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露锋芒(1 / 1)
赵家嫂子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李家婶子率先开了口:“怎么,昨晚是偷了谁家的渔网,还是把龙王爷的私房钱给掏了?”
陈卫国瞬间就炸毛了。
“你个老娘们,嘴巴里是塞了茅坑里的蛆吗?张嘴就喷粪!我凡哥的本事,是你们能想明白的?告诉你们,我凡哥耳朵贴在沙滩上,就能听见底下有没有货!”
“海叉甩出去,就没空着回来过!你们家那两个缩头乌龟,加在一块儿,给我凡哥提鞋都不配!”
陈卫国是真的急了,也是真的崇拜。
这一通劈头盖脸的臭骂,直接把赵家嫂子给骂懵了。
她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想骂回去,却发现自己词穷了。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自家那小得可怜的桶里,几条小杂鱼,两只螃蟹仔,跟人家那一比,简直就是鱼子鱼孙见了龙王爷,寒碜得让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家嫂子现在已经是待不下去了,恶狠狠地瞪了林凡一眼,便拉着李家婶子,快步走远。
林凡也不介意这小插曲,转头对陈卫国道:“行了,走吧,去码头。”
码头是整个渔村最鲜活的地方。
林凡他们刚到,那两大桶极品海货,就像是扔进鸡窝里的两只黄鼠狼,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一个身材矮胖,留着两撇老鼠须的鱼贩子,第一个从人群里滑了过来。
三寸丁,是码头上有名的笑面虎,给价钱的时候心最黑,专坑那些不懂行的新手和老实人。
“哟,两位小兄弟,收获不错啊!”
三寸丁眯缝着一双小眼睛,在桶里随手翻了翻。
他拿起一只活蹦乱跳的虾蛄,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又撇着嘴扔回桶里。
“东西是新鲜,就是太杂了。”
“这螃蟹、虾蛄、鲍鱼的,价钱都不一样,不好算呐。”
林凡懒得跟他废话,淡淡看着三寸丁,吐出三个字:“你开价。”
“爽快!”
三寸丁拍了下手,伸出三根又粗又短的手指头,在林凡眼前晃了晃:“这样吧,小兄弟,我看你也是个实在人,我也不跟你玩虚的。”
“这些货,杂七杂八的,我给你打包价,三十块钱!怎么样?这价钱,整个码头你再找不出第二家了!”
“三十?”
陈卫国一听,气得差点从地上蹦起来。
三十块?
光是那只大青蟹拿到镇上的福满楼,就不止这个价了!
这三寸丁简直就是把他们当傻子耍!
“凡哥,他……”
林凡却一把按住了激动的陈卫国,把那两个木桶往后轻轻一拉,然后对陈卫国道:“算了,咱们把桶抬上,到时候直接去镇上,福满楼的王掌柜,最喜欢这种成色的尖货。”
三寸丁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
福满楼的王掌柜是出了名的识货,也舍得花钱,这批货要是真让这小子拉过去,别说三十,就是一百三,王掌柜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他这是看走眼了,碰到硬茬子了。
“哎哎哎,小兄弟,别急嘛!凡事好商量,好商量!”
三寸丁一步蹿了上来,死死地拦住林凡的去路:“是我老丁有眼不识泰山了!你说,你说个数,咱们再谈!”
周围的鱼贩子都抱着胳膊,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乐得看三寸丁这个铁公鸡吃瘪。
林凡停下脚步,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一百?”
三寸丁的眉毛立刻拧成了一个死疙瘩,两撇小胡子也耷拉了下来:“小兄弟,你这可不是狮子大开口,是想把我的骨头都拆了熬汤喝啊!我收上来也得拿去卖,总得给我留点汤水喝吧?”
“一百块,少一分不卖。”
“你别跟我哭穷,这批货你转手卖到县里,至少能赚四十。”
“我只给你留三十的赚头,已经是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了。”
三寸丁彻底傻眼了。
这小子不仅识货,还把下游的行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哪是什么愣头青,分明就是个老江湖!
两人僵持不下,周围看热闹的人越围越多。
最后,三寸丁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咬着后槽牙,从腰间那个油得发亮的布包里,极为肉痛地数出十张皱巴巴的大团结,递给了林凡。
“行!一百就一百!今天算我老丁栽了,交你这个朋友!”
林凡接过钱,用手指捻了捻,确认无误后,才把那沓钱整整齐齐地叠好,揣进怀里。
做完这一切,他才把那两大桶海货推了过去。
三寸丁接过那沉甸甸的渔获,脸上虽然像死了爹一样难看,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批货,操作得好,他至少还能再赚个五十块。
这小子虽然精,但还是嫩了点。
钱到手,林凡带着陈卫国,在众人惊叹和复杂的目光中,离开了喧闹的码头。
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林凡从那一百块钱里,抽出两张,递给了陈卫国。
“拿着,昨晚辛苦了。”
又是二十块!
陈卫国看着那两张崭新的票子,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他昨晚也就是跟着打打下手,提提桶,几乎没出什么力,凡哥却一下子就分给他这么多钱。
“不不不,凡哥,我不能要!”
他把手摇得像个拨浪鼓:“昨晚都是你在抓,我什么都没干,这钱我打死都不能要!”
“让你拿着就拿着,哪那么多废话。”
林凡把钱硬塞进他的手里疑:“以后你是我兄弟,有我一口肉吃,就少不了你一碗汤喝。”
陈卫国攥着那二十块钱,感觉手心都在发烫,一股热流从胸口直冲脑门。
他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憋了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来。
“凡哥,以后我陈卫国整个人就是你的了!”
林凡被他这副样子搞得哭笑不得,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
“滚蛋!我对男人没兴趣!”
玩笑过后,林凡看着手里剩下的那八十块钱,再加上家里还剩下的几块,已经差不多有九十块了。
他心里盘算着,只要再出海一趟,凑够那一百多块的本钱,买下那副特制的三层刺网,就绝对不是问题了。
跟陈卫国分开后,林凡一刻也没耽搁,揣着那沉甸甸的八十多块钱,直奔村口的土路,拦下了一辆去镇上的拖拉机。
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在颠簸的路上前进。
林凡坐在车斗里,任凭冷风吹在脸上。
到了镇上,他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湿漉漉的小巷,来到了一家毫不起眼的铺子前。
铺子门口挂着一块褪了色的木牌,上面用拙劣的毛笔字写着老王渔具四个字。
这家铺子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脾气和手艺一样又臭又硬的老头。
尤其是他亲手织的网,结实耐用,不少出远海的老渔民都认他家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