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军舰归国!举国沸腾!功德林震惊!(1 / 1)

加入書籤

中国,天港

凛冽的海风带着深冬的寒意,却吹不散港口人潮涌动带来的炽热期盼。

宽阔的码头被前所未有的气氛笼罩着,那是一种混合了紧张、激动与难以言喻自豪的集体情感。

码头上,各方翘首以盼的身影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京城的王秘书长身着笔挺呢子军大衣,与几位高级干部肃立在码头前沿。

“首长说了,伍万里同志是好样的!”

“率领钢七团再次解放仁川,夺下超一流航母和战列舰,还切断了美陆军一师的退路。”

“听说连歼灭美军海军舰队的最后决战也是他指挥的?”

“真是当代兵仙啊……”

他紧抿着唇,目光深邃地眺望着天际线,感慨道。

此刻,王秘书长的手指因用力微微发白,那份沉重的期待几乎化为实质。

“是啊,若无伍万里同志,我新中国海军不知道要发展多少年才有航母……”

“如今航母有了,战列舰也有了,还都是超一流的水准。”

“有的人说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证明新中国陆军天下第一的时候。”

“那伍万里同志指挥的仁川海战就是足以载入史册,新中国海军强军启航之战!”

“就是不知道被传的神乎其神的不死战神企业号航母到底具体什么样。”

海军军官刘道升站在他身侧,作为海军代表竭力维持着镇定的说道。

他锐利的双眼却泄露了内心的翻江倒海,紧贴着裤缝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心中因这海军从未有过的荣光而悸动不已。

“对于海军来说,航母或许的确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战力。”

“但对整个中国来说,日本鬼子签字投降的密苏里号战列舰还多了份政治意义!”

“大家都期待的很啊,连老北洋的萨老爷子都来了……”

王秘书长扶了扶眼镜,看向另一旁感慨道。

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那须发皆白、身着旧式海军将官大衣的老北洋海军军官萨镇冰。

“萨老爷子,我扶着您点。”

一名新中国海军战士靠近想要搀扶,并恭敬的低声说道。

“谢谢你了年轻人,但我不用人扶!”

“我要自己站着看,看看击败世界第一海军的中国舰队!”

萨镇冰倔强的推开了伸过来的手,浑浊的眼眸倒映着波光粼粼的海面。

此刻他的心中仿佛穿透了半个世纪的风雨,追忆着甲午、辛丑的炮火与耻辱。

海风吹动他花白的胡须,无声诉说着无尽沧桑。

港口各处,无数镜头早已架设完毕。

胸前挂着真理报证件的苏联记者兴奋地调试着相机,准备记录“伟大的无产阶级阵营”的中国海军力量。

其他记者同样严阵以待,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探究与即将见证奇迹的兴奋。

几位胸前别着“新华社”徽章的中国记者则强压着内心的狂喜。

他们努力让自己握笔的手不要颤抖,准备忠实记录下这注定载入史册的光辉时刻。

港口还特意组织了工人、学生、以及牺牲海军军属的代表。

他们手捧鲜花,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眼中噙着激动的泪花。

所有人,无论身份高低,无论国籍立场,都在等待着一个共同的信号,一个足以震碎旧世界认知界限的舰队。

舰队!

逼近视野的新中国海军海军舰队!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看!来了!”

刹那间,所有目光如磁石般投向海天相接之处。

远处的地平线上,先是几个细小的桅杆顶端如春笋般刺破海平线。

紧接着,数个、数十个轮廓开始清晰。

低沉有力的汽笛声划破长空,由远及近,如同巨兽苏醒的宣告。

中国海军舰队劈开万顷碧波,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港口驶来!

随着距离拉近,舰队的规模与威势才真正显现,磅礴的压迫感如同有形之手攥住了所有人的心脏!领头的是密苏里号战列巨舰,其庞大的身躯几乎占据了视野的中心。

阳光下,九门406毫米巨炮的炮口黑洞洞地指向天际,如同沉睡的东方巨龙獠牙。

巨大宽阔的甲板仿佛一片钢铁平原,几座巍峨的炮塔像小山般矗立。

每一个亲眼目睹它的人,都仿佛看到了一座移动的、武装到牙齿的钢铁要塞!萨镇冰猛地前倾一步,双手死死抓住冰冷刺骨的栏杆,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舰艏那面代表着中国海军旗帜!

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顺着他布满沟壑的脸颊滑落。

“就是这艘船!”

“先摧毁了北洋海军,后面还侵略了中国的日本人就是在它上面签的字啊……”

萨镇冰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旧时甲午海战中殉国袍泽的身影,北洋残舰的惨状,潮水般冲击着他此刻的神经。

紧随着“密苏里号”侧后,更令人屏息的巨物出现了。

那扁平如岛屿般宽阔的飞行甲板,如同漂浮在蔚蓝海面上的一块钢铁大陆——“企业号”航空母舰!其庞大的身躯长度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岛式上层建筑在宽阔的甲板上显得精致而威严。

甲板上令人心颤的庞大起降平台和舰载机,昭示着雄鹰起落、主宰一方天空的恐怖力量!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外国记者们,面对这平生首见的巨舰,也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我的上帝啊……”

“这恐怕是现役最大的几艘之一!”

苏联记者下意识地掏出小手册急速翻看对比尺寸数据,口中念念有词道。

他身旁的同行则直接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那巍峨的剪影疯狂按动快门,嘴里激动地冒出感叹词。

当两艘巨舰最终缓缓驶入港湾,在拖船辅助下靠泊时,整个港口彻底沸腾!

“我的老天爷啊!”

“这……这就是船?”

“这简直是……是海上长城啊!”

一位年长的工人代表失声惊呼,双手激动得不知该指向何处。

“看到了吗?妈!”

“那是大炮!比咱们家还大的炮啊!”

一个被父亲扛在肩上的小学生奋力挥舞着手中的小纸旗,小脸涨得通红。

海军军官刘道升紧咬着牙关,眼眶却不可抑制地湿润了。

他心中飞速对比着过去那些缴获的、改装的、微不足道的“军舰”。

眼前这两座钢铁山峦,不仅是战利品,更是跨越几代人的梦想终于落地生根!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涌遍全身,军力强大才是真正站起来的一大根基啊!

此刻,在场的所有记者们彻底疯狂了。

咔嚓的快门声响成一片连绵不绝的鼓点,闪光灯瞬间将码头前沿映照得如同白昼。

萨镇冰深吸一口气,激动向着缓缓停稳、飘扬着红旗的“密苏里号”庄严地行了一个标准的海军军礼。

他浑浊的泪水中,映照的是炮塔的冰冷光泽与旗帜的如火鲜红。

那一刻,过往数十年北洋海军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悲愤与眼前这钢铁巨兽撑起的国威,在心中猛烈对撞。

“雪耻……雪耻了啊!”

他苍老而有力的声音终于冲破喉咙,回荡在喧闹的港口上空,激起无数人心头的热浪!当萧振华带领海军官兵踏上天港码头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与海浪声融为一体,如同一曲献给胜利与骄傲的交响。

他们身着崭新的新中国海军制服,尽管脸上带着长途航行的疲惫,但挺直的腰板和闪耀着自豪光芒的眼神。

他们是从世界最强海军虎口拔牙,凯旋而归的中华勇士!他们是驾驶着巨舰踏浪归来的英雄!码头上前排的王秘书长等人率先鼓起掌来,干部们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激动。

刘道升等海军军官挺立如松,眼神炽热地望着归来的旗舰与功臣。

萨镇冰用力地点着头,饱含热泪的眼中除了那份雪耻的快慰,更添上了对这支新生海军无限的期许。

记者们的镁光灯疯狂闪烁,争先恐后地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乌拉!”“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摘下帽子挥舞,学生们蹦跳着,牺牲军属们抹着眼泪,将手中的鲜花抛向前方。

整个港口沉浸在无与伦比的荣光之中,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对英雄们表达着最深的赞叹。

“看啊!那就是我们海军的好儿郎!”

“打得好啊!真给咱中国人长脸!”

“密苏里号!企业号!货真价实的钢铁巨兽啊!”

“海军万岁!”

就在这鼎沸的喧嚣与无上荣光几乎达到顶峰时,人群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萧振华身后那群特殊的身影移动。

那是从随舰回国的伤员船舱里相互搀扶着走出来的身影,也就是钢七团的伤兵们。

领头的正是伍四一,他的胳膊用绷带吊在胸前,同时腿部也受伤包扎的紧紧的,额角还缠着渗出血迹的纱布。

他步履蹒跚,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艰难。

在他身边,是同样缠满绷带、拄着简易拐杖、甚至被战友背负着的钢七团伤兵们。

他们脸上是洗不尽的硝烟痕迹,身上的军装破损不堪,沾满了早已凝固变色的血污和泥土。

那些破烂的伤口和渗血的绷带无声地诉说着松岳山的烈焰、仁川港的殊死搏杀和那场震动世界的海战所带来的残酷代价。

刚才还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如同被投入冰水的烙铁,瞬间冷却下来,逐渐变成了压抑的沉默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港口巨大的空间里,一时间只剩下海风的呜咽和远处浪涛的拍打。

巨大的反差让原本沉浸在胜利狂喜中的人们感到了强烈的心灵撞击。

许多人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眼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的心痛。

那些原本准备献给英雄的鲜花,被紧紧攥在手中,甚至有些因手颤抖掉落在地。

国人们清晰地看到了那辉煌夺目的“万里号”航母、“密苏里号”战列舰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那就是眼前这一条条鲜活却伤痕累累的生命,是这群在最惨烈的绞肉机中生存下来、背负着无数牺牲战友遗志的残破之躯。

这份沉甸甸的胜利,来得如此悲壮!就在这时,伍四一那张写满风霜与坚韧的脸庞猛地抬起。

“钢七团的同志们,还记得总指挥教的军歌吗!”

“一声霹雳一把剑,预备——唱!”

他用有些嘶哑却力贯全身的喉咙,猛地吼道。

沙哑而穿透力极强的第一句,像一记惊雷砸碎了沉默!

刹那间,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团!”

“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刹那间,所有相互搀扶着的钢七团伤兵,用尽全身力气,放声咆哮道。

喊完一遍,继续重复,循环不止,如同钢七团为国家不知疲倦的大战一样。

这歌声,不是轻柔的颂歌,而是浴血拼杀后的咆哮!

是钢铁意志的呐喊!

嘶哑、粗粝、甚至有些跑调,却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和视死如归的决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房上!

他们破烂染血的军装,他们缠着绷带的残缺身躯,成了这首歌最震撼人心的注脚!歌声一起,那如同实质的铁血之气和必胜的信念瞬间冲散了沉重的心疼,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热血。

震撼!

感动!

敬佩!

无数复杂的情绪在人群中疯狂蔓延!先是零星的低吼应和起来,接着人群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猛地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与掌声!“钢七团!好样的!”

“都是铁打的汉子!”

工人代表们握紧拳头,激动地高喊道。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热血学生们闻言,忍不住跟着一遍遍的高喊。

“毕业之后,我一定要加入钢七团,哪怕当个兵我都愿意!!!”

军校学员马帅看着眼前震撼的一幕,在心中暗下决心道。

“壮哉!钢七团!”

“壮哉!伍万里!”

孟老先生扶了扶眼镜,激动的说道。

萨镇冰早已泪流满面,他不再看那巨舰,而是对着这群吼着军歌的伤兵,庄重地行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很快,无数群众加入了合唱和呐喊的洪流。

“杀声吓破敌人胆!”

“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

“踏敌尸骨唱凯旋!”

伤员们吼出的是军歌,更是他们的战斗宣言。

群众们吼出的是应和,更是发自心底的赞叹与民族自豪感的彻底沸腾!

整个天港再次沸腾了!欢呼声、掌声、军歌声、口号声汇聚成一片震撼天地的声浪,比刚才迎接巨舰时更加澎湃激昂,更加真挚动人!

“立即报告京城!”

“舰队带着航母和战列舰……回来了!”

“钢七团的一些英雄们,也回来了!”

王秘书长看着这一幕,深吸一口气,压下澎湃的心潮说道。

这简短的话语,浓缩了万千波涛,即将通过电波震撼京城,震撼寰宇!“王秘书长,这些钢七团的战士们如何安置?”

一名干事问道。

“最近不是新成立了个第七军工厂吗?”

“正好他们都是钢七团的人,让他们治疗完后都安排进去继续为国效力吧。”

“钢七团的任何一个兵身上都是有战功的,依据军功大小定合适的位置。”

王秘书长说道。

“钢七团的功劳那可太大了,光记集体功都不得了!”

“正常按军功安置的话,那个伍四一得当第七军工分厂的厂长了!”

“那个厂可是新援助的米格战机生产线的厂,这会不会……”

那名干事微微一愣。

“米格战机生产线怎么了?”

“等伍万里同志带领钢七团配合友军全歼美陆军一师后,这个生产线就成无偿援助了。”

“谁的功劳?”

“还不是钢七团的头功!”

“好好安置这些有功的同志怎么了?”

“你呀……以后机灵点!”

“去安排和通电吧,全国的群众得知此事,必将沸腾!”

王秘书长闻言,拍了拍那名干事的肩膀说道。

“是!”

那名干事闻言,当即应下道。

很快,消息通过电台发到了京城乃至全国!京城以及各地报纸纷纷加急赶印报纸,要将这一喜讯告知群众。

………………………………

京城,胡同内“号外!号外!惊天大捷!!”

“卖报卖报!钢七团仁川大破美军!夺下万吨巨舰!”

“伍万里率军再次解放仁川,拿下美国人的航空母舰和日本人签字那艘‘密苏里’战列舰!”

“军舰归国,最新照片已印于报纸头版!”

“号外!快看号外!!”

一个瘦小的报童,胳膊下夹着厚厚一摞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沿着东四牌楼的石板路飞奔。

他稚嫩的嗓音因激动而带着破音,却无比清晰地穿透了清晨的宁静。

这消息如同霹雳,炸醒了整个京城!“啥?夺啥?”

早起遛弯的老者猛地停住脚步,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

“钢七团?仁川?航母?!”

拉黄包车的车夫猛地停下,难以置信地侧耳细听。

“又是伍万里同志?”

“你再说一遍?夺了啥舰?”

早点铺子的老板连滚烫的油条都顾不上捞了,扒着窗户探出头说道。

瞬间,仿佛有无形的线拉扯着人群向报童涌去。

“给我一份!”

“给我留一张!”

“小兄弟,钱不用找了,快给我!”

人们争相伸出激动颤抖的手,争抢着购买报纸。

报纸一眨眼功夫就被抢购一空,没买到的急得直跺脚,催促着报童快去取报。

一个身着长衫、像是账房先生模样的中年男子,几乎是抢购了最后一份报纸。

他攥着这份薄薄的“号外”,仿佛握着滚烫的烙铁,三步并作两步,一头扎进了路边一家招牌油亮的“裕泰茶馆”。

茶馆里,茶香与闲谈交织,原本是清晨的慢调子。

中年男子的闯入和他脸上那种难以置信混杂着狂喜的表情,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各位!惊天动地的大事!”

“天大的喜讯啊!”

“咱们志愿军在朝鲜仁川……打了一个神仙仗!”

“伍万里同志率钢七团奇兵突出,血战仁川港!”

“在苏联同志配合下,一举夺得美利坚合众国之最新式航空母舰‘企业号’!”

“不仅如此,还有在密苏里河号战列舰上曾迫令日本投降之‘密苏里号’战列舰!!”

“更协同海空军,全歼来援之美海军舰队!!”

账房先生声音洪亮,颤抖着展开报纸,激动的喊道。

“嗡——————”

整个茶馆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老天爷!航空母舰?”“那……那是能在海上起飞机的铁甲巨兽吧?”

一个茶客手中的盖碗茶“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都浑然不觉。

“没听号外说吗?密苏里号!”

“日本鬼子投降签字就在那艘船上!如今被咱们中国王牌部队钢七团夺了!”

一个老者激动得胡子直抖,狠狠一拍桌子说道。

“解气!扬我国威!”

年轻的学生满脸涨红,攥紧了拳头击桌叫好道。

“嘶……”

有人倒吸着凉气,反复看着报纸上那难以想象的描述。

众人弄明白报纸内容后,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夹杂着不可思议的眩晕感席卷全身。

连柜台后正拨算盘的掌柜的都听得目瞪口呆,手指僵住,任由几颗算盘珠子噼啪落地。

这时,原本在茶客起哄下正准备开讲前朝演义的说书先生周铁嘴抢过报纸细细看完并琢磨许久后,猛地一拍醒木。

“啪——————”

刹那间,茶馆里的喧嚣顿时一滞。

周铁嘴深吸一口气,将手中那把绘着赵子龙长坂坡英雄图的折扇“唰”地展开。

“列位看官!今儿个不说前汉后汉!咱就说当世英豪!”

“关公再世温侯重生,恐亦不及我中华今有虎威领导伍万里!”

他目光扫过沸腾的茶馆,声如洪钟的说书道。

“仁川港外,万军丛中,那美利坚钢铁猛虎盘踞海疆,航空母舰遮天蔽日,战列巨舰炮火狰狞!”

“此情此景,岂不正似当年长坂坡前曹操百万大军,铁桶般围住那常山赵子龙乎?”

“然伍领导豪气冲天,手提钢枪,率领我钢七团的虎贲勇士,那便是子龙身边的背嵬铁骑!”

“面对美军层层火网,重重机关,伍领导临危不乱,智计百出,于不可能处觅得一线胜机!”

“一声号令,全军奋勇!”

周铁嘴说到激动处,站起身来,模拟着冲锋的姿态。

“炮火轰鸣中,伍领导身先士卒,勇猛赛过温侯奉先,一身是胆胜过子龙领导!”

“直杀得美军闻风丧胆,鬼哭狼嚎!”

“冲杀!突破!再冲杀!再突破!七进七出……不对!”

“应说是万军中劈波斩浪,直捣黄龙!”

他猛地用醒木拍在桌上,响声震得人头皮发麻,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那号称海上堡垒的‘企业号’航母如何?”

“伍领导谈笑间夺入掌中!”

“那威震四海的‘密苏里号’巨舰如何?”

“乖乖成了我中华海军的军舰!”

“这便是——虎将单骑闯龙潭,扬我国威定海山!”

“仁义之师气如虹,万里海疆自此通!”

周铁嘴激动的再次拔高音调,以刚刚即兴想出来的词喊道。

“好!”

“说的好!”

“当赏!”

茶馆里掌声雷动,叫好声几乎掀翻屋顶,甚至有丢钱打赏的!

人们听得热血沸腾,仿佛亲眼见到了那气吞万里如虎的壮举。

而伍万里在周铁嘴的艺术加工下,已然成为了百姓心中当代的赵云与吕布合体的不世战神!不止京城,各处的说书先生都不约而同的搞起了改造,以伍万里为原型说书。

无他,人气太高了,而且战果素材多的数不过来!

一时间,这竟成了茶馆必听的潮流!

………………………………

功德林食堂内,烟雾缭绕。

一群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围坐在长桌旁,激烈地争论着徐蚌会战的败因。

桌上摊开的军事地图被烟灰缸和茶缸压着,仿佛仍承载着当年的硝烟。

“黄维就是个外行,会战失利,他要负主要责任!”

杨伯涛忍不住了,当即拍桌说道。

“你说什么?!”

“我是外行?”

黄维被贴脸开大,连忙愤怒的反问道。

“我说错了吗?”

“你根本不懂机械化兵团作战!”

“十二兵团在双堆集被围,他连突围方向都选错!”

“坦克部队挤在泥地里当活靶子,这不是外行是什么?”

“杜长官当初就不该让你指挥!”

杨伯涛拍着桌子,脸色涨红的说道。

“杨兄,你兵团十八军的‘老虎团’不也被粟裕一口吃掉了?”

“怪黄维不如怪自己没守住浍河防线。”

一旁的李仙洲笑了笑,说道。

“你——”

杨伯涛闻言,正要反驳。

“诸位,他们的军队能打赢徐蚌会战,说到底还是战力强悍。”

“如今连美军陆军都在朝鲜吃瘪,咱们当年输得也不算冤。”

王耀武突然敲了敲碗边打圆场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一时沉默。

“陆军或许能靠拼命,但海军空军呢?”

“他们那几条舢板船,拿什么跟美国的海空军打?”

“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朝鲜战场将十分被动。”

这时,宋希濂幽幽道。

“慎言!”

廖耀湘扶了扶金丝眼镜,用湖南腔低声劝道。

“插播捷报!”

“我国志愿军钢七团在伍万里率领下再次解放仁川,并缴获‘企业号’航空母舰与‘密苏里号’战列舰!”

“此后,伍万里同志指挥海空军全歼美军舰队,取得大捷!”

突然,管理所的高音喇叭“刺啦”一声响起,广播员激昂的声音传来。

“哐当——”

杜聿明的茶缸砸在地上,热水溅了一裤腿却浑然不觉。

“什……什么?抢了航母?!”

黄维猛地站起身,满眼震惊的喊道。

“解放仁川,全歼美军舰队,还抢走了美国的航母和战列舰!?”

杨伯涛瞪大眼睛,张着嘴,手里的烟烧到指尖才惊醒道。

“好啊!”

“这个伍万里比张灵甫还猛!”

“密苏里号……日本人投降签字的那艘!这他妈是抽了全世界的脸!”

角落里,一向倨傲的廖耀湘突然狂笑出声,笑到咳嗽才喘着气说道。

“当年咱们还笑话人家是‘土八路’,现在人家连航母都抢回来了……”

杜聿明缓缓摇头,苦笑道。

“委员长要是听到这消息,怕是要气得睡不着觉了。”

王耀武长叹一声,感慨道。

功德林内,众人或震惊、或沉默、或苦笑。

但面对这样的战果,这些旧时国军大将都是实打实的佩服,并记住了伍万里这个名字。

………………………………

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壁炉里的火焰熊熊燃烧,却驱散不了屋内骤然降至冰点的气氛。

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步履沉重地推门而入,手中紧握的电报微微颤抖。

“总统先生……”

“仁川……出事了。”

艾奇逊将电报递给杜鲁门,嗓音沙哑的说道。

“直接说结果。”

杜鲁门从文件中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略带不耐烦道。

“中国钢七团攻陷仁川,全歼第四旅,切断了美陆军一师的退路。”

“企业号航母和密苏里号战列舰被中国军队俘获后直接被利用起来,配合空军全歼了我们的暂编舰队。”

“哐!”

杜鲁门一拳砸在办公桌上,钢笔震飞又砸下,黑色液体泼洒而出,宛如一片蔓延的血迹。

“what!?”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仁川登陆不是李奇微全歼中国军队的底牌吗?!”

“为什么会打成这样!”

他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问道。

“总统先生,那个叫伍万里的中国人太可怕了……”

“他就好像当初非洲战场的隆美尔!”

“明明是劣势兵力,却敢不断发起进攻并取得胜利!”

“不过您放心,他也和隆美尔的处境一样。”

“国力不足,后方支撑的后勤补给不足,耗不过我们的!”

“他们全歼美陆军一师也只是为了扫清障碍,让大部队安全撤退罢了。”

“以他们现在的弹药和粮食储备,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发起大反攻了。”

艾奇逊说道。

“然后呢?”

“我在乎的不是什么航母和战列舰,那些对于美利坚庞大的军工来说不算什么!”

“可这次海军舰队被全歼的惨败,对美利坚来说是无可挽回的国威损失!”

“而且原本打算用来翻盘的美陆军一师退路被切断了,李奇微的战略是不是宣告破产了?”

杜鲁门黑着脸说道。

“总统先生,我们还可以让美陆军一师孤掷一注。”

“强攻汉城,或配合李奇微的大军汉江南,和中国军队决一死战……”

艾奇逊犹豫片刻,说道。

“不!”

“这样决战赢了也没什么光彩的,毕竟中国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

“可要是输了,会有整个联合国军被击溃的风险,朝鲜战局可能会急剧崩盘!”

“若是和苏联打这种大战也就算了,我们和中国拼什么命,值得吗?”

杜鲁门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道。

“总统先生,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艾奇逊闻言,问道。

“以我们的优势,打他们的短处,保守稳妥为先。”

“传令美陆军一师,调转矛头猛攻仁川,务必打通退路和后勤线!”

“传令李奇微,带领联合国军主力不接断的猛攻汉江南,但不要打成决战。”

杜鲁门说道。

“总统先生,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这样只能做到威胁中朝联军的撤退,没办法完成切断他们退路的效果。”

艾奇逊闻言,当即提醒道。

“威胁也足够了,之前是我们太轻敌了。”

“我们总是把中国当成弱国看待,总抱有速胜心态。”

“可这一仗彻底打醒了我们!”

“中国的实力至少军事实力,绝对算得上目前的亚洲头号强国!”

“重新攻克仁川,将罪魁祸首的中国钢铁七团全歼,俘虏那个叫伍万里的中国人,我们美利坚的颜面就能捡回来!”

“然后再让美陆军一师虎踞仁川,等待中国军队实在撑不住撤退的时候,再配合李奇微的大军猛攻!”

“之前切断中朝军队退路,一口气全歼的战果不太可能了。”

“但是用这种办法,重创中朝军队,成建制全歼他们两三个军还是有希望的。”

“如此一来,这次大战役也能勉强可以宣传我们略占上风了。”

“真正的大胜利,交给以后吧……”

杜鲁门揉了揉太阳穴,略带疲惫的说道。

………………………………

汉城外,美陆军一师指挥部“该死的米勒,带着第四旅的残部居然守不住仁川!”

“仁川守不住就算了,仁川港都没防住,导致航母和军舰被抢!”

“那帮混蛋海军把舰队被全歼的锅甩在了我们头上,居然说都是因为我们没守住仁川港!”

“可笑!”

“我们的士兵们在仁川港好歹浴血奋战了,他们却被中国空军缠住,一发舰炮都没轰到仁川港的中国陆军!”

托马斯中将愤怒的撕碎战报,嘶吼道。

“sir,从战报来看,米勒的指挥是正常的,实在是这股中国军队太强了。”

“就说仁川港那边的大战,他们居然能在两面夹击之下打赢白刃战,再杀入仁川港!”

“还有松岳山那边,中国军队居然还留了秘密地道没全部炸毁,也就是早在撤退时就布局了!”

“中国钢铁七团的指挥官的战术太恐怖了……”

美陆军一师参谋长叹了口气,说道。

“汉城战局如何,还要多久才能打下来!”

托马斯中将攥紧拳头问道。

“sir,我们的进攻算有成效的了,汉城外所有据点屏障都被我们拔除了!”

“但是仁川被夺取,我们的海上后勤线被切断。”

“弹药补给不足的情况下,炮火集群难以支撑高强度火力了……”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如果继续猛攻汉城,将会变成赌博。”

“弹药补给耗尽前打不下来,我们就完了……”

美陆军一师参谋长叹了口气说道。

“sir,总统先生越过李奇微将军,直接给我们下令!”

“陆军一师调转进攻方向,猛攻仁川!”

“务必全歼中国钢铁七团,俘虏伍万里!”

“然后伺机而动,拖到中朝军队主力撤离之时,再配合联合国军主力,成建制吃掉中国两到三个军!”

此时,一名美军参谋带着电报快步走进来说道。

“成建制吃掉中国两到三个军,这是降低了战略目标啊……”

“不过也够了,两三个军差不多是中国军队的一半兵力了!”

“中国钢铁七团?”

“估计也就剩下一两千人了,拿什么抵挡我们!”

托马斯中将冷哼一声说道。

“咳咳……”

“sir,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钢铁七团还剩一两千人,但是汉城的兵力还算雄厚。”

“只要中国钢铁七团守到我们弹药快要耗尽,再配合汉城的丁伟他们反攻,我们难道靠刺刀抵挡他们吗?”

哈里森旅长轻咳两声,提醒道。

“sir,哈里森说的没错。”

“甚至都不说弹药耗尽,哪怕是燃料和炮弹耗尽,没了坦克和大炮的我们也很可能被击溃。”

“而我们要是想一鼓作气攻回仁川就必定要用最猛烈的进攻去打。”

“这种情况下,弹药和燃料的耗费又会极快!”

“而且我们不可能投入全部兵力猛攻,还要留部分部队阻击汉城的中国军队攻我们后部。”

“兵力分散无疑又增加了短时间攻克仁川的难度。”

美陆军一师参谋长闻言,点头附和道。

“给我一个具体的数字,如果火力全开的猛攻仁川,我们的弹药能撑多久?”

托马斯中将闻言,双眸闪过一丝担忧,问道。

“48小时!”

美陆军一师参谋长思考良久后,说道。

“那就48小时!”

“48小时内,攻克仁川!”

“传令全军,掉头杀向仁川!”

“这次,我们一定要全歼中国钢铁七团!”

托马斯中将攥紧拳头,大声下令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