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配件(1 / 1)

加入書籤

14

“没错。”

易中海看到李建设完成的配件工作,整体表现不错。听说李建设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两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技术还行,不过这个地方做得太薄,容易出问题。”易中海指着一处说道。

李建设瞄了一眼易中海指出的位置,嘴角微微一扬。难怪秦淮茹拜易中海为师后迟迟未能升职,这不难理解。一方面是顶岗所需的工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自身不够努力。当然,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易中海没有传授真正的技艺。若李建设照着易中海的方法去做,恐怕会陷入困境。

易中海表面看似正派,实则心怀鬼胎,令人厌恶至极。

李建设对此并未多言,只是简单点了点头。

易中海皱眉,作为轧钢厂的一级大师傅,他向来受人尊敬。李建设的态度让他有些不满,在车间内他完全能凭借职权压制李建设。

“李建设,你……”

话未说完,两人身后突然传来两声惨叫,紧接着是重物坍塌的巨大声响。

“不好!钢绳断了,砸到人了!”

李建设赶紧扔掉手中的烟,与易中海快步跑向车间。

在一台吊机旁,一堆三指粗的钢管倾倒下来。李建设大吃一惊,发现数十根钢管下压着两人。

原剧中并无此情节,难怪是他引发了蝴蝶效应?

李建设立刻冲上前去救援。当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钢管移开时,在场的所有工人都感到头皮发麻。

其中一人伤势严重,身上满是鲜血,胸口有撕裂性伤口,持续流血不止,大腿明显骨折。

另一人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因钢管的冲击导致一条胳膊和一条腿骨折。

据周围人议论,事故是由于谢师傅违反操作规程,未对钢绳进行检查造成的。幸运的是,车间内存放的钢管数量不多,高度也不算太高。

一些资深工人提起秦淮茹已故的丈夫贾东旭,说他就是被两百多根钢管砸中,脑浆迸裂,当场死亡。

而贾东旭的父亲,更是悲惨。

近千根钢管压下的场景,是一点一点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

“刘师傅。”

“那个小贾,听说老贾是被二车间掉落的钢管砸死了……”

“是啊,当时情况很糟糕。”

轧钢厂出了安全事故,这是件大事。

消息迅速上报。

没多久,二车间涌入几十位领导。

“请让开,医生来了!”

轧钢厂医务室的医生们接到通知,全体出动。

他们提着医药箱,火速赶往现场。

几位医生看到伤员后,纷纷摇头叹息。

他们的医疗条件有限,否则也不会驻守在医务室。平日处理些工人感冒发烧的小问题还能应付,但面对这样的紧急状况却束手无策。

一位两鬓花白的医生检查完两名伤员的情况,神情凝重地说:“杨厂长,这位工友的伤势非常严重。”

“另一个人只是骨折,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这一个……伤得太厉害了。”

“以我们医务室现有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救治。必须尽快联系救护车送往协和医院进行抢救。”

“这个年轻人,骨头穿透了皮肤和肌肉,导致大量失血,恐怕撑不了多久……”

听到可能有生命危险,众位领导眉头紧锁。

一旦轧钢厂有人死亡,这将被定性为重大安全事故。

从上到下,许多领导都将面临责任追究。

“老钱,你一定要竭尽全力抢救伤者,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只要还有一丝气息,就绝不能放弃!”

“不好了,强子晕倒了!”

杨厂长的话还没说完就停住了。

“老钱,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救人!只要能把人救回来,我就给你升一级工资!”

老钱一脸无奈,这真的是关于升职加薪的问题吗?

但在杨厂长和其他领导的压力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小王、小张,你们去拿纱布、止血带、缝合针……”

老钱正在指挥。

当他剪开那人的胸口棉衣,暴露出血淋淋的伤口时,现场的老钱以及所有在场的领导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伤口太严重了!

尖锐的骨头穿透了皮肤。

血管、脂肪组织、肌肉和白骨全都清晰可见。

剪开棉衣之后,

鲜血喷涌而出。

几个医生都被溅了一脸血。

“赶紧止血!”杨厂长严厉地喊了一声,下达了明确的命令。

老钱几乎哭了出来。

他的医术并不高明,如果是处理胳膊或腿上的小伤,他还能用皮带扎一下暂时止血。但这胸腔部位明显是血管破裂,他根本不懂外科手术。

“杨厂长,我不会止血啊。”

老钱摘下眼镜,镜片上满是血迹。

连东西都看不清了。

“李副厂长,你马上派人去轧钢厂门口迎接救护车。一定要争分夺秒,抢救伤员!”

“好!”

生命攸关。

李副厂长立刻安排人去门口接应。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

忽然有人喊道:

“李建设,你这是在干什么?你想害人吗!”

“老大爷,你难道看不出我在救人吗?”

“别耽误我救人,快让开。再阻拦我,你就是凶手。”

出了大事。

他和李建设是同一批分配到二车间的工人,平时关系不错。

李建设发现轧钢厂的医生已经指望不上了。

他不能让这个人死去。

虽然李建设继承了中医的技术,但医者仁心的精神却没有学到。不过,基于这份友谊,他决定出手相助。

然而,易中海这个老家伙不分轻重,完全没眼色。这个时候还在添乱。

“你一个钳工,凑什么热闹!这不是胡来吗!”

“你想害我的徒弟!”

李建设嘴角抽搐了一下,恨不得用银针直接扎死易中海。

“你们看!”

“血止住了!真的止住了!”

有人看到李建设在伤者身上扎了几根钢针。

血竟然止住了!

什么?!

045李建设出手,帮厂长解决户口问题!

轧钢厂的领导们全都被震惊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穿着蓝棉袄的年轻人,不是车间工人吗?

他怎么会救人?

难道是运气好吗?

老钱注意到李建设下针时神情专注。

每一针都扎得又快又准。

虽然他自己也懂一点针灸,但并不精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判断出李建设是一个针灸高手。

这个小伙子,

正在用针灸止血!

天啊~

看到李建设拿起半尺长的钢针,直接扎向伤员胸口。

整根钢针完全没入。

在场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李建设,我就知道你别有用心!**道理哪里得罪你了,你要害死他!赶紧拔针!”

“闭嘴!”

杨厂长怒吼一声,打断了易中海的话。

“易中海,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李建设是在救人!你要是不懂就闭嘴,别在这儿添乱!”

杨厂长现在心急如焚。

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线生机,结果易中海又出来捣乱。

平时遇到易中海,杨厂长可能会稍微克制一些。

但现在是人命关天的时候。

杨厂长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直接骂了易中海。

易中海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

太丢脸了。

李建设会针灸?

那根又长又粗的钢针下去了。

**还能活吗?

秦淮茹站在人群外围,踮起脚尖。看到李建设在伤者身上不停地扎针,她疑惑李建设居然会针灸?

要是治坏了,岂不是惹麻烦?

“李建设,你尽管放手去治!”

“万一出了什么事,我和厂里担着,你不用有压力!”

李建设点了点头。

杨厂长为人正直,在轧钢厂口碑很好。

他是担心李建设会有心理负担,不敢动手。

所以特意为他撑腰。

李建设用钢针挑开伤口。

“**有一根血管破裂了。还算幸运,不是动脉,还有救。”

“老钱,你有没有缝合线和缝合针?”

\"有!\"

老钱动作迅速,在急救箱里翻找起来。

\"你会中医针灸,还随身带钢针?\"

\"从你们急救箱拿的。\"

老钱愣了一下,赶紧将穿好线的针递给李建设。

\"这线太粗,不是专业的血管缝合线,但先用着吧。老钱,帮我拿双医用手套。\"

李建设神情镇定,脑海中已浮现出救治方案。

\"命不该绝,只要止血就有希望。\"

\"这一根肋骨,再深点就伤到内脏了。我能帮他正骨,处理伤口。不过医疗设备有限,还是要送大医院进一步治疗。\"

李建设的话让老钱以及几位医生、厂领导和二车间工人们听得目瞪口呆。

这么严重的伤,李建设真的能救?

\"李建设,你真有办法?\"

李副厂长眼睛一亮,问道。

\"差不多吧。\"

李建设戴上医用手套,老钱洒了消毒水进行简单消毒。

李建设正准备缝合时,忽然想到什么,看向杨厂长。

\"杨厂长,你说人救过来就升职级?\"

杨厂长连连点头:\"李建设,只要你能把人救回来,我就给你升一级!\"

\"杨厂长,我不升职。\"

\"我刚娶了个农村媳妇,怀孕了。厂里能不能给个农转非的名额?两个人吃一个人的定量,生活太艰难,家里又没有老人帮忙。\"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人命关天,这时候谈条件合适吗?救人要紧啊!

\"李...\"

易中海刚想说话,看到杨厂长狠狠瞪了他一眼,便闭嘴了。

\"行,只要你能救回来,我和领导商量下。这样可以吗?\"

李建设一脸高兴。

其实杨厂长答不答应,他都会救人。

毕竟两人关系不错。

他要是出事了,父母、媳妇、孩子可怎么办?

李建设的手艺极为精湛,他从系统继承的中医技艺堪称登峰造极。中医领域不仅限于内科,还包括外科手术和针灸技术。在时间发展上,中医比西医更为悠久。

幸而李建设及时获得了中医传承,不然的话,他恐怕只能在家祭拜祖先了。

老钱目睹李建设的缝合技巧后,连连赞叹。看到血管成功止血,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建设,你怎么学会这些的?”

“哦,在我老家豫省,我曾跟随一位老中医学习。他教给了我很多治病救人的方法。”

“原来如此,中医竟然也教授外科手术?”

老钱对此感到十分惊讶。他学的是西医,却无法进行外科手术。

“老钱,你误会了。中医在外科方面的造诣远超西医,我只是涉猎广泛,每样都略知一二。”

“血管已经处理妥当。”

“胸口的断骨也做了初步固定,方便送往大医院进一步消毒、清理伤口以及缝合皮肤组织。”

“李建设,他现在情况如何?”

杨厂长对伤员的情况尤为关切。生死攸关,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杨厂长,请放心,伤者已脱离生命危险。具体结果还需等待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感染风险应该不大。”

“太好了!哈哈。”

“没想到二车间竟有如此高明的医者!”

听到不会有人因此丧命,杨厂长心情舒畅,其他领导也纷纷附和,称赞李建设医术高超,同时夸奖杨厂长识人有方。

领导们的赞美让李建设备受鼓舞,但同时也令易中海的脸色愈发阴沉。

“老钱,帮我按住他的大腿。”

“你还会接骨?”

老钱自愧不如。

他年纪不小了,却连正骨都不会。倒是李建设年轻,竟掌握了一手正骨的本领。真是后浪推前浪,年轻人让人刮目相看。

“略懂一二。”

“好好调整一下,我开始倒数了,三、二、一。”

咔嚓。

一声清脆的响声。

李建设把那条扭曲的腿骨复位成功了。**随即陷入昏迷。

这也免去了不少痛苦。

“李建设,你太厉害了!要不要考虑加入我们医务室?凭你的医术,一定会有很大发展!”

“没兴趣。”

李建设的一句话差点让老钱噎住。

“我只是半吊子,什么都懂一点,但从未系统学习过。其他方面,我实在无能为力。”

李建设一口回绝。

他只想轻松度日,不愿工作。

再说,

做医生并不好。

每天都要面对病人,有些病人甚至患有传染性疾病,再加上各种医患纠纷。他可不想当医生。

“来,再来一个。”

李建设与老钱配合,

连续两下,

便将谢师傅断裂的手臂和双腿接好。

李建设就地取材,

用几根细长的钢筋零件固定住骨折部位,防止二次受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