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迁徙潮至,格局大变!(1 / 1)

加入書籤

轰轰轰轰轰.

天还未亮透,刺耳的引擎尖啸就在缓冲区炸开。

程野翻了个身,含糊的骂了声,哪个孙子大早上怎么就开始装修了,要不要人睡觉.

然而话音未落,他猛地一个激灵!

草。

这里也不是现代,筒子楼也只有五楼,哪有人会在这个时间装修。

睡意瞬间蒸发,程野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摸向床头的手枪,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汗毛倒竖。

紧接着,将还在身边懵逼的火苗收进灵体空间,随即一个翻滚落地,床底的两把长枪已被抽在手中。

咔咔两声脆响,保险利落打开。

他又用脚勾出最里侧的战甲箱,顺带随时准备激活角海星之泪。

可做完这一连串动作,程野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在废土生活的时间长了,自己似乎.太有些精神敏感了!

外面的轰隆声并不像感染潮入侵,也不像感染体作恶,反而极有规律,带着一丝莫名熟悉的沉闷震颤感,就像是.

他蹙着眉,猫着腰挪到窗边,指尖捏住布帘一角,轻轻撩开一道缝隙。

此刻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约莫五点多的光景,一层薄薄的晨雾像浸了水的纱幔,软绵绵地罩着大地,能见度不过五六百米。

但当视线抬向天空时,程野的呼吸骤然一窒,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

虚惊一场。

原来是幸福城的空中力量啊

头顶的天空被闪烁的信号灯染成了流动的星河,红的、绿的、黄的光点在雾中晕开,交织成一张不断移动的网。

大小直升机像迁徙的蝗虫群,从内城方向铺天盖地地升起,黑压压一片朝着外城飞去,螺旋桨搅起的气流让晨雾翻涌不休。

程野眯起眼睛,仰着头,目光掠过那些在空中缓缓移动的钢铁造物。

最显眼的是几架机身像被拉长的面包般敦实的直升机,流线型的机头微微下倾,机身上方的旋翼毂如同扣在顶部的金属碗,正悬停在缓冲区上方。

侧面的舱门敞开着,像拉开一半的抽屉,边缘焊着一圈防滑钢条,数名穿着迷彩服的士兵站在舱门口,半个身子探在外面,手里的荧光棒划出一道道有规律的弧线,似乎在指挥后续梯队。

而正在向前俯冲的数十架直升机体积小了不少,从机头到机尾逐渐收窄,活像放大了十几倍的飞鱼,尾桨被包裹在纺锤形的涵道里,转动时发出的声音比前者尖细许多,像一群被惊动的马蜂,正黑压压地往防线外冲去,想必是负责前沿警戒的突击型号。

当然,再往高处,还有不少大型直升机慢悠悠地移动。

机身上凸起着圆弧形的雷达罩,像贴着一块巨大的鹅卵石,机腹下方挂着的方形设备时不时闪过一丝红光,在雾中格外醒目。

其飞得相对平稳,舱门紧闭着,但能隐约看到舷窗后面有模糊的人影在晃动,大概是负责侦查和通讯的指挥机?

程野粗略数了数,瞳孔微微收缩,单是能看清的,数量就已经过百。

往远处的雾霭里,还有更多大小不一的灯光在移动。

“这就是幸福城的底蕴吗.”

程野忍不住的低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枪身的纹路。

从检查站的贡献体系里,之前他就知道了幸福城不缺乏制空力量。

甚至对这种空中载具的管制,可能比地上跑的大金杯还要松懈些。

可他从没想过,规模会庞大到这种地步。

不过仔细想想,幸福城自创立至今已有34年。

这种能决定战场走向的大杀器,只要具备制造能力,就绝不会停下生产。

积年累月下来,有这样的数量,倒也合理。

又看了一会儿,程野索性拉开整片窗帘,将窗户完全推开。

引擎的嗡鸣声瞬间灌满房间,带着金属震颤的气流扑在脸上,像有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推着他的脸颊。

沐浴着这股充满力量感的嗡鸣,他走回床边放下枪,却没将战甲箱推回床底。

从今天起,战甲箱需要随身携带,外城计划启动,意味着战斗可能在任何时候爆发。

灵体空间的火苗又从视野下方探出头来,小脑袋歪着,“咿呀”叫了两声,像是在抱怨被吵醒的不满。

昨晚测试过后,程野发现那个闭眼可见的灵体空间,并不随自己的实力扩张,而是跟着火苗的发育成长。

比如喂了口干柴火后,他再附体感受时,空间已多了点活动余地,不再像最初那般逼仄紧绷。

但终究还是局促,所以昨晚干脆让小家伙实体趴在枕边睡了。

而睁眼后,空间便会自动扩容,还能主动让火苗出现在现实中。

虽然只有他能看见,却也足够让小家伙不必总憋在一片黑暗里。

“好了,白天别乱冒头。”程野伸出手,轻轻搓了搓火苗光秃秃的小脑袋,指尖能触到一丝温暖的暖意。

这种互动总让他觉得新奇,尤其是心底传来的亲切感,像是突然在这孤独的废土里抓住了点什么,骤然驱散了许多孤独,多了份额外的心灵寄托。

就是这小家伙实在太小了,胃口也秀气得很,昨晚吃下去的干柴火,到现在都没能消化完毕,小肚子还是鼓鼓的。

程野收回手时,火苗又“咿呀”叫了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指尖,才钻回灵体空间。

推开防盗门准备去洗漱,楼道里的热闹劲儿却让他有些意外。

这个时间本该冷清,此刻却挤满了端着水盆、肩头搭着毛巾的人,都是往水房去的。

更出奇的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意,丝毫没有被大清早的轰鸣吵醒的烦躁。

“黄升,呲个大牙傻乐什么呢?”

程野走过去,见黄升三人正蹲在走廊尽头的窗边,扒着窗沿指指点点,脸上的笑快咧到耳根了。

“啊。”

黄升转头看见他,笑容更盛了,“大人,上回见这阵仗还是九年前,幸福城25周年大阅兵呢!本来以为得等明年才能再看到,没想到今年提前见着了!”

大阅兵.

程野在记忆里搜了搜,却没什么清晰画面。

看来前身是真对这些武力展示毫无兴趣,连凑个热闹都懒得动。

“那些直升机,你都认识?”他顺着黄升的视线望向窗外。

“那可不,都是老熟人了!”

黄升拍着胸脯,指着空中的各类直升机介绍。

面包状的直升机被命名为“空中巴士”,竟然能载三十人左右,以前幸福城还开通了居民航线。

只是后来遇上了几次恶性事故,加上收费昂贵,才停了下来。

现在主要管空中秩序,相当于指挥部的眼睛。

当然,这也是现在雷达效果大减闹得,雾洞虽然没有再出现,但空雾却有极强的信号屏蔽性,所有雷达设备的效能都有一定削减。

只能再次启用这种比较原始的指挥方式,作为辅助。

其次,飞鱼状的直升机被命名为“剑鱼”,机身轻,速度快,负责侦查。

而最上方的那种直升机,被命名为“空天指挥”,机身上那圆疙瘩是增强信号的,底下挂的方盒子能捕捉方圆十里的动态,专门给地面指挥补信息。

程野听着,心里渐渐明了。

一切的一切,做出如此庞大的阵仗。

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妥善安排今天到来的第一波迁徙潮,更是为了秀肌肉。

得让那些外来的流民亲眼见识幸福城的恐怖底蕴,让他们明白即便进不了缓冲区,这座庇护城也有能力护他们周全。

唯有如此,接下来的外城安置工作才能顺顺当当推进。

“能在废土从无到有的建设起来庇护城,还能做到一个省份的龙头。”

“之前担心高层面对流民冲击会手足无措,着实是多虑了。”

洗漱完毕,程野提起背包和装甲箱下楼。

还不到六点,缓冲区的街道上已攒动着不少人影,大多是被吵醒后没了睡意,又摸不清状况的居民,三三两两地聚在路边议论,目光时不时瞟向天空。

等了没多久,张师傅的公交车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过来。

刚好六点整。

叮。

防务通突然响起提示音,而程野并没有关闭静音,这意味着是总台的紧急通知。

翻开一看,屏幕上果然有一条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告弹了出来:

【幸福城广播总台,告全体居民】

【亲爱的居民们,当您的终端接收此讯息时,标志着新纪35年秋季迁徙潮已提前启动。受气候变迁及外部环境综合影响,将有大批新居民迁入幸福城,成为这座庇护家园的新成员】

【作为屹立废土34年的超级庇护城,幸福城已启动二级应对预案:检查站增派300%执勤力量,物资储备库提前激活16条补给通道,十字军团、血龙军团已经全体动员,所有流程完善,具备应对超预期迁徙规模的能力】

【请各位居民保持常态生活秩序,无需过度关注迁徙通道周边动态,请您在每天早上6.30准时打开收音机,将由小太阳为您实时播报最新的安置细则、资源调配方案及新居民融入计划,本次播报将同步覆盖迁徙队伍接收终端,确保信息对称透明】

【从新纪2年建城至今,幸福城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守望相助。让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共建家园的新伙伴,这座城市的幸福温度,永远由我们共同书写】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广播总台祝您与家人平安顺遂】

简短的公告,巧妙地将行者带来的影响包装成了秋季迁徙潮。

于幸福城而言,往年的秋迁其实根本不值一提,最多一两万人,更多是工业区回撤的人口让缓冲区热闹些。

真正的迁徙旺季,其实是他刚穿越过来的那段时间。

春末夏初,冰雪消融后,流民才会结伴涌向庇护城。

“一步一步慢慢告诉居民真实情况,不断拔高预期,接受了三五万人,再接受七八万人就好理解一些,接受七八万.往后来个几十万,也不会太过震惊,大概率会被营造成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

程野琢磨着,收起防务通,踏上公交车。

“张师傅,先去中央检查站那边晃一圈看看情况。”

“好嘞。”

单独安排给他的公交车,自然不必遵循往常的固定线路。

一路驶去,路口已出现不少治安署的执勤人员,正忙着分流人群。

但面对张师傅的公交车,没人上前拦阻询问,毕竟之前办事员已经通过检查站在治安终端做了标注,这车的通行权限早已录入系统。

距离中央检查站还有将近一公里时,程野摇开车窗,隐约已能听到前方传来的嘈杂人声。

被行者影响的迁徙者几乎是日夜兼程地赶来,昨晚就已有大批人抵达。

虽说南北检查站通宵开放,但中央检查站并未同步开启,因此夜里抵达的流民只能在防线外驻扎,等着天亮后进城。

“程检查官,您的车子不能再往前了,前面已经戒严。”

距离检查站还有三百米时,两名中央检查站的警卫迎了上来,对着程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语气恭敬。

“迁徙者已经到了?”

“到了!”警卫点头应声。

“有多少人?”

“目前上面给的通知是.四万七千人。”

好家伙。

四万多人?

程野一时没太具体的概念,只示意张师傅把车停在路边,自己推开车门,朝着中央检查站走去。

这里是他执勤了一个多月的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各个角落,自然不会陌生。

越靠近,外面的吵闹声就越清晰,嗡嗡的人声像潮水般涌来,夹杂着孩童的哭闹、大人的吆喝,还有金属器物碰撞的脆响。

刷开几道隔离门,程野登上检查站外侧的办公楼,站在四楼的瞭望台往外眺望。

一瞬间,他几乎屏住了呼吸,脑子里只剩下那张经典的表情包:

【好多人啊.jpg】

检查站外的荒野,往日里总是空旷得能看见川市废墟的断壁残垣,鲜少有人迹。

可现在,密密麻麻的人头从防线外一直排到废墟边缘,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往两边看,看不到边际。

人群上方的空气仿佛都被呼吸与体温烘得扭曲,连阳光透过时都泛起了模糊的涟漪。

有人裹着破旧的毯子坐在地上,有人正在检查背包里的物资,还有背着行囊的半大孩子在人群缝隙里追逐打闹,被大人一声呵斥后又悻悻跑回。

更远些的地方,临时搭起的窝棚连成了片,帆布、塑料布、甚至破麻袋都成了遮风挡雨的材料,比帐篷营地壮观数十倍!

“这才是第一波?”

程野怔在原地,喉结动了动。

那些纸上谈兵的计划,此时面对这么多鲜活的面庞,顿时显得苍白无力。

四万七千张嘴,今天要消耗多少水和食物?

要分多少批次进城筛查?要如何安置?

要怎样在这人潮里揪出潜在的感染源?

一连串的问题瞬间涌进脑海。

程野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可比单纯的去对付感染潮难多了。

哪怕是超凡者,面对这样的人潮,也不可能靠武力镇压一切。

回归发展,最终还是得靠脑子,靠智慧,靠.手段!

“幸好,我现在还得再执勤三天,第一波的安置不用我出去面对。”

程野长舒一口气,转身往检查站外走。

也不知道丁以山那边的磋商有没有结果。

但就算检查官承包制度批下来,第一批肯定也轮不到他这个见习去。

几个五期、一众四期和三期检查官,才是检查站的主力。

面对第一波混乱,总得有这些定海神针先稳住局势,后续才可能分批承包。

回到车旁,程野又喊来两名警卫,大致了解了下迁徙潮的信息。

例如男女比例,家庭比例,原居住地、是否有整体聚落等等。

假如要把流民分流到南检查站来,这些信息就是针对检查的重点。

车内,张师傅正摆弄着收音机,旋钮划过嘈杂的波段,突然传出一阵振奋的音乐,伴随着清亮的歌声。

程野忽的转头,莫名觉得耳熟,再一听.

嗯?这不是王康那小子的声音吗?

他愣了愣,果然没听两分钟,另一个略显青涩的男声接了上来。

‘月亮就在我头上,大路就在我脚下’

‘脚印往云边串成线,水壶晃出半首歌~’

张师傅手一顿,愕然地转过头,正好对上程野有些尴尬的笑容。

“是爱好,兴趣之一。”

程野摸了摸鼻子,他从没想过竟然能在收音机里听到“自己”唱歌。

还别说,唱得还挺好听,带着股少年人的清亮。

只是那歌词和旋律,和现代的曲调并不相同,想来是这个世界独有的歌谣。

等他了解完基本情况上了车,时间刚好是六点半。

张师傅发动车子往南检查站驶去,收音机音乐间歇,一道温柔甜美的女声响起。

【亲爱的幸福城居民们,早安咪咪呀!】

【这里是未来每天六点半准时陪伴您的幸福城清晨电台,我是今天涂了三层口红还嫌不够甜的小太阳呀,又带着满满的元气来和大家打招呼啦~】

【告诉大家一个超热闹的消息!一大批新居民正往咱们幸福城赶来,现在缓冲区的幸福防线外已经排起长队咯。小太阳扒着窗户瞅了瞅,哇偶,黑压压的一片,真是好多人呀!新朋友们,欢迎欢迎呀,来到幸福城,咱们以后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啦~】

【放心啦放心啦,幸福城前些天就早早做好准备喽!我们要给新邻居的可不止是99分的希望,还要加1分甜到发腻的归属感呢。好啦,接下来就由小太阳隆重播报幸福城关于新居民的最新安排,小嘴巴,不说话,小耳朵,竖起来,请仔细听咯~】

【1.咱们要给幸福城搭新围栏啦!现有的幸福防线会趁着这个机会往外扩扩扩,没错哟,就是新纪30年袁副城主提出的那个扩张计划。幸福城要趁着这个秋天加把劲,一口气再开辟出能让百万人安家住下的空间,想想就好期待哇!到时候咱们的家园就像吹气球似的慢慢变大,说不定以后晨跑都能跑出省界感呢~】

【2.外城建设可是惠及所有居民的大好事呢!幸福城会提供足够多、完全免费的建筑材料,用来搭建至少能容下百万人的大型社区。而且呀,这些社区配套设施超齐全,学校、医疗点、就近的工厂,各种生活需要的设施,你们能想到的,咱们早就妥妥安排好啦,保证住得舒心又方便!】

【3.再说说大家关心的物资分配细则。从今天起,营养浆的价格将回到2幸福币一袋!但规划好的外城区范围内,我们一共设了75个发放点,每位新居民凭着身份证明,能够免费领到15袋营养浆,来到这,再也不用为吃的发愁啦.】

【4.关于建设安置的细则也来啦。从今天开始,居民可以自己申请外城落户或者先住到缓冲区。要注意哦,如果选了外城落户,等外城建好后,会自动分配住房哒。

目前划定的面积是:个人住的不小于45平方,家庭住的不小于75平方。要是家里人口超过6人,每多1个人,还能额外多10平方呢。而且呀,还能申请熟人就近原则,把家安在同一个社区,和好朋友做邻居,想想就开心呢】

【5.有关工作岗位的招聘细则,自今日起各个部门都会敞开大门,等着大家来加入,社区管理、物资分发、设施维护、基础建设岗位多到数都数不过来。不管是有经验的老手还是想学新技能的萌新,都能找到合适的窝,待遇丰厚不说,上班还能认识好多新朋友哟~】

【6.有关建设准备的细则,自今日起】

【7.有关外城规划的细则,自今日起】

【8】

小太阳的播报依旧是慢悠悠的调子。

自雾洞爆发以后,程野也听过两回,每次都因那拖沓的节奏有些心急。

可此刻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里听来,却别有一番特殊的滋味。

不仅不觉得烦躁,反而有些乐在其中。

靠在椅背上,他静静听着,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从这些看似琐碎的安置细则里,程野不难拼凑出一个结论:检查官的包干制度,十有八九已经通过了。

但让他无比意外的是,外城建设的定位。

高层似乎并不打算将这片区域完全作为迁徙者的聚居地,继续重复一层一层的迭盒子,反倒像是要借着这次机会,对现有的缓冲区格局来一轮彻底的大洗牌。

是元老干涉后的想法,还是幸福城很久之前就有这个规划?

程野暂时摸不清头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外城的建设模式与他之前设想的不谋而合。

果然,没有选择那种简单粗暴的“放射性扩建”,在缓冲区外再套一层缓冲区,像摊大饼似的无序蔓延。

而是完全效仿了薪火的成熟经验,决定以卫星城的形式向外辐射发展。

这绝对是庇护城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足够载入幸福城发展史册。

因为一旦选择这种模式,就意味着对既有格局的颠覆。

幸福城主体的绝对优越性必然会被削弱,老居民靠着资历和先来者身份积累的固有优势,将会随着外城的扩建不断消失。

如果放弃去外面搏一把,很快就会被敢闯敢拼的新人反超。

那些更好的生活条件、更优越的居住环境、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光明的上升路线.都会被新人一步步攥在手里。

但反过来,内城的超然地位会愈发凸显,像薪轨山上的核心区域那般,成为无人能及的顶层象征,将“金字塔尖”的界限划得更清。

不过总体而言,对刚加入幸福城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从此刻起,双手致富的神话,将正式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