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宴请(1 / 1)

加入書籤

十一月初的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五台县城却已经苏醒过来,渐渐显露出勃勃生机。

两匹快马,踏着晨曦的微光,从城外尘土飞扬的官道上疾驰而来,在城门口经过民团哨兵简短而警惕的盘问后,顺利进入了县城。

马上当先一人,约莫三十出头,方脸盘,浓眉大眼,眼神锐利如鹰,嘴角总是习惯性地带着一丝桀骜不驯的笑意。

他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八路军军装,领口敞开着,显得有些不修边幅,但浑身上下却透着一股子久经沙场的彪悍之气。

这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八路军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位军官,年纪与李云龙相仿,国字脸,神情相对沉稳一些,但眉宇间也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他同样穿着八路军军装,军容相对整齐一些。

这位,则是李云龙的老战友,独立团的团长……孔捷。

他们两人身后,各跟着两名精悍的警卫员,同样骑着马,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进入五台县城,沿着青石板铺就的主街缓缓前行,李云龙和孔捷脸上的表情,渐渐从最初的随意和一丝不以为然,转变成了掩饰不住的惊讶和赞叹。

眼前的五台县城,与他们以往见过的那些被战争摧残得凋敝不堪、死气沉沉的县城,简直判若云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虽然算不上雕梁画栋,但也都是修葺一新,门脸干净整洁。布庄、米行、药铺、铁匠铺、杂货店、小吃摊……各色招牌幌子迎风招展,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街上的人气。此刻虽然还是一大早,但街上已经行人如织,熙熙攘攘。挑着担子赶集的农人,推着独轮车运货的脚夫,穿着长衫的商贩,背着书包的学童,甚至还有一些穿着时髦洋装、烫着卷发的年轻女子……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他们的脸上,虽然也带着战争年代特有的困倦和操劳,但更多的是一种安定和对生活的希望,这在其他被日军占领或袭扰的地区,是根本看不到的。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刚出炉的烧饼的焦香,油条的油香,豆腐脑的豆香,还有各种不知名小吃的混合香味……勾得人馋虫大动。

街边的小吃摊更是热闹非凡,摊主们大声吆喝着招揽顾客,食客们则围坐在简陋的桌凳旁,呼噜呼噜地吃得不亦乐乎。

“乖乖!老孔,你掐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李云龙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番热闹繁华的景象,忍不住对身旁的孔捷说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孔捷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老李,看来我们以前是小瞧了这个苏耀阳啊!能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把一个县城治理得如此繁华,如此井井有条,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李云龙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四下扫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注意到,街上的行人虽然穿着各异,但精神面貌都还不错,不像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那样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而且,街上几乎看不到乞丐和流民,这在战乱年代,简直就是个奇迹。

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街上不时可以看到一队队穿着灰色制服、荷枪实弹的民团士兵在巡逻。

这些士兵个个精神饱满,步伐整齐,眼神警惕,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他们的军容军纪,甚至平日里看到的那些中央军和晋绥军还要好。

“他娘的,这苏耀阳还真有两下子!”

李云龙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由衷的佩服,“光看这县城的治理水平,就知道这小子是个会当家的人。

难怪他能拉起这么一支队伍,还能从美国人手里弄到飞机大炮!”

孔捷也感慨道:“是啊,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只是听说苏耀阳的民团装备好、能打仗,今日一见这五台县城的景象,才知其治理地方的本事,也非同小可。看来,我们这次来对了。”

他们一边走,一边观察,心中的惊讶和赞叹也越来越盛。这五台县城所展现出的繁荣和秩序,与他们根据地以及其他抗日武装控制区的艰苦和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云龙的脑子已经开始活络起来了。这么一个富庶的县城,这么一个会“经营”的苏耀阳,手底下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待会儿见到了苏耀阳,一定要好好跟他“盘盘道”,看看能不能弄点枪支弹药、药品粮食什么的。

就算弄不到这些硬通货,能学到一些治理地方、发展经济的经验,也是好的嘛!

孔捷则想得更深远一些。苏耀阳的民团能够在日军的重压之下发展壮大,并且将根据地治理得如此有声有色,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八路军学习和借鉴。

如果能够与苏耀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抗日,对于整个华北的抗战局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就在两人各怀心思,对这五台县城的“繁华”啧啧称奇之际,他们已经来到了位于县城中心的一处戒备森严的大宅院门前。

宅院门口高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上书“苏宅”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口站着两排荷枪实弹的哨兵,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

李云龙和孔捷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警卫员,然后上前向哨兵通报了身份和来意。

哨兵在仔细核验了他们的证件,并通过内部通讯向上级汇报后,很快便有一名穿着民团制服的少尉快步从院内迎了出来。

“是李云龙团长和孔捷团长吧?我们总座已经恭候多时了!请随我来!”

年轻参谋脸上带着微笑,不卑不亢地说道,然后便在前引路,将李云龙和孔捷二人,以及他们的警卫员,引入了这座宅邸里。

在年轻少尉的引领下,李云龙和孔捷穿过几进院落,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前厅。

前厅布置得简洁而实用,正中摆放着一套擦拭得锃亮的红木八仙桌和太师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显得简洁大气。

他们刚一踏入前厅,便看到一个身着笔挺民团军官制服的年轻人,面带微笑地从内堂迎了出来。

此人年纪约莫二十五六,身材挺拔,面容俊朗,眼神深邃而锐利,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淡淡的威严气势,正是山西民团总指挥……苏耀阳。

“李团长,孔团长,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来到五台县!”苏耀阳拱手抱拳,声音洪亮,笑容中带着真诚,也带着几分从容。

“苏长官客气了!我们兄弟俩才是对苏总指挥的大名如雷贯耳啊!”李云龙哈哈一笑,也学着苏耀阳的样子抱了抱拳,只是动作显得有些粗犷。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却在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苏耀阳,以及这间前厅的陈设。

孔捷则相对稳重一些,同样抱拳还礼,说道:“苏总指挥年轻有为,将这五台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团兵强马壮,令我等钦佩不已。”

一番简短的寒暄客套之后,苏耀阳将李云龙和孔捷请到客位上落座,自有勤务兵奉上香茗。

三人分宾主坐定,呷了几口茶,气氛也渐渐热络起来。

李云龙正色道:“苏长官,我和老孔哥俩今日前来,是奉了我们总部首长的命令向您道谢的。

前些日子正是靠着贵部在野狼谷拖住了小鬼子二十师团的主力,我们才得以成功突袭忻县,缴获了他们的军火库,弄到了一批我军急需的军火物资,让穷得叮当响的我们回了一大口血。

不仅如此,你送到总部首长的那部电影,更是我们大开眼界,第一次知道原来仗还能那么打,说实话这对我们的触动很深啊。

为了表示对你们的谢意,总部首长让我和老孔给你带了份小礼物给你。”说完,李云龙从随身的挎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用锦缎包裹着的指挥刀,双手递给苏耀阳,说道:“苏长官,这是我们旅长和总部首长特意让我带来的谢礼!一把缴获的日军佐官刀!不成敬意,还望苏长官笑纳!”

苏耀阳接过指挥刀,入手微沉。他缓缓抽出刀身,只见寒光一闪,刀刃锋利无比,刀身上还刻着一些日文。这确实是一把品相不错的佐官刀。

“好刀!”苏耀阳赞叹一声,随即又将刀归鞘,对李云龙和孔捷说道:“贵军首长太客气了!这份心意,我苏耀阳领了!也请两位团长代我向陈旅长和贵军首长转达谢意!”

他嘴上说着感谢,眼睛却盯着李云龙。

他很清楚,送礼只是铺垫,真正的目的,恐怕还在后头。

果不其然,在送完“谢礼”,又互相吹捧了几句之后,李云龙的脸色突然一变,瞬间变得愁云惨淡起来。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用一种近乎哭腔的语调,开始向苏耀阳“哭穷”了。

“哎呀!苏长官啊!你是不知道我们八路军的日子过得有多苦啊!”李云龙一拍大腿,愁眉苦脸道,“小鬼子对我们根据地搞‘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根据地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衣不蔽体的,那叫一个惨啊!”

“我们八路军的战士们,更是缺衣少食,缺枪少弹!你看我们身上这身军装,都打了多少个补丁了!枪支弹药,更是少得可怜!有时候跟小鬼子打仗,子弹都得省着用,一颗子弹恨不得掰成两半使!药品更是金贵,战士们受了伤,连点像样的药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哎!”

李云龙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仿佛真的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苏耀阳静静地听着李云龙的“哭诉”,脸上虽然带着同情和理解的表情,心中却在暗自发笑。

李云龙这套“哭穷”的把戏,他可是早有耳闻。

看来,今天这位“李大团长”,是打算在他这里好好“化缘”一番了。

李云龙“哭”得差不多了,苏耀阳才缓缓开口说道:“李团长,孔团长,贵军在敌后坚持抗战,条件艰苦,苏某深感敬佩。

日寇暴行,罄竹难书,我们同为抗日队伍,理应互相支援,共渡难关。”

李云龙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连忙接口道:“苏长官深明大义!我们八路军也不求别的,只希望苏长官看在同是打鬼子的份上,能支援我们一些……一些急需的物资,比如……枪支弹药、药品、粮食、布匹什么的……我们八路军上下,一定感激不尽!将来打跑了小鬼子,我们一定加倍奉还!”

苏耀阳沉吟了片刻,似乎在仔细斟酌。他当然不可能被李云龙三言两语就忽悠得倾囊相助。

自己虽然有金手指,物资对自己来说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但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一旦过了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明白历史走向的他也清楚,与八路军搞好关系,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适当的“出血”,既可以展现自己的“慷慨”和“大局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换取八路军的友谊和支持。

想到这里,苏耀阳微微一笑,说道:“李团长,孔团长,既然你们开口了,我苏某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这样吧,枪支弹药方面,我们恐怕是无能为力,毕竟我们民团所使用的都是美制武器,即便给了你们也没太大用处。

这样好了,我这里还有不少一些缴获的日军武器和弹药,放在仓库里也用不着,我让后勤处挑选出两千支三八式步枪、五十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一百挺歪把子和三十万发子弹,五十具掷弹筒以及五千枚手雷给你们。

以及药品、粮食和布匹这些民用物资若干,以解燃眉之急。”

他顿了顿,补充道:“具体数量,我们可以稍后再商议。另外,我个人再赞助贵军一些银元,也算是为抗战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云龙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虽然枪支弹药的数量并不是太多,但能弄到根据地急需的药品、粮食、布匹和银元,也算是不虚此行了!他连忙站起身,对着苏耀阳又是抱拳又是作揖,感激涕零地说道:“苏长官真是我们八路军的大恩人啊!我代表我们新一团全体将士,代表我们根据地的老百姓,谢谢苏长官的慷慨解囊!

您的这份情谊,我们八路军没齿难忘!”

苏耀阳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李团长不必客气。抗日救国,匹夫有责。我们都是为了打跑小鬼子,还我中华大好河山。些许物资,不足挂齿。”

事情谈妥之后,时间已然近午,李云龙和孔捷起身要告辞,苏耀阳自然不能让客人就这样离开,当即让人备下酒宴,盛情款待了李云龙和孔捷一行。

酒宴上,自然又是少不了一番推杯换盏,李云龙的酒量不错,和苏耀阳你来我往气氛颇为融洽,最后连称呼也从苏长官变成了苏老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云龙大着舌头道:“苏老弟,最近你老弟的大名最近可是传遍山西甚至全国啊,我的耳朵都快听出茧了。

尤其是前些天你们的飞机在五台山一带跟日本人的那场大空战,打得太特么痛快了。

只是……只是有件事……老哥我不明白,你能弄到美国佬的枪支弹药也就算了,怎么连飞机也能弄到手,这玩意一般人可是玩不转啊?”

听着李云龙醉话,苏耀阳微微一笑,“老李,这可是机密,我要是告诉你,你能保证不告诉别人吗?”

“当然可以!”李云龙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连陈旅长或是你们的总部首长问你,你也能替我保密?”

“这……”

李云龙一时不禁语塞起来,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他仗着酒意才问出来的,可苏耀阳的这个提问几乎是把他顶到了墙角上。

可如今在场的只有他们三人,要是他敢应下来,日后消息一旦传出去,不用问肯定就是他们两人泄的密,事情一旦发生他还有什么脸见苏耀阳。

良久,李云龙才苦笑一声,“得……老哥我错了,刚才的话算我没说……来……喝酒喝酒……”

顿丰盛的午宴过后,李云龙和孔捷心满意足地向苏耀阳告辞。苏耀阳亲自将他们送到家门口,并目送他们骑马离去。

出了城门,孔捷这才对李云龙道:“老李,刚才你实在是有些鲁莽了,怎么能随便追问人家飞机的来历呢。

也就是苏长官气量大,换了旁人早就跟你翻脸了。”

李云龙也摇了摇头:“刚才我也是借着酒劲才敢向他发问,原本只是想着借着这机会跟他攀上交情,看看有没有机会得到他们的空中支援,如果能得到他们支援的话,那我们可就赚大发了。

毕竟你也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小鬼子对我们根据地的动作愈发频繁,我也是未雨绸缪嘛。”

“诶……”回答他的是孔捷的一声轻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