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1 / 1)

加入書籤

日上中天,阳光普照。

但当金辇上的少年背后显出九尾虚影时,四周的光明骤然变得更亮。

烧的少年身后九尾化为了虚无。

紧接着鸣仁熔月沉声说道:

“不要闹了,安倍晴明,快来继续仪轨。

让我们上国皇子的新魂‘转生’吧。”

“是,陛下。”

金辇上,安倍晴明回复了温和的样子,轻轻一跃。

在空中滑行着落在了瀛日天皇身旁,

“陛下,请让施法鲜茸岛宁壤平原上的太阳就此‘熄灭’。

方便我‘颠倒阴阳’吧。”

鸣仁熔月点点头,双手扬起,高过头顶,朗声吟唱道:“吾乃扶桑树上金乌之子,东贺洲太阳初升之国的女皇…”

于是宁壤平原上空的阳光开始缓缓变暗。

数百里外金刚山上。

张贵遥望着远方由白昼化为黑夜的宁壤平原。

被这种不可思议的伟力惊到后脊梁上的寒毛都竖了起,却不敢去感应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在鸣仁熔月现身之前,他就已经靠着‘继承’鲜茸岛土著亡国灭种,外加元山护军势力全军覆没留下来的‘遗产’。

将海岛八成以上的神秘领域权柄掌握在了手中。

却仍然直觉的知道,去偷窥那位瀛日第六万六千七百零一代天皇,是一件很危险的行为。

虽然瀛日只是番邦小国。

但流传几近百万年,‘地元四洲’公认最古老王室血脉的玄秘,最好还是不要去轻易碰触。

可同时已经将鲜茸岛,差不多完全转化为自己地上神国的张贵,也不想就这么‘逃走’。

便在山顶上一颗杉树上坐了下来。

静静等待着瀛日人仪轨的结束。

时间转眼过去了两个时辰。

宁壤平原重新恢复了光明。

鸣仁熔月不知何时已经重新坐回了金辇上,摆驾回程。

上杉鬼龙牙骑着一匹头顶长角,没有影子的黑色鬼马。

跟随在金辇下亦步亦趋的禀告道:

“陛下,鲜茸岛已经等于熟透炸开的栗子,根本不用去剥硬皮…”

“我们晚了一步,这里已经是某位‘神灵’的地上神国了。”

金辇上传出鸣仁熔月清亮的声音。

“可,可是‘韩丽申氏’才刚刚被元山护军和千济人赶走…”

“上杉御相伴众啊,你最大毛病就是不懂‘以始及终’这个道理。

我们明明已经借力打力,用最小的代价拿到了想要的‘器物’。

你却还贪心的想要拿下更多,招惹一位不深浅的敌人。

这就好像我们最初想要取得一把秘匙,打开一个宫殿的大门,把那个宫殿变成我们的家。

而那秘匙被藏在一个狗洞里。

于是陛下让你趁着狗洞里的两条狗子相互厮杀的时候,杀掉他们,取得那把秘匙。

结果你顺利的拿到了秘匙,却发现狗洞空了下来。

就想要把狗洞也占了去。

可狗洞里其实已经重新藏进去了一只新的狗子。

如果没有那座宫殿的话,我们去抢狗洞还情有可原。

但那座宫殿的秘匙已经如愿以偿的被我们拿到了手里,未来很快便能打开宫殿的大门。

到时花尽我们所有的力气去抢夺这座宫殿,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这时候你的目光还盯在狗洞上…”

“好了,安倍大夫,是我错了。”

上杉鬼龙牙沉着脸打断了安倍晴明的话。

“以始及终、以始及终。

聪明人开始想要得到什么,就一定要贯彻始终,万不可被其他诱惑。

比如我们的陛下,当初想要开启神器‘虚高天原’的时候。

丰臣关白先是许以四国奉养;

接着又要把整个瀛日最肥沃的‘东、西海道’十六国奉上;

最后甚至…”

“我说了,我知道错了、知道错了!”

“但是呀,天皇陛下始终没有因为这些蝇头小利,分耗心神。

全心全意的开启‘虚高天原’…”

“咱们整个瀛日才六十六国,‘东、西海道’十六国已经不算蝇头小利了吧!

还有鲜茸岛的大小至少能分割出三十‘国’,也不是什么‘狗洞’!”

明明已经服软的上杉鬼龙牙,终于被安倍晴明一次又一次的装聋作哑所激怒,高声吼道。

话音落地,金辇之上的鸣仁熔月再次说道:

“可是如果跟宋明国,跟整个东胜洲比,鲜茸岛又算是什么?上杉鬼龙牙你如果只是这样的器量,以后如何能继承‘关东管领’如龙殿的武功呢。”

“臣知错,诚惶诚恐!”

上杉鬼龙牙闻言瞬间清醒过来,翻身下马,跪倒在地,颤声说道。

长长的队伍由他分开,绕过后又再复合。

而上杉鬼龙牙始终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直到鸣仁熔月幽幽的声音再次传进他的耳朵,

“小小岛国困住我‘天照坐皇大御神’血脉,数十万年。

第六万六千七百零一代天皇,说是万世流芳。

其实平均下来每代天皇在位不足一次‘生肖轮回’。

毒杀、自吊、溺海…等等死法千奇百怪,寿终正寝者又不足十一。

其中最大的原由其实并非咱们瀛日民风真就刁蛮两面,乱臣贼子层出不穷。

而是岛国贫瘠,强者日多之下只能如恶狗抢食般分派厮杀。

再占下区区一个鲜茸岛也是一样。

只有东陆,只有大陆才是唯一的正解,你懂了吗!”

上杉鬼龙牙眼睛一下瞪大,心悦诚服的叩首重复道:

“臣知错,诚惶诚恐。”

与此同时,金刚山上。

张贵目送着瀛日人一个不剩的走远,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没有挪移或者感应,而是催动体内的神丛‘纵横如意’。

飞身下山,陆地飞行般来到了宁壤平原珍王‘行在’大营附近。

慢慢走进大营,来到珍王大帐前。

一眼就看到珍王的尸骸已经消失不见。

原地只留下遍地的断矢、箭头,跟跪倒死去的言太监。

楞了一会,他嘴角泛起一丝阴冷的笑意,

“瀛日人的仪轨,果然是针对珍王,不,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明宋帝国亲王皇子的。

也只有这样的身份,才值得花那么大的功夫。

还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