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争议性(1 / 1)
“依依姐,现在有了张老的权威鉴定和国家级的检测报告,权威性这一点我们应该不用担心了吧!是不是可以进行媒体宣传了。”秦一鸣急切地问道。
陈依依笑了笑,拍了拍秦一鸣的肩膀,心想这孩子说到底还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就为了父亲背负了这么多,心里不禁有些心痛。
看着他那睿智帅气又夹杂着些许稚嫩的面孔,陈依依突然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脸颊也微微泛起了红晕。她赶忙别过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口水口水。”姜雪莹侧过头看着陈依依轻声说道,之前自己可被对方调戏多了,必须调戏回来,“阿姨动心啦!”
“去你的,死丫头。”陈依依一把推开姜雪莹。
“一鸣,你先别急,解决了权威性,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第二点了,争议性。”
陈依依竖起一根手指说道:“说白了,我们进行这场宣传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让官方注意,反向探索事情的源头,最终实现让伯父可以通过特殊的绿色通道进行移植。”
“嗯嗯嗯,不错,这就是我的目的。”秦一鸣肯定道。
“那么我们宣传的关键点就在于一定要轰动,要被社会广泛关注,而一件事情要被关注就必须要做争议点,让人人都参与到争议争论辩论甚至是吵架的过程中来。”
“你想想,那年科学界没有几件轰动世界的发明出来,光是世博会都有好几百件,可是最多就热了几天就销声匿迹了,因为那些发明都是官方宣传,不用说肯定是真的,而且里大众的日常生活又很远,网友最多就是看个热闹,让他们去看那些数据?他们还不如去刷几个美女视频呢?”
这些都是陈依依的经验之谈,这些做正面媒体、科技历史题材她可是吃了不少亏,辛辛苦苦做个半年还不如一个小姐姐扭两下流量高呢?
“所以我们刚开始必须要让这件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亦真亦假,让大众产生有的相信有的怀疑,在网络上形成两派对吵的局面,从而引发轰动。”
“可是这样会不会弄巧成拙,依依你之前也说过了,如果让网友找到漏洞,就有可能被污蔑,甚至演变成负面舆论,会不会?”姜雪莹担心地说道。
然而不等陈依依解释,张清来立刻跳出来说道:“雪丫头这倒不必担心,有老头子我在我看谁敢炸毛,到时候我亲自上节目解释,我看那个小崽子敢质疑。”
这话说的倒是一点都没夸张,从学术界来说国内外这些研究学者不是张老的弟子就是张老的同事故旧,只要张老作证在学术界基本就站住脚了。
至于大众网友,他们黑人也是看风向看人的,张清来可是国家院士,在生物界医学界贡献了一声,要是敢无缘无故的黑张老,早上张嘴下午就会有人送一双明晃晃的银手镯过去。
这也是陈依依在争议性之前先解决权威性的原因。
“多谢了,张老。”秦一鸣再次表示感谢。
“好,那我们先着手发布第一条视频,标题嘛。”陈依依思索了一下,笑着说道:“就叫高三学生涉嫌倒卖器官被抓,离奇被释放。”
这确实有些标题党的嫌疑,但却是最能吸引人的,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标题谁能忍住不点进去看看。
“然后我们再把一鸣父亲患病,一鸣克隆肾脏,被抓,肾脏检测拍成完整的视频发布出去,那么自然就会有人质疑克隆肾脏的真假。”
“另外,我们还有雇佣一帮网络喷子,从而引动争议,让这些网络‘雇佣兵’分成两批,一批拼命赞扬一鸣的事迹,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另一批则各种挑刺,发出质疑甚至是污蔑,只要吵架的气氛起来了,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
秦一鸣听着陈依依的谋略,感觉真是找对人了,陈依依对于网络的触感还是其次,主要是她能够洞悉人心。
“只是?”陈依依有些欲言又止。
“依依姐有话不妨直说。”秦一鸣突然想到,对了雇佣人自然是要钱的,陈依依为了热点可以免费帮忙,可是雇佣这样一批人却是不小的费用。
“费用的事情我可以帮忙。”姜雪莹非常聪颖也非常善解人意,看出了两人的尴尬及时地说道。
“不不不,宣传的费用我还出得起,我考虑是另一点,一鸣你有没有想过这条路可并不好走,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走完的,没有雄厚资本就算是可以批准移植,那么移植的费用,移植之后的治疗费呢?哪怕是有国家的补贴,你也得有二手准备,所以我想你必须要有技术变现的意识。”陈依依郑重地说道。
对于这一点众人都很赞同,在场的有专家有宣传有技术,但就是没有资本。
秦一鸣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他也是有考虑过的,技术变现其实对他来说并不难,只要有全能科研系统自己就有发明各种科技,绝对有一大市场。
可是靠自己单打独斗不行,必须要成立团队同时取得风投。
只是基因克隆技术目前来说不好复制,也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推出市场,“对了。”秦一鸣把目光落在培养皿上,“我发明的这仿生培养皿应该不会有哪个生物科技公司会拒绝吧。”
目前市面上对于器官保存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冷冻,而且一般不能超过48小时,这也限制了很多异地移植的手术。
经常就会有报道说哪个地方的人手臂被切断,小地方又无法进行接驳,等送到大城市手臂已经失去活性了。
“虽然我这仿生培养皿主要是模拟肾脏环境的,但是只要加以改造应该可以适配绝大部分器官,至于风投……”秦一鸣又想起派出所的那个大叔,他不就是开医疗器械公司的嘛,还有比仿生培养皿更赚钱的医疗器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