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先行者,你们人呢?(1 / 1)
一个月后,技术融合实验室。
曾经充斥着争吵与火药味的空气,如今被一种紧张而高效的韵律所取代。
人类工程师与精灵工匠不再像两群互相戒备的刺猬,而是频繁的穿梭在各自的工位之间。
虽然交流依旧简洁,偶尔还会夹杂着一些无伤大雅的抱怨,但彼此的眼神中,已经多了几分不得不承认的敬佩。
“马克!b-3生产线的能量传导矩阵,第17号模块的‘灵脉’模拟曲线出现超过3.78%的峰值偏离,让埃尔洛斯那个老家伙过来看看!”
“啥情况?”
听到同事的呼唤,马克叼着营养棒就走了过来。
“研发辅助系统建议需要进行一次‘灵能抚慰’校准,我也同意,我可不想因为这玩意儿炸掉半个实验室!”
这名研究人员对着马克说道,言语中满是焦躁,却又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熟稔。
很快,那位曾经为了‘艺术灵魂’而吹胡子瞪眼的精灵灵能工匠埃尔洛斯,便带着两名年轻的精灵学徒赶了过来。
他甚至没看那名人类主管一眼,径直走到巨大的全息操作台前,原本在他眼中如同天书般的数据流,此刻已经能被他熟练地解读。
他闭上眼,伸出手指,虚空中轻轻划过,一道肉眼不可见的灵能波动悄然探入矩阵核心。
“哼,又是你们这些凡人粗暴的操作!”
埃尔洛斯嘴上毫不客气地抱怨着,手上的动作却无比精细。
“灵能就像是水,不是你们管道里的油!它需要引导,不是挤压!看好了,孩子们,这就是‘翻译’项目组最新的标准化校准流程,‘心弦共鸣’的第7号修订版”
他身后的两名精灵学徒聚精会神地看着,而一旁的人类工程师们,也毫不避讳地调出数据记录仪。
然后将埃尔洛斯的每一次灵能波动频率、精神力输出模式、乃至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记录下来,实时上传给研发辅助系统进行分析建模。
所谓的‘翻译’项目组,在安珀那不讲道理的命令和莉莉丝近乎作弊的算力支持下,硬生生走出了一条谁也未曾设想的道路。
精灵们那玄之又玄的‘祖传手艺’,正在被一步步解码、量化,变成一本本厚得可以砸死人的《标准化灵能作业指导书》。
而人类工程师们,也开始学习如何用仪器去模拟、辅助、甚至放大这些灵能效应。
双方都保留了自己的骄傲,却又在现实面前,不情不愿地承认了对方的价值。
这种奇妙的融合,很快便结出了令整个同盟都为之震撼的果实。
项目的核心突破点,源自萨莉赫亲自领导的‘创新’项目组。
他们并没有拘泥于任何一方的现有技术,而是将人类的聚变反应堆技术与精灵的灵能核心技术彻底拆解,然后用一种堪称疯狂的思路进行重组。
当第一台新型‘灵能增幅聚变反应堆’的原型机被成功点燃时,整个冕旒要塞的能源中心都为之震动。
那是一个仅有标准巡洋舰反应堆三分之二大小的球体,表面流淌着银色的液态金属,仿佛一颗活着的、正在呼吸的心脏。
在它的核心,并非单纯的核聚变,而是一种由超高强度磁场约束的、与灵能产生奇妙共振的奇异等离子体。
负责监控的首席人类能源专家,看着数据面板上疯狂飙升的能量输出曲线,双手都在颤抖,嘴里反复念叨着:“不可能啊.这tm都违背了基础物理定律能量守恒”
萨莉赫站在观察窗前,看着那颗璀璨的‘人造太阳’,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是一种深沉的凝重。
她知道,这东西的原理,其实更接近杰拉姆人对能量的运用方式——通过撬动更高维度的空间,汲取不属于这个维度的能量。
在体积、重量、安全性全面优化的前提下,这台原型机的稳定能量输出,是旧型号反应堆的整整三倍。
这意味着,一艘轻型巡洋舰,将拥有堪比过去战列舰的“心脏”。
这个突破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散热、冷却、能源储存、能量护盾.一系列相关的技术瓶颈被接连攻克。
人类的战舰设计理念,发生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
当第一艘完成现代化改装的‘先锋’级巡洋舰驶出船坞时,所有前来观摩的将领和官员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它的舰体表面覆盖着一层闪烁着微光的生物质装甲,那是精灵‘自然之力’技术的量产版本,拥有在战斗中缓慢自愈的能力,而人类传统的复合装甲,则被覆盖在这层生物装甲的下方。
舰艏的主武器部署区域,除了传统的多联装重粒子炮外,还多了一对如同水晶透镜般的装置——净化光束发生器,那是精灵舰队标志性的武器,如今被人类的工业体系赋予了更快的充能速度和更稳定的输出功率。
而最令人侧目的,是这艘巡洋舰所搭载的,由数十台新型hcp组成的舰载hcp联队。
每一台hcp,都安装了成功小型化的‘战术跃迁装置’,可以在短距离内进行无规律的、几乎无法预测的空间跳跃。
而这项技术的来源,正是那头此前在圣索尼埃地表、轨道上肆虐的星空巨龙。
萨莉赫带领团队,对这头星空巨龙残骸上剩下的双翼部分进行了解析,最终攻克了其进行短距离跃迁的能力。
而经过改良的跃迁引擎除了供舰船使用外,也在成功小型化后,作为‘太空作战单元’的一部分被装上了hcp在随后的模拟演习中,这艘巡洋舰和它的舰载hcp联队,正面硬撼了三艘由帝国最精锐老兵驾驶的、尚未改装的‘归魂者’级战列舰。
结果是一边倒的屠杀战列舰引以为傲的主炮和刺猬一样的防空武器阵列,甚至无法快速捕捉在战场上进行战术跃迁的战舰,更不要提那些神出鬼没眨眼间就突破防空圈的hcp了。
而‘先锋’级巡洋舰本身的灵能、偏转混合力场,则轻松吸收了大部分流弹的伤害,随后用精准的净化光束,逐一点名,击穿了战列舰的装甲。
这场演习,和短时间内对于战舰的大幅度性能提升,彻底打消了所有人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庞大的工业机器开始全力运转,无数旧型战舰被拖入船坞进行回收改造,一座座轨道船坞中,新型战舰的龙骨不断被铺设。
整个社会的资源,都在向着一个目标倾斜。
曾经需要数年才能攒出一支舰队的星龙帝国,如今每周都能看到一支满编的、完成现代化改装的舰队入列服役。
配套的舰员,则通过超高拟真度的虚拟实境系统提前完成了基础训练和战术考核,一走出训练中心,就直接登舰,开始与自己的战舰进行磨合。
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一个曾经被遗忘的族群,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罗姆人。
在阿特拉斯集团的主导下,他们其实早已摆脱了‘精灵附庸’的身份,除了在阿特拉斯集团‘打工’的那些罗姆人外,还有不少人也融入了人类社会。
他们强悍的体魄、对严酷环境的适应力以及骨子里的坚韧,使他们在很多不同的岗位上,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而现在,这些‘毛球’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舰队。
虽然说这支代号磐石的‘全罗姆人’舰队,依旧是在阿特拉斯集团作战舰队的编制下,但对于以前只能干干服务业,被精灵富婆揩油的罗姆人来说,这已经是迈出了不敢想的一步.与此同时,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开始在千星帝国精灵们的迁徙潮中显现。
当这些拥有数万年璀璨文明的精灵,在艾纳瑞昂的协议框架下踏入人类世界的疆域,试图融入这个由金属、数据和光速信息流构筑的陌生社会时,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大到终端、载具,小到街边的一个吸烟室,随处可见的神经接口让他们无所适从,而和灵能网络完全不同的人类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甚至连最底层最基础的食物合成终端——这些就连人类三岁小孩都能熟练使用的装置,都让他们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此刻,负责引导这些昔日‘主人’的,正是他们曾经视若草芥的“仆人”——罗姆人。
在新阿姆斯特丹,一座为迁移过来的精灵临时搭建的、模拟精灵生态穹顶的社区内。
一名身形魁梧、身着深灰色自适应作战服的罗姆人军士长,正用训练新兵的清晰语调,向一位气质卓然、面容仿佛被时光雕琢过的精灵女性解释着。
这位女士,在艾尔达拉姆的灵光圣殿中,曾是备受尊崇的星尘艺术家,她的血脉谱系可以追溯至第一任凤凰王时期。
“女士,请集中注意力,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
军士长指向一台屏幕泛着幽蓝冷光的料理终端——它正发出轻微的嗡鸣。
“这是‘咖啡因萃取液’,一种基础神经刺激剂,操作逻辑很简单.”
罗姆人军士长指了指她手腕上略显笨拙佩戴着的临时接口环:
“请将你的生物特征认证器,对准终端的光谱感应区,然后用你的手指而不是灵能,去触摸这些体积光——比如‘旧蓝星巴拿马瑰夏’.机器会自动完成后续的工作,不需要‘晨星祷言’,也不需要任何灵能谐振。”
精灵艺术家凝视着眼前这个结构精密,但毫无生命气息的金属造物,又转向旁边站姿如标枪般挺直的罗姆人军士长。
她的眼神交织着巨大的困惑,以及一种被时代巨轮碾过的、难以言喻的屈辱。
曾几何时,是他们精灵高贵的先祖,握着罗姆人先祖粗糙的手,引导他们感受灵能水晶的微弱脉动,开启蒙昧的智慧“.感谢你的指导。”
最终,她还是微微低下了那颗曾沐浴在永恒星光下的高贵头颅,声音细若游丝。
罗姆人军士长只是幅度极小地点了点头,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情绪泄露。
宇宙的历史长河在此刻打了一个结,而他们,只是被这激流裹挟着、在当下努力存活的尘埃罢了.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备战中飞速流逝。
人类世界的军事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自信和高昂的斗志。
在官方的宣传中,‘收割者’是一个强大但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而人类,作为‘这片宇宙文明的守护者’,也终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在同盟的最高层,气氛却日益凝重。
因为先行者,迟迟没有动静。
艾尔达拉姆所在的星系,在这段时间内已经被布置成了天罗地网。
数不清的隐形探测器、引力波侦测阵列、灵能侦测装置等等侦查设备,像蜘蛛网一样遍布了整个星系的每一个角落。
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来自外界的敌人,都不可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入这个星系。
但,什么都没有发生。
时间拖得越久,人类高层中那股自信就越发显得虚浮。
就连富兰克林和爱格妮斯,都在一次高层会议中,私下向安珀表达了他们的疑虑——先行者,会不会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错过了这个‘归航信标’?或者在那场阿尔达拉姆的灾难中,‘归航信标’并未能将精确的坐标发送过去?这种情绪,在中下层的军官和士兵中更加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放松了警惕。
高强度的训练仍在继续,但最初那种枕戈待旦的紧张感,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常规巡逻消磨殆尽。
甚至有人开始私下开玩笑,说那个所谓的‘收割者’,是不是被人类这疯狂的备战速度给吓跑了。
只有萨莉赫,她的紧迫感从未有过丝毫减弱。
虽然在这段时间里,人类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真正的爆发性增长,但在她看来还远远不够她每天都待在实验室和情报分析中心,反复推演着杰拉姆人的技术和战略。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杰拉姆人的耐心,是以千年为单位计算的。
在过去的无数时间中,他们从不鲁莽,也从不犯错。
而眼下的沉默,往往比雷霆万钧的进攻,更加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