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柯恩的“剧本”,军神的惊骇!(1 / 1)
海因茨亲王扫去杂念,声音十分温和,目光落在卡西米尔身上,仿佛在打量一位久别重逢的故人子弟:
“卡西米尔……”
亲王殿下的声音低沉浑厚,却罕见地带着一丝暖意:
“还记得你小时候,跟着你父亲来军务部述职,才这么高一点。”
他用手在腰间比划了一下,眼中流露出回忆的神色:
“转眼间,你已经长成帝国军界的栋梁之才了。
全军比武冠军,贵族武斗祭八强,在一线部队带兵有方……佐德给帝国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卡西米尔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
“殿下过誉了,属下能有今日,全赖家族教导与长官提携。
临行前,父亲特意叮嘱我,一定要代他向亲王殿下问好。
他说,殿下是帝国军界的定海神针,是吾辈军人毕生追随的楷模。”
海因茨亲王笑着摆摆手,指了指办公桌侧方那张宽大舒适的真皮沙发:
“坐吧,坐下说话。
在我这里,不用那么拘束。
说起来,好久没跟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聊聊了。
跟你们说话,听听前线的新鲜事,说说未来的想法,总能让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许多啊!”
卡西米尔依言走到沙发前,却并未立刻坐下,而是保持着恭敬的姿态,真诚说道:
“殿下可正当壮年,帝国军界,乃至整个帝国的安危,都系于殿下一身。
帝国还需要您掌舵引航!”
这番话倒不是单纯的恭惟,而是卡西米尔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
他深知眼前这位军神对于帝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
“呵呵,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
海因茨亲王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是那种对可堪造就的年轻人的欣赏。
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随意而自然,如同长辈在提点后辈:
“既然调到了军务部,战略规划司又是核心要害部门,有些规矩和门道,还是要提前跟你说说……”
接下来的时间,海因茨亲王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平实却字字珠玑的话语,向卡西米尔传授着在军务部中枢工作的生存法则。
多看少说,多听少问。
脚踏实地,言之有物。
尊重程序,敬畏规则。
立场坚定,忠于帝国。
说到最后,亲王殿下的目光变得锐利了许多,他直视着卡西米尔的眼睛:
“军务部是帝国的军务部。
不是任何派系、任何家族的军务部。
你的立场,只能有一个——
帝国利益高于一切,任何试图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帝国之上的行为,都是叛国!”
卡西米尔心中微凛,立刻站起身,再次挺直腰背:
“是,殿下,属下谨记教诲。
忠于帝国,忠于职守。”
末了,略微停顿后,又补充了一句:
“忠于上级!”
海因茨亲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微微颔首,话锋再次一转,语气变得更加随意,仿佛闲聊般地问起了一线部队的一些情况。
办公室内,壁炉中木柴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时间差不多了,卡西米尔也不再犹豫,自然地拿起了放在膝上的黑色公文包。
他将公文包轻轻放在身前的茶几上,随即站起身,面向端坐于巨桌之后的海因茨·克莱因亲王。
海因茨亲王的目光落在公文包上,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一蹙,脸上露出一丝明显的不悦,声音带着一丝责备:
“卡西米尔上校,好好干工作就行了。
在军务部,靠的是真本事、硬成绩,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干什么?”
亲王的话语直白而严厉,显然将公文包当成了某种“见面礼”或“孝敬”。
卡西米尔心中早有预料,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立刻挺直腰背,目光坦荡,沉声回答:
“殿下误会了,这是我在前线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见解,希望殿下能够指正。
如果这些东西能对帝国军务有一丝一毫的参考价值,便是属下最大的荣幸了。”
“一线带兵经验?想法和见解?”
海因茨亲王眼中那丝不悦瞬间消散,冒出如同发现宝藏般的浓厚兴趣。
他心中的那场军事改革风暴,其核心正是围绕着基层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军官体系的优化展开。
卡西米尔这番话,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他正需要来自一线、来自实战前沿的真实声音和具体建议,这比任何金银财宝都珍贵百倍。
卡西米尔从公文包中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双手递给海因茨: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殿下不要见笑。”
海因茨笑了笑,接过文件,说道: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坐吧。
让我也了解了解现在前线的士兵们都在想什么。”
卡西米尔重新坐回沙发,紧紧盯着海因茨,捉着他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手指每一次翻动文件的动作,甚至是他呼吸节奏的起伏。
这份资料文件都是柯恩给他弄的,包括待会儿那些说辞,他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了。
这是这位预言之子通过某种超越凡俗理解的方式,精准地洞悉了海因茨亲王心中那场酝酿已久的改革风暴。
并以此为蓝本,结合帝国军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一份完美答案。
文件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案例、每一条建议,都经过了精心的伪装。
天衣无缝,仿佛真的就出自一位扎根一线、忧心军务的青年军官之手。
甚至连文件的措辞风格、行文逻辑,都完美契合了卡西米尔的身份和经历。
卡西米尔在来之前,在柯恩的指导下,已经将这份文件的内容和可能引发的对话场景,反复排练了无数次。
柯恩甚至预判了海因茨亲王可能的每一个反应、每一个问题,并为他准备了滴水不漏的应对方案。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卡西米尔·奥古斯特成为亲王最信任、最倚重的青年将领,从而更深地楔入帝国军权的核心。
“如果一切都像柯恩说的那样……”
卡西米尔心中无声地低语,目光灼灼地盯着亲王翻阅文件时那越来越凝重的表情。
“那么今天过后,我卡西米尔·奥古斯特,在亲王殿下的眼中,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拥有战略眼光、实战经验的帝国军界未来的栋梁。
我的位置……将变得举足轻重!”
帮自己做到这一切的居然是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异国君王,真是有够荒诞讽刺的。
那个拥有着洞悉一切、操控人心、预知未来恐怖能力的年轻国王,如同一个站在云端的神祇,俯瞰着尘世的棋局,随手落子,便能搅动帝国风云。
海因茨亲王本来是抱着审视后辈,了解一线实情的心思看的。
起初,他脸上还带着一丝赞许的微笑,卡西米尔对部队的训练短板、装备适配性、士气问题的分析,确实切中要害,观点犀利,远超他对一个年轻上校的预期。
这让他对卡西米尔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可随着他继续翻阅,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眉头也皱得越来越深,心底的惊骇也越来越大。
他翻页的速度越来越慢,目光越来越锐利,仿佛要将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
直到他翻到了文件最后附着的、一份单独装订的、标题为《帝国陆军军官体系改革试点计划书(草案)》的附件时,瞳孔更是骤然紧缩,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平静。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炬的射向卡西米尔,声音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和一丝隐隐的寒意:
“上校,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海因茨亲王的反应完全在卡西米尔,或者说在柯恩的预料之中,就像之前演练的一样。
卡西米尔脸上露出真实的茫然:
“殿下,什么事情?
属下不明白您的意思。”
海因茨的目光在卡西米尔的脸上,眼神中反复扫视。
对方无懈可击的茫然反应,让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一丝动摇。
难道……真的是巧合?一个天才军官的惊人洞见,恰好与自己的绝密计划不谋而合?
他心中一顿,压下情绪,伸手摆了摆手中的文件,缓声说道:
“哦,我的意思是,你怎么会想到这些东西?
尤其是这份计划书草案。
里面的很多想法,非常大胆,也非常具有前瞻性。
你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不怪乎海因茨亲王这么震惊,实在是卡西米尔呈报上的文件跟他最近正在酝酿的改革计划几乎一模一样。
很多连他自己都还在反复推敲的细节居然也能在上面找到,就像有人直接窥探了他的思想。
尤其是后面附着的这份计划书,就连海因茨亲王都不得不承认,这份计划比自己预想的要更加全面,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海因茨亲王最近殚精竭虑、秘而不宣的改革计划,其核心正是直指帝国军队积弊最深、危害最烈、却也最难触碰的顽疾——军官晋升选拔机制。
这份沉疴痼疾,如同一条盘踞在帝国军队血管深处的毒蛇,经年累月地侵蚀着这支庞大军队的生命力与战斗力。
帝国军队传统的军官晋升体系早已被贵族门阀、家族推荐、以及帝国高层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牢牢把持。
无数中上层军官的位置被那些能力平庸、缺乏实战经验、甚至对军事一知半解,却拥有显赫家族背景和深厚人脉的贵族子弟所占据。
他们如同盘根错节的藤蔓,在军队内部形成了固化的利益集团和派系山头。
而真正在边境、在基层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了解前线士兵疾苦的平民或小贵族出身的军官。
尤其是中低级校尉级军官,晋升通道极其狭窄。
他们往往在同一个位置上徘徊多年,耗尽锐气与热血。
他们的忠诚、能力与牺牲,难以转化为应有的军衔与地位。
更有很多下级军官和资深士官作为军队的骨干,执行着最危险的任务,却因缺乏“门路”和“推荐”,待遇微薄,晋升无望。
他们的专业技能、战场智慧、以及在士兵中建立的崇高威望,无法转化为应有的地位与影响力
导致无数有才干者心怀怨愤,甚至绝望消沉,而那些靠着关系上位的庸碌者,则心安理得地尸位素餐。
随之造成的恶果就是,部队内的新战术、新装备因为缺乏有威信的、专业的基层军官带头示范和讲解,难以在基层进行有效推广。
军队训练流于形式化,士兵对缺乏实战经验、只懂高谈阔论的上层指挥缺乏信任。
对空降的“贵族军官”心存抵触,导致军令的执行力大打折扣,战场上,命令无法有效贯彻,协同作战效率低下,甚至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海因茨亲王很早就看出了这个弊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海因茨亲王本人,恰恰就是这个腐朽体制的受益者。
他身上流淌着克莱因皇族的血脉,这份血脉,在他年轻时的晋升道路上,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
为他打开了通往更高层级的门扉,提供了比平民军官多得多的资源和机会。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没有这份皇族光环,即便他拥有同样的能力、付出同样的努力,也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登上帝国军权的巅峰。
这种弊端他之前就想祛除,可阻力很大,他本身就是受很多军事贵族和大门阀的拥护才坐到这个位置上的。
这些家族在帝国军界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他们的子弟占据了大量中上层军官的位置,享受着体制带来的红利。
改革,意味着要动他们的奶酪,剥夺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权”。
如今要把改革的利刃对准他们,光是想象一下就知道会掀起怎样滔天的反对浪潮。
可再难也要执行下去,因为现在不同于往常。
长期以来,中央帝国凭借着远超大陆其他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强大的超凡力量底蕴,传奇强者、魔法师团、传承术士等,在军事上拥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这种巨大的优势掩盖了军队内部军官素质参差不齐、指挥体系僵化的弱点。
而且也无人敢于挑战中央帝国的威严。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种巨大的装备和力量代差下,就算是一头猪来指挥中央帝国的军队,也能轻易打胜仗。
长期的优势让许多高层军官产生了盲目的自信。
他们安于现状,沉迷于权力的游戏,享受着体制带来的红利,却忽视了军队真正的战斗力源泉——
那些训练有素、指挥得当、意志坚定的一线军官和士兵。
然而,这种安逸的日子,即将走到尽头。
海因茨亲王比任何人都清楚,大陆的平静只是表象。
一旦未来大陆局势突变,战火重燃,中央帝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多线作战、甚至全面战争的泥潭。
而更可怕的是,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诸神,他们虽然不会亲自下场厮杀,但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类似赐予神术、提供神器、泄露技术、甚至直接派遣神选者等方式,大力提升各自支持国家军队的硬件实力。
到那时,中央帝国引以为傲的装备优势和超凡力量优势,将在神祇的干预下被急剧拉平。
当钢铁与魔法的差距不再明显时,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将回归到最原始、也最残酷的层面——
各级指挥员的个人素质、战术素养、临场应变能力。
以及士兵的训练水平、战斗意志和协同作战能力!
如果到那时,中央帝国军队的中高层指挥岗位,依然被那些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靠着祖辈荫庇上位的“贵族废物”所把持。
如果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经验、在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派军官依然被挡在晋升通道之外,无法发挥他们的才能。
那么,等待帝国军队的,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历史上,多少强大的军队,因为将领的无能、指挥的失误,而葬送在弱小的敌人手中?
这样的悲剧,绝不能在中央帝国重演!
他最近头疼的就是如何以一种相对温和,并且不会引起太多贵族反对的方式推动自己的改革。
然而卡西米尔今天带来的这份文件就跟他所思所想差不多,也是在说基层军官晋升的问题。
这件事他根本没怎么跟外人说过,只跟自己的亲信幕僚极其隐晦地提过方向性的想法,连具体细节都未曾透露。
卡西米尔·奥古斯特,一个远在北部集团军的上校团长,怎么可能如此精准地把握到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怎么可能如此详尽地提出几乎一模一样的方案?
简直令人费解!
卡西米尔面对海因茨亲王的质问,紧着心神,沉声说出了已经排练无数遍的说辞:
“殿下指的是我写的有关军官晋升选拔的划书草案吗?
说实话,关于军官晋升体系的弊端和改革的必要性,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经酝酿很久。
我的叔父曾经是北部边境集团军的前任作战部部长,晚年时曾对军团内部僵化、指挥不畅多有痛心疾首之言,许多细节现在我都能回忆起来,让我记忆深刻。
叔父提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聪明、有才干、在基层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的士兵和下级军官。
他说,这些人才是帝国军队真正的脊梁与火种。
然而,他们却因为缺乏门路、没有显赫的出身,晋升之路几乎完全堵塞。
父曾不止一次地叹息,如果这些人能够得到真正的提拔和重用,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这句话我铭记在心。”
海因茨亲王眼中浮出一丝了然,卡西米尔的叔父他知道,一位以严谨务实著称的北部集团军前任作战部长。
那位老将军的忧患意识和对军队弊病的洞察力,在军界是出了名的,卡西米尔承袭爵位于他,也深受其影响,这完全说得通。
卡西米尔捕捉到亲王眼神的细微变化,心中稍定,继续推进柯恩为他精心编排的“剧本”:
“而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将这些想法系统整理成文的,是前段时间的一次特殊任务。
卑职奉命联络北部军团多个主力师团,协调演习和装备换装事宜。
在那段时间里,我频繁接触营、连一级的基层军官,深入班排,与士兵们同吃同住。
在营房里、在巡逻间隙中、在醉后的牢骚里,我听到的是几乎相同的不公与心寒。
晋升只看血统,荣誉只论家族徽章,实干不如钻营,这是底层军官们几乎公开的怨言。”
这番话实实在在说到了海因茨亲王的心坎上,他太清楚基层官兵的疾苦了。
卡西米尔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属下仔细研读了近半年军务部下发的各项指令。
无论是强化基层军官实战训练考核的硬性要求,还是定期提交士兵状态报告的细致规定。
这些指令拼凑起来,都隐隐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帝国军方人事结构的僵化。”
卡西米尔的分析条理清晰,丝丝入扣。
亲王眼中的赞赏愈加浓厚,他慢慢坐回高背椅,他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再质疑。卡西米尔的解释,已经彻底打消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