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唇枪舌战(1 / 1)
二战时期,世界各国的飞行员训练流程虽各有特色,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大量平民青年培养成能执行作战任务的合格飞行员。
而且这是一个高强度、高淘汰率、阶段分明的过程。
总体来说就是经历这么几个过程,分别是:筛选与入伍、预飞行/基础训练、初级飞行训练、高级飞行训练、作战转换训练等五个阶段。
和平时期的飞行员培训一般需要十八个月到两年才能完成从平民到飞行员的转变,如果是海军海空兵的话时间甚至要三年。
另一个时空里,二战爆发后,各国政府都感到这样的培训时间太长了,后方培训飞行员的速度根本弥补不了前线飞行员损失的速度。
随着战事吃紧和需求激增,周期被大幅压缩(美国后期约7-9个月从平民到作战部队,德国后期甚至只有几个月。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疯狂的当属日本了。
到了战争后期,日本培训神风特攻飞行员的时间甚至被压缩到了2到4周,最极端的情况甚至被压缩到了几天时间。
这已经不是培养飞行员,而是制造“一次性”的人肉导弹操作员,利用他们年轻生命的最后一点价值进行绝望的挣扎。
其残酷性和反人性在航空史和战争史上都是极其黑暗的一页。
而在训练飞行员这方面,美国人是做得最好的。
他们依托其庞大的工业和教育体系,建立了高度标准化、流水线式的飞行员培训系统(如著名的“陆军航空队训练司令部”体系),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培训了超过40万飞行员。
以至于日本人在惊呼的同时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们的飞行员越打越少,而美国人的飞行员却越打越多。
美国飞行员之所以越来越多,除了跟他们庞大的工业和教育体系之外,和一款东西的出现也密不可分,这个东西就是林克模拟器。
这玩意是1929年,被一位名叫林克的小伙子所发明,但自打问世以来一直无人问津。
直到1934年陆航有十几名飞行员因为训练水平不足而发生了空难,陆军航空兵这才首先成了林克的客户。
在此之后,客户开始络绎不绝地找上来。
林克机训练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大大地缩短真实空中的飞行时间,同时也能够提前在地面上避免一些危险的操作习惯。
原先杜立特之所以认为,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培训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那是建立在传统的训练方式上的,现在有了林克模拟器,这个飞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看到杜立特高兴的样子,苏耀阳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吉米,过来坐坐。”
等到杜立特从模拟器上下来,坐到一旁的模拟器上后,苏耀阳递给了他一根烟,诚恳的说:“吉米……我知道你不会在中国呆太久,最多一到两年你就会回国。
我只是希望你能在回国之前,尽可能的为我们这个国家多培养出一些飞行员,让他们能够驾驶着飞机翱翔在蓝天,痛击那些日本侵略者。”
杜立特接过香烟,看着苏耀阳那带着恳求的目光,心底某处柔软的地方似乎被触动了。
他接过香烟点燃,深吸了一口才说道:“老板……我理解你的心情。
你是一个可敬的爱国者,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帮你培训更多的飞行员的。
而且,你的训练设施和器械非常的充足完备,唯一制约你的就是合格的预备学员数量了,但对于这点我就没有办法了。”
“是啊!”
苏耀阳深吸了口烟,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和普通的步兵不同,空军属于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兵种,对于飞行员的要求也格外高。
要求飞行员有读写能力(手册、指令、报告),基础代数、几何、物理知识(计算航程、弹道、燃油效率),以及航空理论、机械原理、导航。
有鉴于此,对于飞行员的筛选也更为严格。
美英德日等国要求飞行员至少要接受过中等教育(高中),苏联、中国稍低,但最少也得是初中或高小毕业,毕竟文盲是无法驾驭如此复杂的航空系统的。
譬如像高志航、刘粹刚、阎海文等著名飞行员,哪一个不是知识青年?而在这方面中国恰好是不折不扣的弱项,作为一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农业国家,想要挑选出合格的兵源实在是太难了。
这次挑选飞行员,虽然来报名的人非常多,但几经挑选后,也就勉强筛选出了三四百名飞行学员,再经过层层筛选,苏耀阳估计最后能能成为合格飞行员的能有百分之五十就不错了。
想到这里,苏耀阳就感到自己想要培养出一支合格的空军实在是任重道远啊。
扔掉手中的烟屁股,说到:“吉米……我先回去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好的老板。”正在研究模拟器的杜立特摆了摆手,又自顾自的开始研究模拟器了。
看着聚精会神的杜立特,苏耀阳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好歹也是他老板,这家伙连表面功夫也不做了。
不过苏耀阳也没有怪他的意思,这家伙真要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也就不是杜立特了。
…………上海美国驻华大使馆
大使纳尔逊·特鲁斯勒·詹森,一位年近六旬、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美国外交官,正坐在他那间宽敞明亮、装饰典雅的办公室里,有些意外地看着怒气冲冲闯进来的日本总领事堀内干城。
詹森大使在中国担任外交官多年,深谙东方人的含蓄与礼节。
像堀内干城这样不经预约、直接“兴师问罪”般地找上门来,实属罕见。
“堀内总领事,别来无恙。不知阁下今日大驾光临,有什么是我可以帮您的呢?”
詹森大使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语气却不失威严地问道。
他示意助手给堀内干城倒上一杯咖啡,自己则不紧不慢地从雪茄盒里抽出一支雪茄,用银质的雪茄剪剪好,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地吐出一团白色的烟雾。
堀内干城此刻可没有心情品尝什么咖啡,更没有耐心等待詹森大使慢条斯理地享受雪茄。他几乎是有些失礼地打断了詹森大使的客套,将手中的一份文件(关于p-47战斗机出现在山西战场并造成日军重大损失的“证据”)重重地拍在了詹森大使的办公桌上。
“詹森大使!我代表大日本帝国政府,就贵国政府公然向山西的一支地方民团出售先进战斗机,并直接导致我军重大损失一事,向贵国政府提出最最强烈的抗议!”
堀内干城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显得有些尖锐,他用手指着桌上的文件,厉声说道:“这些先进战斗机,据我们确切情报,正是由贵国提供的!而苏耀阳!那个该死的民团头子!就是用你们美国人的飞机,屠杀了我们帝国优秀的飞行员!你们必须对此事负责!”
詹森大使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拿起桌上的文件,仔细地翻阅起来。文件上附有一些模糊的飞机残骸照片,以及一些所谓的“目击者证词”和“情报分析”。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虽然他不是一名职业军人,对于武器也不大了解,但对于自家的飞机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从照片上看,地上的那些战机残骸确实有几分美系飞机的风格。
詹森大使心中虽然也充满了疑惑,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他深知在没有确凿证据和接到国内明确指示之前,绝对不能轻易承认任何事情。
他放下文件,抬起头,脸上依旧带着那种职业性的、令人难以捉摸的微笑,看着怒气冲冲的堀内干城,缓缓地说道:“堀内总领事,您这份‘证据’,恕我直言,实在是有些……捕风捉影了。
首先,关于您照片上的这款先进战斗机,据我所知,我本人并没有见过。
其次,即便这些飞机真的是美国制造,也不能排除是通过某些非官方的、我们政府无法控制的秘密渠道流出的可能,比如某些利欲熏心的军火贩子,或者……某些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的私人行为。”
詹森大使的语气虽然平和,但话语中的潜台词却十分清晰:我们美国政府官方绝对没有向苏耀阳的民团出售战斗机。
至于这些飞机是怎么到他们手里的,那可就说不准了,反正跟我们政府没关系。
“胡说!狡辩!这绝对是你们美国政府的阴谋!”
堀内干城被詹森大使这种“耍太极”式的回应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站起身,指着詹森大使的鼻子骂道:“詹森大使!我警告你!不要试图推卸责任!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些飞机就是从美国官方渠道流出的!而且,我们还知道,你们美国的一些所谓‘志愿飞行员’,也参与了这次对我们皇军的袭击!你们这是在玩火!是在与大日本帝国为敌!”
“堀内总领事,请注意您的言辞!”
詹森大使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关于您所说的‘美国志愿飞行员’参与袭击一事,更是毫无根据的诽谤!美国政府一向奉行中立政策,绝不会允许本国公民参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
如果真的有美国公民私自参与了所谓的‘袭击’,那也是他们的个人行为,与美国政府无关,我们对此表示遗憾,并会进行调查。但您不能因此就将责任归咎于美国政府!”
“中立政策?真是天大的笑话!”
堀内干城冷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全世界都知道,你们美国一直在暗中向重庆政府提供各种援助!现在又变本加厉,连最先进的战斗机都卖给了一个小小的民团!你们的所谓‘中立’,不过是欺骗世人的幌子罢了!”
“堀内总领事,我再次重申,美国政府从未向任何中国地方武装,包括您所说的苏耀阳民团,出售过任何型号的战斗机,更不用说是先进机型了!”
詹森大使的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他站起身,与堀内干城针锋相对,“至于您提出的所谓‘赔偿损失’和‘保证停止售卖武器’的要求,更是无稽之谈,我们坚决拒绝!美国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有权决定向谁出售武器,也有权决定不向谁出售武器,轮不到任何其他国家来指手画脚!”
一时间,大使办公室内充满了火药味。两位分别代表着日美两国利益的外交官,为了这批突然出现的战斗机,以及其背后所牵扯的复杂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和辩论。
堀内干城一口咬定是美国政府在背后捣鬼,要求美国方面承担责任并做出赔偿。而詹森大使则坚决否认美国政府的官方介入,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同时暗示日本方面不要小题大做,试图将此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两人唇枪舌剑,引经据典(当然,更多的是互相指责和威胁),争执了将近一个小时,嗓子都快喊哑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堀内干城在没有得到任何满意答复,反而碰了一鼻子灰的情况下,只能气呼呼地拂袖而去,临走前还撂下狠话,声称大日本帝国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彻查此事,并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力。
詹森大使则面无表情地看着堀内干城怒气冲冲离去的背影,直到办公室的门被重重地关上,他才缓缓地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脸上的强硬表情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忧虑和困惑。
他拿起桌上的那份文件,再次仔细地看了看那些模糊的飞机照片。
苏耀阳……山西民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国内真的有人在背着政府,向中国方面秘密提供这种级别的先进武器?还是说,这背后另有隐情?詹森大使感到一阵头痛。他知道,这件事绝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它不仅牵动着中日战场的局势,更可能对美日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火上浇油。
他立刻拿起电话,接通了发往华盛顿的加密线路。他必须尽快将此事向国内汇报,并请求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