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天的草原!(1 / 1)

加入書籤

她将茶盏轻轻放下,未言一语。

她心头微动,却很快被帝王的尊严压制下去。

她不肯低头,不肯承认,那人一走,朝堂便再无人能用。

她强迫自己相信!

陈天放,终究会后悔。

终究会回头。

她轻声一笑,唇角却带着一丝苦涩。

只是她自己也未曾察觉,那笑意中,带着一丝难以言明的落寞。

陈天放坐在草原王庭的高座上,左腿缓缓抬起,微不可查地动了动。

他心中平静如水。

“初一。”

“属下在。”

“调集本部三千铁骑,东巡练兵,十五统帅各自整兵三万,三日内报备物资清单。”

“遵命。”

完颜青鸟坐在一旁,低头记录,一言不发。

陈天放转头望她一眼,见她正将兵符逐一封入锦囊。

“青鸟。”

“在。”

“你可悔?”

完颜青鸟手一顿,随即起身,单膝跪地。

“草原之兴,系于一人,青鸟死不足惜。”

陈天放点点头,起身缓缓走下高阶。

他走得不快,却一步比一步稳。

他的嗅觉比常人灵敏,他能闻到血腥将近。

他的听觉又极敏锐,他能听到草原边界的战马嘶鸣,还能听到风中传来的遥远鼓声。

他知道,那是战争的节奏。

他走到军帐外,抬头望了望北方的方向。

他突然开口。

“初一。”

“属下在。”

“传令下去,本汗将于十五日后,亲巡草原三郡。”

“是。”

“命工匠营打造新式骑弩,限七日交付。”

“是。”

他又顿了顿,忽而笑了。

“再传本汗之命!”

“广开贤路,设英雄榜,草原上下,不问出身,凡有才者,皆可为将。”

“遵命!”

初一应声离去。

完颜青鸟望着陈天放,面无表情,但指节紧握。

她知道,这位中原来的男子,是真的要动了。

草原,终于要变天了。

......

与此同时,边境之外。

草原军队攻破虎牢关,连下五城,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完颜猎虎率部横扫边疆,连夜行军三百里,一举突破大蟒南部防线。

而南蛮族趁势起兵,自西南而入,直逼云州。

东海水师更是突袭沿海,焚毁渔船千艘,劫掠商道,俘虏百姓无数。

三路大军,合围大莽。

不到月余,四十八城失守。

边境线退至京畿三百里内。

大莽百姓惊惶不安,难民潮水般涌入中原腹地。

朝廷仓皇调兵,然而无将可用。

周飞大败而归,面如死灰。

李安澜坐在御书房内,手中奏折堆积如山。

她双手撑桌,额头紧贴案面,唇角发白。

她再也听不到歌功颂德,只听得遍地哀嚎。

她再也看不到忠贞之臣,只见得求生之徒。

她再也嗅不到朝堂清气,只闻得血腥腐臭。

她终于明白,她失去了什么。

那一夜,她独自走入相府旧址。

府中满是灰尘,布帘残破,空无一物。

她一步步走入书房,伸手抚上那张破旧的书案。

那里,曾堆满兵法、奏折、战图。

那里,曾有人伏案至夜,灯火未息。

她低头,一点灰尘落入掌心。

她缓缓坐下,久久未语。

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句!

“本相,何错之有?”

她猛然起身,拂袖扫落案上灰尘。

“来人。”

“陛下。”

“查,陈天放现踪何处。”

“......回陛下,尚无音讯。”

“再查。”

“遵命。”

......

而此刻,所有人都在看陈天放的笑话。

有人说他贪图女色,甘为蛮夷之主。

有人说他失势后无处可去,苟且偷生。

还有人说,他一去不回,是怕了大莽的秋后算账。

李安澜也听到了。

她冷笑一声。

“怕?”

“他若怕,又怎会只身踏朝堂?”

“他若怕,又怎会当年以残身为饵,俘敌十万?”

“他若怕,又怎会七年浴血,扶我登基?”

她笑了,笑得牙关发紧。

她咬着牙,举起茶盏重重摔下。

“他不会回来了。”

“因为他看清了。”

“是我......把他逼走的。”

她站起身,身子晃了一下,却强撑着未倒。

她缓缓走向殿门,望着远方。

她知道,陈天放不再属于这座皇城。

而这一次,若兵临城下!

天下,再无陈天放来救。

李安澜站在御书房前,双拳紧握,掌心泛白。

她脑海中忽然浮现起那位垂暮之年的太上皇,在她登基之际,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此子一人,堪抵百万之兵。”

她当时不以为然,只觉是老皇帝昏聩,偏信其人。

可如今,边关失守,百姓哀嚎,朝堂动荡,天下离心。

她终于明白,那句话的分量。

她缓缓转身,走回殿中,坐于龙案之后,右手翻开一卷奏疏。

她只看了几行,便猛地合上,按在桌案上,眉头紧锁。

张怀秋低头站在一侧,沉默不语。

陆齐振站在另一边,手中拿着一卷密函,却迟迟没有递上。

李安澜目光扫过二人,语气低沉。

“你们说......”

“朕若此时,亲往草原,是否......还能将他请回?”

陆齐振身子一震,低下头,喉结滚动,却不敢言。

张怀秋眼神一动,抱拳而出,拱手躬身:

“陛下,草原非我大莽之地,若贸然前往,恐生变数。”

“而且......陈相已登基为汗,众部归心,非昔日之臣。”

“若陛下此刻低头,怕是损帝王颜面,动天下之心。”

李安澜闻言,抬眼直视张怀秋。

她缓缓吐气,指尖微动,似有一瞬犹豫。

但很快,她猛地起身,长袖一挥,低喝出声:

“颜面?!”

“朕的颜面,值几何!”

“若能救我大莽江山,哪怕俯首称臣又有何妨?”

“可若朕低头,他依旧不回呢?”

这话一出,陆齐振抬头望向女帝,脸色复杂,欲言又止。

张怀秋眉头紧蹙,拱手劝道:

“陛下,陈相之心,恐早已寒彻。”

“当日朝堂之上,众臣逼迫,陛下诛其忠诚,逐其于朝外,废其名位,贬其为庶民。”

“此等之辱,非言语可解。”

“纵然如今陛下亲往请回,陈相若不应,反受羞辱者,怕是陛下自己。”

李安澜听罢,原地静立许久。

她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扣着扶手,一下接一下,久久未言。

而殿外,却有低声议论渐起。

“只要将陈天放请回,何愁边关不稳!”

“昔日他一人镇三地,所向披靡,如今若归,敌军焉敢再犯?”

“我朝风雨飘摇,唯有他能定乾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