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连累将军(1 / 1)
“你……好!很好!苏锦绣,你既如此跋扈嚣张,那便等着瞧吧!”
萧老夫人听她这话,顿时气红了脸,死咬着牙关,恶狠狠丢下一句便转身离去。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苏锦绣目光愈冷。
要她和萧承煜为那个废物铺路,要用他们的骨血滋养一根废柴。
她才不愿!
萧老夫人走后不久的一日。
苏锦绣正逗弄着摇篮里的棠儿,眼前忽然飘过一片弹幕。
【好恶心啊,老虔婆居然还好意思去告状!】
【是啊是啊,可怜的苏锦绣看不见这些……】
正当苏锦绣不明真相正云里雾里时,一道冰冷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得到观众打赏,开启实时转播功能……”
苏锦绣眼前跳出一个画面。
金銮大殿之上,群臣静默。
太监尖锐的嗓音划破天际,刺痛耳膜。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御座之上,圣山蹙眉,大手一挥:“禀!”
“京中有传言称,有灾星降世于将军府,此灾星祸国殃民,不利我朝,恳请陛下下旨,灭此灾星!”
中郎令此言刚落。
又一道苍老声音响起,是吏部侍郎。
“臣也有本启奏!”
圣山的眉头仍旧紧皱着,却还是沉声下令:“说!”
“萧将军夫人苏氏,出身商贾之家,贪婪卑贱,不守孝道妇德,忤逆婆母,求陛下下旨,令将军休妻!”
一言已出,众人应和。
大殿之上,求圣上令萧承煜休妻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而他,就笔直地站在那里,听着耳边人声鼎沸。
圣山并未发表意见,目光绕过众人,看向人群中的萧承煜,语气清冷。
“萧爱卿,你是怎么想的?”
“陛下,此事乃臣之家事,应当不必旁人置喙。”
萧承煜从容不迫,并无半分犹豫。
“诸位大人在此对家妻口诛笔伐,可臣却只见她为萧家诞育子嗣,拼尽全力,若如此,我还能眼睁睁看着……那臣,不配为人父、人夫,更不配为人臣!”
【天呐……真的世界上最好的老公!】
【后面的剧情不重要了,能不能只拍毓秀夫妇!】
【对对对!就按照这个节奏拍下去!让那群捡货都滚蛋!】
不仅弹幕上的观众如此,苏锦绣内心也是一样的感动。
在如此危急关头,他居然能如此维护于她,不惜在陛下面前失态,无论谁人瞧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她鼻尖微微酸涩,心中想法愈发坚定——
她一定要给萧承煜一个更加光明璀璨的结局!
画面消失,苏锦绣看着摇篮里的孩子,心情沉重。
……
自大殿之事后,萧承煜便因殿前失仪而被杖责,一连数日告病不出。
苏锦绣的人进不去萧家,无法得知其中缘由,心急如焚。
“咕咕。”
窗外传来一阵鸟叫,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落在苏锦绣窗前。
她起身上前,解开它腿上的绳结,
淡黄的信纸上,是一行熟悉的草书。
“锦绣吾妻,为夫身体安好,无需挂念,只是因朝堂之事,暂时无法出门,万望吾妻保重自身。”
落款的“萧承煜“三字,令苏锦绣心头一痛。
他曾经是那样战功赫赫的将领,即便是被群臣围攻,口诛笔伐也始终挺直腰背。
可这样一个骄傲的人,却因为她,而被软禁在宅院之内。
这让她如何能不愧疚?
她将那封信捂在怀中,默默垂泪,心底复仇的火焰越烧越烈。
当泪滴浸湿纸张的时候,几行小字浮现。
苏锦绣一阵发蒙,可很快,却又想了起来。
曾经她听娘说过,有一种墨水,可以写下不可见的文字,在被水浸湿之后显现,这种墨水大多用于战争中传递情报。
萧承煜作为一个将军,自然不可能不知晓。
她用手背擦去眼泪,借着烛火看着纸上的那行字。
“朝堂之上群狼环伺,此举是为麻痹他人,还望吾妻安心,为夫有一计策,需你配合……”
阅读完信件,苏锦绣将那封信丢进火盆,悦动的火舌舔舐,转瞬间,纸张燃烧殆尽。
数日后,京城郊外。
此处的难民众多,连日的饥荒使得他们面黄肌瘦,就连端着碗的手都是颤抖着的。
苏锦绣带着孩子站在粥棚里,一碗又一碗地将白粥段给百姓。
“大娘,你家是有娃娃的,多拿一碗走吧!”
“多谢你,苏小姐……”
看着大娘领着小孩离去的背影,苏锦绣心中五味杂陈。
倘若没有天灾,他们或许也不会沦落至此。
可惜,天公不作美。
“哎哟,这不是将军夫人吗?”
思绪纷乱之时,一道娇俏的声音传来。
苏锦绣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美艳妇女扭动着婀娜身子,娉婷而来。
那是吏部侍郎新娶进门的一房续弦。
说来也可笑,吏部侍郎年过五旬,子嗣成群,却在原配妻子过身之后,又迎了一位出身平平的美艳娇妻。
说什么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德高望重,也不过如此。
那妇人看着苏锦绣狼狈模样,用团扇遮住了脸,发出一声轻笑:“哎呀,我可真是佩服你,丈夫被软禁,孩子是灾星,婆母不喜,啧啧……好可怜。”
“侍郎夫人,今日我开设粥棚,是为了赈济灾民,倘若夫人没什么事,不如早日回去歇息,何必在这里冷嘲热讽?”
“冷嘲热讽?”
女人眨眨眼,下一秒便打翻了苏锦绣手里的那一碗白粥。
“不止如此,我还要掀翻你的粥棚,你又能如何?”
“呵呵呵……”
她低笑几声,旋即挑眉,挑衅道:“苏锦绣,若我是你,走到如今的地步,早就一根麻绳吊死算了,何必留下讨人嫌?”
“只是可怜你的丈夫,萧大将军,戎马一生攒下无数功名,却还要被你连累!”
“苏锦绣,他待你不薄哇,你何苦如此折磨他?”
此话一出,苏锦绣的眼泪瞬间决堤。
她抱着孩子蹲坐在地,眼泪顺着脸颊,大颗大颗的滚落。
这阵仗,惊到了在场众人。
只听她一面哭,一面哽咽道:“我知道,我都知道,都是因为我,都是因为我!”
“我晓得夫君待我极好,不敢连累夫君,只求一纸休书,从此带着孩子,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侍郎夫人,如此,可不可以不再刁难我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