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自证陷阱与利益得失(1 / 1)
“加工精度0.01mm,成套售价只要128万,同志们,我们没听错吧?”
“五轴联动,他们316厂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不论是东西方,目前的主流数控机床都是三轴,听说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四轴机床,咱们的企业竟然直接跳过四轴,步入到五轴机床,不不不,是五轴加工中心。”
现场的嘈杂声逐渐从质疑,惊悚,变成了狂喜。
能够出现在今天这场活动里的来宾,无一例外都是数控机床方面的行家。
前方设备主轴灵活到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
要知道。
困扰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关键难题,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声音戛然而止。
一件接一件的加工件被316厂的工作人员放在工作台,又将加工好的工具展示在众人眼前。
紧接着,陈龙和张伟才好像唱双簧一样。
一个负责介绍加工中心的各种市场价值,另一个专注于介绍性能。
早在这台加工中心完成制作自己,316内部马上进行了一场小范围的测试。
厂里的三名八级工师傅和数控加工中心比拼加工效率和良品率。
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
“两位尊敬的先生,贵厂的这套数控加工中心确实非常先进,我必须承认,它的性能远在我集团的三轴数控车床之前,不过再好的商品,也要经过市场的考验。”
“卖不出去的东西,只能充当展示物。”
就在这时。
藤田一夫面带笑容,抛出一个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虽然华国打开国门,先后和大量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不过有一项针对华国。
不。
应该说针对赤色阵营的限制条款,并没有因此失效。
话音落下,中野忽然大笑道:“藤田先生说的应该是巴统协议吧?根据该协议列出的多项条款,被协议清单列为管控材料的商品,一旦流入非签字国境内,哪怕是一颗螺丝钉,签字国都有义务抵制该项商品。”
王勇首先变脸。
其他的国内厂家代表的激动情绪也都跟着消失不见。
见状,中野狞笑道:“王长官,尊敬的方教授,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军方可以大量采购这种五轴加工中心,诸位所在的企业,恐怕就要考虑考虑。”
“条款中的抵制,指的不单是严禁进口使用管控物资的设备,还不得和使用这类设备的企业,产生任何的合作。”
这一次,中野的心情由阴转晴。
还是藤田一夫老辣。
一句话打到众人的命脉上面。
两大阵营长达二十的综合实力竞争,比的不单是各自的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工业能力。
同时还会想方设法卡对方的脖子。
巴统协议。
便是西方用来制衡东方阵营的杀手锏。
光学设备,经济加工设备,各类复合材料。
反正只要是东方阵营所不具备的材料与设备,统统被列为禁止出口商品。
谁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摸摸向东方阵营出口某些商品。
等待他的。
必将是整个西方的群起攻之!
毗邻毛熊的某西方阵营成员国,曾经偷偷向毛熊提供了几批电子零部件。
结果是被西方阵营的老大鹰酱,收拾得死去活来。
至今都没有缓过一口气。
“小的不要脸,甘当井底之蛙,老的也没啥见识。”
张伟才一脸鄙夷地点上一支烟,冷笑道:“你们这点小伎俩,老子和小陈早就防着呢,实话告诉你们,从硬件到软件,全部来自国产。”
说着,张伟才从兜里掏出一张纸。
“方老,您是咱们国内数控领域的大拿,您帮着看看,上面的材料是不是全国产。”
听到这番话,方文远赶忙拿过这张纸。
王勇凑过来,伸头看向上面的内容。
“京城无线电总厂,魔都半导体一厂,安钢,春城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812厂,503厂,1501厂,我的天呐,你们……你们这是进行了一场数控机床会战啊!”
片刻后,王勇人都懵了。
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几十家国有厂家的名称和代号。
分别喊到了特种钢,纤维复合材料,各类与机床相关的精密仪器和配件。
特别是上面的东风照明仪器厂和曙光灯具厂。
听起来像是生产灯具的企业。
实则是军方下属的两家重点企业。
分别负责红外热成像技术和相关的电子部件。
妥妥的行业大厂。
“哈哈哈,王同志说得没错,数控机床会战,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数控机床会战!”
方文远朗声大笑。
明白了,全明白了。
取百家之所长。
东凑一点,西划搂一些。
通过这些企业的核心材料和产品,实现数控加工中心的国产化。
陈龙淡然一笑道:“这位先生,你接下来是不是还会说,就算华国解决了硬件的国产化问题,设备的软件和控制程序,依旧来自西方?”
“别忙着挖空心思找瑕疵了,编程,算法,软件设计,都是我们厂自研的。”
“信不信没关系,我们没必要向你解释太多。”
“想买的企业拦不住,不想买的也没必要搭理。”
纵然忙着展示加工中心的卓越性能,陈龙依旧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相较于跳梁小丑一样的中野和其他小樱花。
藤田一夫更加狡猾。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陈龙和张伟才,陷入一个死循环。
跌入自证陷阱。
老鬼子有一句话说得没错。
再好的东西卖不出去也是废铁一块。
经济改制开始不久。
纵然时间比原时空早了二十多年,步骤基本相同。
承接国外订单。
靠着低廉的人工成本给外国企业当配套企业。
将陈龙和316厂带入没有止境的自证陷阱,疲于证明数控加工中心并非使用管控材料,其他企业必然会心有余悸,不敢购买这类机床。
毕竟。
买了,等于和整个西方为敌。
失去的不但是订单,更是赖以生存的饭碗。
对此。
陈龙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单是军方的订单,足够316厂赚得盆满钵满。
更何况。
眼下的国际市场,还不是西方一家独大的时候。
东方阵营才不管你的设备是不是受到巴统协议的限制。
只要比西方好,而且自己没有。
第一个找上门下单的国家,绝对是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