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逆乾坤(1 / 1)

加入書籤

夜色如墨,靖远城头灯火通明。

萧牧站在星将阁前,目光沉静地凝视着那道系统提示:“是否召唤诸葛亮?(第二轮)”

他没有急于回应,而是在脑海中迅速梳理当前局势。

自从击败匈奴先锋后,靖远军声威大震,百姓拥戴,信仰值飙升至1950点,已足够召唤一位顶级文臣。

而眼下,正是需要谋略之时。

镇北军虽有卫青统兵、韩信布阵、岳飞破敌,但若想稳固根基、图谋长远发展,必须有一位统筹全局的智者。

诸葛亮——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是。”萧牧语气坚定。

【叮!】

【正在召唤诸葛亮(丞相阶)……】

【消耗信仰值:1800】

【剩余信仰值:150】

刹那间,七盏明灯自广场四周燃起,星芒汇聚,天地震动。

一道清冷而威严的声音响彻长空:“亮,愿为殿下再画一局。”

光芒散去,一个身披白袍、手持羽扇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双眸如炬,神采奕奕,虽未言语,却已然气场十足。

萧牧迎上前,拱手行礼:“诸葛先生。”

诸葛亮微微一笑,还礼道:“主公有命,亮必竭尽所能。”

此言一出,全场肃然。

不仅是萧牧,连韩信、卫青等人也神色凝重。

他们皆知,这是一位能改写战局的存在。

夜风轻拂,星光洒落,一场决定未来走向的军议就此展开。

营帐之内,地图高悬,沙盘列于案上,气氛凝重。

诸葛亮执羽扇立于沙盘前,目光扫过在座诸将,缓缓开口:“靖远虽胜,然不过是开篇小捷。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韩信点头:“不错,匈奴主力未动,吕雄蠢蠢欲动,我等若无长远之策,恐难支撑。”

诸葛亮轻轻摇扇,语气淡然:“匈奴犯边非一日之寒,其前哨屡次扰我边境,实为试探之举。若不尽快收复失地,百姓心生疑虑,民心一失,再难挽回。”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且朝中吕雄绝不会坐视靖远壮大,迟早会动手。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如何出击?”岳飞沉声问道。

诸葛亮目光微闪,随即指向沙盘上的雁回城:“首取雁回。”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雁回城,乃七座边城之一,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此城现已被匈奴掌控多年,防御森严,若贸然强攻,恐怕损失惨重。

“为何选雁回?”卫青皱眉。

“因其最弱。”诸葛亮淡淡一笑,“此城守将乃匈奴左翼偏帅阿古拉,此人刚愎自用,麾下士卒多为新征之兵,战力不强。且此城粮道仅有一条,位于山岭之间,易被切断。”

他挥扇轻点沙盘:“亮有三步之计。”

众人屏息聆听。

“第一,断其粮道,使其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第二,制造混乱,煽动内乱,动摇其军心。”

“第三,正面强攻,配合策反里应,一举破城!”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妙!”韩信击节称赞,“以智取胜,以奇制敌,诸葛先生此计堪称天衣无缝!”

卫青亦颔首赞许:“如此布局,既能减少伤亡,又能稳扎稳打,实为良策。”

岳飞则抱拳道:“末将愿率军先行,为主公拿下雁回!”

萧牧望着眼前众将群情激昂,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那就依先生之计。”萧牧起身,目光灼灼,“雁回城,将成为我们夺回七城的第一步。”

诸葛亮微微一笑,手中羽扇轻摇:“主公放心,亮定助你星火燎原,步步为营。”

营帐之外,星辰璀璨,靖远城头的灯火愈发明亮。

而在暗处,一场更大风暴,正悄然酝酿……晨曦初露,靖远城头的霜色尚未消散,鹰眼司密探已在诸葛亮亲自监督下展开扩建。

这位卧龙先生虽以谋略闻名天下,却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不仅重编了原有的侦察体系,更将情报网细化至雁回城内外每一处关键节点。

“情报即命脉。”他在鹰眼司大堂上一语定调,“凡敌军动向、地形险要、粮草储运、士卒情绪,皆需三日一报,迟误者,斩!”

萧牧站在一旁,默默看着诸葛运筹帷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情报系统的重建,更是为接下来的战略反攻铺平道路。

靖远虽小,但若能将其打造成铁桶般的前哨,便能在匈奴的眼皮底下悄然织出一张天罗地网。

数日后,首批密探悄然潜入雁回城。

他们或伪装成商人,或混迹于杂役之中,随身携带由工坊特制的“千里眼图谱”——一种可折叠隐藏的地图纸张,精准绘制出雁回城的街道布局、水源位置与城墙防御薄弱点。

更有甚者,已成功安插进匈奴将领阿古拉的亲卫队中,成为其身边的贴身侍从。

与此同时,桑弘羊也奉命统筹后勤调度。

他调动商盟资源,在靖远周边设立三大补给仓,囤积粮草、箭矢、战马等必需物资。

为了确保运输安全,他还设计出一套“双线隐道”:主力运输队走明线吸引注意力,而真正的精锐押运队则沿着山林小径暗度陈仓,极大降低了被敌军截击的风险。

随着准备工作稳步推进,靖远军民对定北王的信心空前高涨。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定北王有天助,召来的军师连匈奴都怕!”士兵们更是士气高昂,每日训练时高呼“星将护主,镇北无敌”。

短短半月,信仰值飙升至2000点,甚至隐隐有突破之势。

这一夜,萧牧独自登上星将阁顶层,俯瞰灯火点点的靖远城。

远处是巍峨群山,近处是炊烟袅袅的人家。

他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踏实感——这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戍边皇子,而是千军万马背后的支柱。

“这一战,将决定北疆未来的格局。”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诸葛亮不知何时已立在他身旁,手中羽扇轻摇,目光深远。

“你认为胜算几何?”萧牧低声问道。

“七分。”诸葛亮淡然一笑,“三分靠天意,七分在人事。如今人事已尽,只待东风。”

萧牧点头,眼中燃起一抹坚定的光芒。

翌日清晨,号角长鸣,整军令下达。

镇北军全员披甲备战,刀锋映日,气势如虹。

就在萧牧踏上校场中央,准备发布总攻动员之际,星将阁忽现异象——空中星光闪烁,一道熟悉的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是否开启‘专属传承’功能?】

萧牧脚步一顿,眼神微凝。

这是他穿越以来首次听闻“专属传承”,未知的力量仿佛正缓缓揭开面纱……

此时,远方山道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支斥候队伍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满面尘土,神色惊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