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施粥(1 / 1)

加入書籤

靖远城南门外,风雪初起。

一行衣衫褴褛的流民拖着疲惫的步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缓缓走近城门。

他们的脸上写满风霜与绝望,眼神却仍带着一丝希望——靖远城,是他们最后的归处。

城头之上,萧牧立于新修的城墙边缘,望着远方渐近的百姓身影,眉心微蹙。

他身披玄色大氅,冷风扑面,不觉其寒,心中却是翻涌如潮。

“王爷,这雪势越来越大了,城墙加固工程恐怕要暂停。”工头陈四海搓着手走来,满脸担忧。

萧牧没有答话,只是望向脚下那片刚铺上石砖的残垣断壁。

原本破败不堪的城墙,如今已有雏形,但还远未达到能抵御敌军的地步。

“继续干。”他语气坚定,“三日之内,必须完成第一段防风墙。”

陈四海一愣,随即点头退下。

这时,一名身穿粗布棉衣的老妇人从人群中走出,怀里抱着个孩子,颤声喊道:“大人,我们一家五口都饿了两天了……能不能先给我们些吃的?”

萧牧闻言,目光落在她怀中的孩子身上。

那孩子的脸颊冻得通红,嘴唇青紫,已经快撑不住了。

他心头一震,立刻转身对身旁亲卫道:“去库房取两袋米粮、几件旧冬衣来。”

亲卫领命而去。

不多时,热腾腾的粥被送到城门口,分发给饥寒交迫的流民。

孩子们喝下一口热粥,纷纷露出笑容。

这一幕,令萧牧心中一动。

回府之后,他连夜召集众将与桑弘羊商议,决定紧急拨款采购棉布,并动员全城妇女缝制冬衣。

“边关苦寒,百姓若无厚衣御寒,极易病亡。”萧牧沉声道,“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守住这座城,更是守民心。”

桑弘羊连连点头:“臣已拟好布匹采购清单,即刻便派人出城采买。”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行动之际,张文远却在私下串联乡绅,散布谣言:

“定北王征劳役是强征奴役!”

“他借修城墙之名,实则盘剥百姓!”

“你们瞧那些女人们,白天干活,晚上还得缝衣,这不是把咱们当牛马使唤吗?”

谣言传开后,部分工人果然停工离去,不少妇人也拒绝参与缝衣。

张文远故意拖延交付承诺的棉布,暗中观察王府动静。

夜色深沉,星将阁内灯火明亮。

卫青端坐席间,手中长剑横放膝上,目光冷峻。

“王爷,这些乡绅不过是想抬价勒索,或是图谋利益。若不镇压,人心更乱。”

萧牧摆手制止:“不必动武。我自有办法。”

他转头看向桑弘羊:“明日早朝,让所有捐献明细张贴城中告示栏,一笔一划皆透明公开。同时,我亲自巡视各缝衣坊。”

翌日清晨,寒风呼啸。

靖远城东街,一间破庙前搭起了临时粥棚。

人群围聚,喧闹声中夹杂着孩童的哭闹。

一位中年妇人站在案前,正用铁勺盛粥。

她叫李秀娘,丈夫战死沙场,留下她一人抚养两个孩子。

“我家男人为国捐躯,如今王爷不仅没忘我们,反倒亲自施恩,我等岂能不信?”她高声说道,声音虽不大,却字字有力。

“我愿带头缝衣!谁愿意跟我一起干?”

片刻沉默之后,几名寡妇走上前来,接过针线布料。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场面渐渐热闹起来。

有人送来木炭生火,有人搬来桌椅,有人主动帮忙熬粥。

萧牧远远地望着这一切,

他缓步走入人群,脱下外袍,亲手舀了一碗薄粥,与百姓们一同坐在简陋的条凳上,轻声问寒问暖。

“你家孩子多大了?”

“昨晚有没有地方睡觉?”

“衣服够不够穿?”

百姓们看着这位年轻的王爷,眼中有泪光闪烁。

这一刻,信仰值悄然上升至2700点。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当前信仰值:2700/3000】

萧牧握紧手中的木碗,心底默默许诺:待星将阁升级之后,便是反击之时。

而此刻,鹰眼司已在暗中记录每一笔募捐与支出,只待明日晨曦升起,便将其公之于众。

风雪依旧,但靖远城的寒冬,似乎不再那么冷了。

风雪未歇,靖远城的街头巷尾却已悄然变了模样。

天刚蒙蒙亮,东街告示栏前就围满了人。

一张张写得工整、贴得齐整的布告被钉在木板上,墨迹尚新,字字清晰——“正月十五收募棉布五百匹,来自张记布庄三十匹、李家绸行四十匹……支出明细:发放灾民冬衣四百件、军中寒衣六百套。”

围观者中有老妇、有汉子、也有识字的小厮,纷纷低声念诵。

“哎哟,这定北王还真是一分钱都不贪!”一个卖豆腐的老头啧啧称奇,“人家别的地方赈灾,不是克扣就是挪用,咱这儿倒是明明白白地贴出来了。”

“可不是嘛!连一针一线都记着呢。”一名抱着孩子的妇人叹道,“王爷自己也和我们吃一样的粥,哪像那些乡绅老爷,光知道说风凉话。”

流言不攻自破,张文远那一番挑拨之语瞬间失去了市场。

更有不少百姓自发前往缝衣坊帮忙,甚至有人主动送来炭火、粮食,说是“略表寸心”。

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萧牧亲自布局的结果。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民心如水,既可载舟亦可覆舟。

单靠武力震慑,终究不能服众。

唯有以诚待人,方能凝聚信仰,为星将阁积累真正的力量。

夜幕降临,靖远王府书房内烛火通明。

萧牧翻阅着鹰眼司呈上的密报,眉头微舒:“民间舆论转向明显,‘定北王仁政’四字已在市井流传。”

卫青站在一旁,轻声道:“王爷此举,胜过千军万马。”

萧牧摇头一笑:“若非系统助力,我岂敢如此大张旗鼓?”

说话间,脑海中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

【当前信仰值:2800/3000】

【是否开启“信仰值自动增长机制”?】

萧牧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决断。

“开启。”

随着意念下达,整个星将阁仿佛被一层柔和的光芒笼罩,空气中隐隐传来低鸣,如同天地共鸣。

片刻之后,系统再次提示:

【信仰值自动增长机制已激活,每时辰+5点(基础)】

【当前信仰值:2800】

【是否升级“星陨台”功能?需消耗1000点信仰值】

星陨台——星将阁核心功能之一,传说中可短暂激发召唤人物潜能,提升战力与谋略。

萧牧心头微微一震。

如今城墙初建,民心渐聚,但敌人绝不会坐视不理。

无论是北方虎视眈眈的匈奴铁骑,还是朝中蠢蠢欲动的权臣吕雄,皆是悬于头顶的利刃。

若要在这风雨飘摇之际站稳脚跟,就必须掌握更强的力量。

而星陨台一旦升级……

“先暂不升级。”萧牧最终选择按下念头,目光幽深。

他需要更多信仰值,也需要更精确的时机。

窗外风雪依旧

而在那之前,他必须准备好迎接风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