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1 / 1)

加入書籤

崔浩院长昨天放学回家后,晚饭也没怎么吃,一整夜也没睡好。

本来想趁着‘暖心饭卡’热度最高的时候承认这件事,获得校内以及校外最大的掌声。

结果这热度说没就没了,这些网民,怎么就没点耐心呢。

现在虽然也可以公开承认,把‘暖心饭卡’助学基金搬到台前,但是少了那么多观众,在学校内自导自演,就显得差不少意思。

想必校长那边去校外和权贵们谈推广也会显得有点尴尬吧。

“哎,看来今年年终教职工大会是不能和校长坐一桌了。”

崔浩感叹着把车停好,挠着头向办公楼走去。

“崔院长!”

一声呼喊传来,崔浩转过身,才发现是跟他一样愁眉苦脸的新任媒体公关部部长权幼琳。

“早啊,权部长!”

权幼琳听到崔浩的称呼摇了摇头,“我这部长感觉当不长了!”

“别这么气馁,要不我们自己去找校外的媒体报社曝光这件事,你看怎么样?”崔浩说道。

权幼琳说道:“看报纸的人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居多,这些观众造成的影响力我觉得有限!”

“电视台的话,相比于教育行业的新闻,我觉得他们更愿意报道女明星的私生活。”

“那怎么办?总不能把其他学校和教育行业的同行拉过来说,嗨,我们搞了个很厉害的福利活动,你们看看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快跟风学起来。”崔浩自嘲地说道。

权幼琳闻言也是一阵无语。

“算了,回办公室再想想吧!”

崔浩说完转身向办公楼走去。

正当两人要走进办公楼大门时,一群看上去早上没课的女学生正坐在楼旁边的草坪上,一边做瑜伽一边聊天,口中正在聊的事情一下子吸引了两人的注意力。

“那个李哲勋真大方,捐款十亿韩元,这要捐给我们流光舞纪歌舞社做经费,够我们运行五十年了,你们说是吧?”

“对啊,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不是贫困生,我饭卡没到账!”

“社交平台上有人说他除了师范学院,还兼修我们音乐学院作曲系,你们谁见过他?这么有钱怎么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的,珍英学姐,你认识吗?”

被喊到名字的女孩抬起头,赫然是之前用歌舞表演把李哲勋看得想抠脚的裴珍英。

裴珍英闻言突然想起半个月前那次拉赞助表演散场时看见的豪车和后座的帅气欧巴,又摇了摇头道:“我也不认识。”

“但你们不觉得这个‘暖心饭卡’的方案很好吗?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保障了其自尊心,又实现了帮助贫困生的目的。”

“那倒也是,想出这个方案的脑子真聪明......”

崔浩和权幼琳对视了一眼,后者上前问道:“同学们,老师打扰一下,请问这个‘暖心饭卡’的情况你们是从哪看到的呀?”

裴珍英闻言扭头对着走到跟前的权幼琳说道:“在社交网站上啊,好多人都在讨论这个,现在NAVER上还挂着那几个引人眼球的讨论帖,回复都好几万了。”

在听到学生前半句的时候,权幼琳还感叹做的工作没白费,总有人看到了他们的成果。

可听到后半句瞬间不淡定了,昨天不是只有几十人吗?

站在不远处的崔浩走上前,问道:“有很多人讨论这件事吗?”

另一名大长腿女学生闻言看了一眼崔浩,然后诧异道:“哎,是院长啊,NAVER、Daum和赛我网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我好多其他学校的朋友都问我是不是真的。”

“院长,正好问下我们学校真的有这个项目吗?”

崔浩和权幼琳两人听完前半句瞬间拔腿就走,根本没心思回答学生后边的问题。

等两人走进媒体公关部的办公室,一群老师瞬间迎了上来。

“崔院长,权部长,‘暖心饭卡’的热度又上来了!”

崔浩摆了摆手,让众人散开,走到一台电脑屏幕前。

当看到那几条引人眼球的‘震惊’体的文案标题和下面不断更新的回复时,崔浩和权幼琳不禁面面相觑。

“还能这样?这是哪个网络写手想出来的高招?”权幼琳喃喃道。

“先不管他是谁,校报赶紧趁着热度把真实情况发出去,没看到那些本校的学生都在说不知道吗。”

“再磨蹭真的都变成假的了,另外把剪辑好的李哲勋捐款记录视频发给学校餐厅,今天中午饭时间就开始播放,快行动起来!”

在崔浩的催促下,很快一张张紧急打印出来的校报被贴到了校园各处的公告板。

来来往往的学生一般是不在意校报每天都说啥的,直到第一名学生路过时无意间瞄了一眼,顿时停下了脚步,接着是第二名第三名......

“关于‘暖心饭卡’助学基金的公示”

“经学校董事会批准,现将‘暖心饭卡’助学基金项目的相关细节,对全体师生进行公示。”

“我校于2001年9月25日收到师范学院应用美术教育系暨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年级学生李哲勋捐款,金额为十亿韩元。”

“并应李哲勋同学要求,这笔捐款作为一笔助学款,发给生活贫困的学员。”

“同时李哲勋同学对助学款发放的方式作了明确要求,系‘暖心饭卡’实施方案,细节如下:”

“一、学校将通过餐厅数据,筛选单月就餐超过60次,消费总金额不超过八万韩元的学生自动列为贫困生。”

“二、所有被选中的贫困生无需申请,补助名单不公开,饭卡即可获得十万韩元餐费补助,并短信通知。”

“三、发放日期定于......”

......

“十月份计八百三十三名贫困生,餐费补助已发放完毕。”

“另,经校董事会决定,学校特拨款两亿韩元参与‘暖心饭卡’助学基金项目,并定为常态助学计划,取缔每学年初由学生自行申请并公示名单的福利补贴方案。”

“汉洋大学媒体公关部,2001年10月9日。”

第一名停下脚步的学生在看清校报内容后不由自主的将内容念了出来,等他一字一顿的念完时,刚想发表些感叹。

突然感觉背后有种凉嗖嗖的感觉,豁然转头,才发现不知何时,身后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同学。

“阿西吧,NAVER上说的居然是真的!”

一声大吼打破了原有安静的氛围,紧接着接二连三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我就是师范学院应用美术教育系四年级的,我们班李哲勋确实是个富二代,他们家开了个大型超市,就在我们学校南边隔一条街,不过他平常挺低调的,没想到临毕业做了这么大件事。”

“这种好事居然首先发生在我们学校,莫名很自豪啊!”

“又给钱,又照顾人家自尊心,好想和这个欧巴谈恋爱,虽然不知道他帅不帅,但一定很暖心。”

“我说怎么那些社交平台上都说不知道这个‘暖心饭卡’呢,贫困生哪有条件上网啊,他们不说,谁能知道?”

“哎,那个申东秀,你是年初申请过旧方案福利补贴的,虽然没审批通过,但我知道你是真不富裕,你应该符合筛选条件吧,你饭卡里餐费补助到账了吗?”

人群中被喊到名字的申东秀正看着校报公示感慨万千,要是早点有着这好事,他也不会白受近一年异样的眼光了。

刚入学的时候比较傻,到处问怎么申请福利补贴,搞得同学都知道他穷,但时间久了也习惯了,而且现在有八百多同学能悄无声息的得到尊重,他也感觉很是慰藉。

被问到了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点了点头,并且掏出了自己的老旧手机,打开餐费补助到账短信给同学们看。

“阿西吧,我要去NAVER吹牛,把牛吹上天那种。”一名男生大喊道。

“啊?俊浩,你不去上课啦?”

“上个屁,上课哪有耍帅重要。”

“又不是你捐款,你帅个啥?”

“李哲勋帅就是汉洋大学帅,汉洋大学帅就是我帅,怎么?我不是汉洋大学的学生吗?”

“阿西吧,还能这么算?”

学生们在一片嘈杂的吵闹声中四散而去,没过多久整个校园就跟过节一样热闹了起来。

这天上午,汉洋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旷课。

与之对应的是,几大社交平台被来自汉洋大学的学生有样学样的用‘震惊体’文案挤爆,当其他高校有时间上网的学生将这有趣异常的情况互相告知给别的同学时,南韩互联网上的‘暖心饭卡’热潮正式形成。

“重磅消息!我汉洋大学校方承认‘暖心饭卡’的真实性啦,热烈祝贺我校成为南韩最好的大学,不同意不是南韩人!”

“一楼,实名帅哥俊浩:对大学生如此照顾并且人性化的‘暖心饭卡’助学基金项目,我愿称其为最好的大学制度,没有之一!”

“二楼,实名帅哥俊浩:作为汉洋大学的一员,我俊浩建议将南韩乃至蓝星大学排行榜第一名改为汉洋大学,谁赞成,谁反对?”

“三楼,单身小美女:我是汉城国立大学的,你把李哲勋介绍给我,我就同意,我的赛我网个人小窝有我照片,网名一样!”

“四楼,达弗市的骄傲:我是嘉途立大学的,虽然我不需要贫困补助,但也觉得‘暖心饭卡’是真的好,希望我们学校也能这样照顾同学们。”

“五楼,南韩美男子:四楼的,我溪江大学的,汉洋大有魄力执行是次要的,李哲勋想出了这个惠及所有贫困生的方案,还愿意真金白银去落实,才是真的同学之友啊!”

“六楼,汉城黎花女大最美的花:在朋友的赛我网个人小窝看到李哲勋的照片了,帅气欧巴一枚,求交往!”

“七楼......”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餐费补助到账短信的照片也在Daum的社区新闻板块以及赛我网的个人小窝出现,有图有真相,顿时把这股热潮的浪推得更高。

崔浩院长在办公室内看着互联网上这一幕,松了口气说道:“总算可以和校长坐一桌了!”

李哲勋在公司也在注视着这一幕,和不明所以的韩佑泰击了个掌,“这波稳了!”

火热的讨论氛围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就餐时间,经过剪辑的李哲勋捐款视频记录开始在汉洋大学餐厅的公共电视播放,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

“......”

“崔浩:所以哲勋是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吗?”

“李哲勋:我觉得学校可以出台一个“暖心饭卡策略”,统计一下......”

“崔浩:......不如就由你来担任这个基金的会长吧?”

“......”

“李哲勋:......所以我愿意把我最后能动用的资金,这十亿韩元捐献给我的母校和同学们。”

李哲勋和崔浩院长交谈的声音通过公共电视的扬声器不断在餐厅内回荡。

当视频看到最后,李哲勋面含悲切诉说着自己父母双亡,自己也无力经营家族企业,濒临破产准备回老家,但却还惦记着母校和同学们时,一些感性的女孩直接哭出了声。

“富二代见得多了,可哪个不是成天趾高气扬的?李哲勋这样悄悄咪咪照顾同学的,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你们看到没有,他还让老师不要把他说出去,就当是匿名捐款。”

“种花家有句古诗,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错了,是深藏身与名!”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

“阿西吧,南韩居然有如此纯粹善良的富家子弟。”一名男生大喊道,“从今往后,我将富家子弟分为两种,一种叫李哲勋,一种叫其他。”

“你是不是傻,李哲勋都说他要破产了,咋还能叫富家子弟!”人群中有人回道。

“那怎么办?你们快想想办法救救他的企业。”

“我们能咋办?我们连十亿韩元都没有。”

“同学们,我是种花家来的留学生,我叫蒋国宇,大家听我说一句。”

蒋国宇推开人群,跳上餐桌的座椅,大声说道:“在我们老家有句古话,叫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大概意思是为大家抱柴火取暖的人,我们不能让他被风雪冻死。”

“这话的意思能听懂,所以你想表达什么?”

“李哲勋同学家的城东超市,不就在学校南边隔壁那一条街上嘛,这么近我们不如去买点啥吧,日常吃的喝的用的,在哪买不是买,你们觉得呢?”蒋国宇说道。

大家瞬间懂了蒋国宇的意思,可还是有人迟疑道:“可这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不知道城东超市是不是已经倒闭了。”

“去看看?”有人提议道。

“去看看!”

话音落下人群呼啦啦的往餐厅外走去。

餐厅负责人和众多打饭阿姨看着这一幕面面相觑,“今天的饭白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