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震惊军工部!这步枪是谁造的?(1 / 1)

加入書籤

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苏铭现场教这些工人使用铣床的办法,并利用万能铣床,制造制式步枪所需的工具,器材,和简易设备.....

苏铭兑换的56式步枪的制造知识,有两个,一个是56式半自动步枪(56半),另外一个是56式自动步枪(56冲)。

到底先造56半还是56冲,让苏铭犯起了难。

56半的好处是,结构相对简单,零件数量少,对机床加工精度要求较低,量产容易.....

且56半维护成本低,战士可自行保养,对润滑油要求低,其标配的三棱刺刀,符合志愿军刺刀见红的近战传统,

最重要是的......56半因仿制的是苏熊SKS步枪,射程为400米,射击精度高,弹夹只有10发,省子弹,后勤压力小,非常适合军工业凋零的建国初期。

而56冲,仿制的是AK47步枪,结构复杂,量产成本高,子弹消耗大,后勤压力大,保养依赖稀缺的高级机油......

它的射程只有300米,后坐力大,精度也差.....

好处是.....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突出,可靠性强,即便枪管掺沙子泥水,也能正常射击。

想来想去,苏铭决定将两把枪全都造出来,毕竟小孩子才做选择.....

至于最终采用哪一把,决定权交给国家。

苏铭将工厂工人分成两组,一组制造56半,一组制造56冲,

在制造方法上,苏铭用FNND铣床精度高的特点,加工击针,步枪的高精度部件,然后普通机床生产枪托,护木等其他部件。

分工结束之后,两个组迅速开动起来。

几天后,

经过苏铭和工人的不懈努力.....第一把56半自动步枪正式诞生!

因为56冲制造难度复杂一点,还得在需要几天,才能造出来。

当56半自动步枪被苏铭组装完成的时候,

尽管大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卫建国等工人们还是吃了一惊......

谁也不敢想.....他们这样的小厂子,在苏铭的带领下,竟然真的生产出来了制式步枪,

“把步枪拿到测试场,备好子弹,准备测试。”

步枪到底好不好,还得实际射击之后才知道,

怀着的激动心情,众人来到了测试场地,

“赵师傅,你是车间主任,也是厂里的试枪员,这枪你来试。”

苏铭将56半交到赵学军的手里。

赵学军兴奋莫名,接过步枪后,其触感,重量,操控手感,都让他感到惊喜......

子弹上膛,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砰!砰!砰!”

子弹声音清脆明亮,全部击中靶标。

“卧槽!好枪!”

“这是我这辈子试过的最好的枪!比小鬼子三八步枪大概强了一百倍!”

赵学军对56半爱不释手,眼神中全是对56半的喜爱,比媳妇还亲.....

“厂子,您可真是神了,这才几天,您就带着我们,把制式步枪造出来了.....!”

“太厉害了!”

再次望向苏铭的时候,赵学军已经把他当做半神来看待了......

五二厂那种万人大厂,都造不出来的制式步枪,你造出来了!

牛逼!

太牛逼了!

大学生不愧是大学生.....!

作为军工人......赵学军当然明白这把枪对龙国的意义,

这把制式步枪......无论是精度,射程,威力,都比龙国士兵手里的其他步枪要好上不少,

一旦开始量产.....解放军的战斗力最起码能提升一个档次!

当初自己讽刺厂长白日做梦,眼高手低,现在看来.....真该扇自己两巴掌。

此刻,技术员和其他工人们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嘶.....成功了,真的成功!咱们真造出制式步枪了?”

“厂长万岁!厂长万岁!.......”

“牛!实在是太牛了!”

“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参与制式步枪的制造之中,爹啊,我真出息了!”

“我咧个亲娘了!快打我两巴掌,这不是在做梦吧!”

“.............”

当56半试射成功的那一刻,工人们之前心中所有的怀疑.....都变成了无法形容的亢奋......!

他们欢呼雀跃,互相几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自豪兴奋的笑容,

苏铭见状,摇了摇头:

“瞧你们那点出息.....这才成功一把而已,咱们还有一把没造出来呢。”

才?

什么叫才成功一把.....?

能造一把制式步枪出来,就已经很厉害了好吗!

举国之力都造不出来的制式步枪,怎么在你嘴里,比一杯水,一粒沙还稀松平常.....?

太凡尔赛了!

“厂长,我能试几枪吗,这么好的枪,我还没打过呢.....?”

“厂长,我也想试一试。”

“还有我,我也想试一试......”

“...........”

“在试50发子弹.....不许浪费。”

为了测试稳定性,苏铭决定让工人们再试射50发子弹。

“砰砰砰!.....”

“砰!碰!咔.....”

就在第二名工人测试的时候,突然.....步枪卡弹了。

苏铭见状皱起了眉头,跑到那工人身前,

仔细一检查.......不是步枪的问题,是子弹的问题......

这事让苏铭重视起来:

“赵师傅,步枪试射合格,可以送军工署报批了。”

“现在,二组继续生产第二把自动步枪,至于一组嘛,我给你们分配一个新的任务。”

“厂长,什么任务?”

“生产新式子弹!”

..............................

龙国,

沈城,

东北军工总署,

会议室内,一场重要的会议正在召开,

首席台主位上,

一位英气逼人的中年军人,面色严峻的取下眼镜,正在仔细地擦拭:

“人都到齐了吧?”

说话的是统辖东北六省军工发展的一把手,东北军工总署署长,赵立勤,赵署长。

台下坐着的是松,钌东,钌西,嘿,咭,热六省军工委的主任和其他官员,

“都到齐了,署长。”

秘书在一旁汇报道。

赵立勤微微颔首,戴上眼镜,环视众人一圈后,

尽量用不那么沉重的语气,向大家宣布道:

“上头已经和苏熊那边接触过了,先进的机床设备,相关的技术援助,以及我们急需黄铜原材料,苏熊老大哥都愿意无偿的支援我们.....”

龙国新立,百废待兴,对先进的机床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望眼欲穿,梦寐以求。

各省军工委就是因为设备精度不够,技术不达标,导致军工生产效率低下,各项新式武器无法研发量产......

一听苏熊大老哥愿意无偿支援自己,一个个兴奋的不行,纷纷畅言道:

“署长!这可太好了!有了高精度机床,我们五二军工厂,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制式步枪!”

“哈哈哈.....如此一来,机枪,重机枪,以及迫击炮咱们都能自己造了啊!”

“黄铜可是个好东西,咱们龙国太缺黄铜了,没有黄铜,子弹都造不出来.....现在苏熊愿意支援我们黄铜,以后咱们就不缺子弹了.....”

“没想到,苏熊老大哥这一次这么讲义气。”

“不对吧,苏熊真有那么好心,我怎么不信呢?”

“我也不太相信!如果他们真这么好,当初从东北撤离的时候,为啥把咱们国内的设备,矿产,粮食,牛羊,都给拉走了......?”

“..............”

一言落下,

众主任的脸色瞬间凝固,脑海中回忆起了,苏熊人撤离东北时,野蛮粗暴的强盗行径。

他们统一抬头望向台上的赵立勤,发现他一脸的忧愁,没有一丝笑容,

下一秒,一种不详的预感涌向众人心头。

“没错,苏熊确实没有这么好心。”

“他们的无偿援助,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允许苏熊海军在我们的旅达港驻军。”

赵立勤开口道。

什么?

台下众人神色一凛,脸上愤恨的神情,无以言表:

“他妈了个巴子,我就知道这群苏熊强盗不是什么好人!”

“奶奶的,表面上称兄道弟,内地里,惦记着我们的领土港口.....这援助,咱不要也罢!”

“没错!咱们浴血抗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咱们龙国人不受洋人的欺负吗?这要是允许苏熊驻军旅达港,那咱们对得起死去战友的地下英灵吗.....!”

“让苏熊驻军?姥姥!老子第一个不答应!”

“............”

龙国初立,大多职务都是由军人担任,军工署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血气方刚,义愤填膺.....一个个怒气冲冲地撸起袖子,仿佛要跟苏熊干一架!

“好了好!”赵立勤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让洋人驻军我们的港口,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咱们肯定是不能答应。”

“正所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既然苏熊不愿意帮助我们,那咱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现在.....前线战事吃紧,国内匪患严重,西南诸省还未完全解放。”

“机床设备的事,可以暂且不论......但子弹的生产任务,咱们是一点都不能落下。”

“这是下个季度的子弹生产任务清单,你们都看看吧。”

赵立勤将生产任务资料递给了秘书,示意他分发给诸位主任。

任务清单被分发到每一位主任手中的时候,赵立勤则一直打量着他们的反应,

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

众人一看清单上的子弹生产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个个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因为钌东军工委手下管着东北最大的五二军工厂,其任务也最重,

主任孙长山眉头都皱成了麻花:

“署长!子弹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黄铜,可咱国内的黄铜实在太短缺了.....”

“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这子弹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这....这不是难为人吗.....!”

50年以前,龙国延续了国际通行的黄铜(含铜60%-70%的铜锌合金)制造子弹弹壳的传统,

可龙国铜储量极低,全球占比不足5%,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技术落后,导致黄铜严重依赖进口......

“难?”

“你觉得难?”

“我不知道难吗......?”

赵立勤的神情比刚刚严肃了一倍:

“咱们难,前线的战士的难不难?身后的百姓难不难......?”

“你知不知道.....咱们的战士在作战之前,每人手里能发多少发子弹?”

“六发!”

“平均下来,每次作战,每个士兵手里只有六发子弹。”

“如果,咱们的子弹生产数量再减少,后勤供应不上去,那这仗还怎么打.....?”

“你让咱的战士们,拿着没有子弹的步枪,跟敌人肉搏啊.....?”

孙长山微微抬头,耸拉着个脸:

“可是,署长,这没有黄铜......你让我们怎么产子弹啊.....?”

一旁其他省的主任也纷纷附和道:

“署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知道前线的战士很难.....但不给我们黄铜,我们也变不出来子弹啊。”

“是啊,署长,这任务定得太高了,我们根本完成不了。”

“...........”

赵立勤面色一沉:

“没材料那就提升合格率!将有限的材料集中起来,制造出更多合格的子弹。”

“你们六个军工委,手里面大小军工厂多达上百个,每个工厂的子弹合格率平均下来,只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这合格率太低了!”

“把合格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就能减少材料的损耗了吗.....?”

一听到百分之九十,这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后,

众主任的心情就像霜打的茄子立刻蔫了下去......

“百分之九十以上,署长,您杀了我吧.....”

“苏熊老大哥的子弹合格率也就百分之九十左右,可人家有先进的机床和技术工艺,咱们有啥啊.....啥都没有.....”

孙长山的表情就像受了气的小媳妇,就差把不满两个字,写在额头上了。

其他主任也都跟着叫苦不迭:

“署长!咱们的模具差,工艺差,各个工厂工人手艺参差不齐,想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合格率,这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了,您又不是不知道,士兵从战场上捡来的弹壳,因为反复使用,导致强度下降,延展性劣化,最终导致子弹损毁率居高不下.....咱们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子弹合格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

因为黄铜产量低,不得以.....龙国采用通过回收战场遗留弹壳的方式,来补充的黄铜的不足,

但是这些弹壳因为过度使用,导致性能低劣,无法满足子弹的正常生产。

从而造成龙国的子弹的合格率一直很低。

实际上.....这些问题,赵立勤作为军工署长,怎么能不明白......?

他也是没办法了,才会把任务强压给众人:

“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但.....活人总不能尿憋死吧.....?”

“我军的光荣传统是什么,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就不信.....鬼子的飞机大炮都没把我们难倒,这点黄铜还能把我们难倒了......?”

“你们有牢骚,有困难,回家发去,老子只要子弹。”

“今天我把话放这.....谁要是能完成子弹的生产任务,我就给他记功升职,并且全军通报表彰。”

“谁要是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赵立勤的声音粗犷明亮,不容任何质疑,

子弹生产任务,就是死命令,不完成也得完成。

众主任一看赵立勤坚决的神情,知道没有回旋的余地,纷纷唉声叹气,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了下来。

任务分配完了,这场会议没过多久,便落下帷幕,

散会时,

会议室门口,军械处几个工作人员已经站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他们手里抱着一把新式枪,和一堆技术图纸。

第一个从会议室走出来的赵立勤,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你们拿的什么东西。”

军械处的人上前回道:

“署长,这是钌东军工委军械科送来的一把新式步枪,还有生产步枪的技术图纸。”

“他们听说孙主任来这里开会,要开三天,就托人直接送到这来了。”

新式步枪?

这四个字,立马吸引了赵立勤的注意力,

他走上前去,拿起那把步枪打量了起来,

一上手,就感觉到了这把步枪的‘不一样’,

无论是手感,重量,枪身,做工,结构精密程度都与国内的普通枪支,有些天壤之别.....

毫无疑问,仅从外观来看,这绝对是一把难得的好枪。

“长山,你小子可以啊.....这么短的时间,新式步枪又造出来一把.....?”

赵立勤记得非常清楚,前几天,钌东军工委还向他汇报,说新式步枪的试制失败了.....

没想到,这才过去几天的时间,就又造出来一把样品。

此时,其他主任们也都从会议室走了出来,他们纷纷被这把新枪所吸引,围了过来。

钌东军工委主任孙长山有点懵,望向了军械处的工作人员:

“这枪是我们钌东军工委派人送来的?”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是的,孙主任。”

“这么快就造好了?这倒是挺让我意外......”

孙长山眉头微蹙,心中惊疑不定,明明上次汇报时还是一片愁云惨雾,怎么可能几天就翻天覆地?他甚至怀疑是不是下面的人搞错了,刚想询问具体的情况,

署长赵立勤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来人,把子弹拿过来,我要亲自试射一下。”

“是!署长!”

很快,

警卫就把子弹送了过来,同时,赵立勤也来到了靶场,

一旁军械处的人介绍道:

“署长,上面介绍说,这枪的有效射程为400米,弹药数量为十发.......”

“........”

赵立勤有点惊讶,也有点怀疑:

“400米射程?这射程倒是挺远.....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

他掂量着枪,心中暗自思忖,400米有效射程?

国产枪械能达到这个精度和可靠性的,凤毛麟角,更别提还是新设计的,

希望别像上次那样,刚打几发就卡壳炸膛。

枪好不好,只有试了才知道,说罢,赵立勤来到预定位置,准备射击。

此刻.....周围的六省主任们和军械处的工作人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不已。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那把新枪和赵立勤扣动扳机的手指上,

孙长山更是屏住了呼吸,手心冒汗,他比任何人都害怕听到那熟悉的、令人绝望的“咔哒”声。

他们都盼望着这把步枪不要卡弹.....

只见赵立勤熟练地将子弹上膛,瞄准,射击!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

“砰砰砰!.....”

清脆,连贯....射击频次超乎寻常的稳定.....没有停顿,没有异响,十发子弹激射而出!

一梭子子弹全部打完后。

赵立勤与身后的众人皆呆滞了几秒,现场陷入一片诡异的死寂!

这枪.....居然没有咔弹,射击一切正常......流畅的简直不像是国产枪!

赵立勤还保持着射击后的姿势,

感受着枪托传来的,远比预想中温和的后坐力,以及射击时那种人枪合一的顺畅感,

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瞬间涌上头顶.......

赵立勤惊喜不已,看着手中的步枪,忍不住道:

“卧槽!好枪!”

作为一名军人,一把枪的好坏,他一用就知道,

这把枪的后坐力,轻盈度,射击稳定性都属于上乘中的上乘,比苏熊的SKS都要好上很多。

可以这么说.....这是他这辈子用过的最好的步枪,都不为过。

“报告署长!400米的靶标,10发全中!”

远处,负责报靶的警卫几乎是吼着喊出了结果.....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兴奋。

什么!

10发全中?

不仅没有卡弹炸膛,还10发全中......?而且是在400米的有效射程上?

轰.....!!

此言一出,如同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炸开!

在场的所有人,脑子嗡的一声,全都宕住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