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诸君可愿将自己名姓,生辰八字刻入山河碑?(1 / 1)

加入書籤

兵部侍郎周昌为当年放弃丰田县城之事,上书请罪。

当年死守丰田县城的军卒,统领余林,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他们埋没十年的功勋,值得被铭记。

周昌的请罪,会让他失去成为兵部尚书的资格。

但他现在执掌东境行营后勤运转,只要东境行营新军整训出来,大秦朝堂也没有谁有资格与他争兵部尚书位。

不只是周昌上书,东瀚郡数十位儒官,数百位儒生,上书礼部,户部。

按照他们所言,往后安置归顺大秦的国外百姓,要依照青阳侯所定条例。

非大秦百姓,需要足够功勋,才能成为大秦之民。

大秦之军,护的是大秦之民。

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成为大秦之民。

这看似非常浅显,甚至很有几分自私的态度,其实底层逻辑,却是大秦的根基。

无数大秦武卒拼死而战,护的不是假大空的豪言壮语,而是最底层的,最浅显的执念。

护大秦,就是护大秦之民,大秦之民,是你,是我,是你我的子孙后代。

外人要想成为秦人,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

河工营。

篝火在夜幕下炸开火星,张远将手中啃完的羊骨掷入火堆,油脂爆燃的噼啪声里忽然开口:“陈武,明日新军大营立‘九川旗’。”

正擦拭雁翎刀的年轻校尉猛地抬头,看到自家侯爷眼中映着跃动的火光:“凡能扛旗奔走三十里者,授本侯所修‘山河动’武技第一重。”

此言如巨石入潭,整个营地骤然沸腾。

河工们赤着古铜色的脊背挤到长案前,粗粝手掌拍得案上陶碗乱跳:“侯爷,咱河工能试不?”

“扛旗算什么!去年暴雨天老子扛着三袋米面游过九川河!”

喧嚣声中,张远屈指叩响案角。

看似轻巧的动作,竟让三百丈外校场兵器架上的长戈齐声嗡鸣。

待众人噤声,他才缓缓起身。

“新军选拔不论出身,但有三条铁律——”龙雀刀突然出鞘三寸,刀气在泥地上犁出深沟:“一不跪仙魔,二不欺妇孺,三不见袍泽陷阵而独活!”

三日后。

云明府。

五十万应征者如黑潮涌动。

校场中央矗立着九根青铜巨柱。

每根柱顶都悬浮着张远亲手刻录的《山河动》拳意结晶,霞光流转间竟显化出巴蛇吞天、龙象镇狱的虚影。

“第一关,扛旗!”黑骑统领温流的声音通过扩音阵纹响彻云霄。

八千黑甲武卒同时掀开蒙布,露出三百面绣着九川河走势的玄色战旗。

每面旗杆皆由沉星铁铸就,重逾千斤。

“陆某愿为侯爷扛旗——”

陆长吾飞身而起,率先跃上点将台。

他探手抓住旗杆的瞬间面色骤变。

千斤大旗旗面翻卷,竟引动山河大势,压得他膝盖骨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

“这是山岳拳法之中‘山河为骨’真意!”

立在不远处的梁启源瞳孔收缩。

他分明看见旗面流淌的河脉光影,与山岳宗宗门的防御阵图如出一辙。

“吼——”

陆长吾一声长吼,大旗被扛在肩头。

他身形如山岳,在点将台上走出十步,方才将那大旗稳稳扛在肩上,然后大步往营地之外冲去。

“某家愿来旗!”台下,一位身穿黑袍的大汉迫不及待,大步上前。

一道道身影踏上,三百大旗尽数被一位位修行者扛起。

有人走出三步之后跌坐,有人咬牙走出十步。

……当夜子时,数十万武者之中,仅存的十万扛旗过关者瘫倒在营房外。

要知道敢来应征青阳侯亲卫者,大多都是后天境后期乃至其上修为。

可这么多修行者,过关只有十万。

没有半步先天,根本无法过第一关。

此时过关的这些修行者,他们裸露的脊背上浮现出暗金色纹路,竟是沉入血肉的山河阵图。

“这就是侯爷所说的山河动传承?”站在梁启源身后的中年低声开口。

他是山岳宗四大宗之一的断岳宗执事长老,这一次带着数十位断岳宗弟子来应召青阳侯亲卫。

这些断岳宗弟子,大多已经过了青阳侯所设的第一关。

“青阳侯传承,这些家伙会拼命的。”梁启源轻轻摇头,低声轻语。

山岳宗这一次出了两千精英弟子,就为了能得到青阳侯的传承。

东境江湖,不知道多少武者有此心。

第二日拂晓。

号角未响,张远已立在校场演武台。

他背后悬浮着从问道阁取来的《武经总要》,书页无风自动,显化出饮马原血战的虚影。

“第二关,见生死。”

龙雀刀凌空劈落,八十一道拳意撕裂虚空,将整片校场拖入幻境。

校场之上,十万应召的武者身形震颤。

众人眼前赫然浮现东魏祭坛场景,十万被铁链锁住的百姓在魔火中哀嚎。

“杀过去!”张远的声音如惊雷炸响。

立在前方的黑袍大汉突然双目赤红,他认出幻境里那个抱着婴孩的妇人,正是五年前死在东魏铁骑下的发妻。

“杀——”

嘶吼声音响起。

校场之中,一位位武者咆哮着,奋勇前冲。

一道道气血升腾。

见生死。

当第一个武者嘶吼着撞向魔修幻象,校场地底突然升起九座观星台。

那观星台上层迭的血光笼罩,每个人的血气都随着周围空间震动而翻涌。

气血每一次翻涌,都能引动丹田之中的气血真元凝练。

哪怕最终没有成为青阳侯的亲卫,光是这等气血真元的凝练,就能省去三月修行之功。

七日后,五万武者走出幻境时,周身环绕的已不是普通先天罡气,而是夹杂着血色煞气的山河虚影。

陆长吾的折扇化作陨铁枪,枪尖挑着的竟是他在幻境中亲手斩灭的陆家老祖心魔。

此时,青阳侯张远早已回了东瀚郡郡府。

五万武者随着黑骑默默前行,直到东瀚郡郡守府外。

郡守府中的问道阁已经修建完成。

金色的阵纹包裹七层高阁,一道道闪烁的流光在虚空之中闪逝。

这座问道阁,汇聚东境江湖武道精华。

“第三关,断因果。”张远的声音在问道阁顶响起。

七层檐角铜铃齐震,显化出一座座血色石碑。

“诸君可愿将自己名姓,生辰八字刻入山河碑?”

山河碑,就是北境长城的砖石为碑。

能在北境长城的砖石上留名,对于大秦武者来说,是莫大荣耀。

人群之中,一位位武者抬头。

哪怕是出身草莽的江湖人,也都知这意味着将命魂与国运相连。

他们,有这个资格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