这里接触到的这些知识,足够把未来二十年的science给包圆。
这也是蒋太良会这么说的原因,他感觉林燃在光电转化下的精力要远超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有国内厂商、国外的openai、谷歌、meta作为参照物,这种一枝独秀的感受并不强烈。
光伏可不一样。
动辄就是解决限制光电转化效率,这样根本性的问题。
所谓肖克利-奎伊瑟极限能存在超过60年时间,证明了它的难以突破。
光是凭借做实验想要找到解法,难度不比大海捞针低多少。
“马斯克也好、比尔盖茨也好,他们不是一直都说人工智能时代,能源是关键吗?
光伏突破也许也是在为人工智能打基础。
就像教授的月球基地一样,在之前,谁能想到利用月球超低温去月球建超导半导体计算中心啊。
有没有可能,光伏是为了人工智能,航天也是为了人工智能呢?”
是不是为人工智能没有人知道。
真实情况也许只是,光伏技术是所有现有技术里最容易突破,突破后最容易改变世界格局的一项技术。
脑机接口还没有成熟,人工智能需要底层半导体材料突破,常温超导又太过于玄幻,也就光伏能解构成数学问题被暴力破解。
春天的纽约还没有完全解冻,寒冷和新年的气氛都没有完全消散,市场的氛围则是另一番景象。
杰克·斯图尔特是高盛的一名交易员,尽管只是小小的交易员,但他也是从常春藤一路杀出来,才能在华尔街获得一个遥望纽约地标性建筑的工位。
他像往常一样坐在交易桌前,电脑屏幕上展示的是来自全球金融市场的实时数据。
忽然,原油价格出现了异常波动,一个小小的跳动让杰克·斯图尔特心头一震。
“怎么回事?”他低声自语,鼠标迅速滑动,切换到多个市场数据屏幕。
原油价格在短短十分钟内从76.90美元每桶跳到了77.40美元每桶,然后又迅速回落到76.80美元。
这种波动,通常是由地缘政治冲突或突发市场消息引发的,但现在并没有任何公开的重大新闻。
屏幕上显示的新闻信息不多,只有一些普遍的“库存数据”和“阿美莉卡石油生产”更新。
杰克·斯图尔特揉了揉太阳穴,思索着这波异常波动的真正原因。
突然,几个陌生的名字在脑海中闪现:华国,光伏,做空原油。
杰克·斯图尔特是reddit的爱好者,像他这样的精英白人喜欢逛红迪本来就是一件很罕见的事。
更罕见的是,他不仅喜欢逛红迪,而且喜欢逛红迪上和华国有关的板块,但他自己却从未踏上过华国的土壤。
杰克回忆起最近在红迪上刷到了三个在华国的阿美莉卡留学生发的帖子,说自己的教授已经消失很长时间了。
他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华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便一点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剧烈反响。
华国在航天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成为了阿美莉卡电视台炒作的焦点。
尽管这背后有大t试图卷土重来的背景在,论证华国有多强,也是论证这届白宫做的有多烂的一种方式。
但更重要的是,华国数十年如一日埋下的创新种子,埋下的科技为王的思想开始开花结果了。
这让本来就关注华国的杰克更加的关注,他特意私信了每一位提到这件事的华国留学生,问他们跟随的教授是谁,最好能发个谷歌学术网页给他。
其中有两位都发了,他看完之后,印象就是这两位做的重点领域都和光伏有关。
这个前不久的记忆,如果此刻不发生原油价格的波动,不会让杰克想起,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沉入记忆的大海再也找寻不回来。
但现在,他想起了这件事,杰克迅速把这个和屏幕上的原油价格波动联系在一起:“是的,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二者也许有关,这背后可能发生着更大的事情。”
他迅速切换到一份高盛刚刚才出炉的《全球能源市场报告》,内容关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最新动态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点。
无论是产能、技术、规划还是财政补贴,和过往他了解到的没有区别。
杰克·斯图尔特调动小仓位资金,买入了大量的原油看跌期权,并卖出手上全部油价相关的etf基金。
他做完这番操作后,就接到上司的电话:“现在,立刻全部买入原油看跌期权,出手上全部油价相关的资产!”
上司只负责下达指令,从不解释为什么。
杰克·斯图尔特知道自己的操作做对了。
他能得到消息,意味着整个交易大厅陆续都能得到消息,而他已经提前抢跑了一小步,这一小步就足够换取不错的收益。
果然,在他做完操作后,屏幕上一份来自全球能源研究机构的报告在line组里被其他交易员们疯狂转发,标题是:“华国光伏技术突破:50%光电转化率进展”。
这则新闻并不完全公开,似乎是通过内部渠道泄露出来的,紧接着华国的官方能源论坛也开始曝光这一消息。
华国官方在羊城举办的国际能源论坛上正式宣布,其在光伏技术上取得突破,光电转化效率预计将达到60%,相关论文也将在最新的nature特刊上刊登,全新技术下的光伏组件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量产,这一成果将彻底改变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这一消息的突然爆发,瞬间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
全球能源市场反应剧烈,原油期货价格在30分钟内迅速下跌了2美元,油价波动超过了过去几个月的平均水平。
阿美莉卡能源期货交易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头潮,油价下行趋势愈加明显。
在市场的剧烈反应下,原油期货价格在短短1小时内下跌了超过4%,突破了73美元/桶。
随着消息逐渐扩散,全球能源基金经理和交易员们开始纷纷跟进华国的光伏突破带来的影响。
全球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愈发明显。
石油股的市值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出现了巨大的跌幅,尤其是依赖重油输出的沙特阿美和壳牌等大型石油公司,股价几乎暴跌了15%。
同时,在华国光伏相关股票如隆基、通威等则在股市中迎来疯狂上涨,短短几天内股价暴涨20%以上。
华国的金融团队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调动,成功实现了光伏领域的资金再配置,和在原油市场狠狠割老美一笔。
“这回算是把原油宝的亏损连本带利都给捞回来了吧?”
2020年那次的原油宝,华国银行连本带利亏了315亿rmb。
“还是得有信息差啊,有信息差做交易就是爽,跟着国家队的信息走,自己连思考都不用多思考。”
“今年光是我们行账面上就能多一笔四百多亿的盈利,不知道整个国家队从资本市场上捞了多少。”
“其实想想还是蛮坑的,刚才老吴提到的原油宝,当年原油宝亏的是投资者的钱,现在我们操盘操的是行里的自有资金,赚的又不会赔给当年的投资者。”
“不然?散户在金融市场本来就难逃被割的命运,无非是被谁割。”
发生在华国银行的对话,只是这次华国这次金融战场上获利的冰山一角。
杰克·斯图尔特顶多算是在这块蛋糕里分了一点残渣。
全球原油市场经历了短期的暴跌后,进入了震荡整理期。
原油价格在全球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动中找到了新的均衡点。
但所有人都知道随着新光伏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快,石油需求预期不断下滑,全球能源供应链结构一旦被改写,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因为实现技术突破的是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在工业克苏鲁手里,能焕发的威力远远不是其他国家能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