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原战云(1 / 1)

加入書籤

“马工,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

办公室里除了马工,还有一名身穿绿色军服,肩膀挂着一颗金星的将军。

“老张,这件事电话里说不清楚,你等着,我明天去你们集团。”

挂断电话,马工忽然哈哈大笑。

将军越看越纳闷地,迟疑道:“马工,您能不能别笑了,看您这么笑,我感觉瘆得慌。”

“小陈,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你的要求有眉目了!”

“马工,您到底怎么了?”

过来寻求装备部帮忙的陈将军越听越糊涂。

老爷子先前一脸难色。

自打接了保密电话,说起话来颠三倒四。

先是哈哈大笑,跟着又抖起了包袱。

“不说了,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你的问题,将在那里得到根本性解决。”

“什么地方?”

“盘古重工集团。”

由于事先得到通知,陈龙,张伟才,集团各主要干部,全部守在单位,等着马工过来协商进口炮兵雷达的相关事宜。

左等右等,时间一直到了下午,只见一架直升机降落在企业内部的停机坪。

舱门打开,马工第一个从里边走下来。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少将。

“马工,这位将军是?”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马工笑呵呵道:“这位是高原战区指挥官,陈国强陈将军。”

“小陈呐……”

“到。”

话刚说完,陈龙和陈国强同时接话。

“你们两个都姓陈,五百年前是一家,今日为了一件事情聚在这里,简直是巧上加巧。”

马工风趣地说道:“去集团会议室,咱们开个小会。”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顶楼会议室。

马工坐在主位,陈龙和陈将军分别坐在马工的左右两边。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两家将通力合作,为了不闹笑话,从现在开始,我叫你大陈,叫你小陈。”

马工像是个老顽童,开口给陈国强少将和陈龙起了个代号。

陈龙年纪小,理所当然被称作小陈。

四十七岁的陈国强成了大陈。

听出马工的言外之意,张伟才眼圈一转道:“马工,陈将军跟您一块来我们集团,难道也是为了炮兵雷达的事情?”

马工没有马上回答张伟才的询问,看向陈国强说道:“大陈,昨天我跟你说,我方炮兵雷达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关键不在装备部,更不在我这个老东西身上,而是在你的本家,小陈这里。”

说罢,马工收敛起脸上的笑容。

张伟才说对了。

陈国强亲自从千里之外的战区赶赴装备部,正是为了炮兵雷达国产化问题。

伴随着高原铁路的修建。

白象国的小动作不断。

综合情报部提供的情报,高原战区最近两年收到的军事信息。

经过佐证,白象国可能会抢在高原公路完工之前,利用军事演习为借口,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马工,你先等一下。”

张伟才严肃地说道:“同志们,你们先出去吧。”

不一会,会议室里只剩下马工,陈龙四人。

“大陈,相关情况你和他们说说吧。”

“是!”

陈国强从公文包中掏出一张小型军事地图,亲手挂在会议室的墙上。

陈龙和张伟才凑到地图前仔细观瞧。

下一刻,二人倒吸一口凉气。

地图上的敌我兵力部署,差距有点太大了。

陈国强介绍道:“这是参谋总部根据各方情报,绘制出的战前敌我兵力分布图。”

“上面涵盖了象军有可能发起进攻的几个主要方向。”

受交通运输,后勤补给等各方面的影响,陈国强的高原战区,兵力仅有六万余人。

相较于陈国强。

白象国的部署军队数量多了何止一倍。

依托人口数量,不顾民众死活的粗暴作风。

象军高层采取原始的人挑马运等方式,秘密在陈国强的防区对面,囤积可供二十万人使用的物资和弹药。

“两位请看,这些代号代表着象军的几只王牌师,他们已经入住这些战略要点,装备有数量不等的米-26大型运输机。”

“该型号运输机,可以搭载两辆步兵装甲车,以及两万公斤的物资。”

不大的地图上,遍布有大量象军的部队番号,军用设置坐标。

前不久,陈国强派出的侦察部队,发现象军在几个隐秘地区,修建了起码三座野战机场。

全部具备起降运输机的能力。

仅仅是军事演习,白象国没必要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大型野战机场。

更不可能将他们从毛熊购买的运输机,全部送到前线。

因此。

演习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实战进攻。

各类海量的物资。

可以保证十万人的军队,进行一个月以上的作战。

陈国强脸色严峻道:“综合各方情报,白象国显然做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令敌军主动溃退,只需要打几场胜仗即可。”

张伟才沉声道:“陈将军,恐怕没这么简单吧?你的防区只有六万士兵,白象国做了充足的准备,据你所讲,他们所能出动的地面部队,可能有十万,甚至会更多。”

“即使遭遇了一些挫折,白象国也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一定会投降的。”

陈龙和陈国强又一次说出相同的判断。

陈国强说道:“陈总,说说你的看法。”

“白象国属于典型的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好谋无断,色厉内荏。”

陈龙嗤之以鼻的讽刺白象国见到小便宜,玩了命地伸手捞。

一旦被华军猛抽嘴巴子。

即使浑身都是肌肉,也会不由自主地打退堂鼓。

“呵呵呵,没想到陈总还是一位战略分析专家,你说的正是我想讲的。”

长期在边境地带白象国对峙,对于他们的心态,陈国强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陈国强不但认同陈龙的看法。

并且认为瓦解白象国的攻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困难。

挫其锐气,将敌人兵锋挡在国门之外。

送他们一场场,由钢铁和炸药组成的盛宴。

用不了多久,白象国就会不战而溃。

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

“我们的步兵需要做到百发百中,而我们的炮兵,则是要做到每弹必中!”

除了要有大量火炮,还要有先进的炮兵雷达。

边境地带运输困难。

装备和弹药补给更为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