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谭川:我活下来了!(第一更!)(1 / 1)
材料装车完毕,时间已经来到了凌晨一点,和林易交代几句,高海就踏上了前往江南船厂的路。
工厂正门口,目送高海离开,又嘱咐完曹彬几人早点休息,林易这才哼着歌,慢慢悠悠往通讯公司办公楼走去。
回到办公楼下,抬眼一看,却发现自己房间的灯亮着。
刚准备大喊一声抓贼,又突然想起纪双双那里有自己房间的钥匙,轻轻笑了一声,踏进了办公楼。
电梯上行的间隙,他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在周围买个房子。
将周围小区的定位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他又将这个想法扔出脑海。
因为周围没什么高档小区。
或者说,现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什么高档小区。
周围这些小区唯一高档的,就是他们的房价,至于物业服务,周边配套服务,只能用一坨来形容。
电梯抵达楼层铃声响起,林易也从纷杂的思绪中回过神,走出电梯,回到自己房间门外,轻轻敲了一下房门,等到房间里传来回应的声音,这才推开房门走进。
套房的客厅里,纪双双穿着睡衣坐在客厅的桌子边,柔亮顺滑的头发随意地披在肩头上。
实木桌上,是一个正在翻滚的汤锅。
白色灯光下,可以清晰看见汤锅翻涌出的蒸汽,伴随蒸汽翻滚,还有淡淡的香味夹在其中。
这画面看得林易眼眶一热。
上辈子,在两人关系暧昧后,每次加班到深夜,回到住处,他都能看到类似的画面。
有时候是一碗面,有时候是两道家常小炒,也有时候,是刚刚抵达的外卖。
总之,饭菜都是热的。
听见门口动静,纪双双歪头看了过来:
“回来了?”
“我听特种合金那边的员工说,你们在实验室忙了一下午,没吃东西。”
“我就寻思着弄一个韩剧里面经常看到的韩国特色菜,刚煮好,把手洗了,准备吃东西。”
韩剧里面经常看到的韩国特色菜?
将这一句每个字拆开都能听懂,但组合到一起,却始终无法听懂的话重复了两遍,林易目光投向了那个翻腾的汤锅。
韩国,特色菜,汤锅。
这三个玩意儿凑到一起,有且只有一种可能。
部队锅。
上辈子纪双双没弄过这个。
但考虑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正是韩流盛行的时候,看着韩剧弄这个,也挺合理。
将手洗干净,林易转身来到纪双双面前坐下,目光往汤锅里一扫,他就知道这部队锅不正宗。
里面全是各种蔬菜虾饺蟹棒牛肉丸子,五花肉……
旁边还放了好多香菇,牛肉……
算是一个半清汤火锅。
夹了一块蔬菜放到碗里,纪双双打开了话匣子:
“那个叫张一鸣的人联系我了,他说大大后天就会带着团队过来,总共27个人。”
“廖湘君下午和他进行了电话会谈,把除他之外的26个人的岗位职阶都确定了,对面的人很满意。”
“除此之外,廖湘君还联系了临安,她大概不能和张一鸣一起去临安,她得先过去。”
“在你回来之前,刘大能给我打了电话,说他去买新设备的那个厂家愿意给低价,但条件是我们调整设备的时候,他们要在现场观摩。”
“他给你打电话,但你电话打不通,就打到我这里来了。”
“他让我向你问一下,这个条件能不能答应。”
“最后,7月份的财务报表,我已经放到你办公桌上了。”
“我们7月份的主要盈利点在导航系统,通信基站,无人机,还有其他常规材料勉强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家电方面整体处于亏损,因为你让高进把我们的门市部门铺开。”
“我们上个月的家电盈利,并不足以覆盖这一部分投入,所以从公司的现金流里面调用了一部分资金。”
“然后就是在日本的那个破公司,吉刚秀弘不知道从哪挖了几个人,将主要的精力放到了软件服务上。”
“花了一段时间,开发了一个超市收银软件。”
“还赚了一点,我在想要不要给他们发笔奖金。”
说到这里,纪双双平静地伸出筷子,夹了一个牛肉丸放到林易碗中,一双眼睛透过翻腾的水蒸气,看向对面林易,偷偷打量对方的表情。
“你看着办就行!”林易夹起牛肉丸,想一口咬下去,但是又突然想起牛肉丸里面有汤汁。
怕被烫,干脆就小口咬了一下。
然后他还是被烫了。
“给你水!”一罐凉茶被顺势递了过来,等林易舌头的疼痛缓解,纪双双继续说道:
“这个月资金的投入重点,在电池工厂和西山岛。”
“电池工厂的主体施工到月底结束,然后就开始装修。”
“整个流程大概要两个月。”
“装修结束,设备就得进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得考虑设备。”
“其实我们现在才考虑设备已经有点晚了。”
“市政府小何秘书给的消息,西山岛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了。”
“他问我们什么时候准备奠基仪式,需不需要他们帮忙邀请人。”
听着这些消息,林易平静地伸出筷子,将纪双双放到锅里的雪花牛肉捞走:“你做决定就行!”
“接下来10来天,我都得在档案室忙,这些事都不是大事,你直接决定就行。”
说完话,林易抬眼看向纪双双,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感激涕零,只看见纪双双左手拿着漏勺,满眼迷茫地在锅里捞着东西。
捞了一会儿,又恍然大悟般抬起头,那一双黑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看向林易的筷子。
看向筷子上的雪花牛肉!
注意到这一点,他手没有半分停顿,牛肉在芝麻酱和花生酱混合而成的蘸碟里滚了一圈,被他直接送入嘴里。
下一秒,纪双双的冷笑声响起:“呵呵!男人!”
…………
高海抵达江南船厂的时间,是凌晨3:15。
林泽正在睡梦中,廖平也在睡梦中。
突然被他叫醒,两人都顶着熊猫眼,面露不善地看着高海,只要对方说不出半夜把他们叫醒的理由,今天,既决生死也决高下。
被两人杀人一样的目光盯着,高海尴尬地笑了笑,随后一拍旁边的卡车:“甲板钢的样品出来了!”
“这是第2炉的材料,第1炉的材料,被曹彬全部测完了。”
“按照他们的进度,现在应该在忙着弄第3炉的样品。”
听了他的解释,廖平和林泽两人并没有收起杀心,而是将信将疑地绕到卡车后面,在其他人的帮助下,从卡车里搬了一块样品下车。
样品300多公斤,很重。
在车间明亮的灯光下,反射着道道黑光。
盯着这块样品看了一会儿,廖平朝高海伸出手:“检测结论呢?”
高海连忙打开公文包,从公文包里取出检测报告,把检测报告拍到廖平手中。
a4纸轻飘飘的,落到手里几乎没有重量,可看着上面的文字,廖平只觉得这张纸仿佛有千钧重。
“他们用电脉冲的方式消除应力?”
“盐雾测试用的是循环腐蚀法?70度的10%醋酸盐溶液?还持续加压供氧,有点狠啊这……”
“用的是电化学评估法和光谱分析?这两个办法出来的结果倒挺正确的……”
报告看完,他转手就将这张a4纸还给高海:
“高代表,你准备怎么做?”
高海竖起两根手指:“两块样品!”他又用手指向旁边的卡车,更确切一点,是指向卡车旁边站着的,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人:“这是我从船舶重工带过来的研究员。”
“他经历了整个项目的全流程测试!”
“你拿一块样品,他配合你们在这里测试。”
“我拿另一块样品,去船舶重工,交给谭川谭总,由他带人来进行测试。”
“这样做,可以最快得出复测的结果,同样,也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和廖平说了自己的想法,高海又转头看向林泽:
“林泽,你留在这里,小米重工的人比较莽,测试也比较狠,出结果的时间比较快,也有可能存在误差,所以这边的测试,按照正常测试流程就行。”
“你全程看着,最好能录音录像,到时候两边如果结果出现误差,也可以用来详细对比。”
“我就带着其他人,带着另一块样品,去船舶重工,找谭总。”
和廖平两人说完想法,高海掏出电话,一边打,一边走向卡车。
几分钟后,卡车再度发动,开出了江南船厂。
…………
葫芦市,船舶重工集团的码头上,谭川站在旗台面前,在他更前方的位置,是负责建造航母的几千名工人,和几百个研究员。
而在他和这些人中间,是一块铁坨子。
一块黑漆漆的铁坨子。
迎着众人好奇的目光,谭川走向前,想用力踢一下铁坨子,但鞋尖在碰到铁坨子时,又被他迅速收回,变成了踩上去。
皮鞋底在铁坨子上用力跺了跺,他朝面前的这一大群人喊道:
“我想大家都很好奇,我为什么会在大清早把各位聚集到一起。”
“毕竟今天不是周一,也不是每个月的1号这两个开会的时间。”
“现在我就来为大家解答!”
“大家都应该知道,前几天,为了让我们船舶重工集团,负责搞金属材料研究的那批同志安心借调去80515研究所。”
“我在他们面前发过誓,我用性命担保他们去80515研究所,会比在这里更容易出结果。”
“大家都应该听过这个担保!”
“现在,我需要告诉大家!”
“我谭川,活下来了!”
“我不用拿性命担保了!”
“我们的同志在抵达80515研究所,和80515研究所的同志进行了深切的交流,在这之后,他们一起整合资料,又在整合资料的基础上,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就拿出了成果!”
“而这个成果,就是那临门一脚的航母甲板钢。”
“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在想,实验室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样品。”
“现在,样品出来了!”
“再告诉大家一点,那就是这块样品经过许文军同志的检测,性能远远超出我们的要求。”
“除了我们这一块样品,江南船厂也拿到了一块样品,他们距离80515研究所更近,现在,他们已经开始了检测工作。”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有人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块样品的性能检测出来。”
伴随着谭川的讲话,在场只有大几千人全都将目光转向了谭川面前的大铁坨子。
哪怕谭川已经解释清楚前因后果,但在场的这几千号人,还是不太敢相信。
毕竟这进度太快了,快到让人无法想象。
前几天,搞金属材料的那帮人一个个的还在给压力,说那临门一脚不容易成功。
甚至他们离开的时候,还在放话,说这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可怎么转过头,几天的功夫,就把东西弄出来了呢?
大脑不敢相信,可心里却是在选择相信。
而选择相信的原因,是许文军。
许文军在外面没有名气,而是在船舶重工,许文军的名气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连这位都在检测报告上签字,敢打包票,那就说明真的有可能成功了!
那80515研究所到底什么来头?
难道那帮人长着三头六臂?
要不然没法解释!
旗台上,谭川等了几分钟,再度抬起右脚,用力踩到大铁坨子上:
“后勤,把这块样品拖下去,切片,走测试流程。”
“测试流程走完,把我们工艺部门和焊工同志都聚集到一起,看一下这块材料应该怎么加工,加工后,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又该如何施工,最后整理出相关意见,反馈到80515研究所!”
“动作要快!”
随着谭川命令下达,除开被他点到名字的部门,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迅速前往自己岗位,继续没有完成的工作。
和以往不同,今天的他们充满了干劲。
因为随着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解决,所有人的前方,都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康庄大道。
沿着这条大道一直走下去,就能解决一直卡着他们的任务!
旗台下,后勤部门的人找了一台叉车,将样品叉起来,送往隔壁检测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