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烤红薯!(1 / 1)

加入書籤

这些东西萧然也很需要,反正是用得上的。

之前萧然也想过,以后去长安城买套房子。

之前在京城想买房子,不现实,这一次可以试试。

“那我就不客气!”萧然知道长孙皇后还需要药,等一下再给点带回去。

每天一个药箱,现在攒了不少,萧然自己是一个人用不完的。

“五娘,你知道遗传病吗?”萧然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遗传病?”李丽质皱起眉头,摇摇头,“未曾听说。”

豫章公主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时代没有这种说法。

“就是,有些病是会遗传给子女,这种病比较特殊,父母有,子女打过来也都会有,但是也有可能没有...”

萧然大概解释了一下。

“原来如此,之前没听说过还有这种说法...遗传病。”李丽质看向萧然,“小郎君为何这样说?”

“我不懂医术,但是之前在西域的时候,听到这种说法...”

豫章公主猛然抬头,“小郎君你的意思是,阿娘这个病遗产给我们?”

萧然点点头,“是这个意思!”

豫章公主不是长孙皇后生的,萧然不清楚。

但是萧然知道李世民有风疾,也有气疾,都可能遗传。

长孙皇后有奇迹,李丽质就是气疾病逝的。

小公主可能也是。

李治的风疾很严重。

这一家子的身体都不太好,最长寿的居然是李渊。

但李渊也有风疾。

李丽质一脸担忧的看向两个妹妹。

“五年,只是可能,你别多想。”萧然只是想提醒一下李丽质。

长孙皇后被气疾折磨的不轻,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是亲眼所见的。

这种病,不会直接要人命,但是一直折磨人。

萧然把房契递给张二丫,“二娘,这个你收起来,五娘给了我们一套宅子,还是长安城的。”

张二丫又惊又喜,连忙接过,这种房子之前想都不敢想。

李丽质因为遗传病的事情,心里有些担忧。

主要是担心两个妹妹。

萧然把之前的红薯拿出来。

三娘和两个小公主屁颠屁颠跑过来。

盯着地上的红薯,小公主一脸好奇,“小囊君~这系什么鸭~”

没见过,看到好像是是吃的。

“这是红薯哦!”萧然拿着出头,“我们去把这个种起来。”

豫章公主也想帮帮忙,走到旁边,“小郎君,种起来?”

“嗯!”

豫章公主拿起红薯看了看,“可是现在是秋季啊!不是种的时候!”

“算是提前准备的,现在需要种一下,等红薯发芽...”萧然没有说太多,因为几人也不明白,都没见过这种东西,甚至是没听说过。

但还是跟着萧然去了菜园子里面。

萧然挖坑,三娘和两个小公主按照萧然说的把红薯放在坑里面。

不知道这好不好吃,但是觉得跟着萧然这样很好玩。

菜园子不大,剩下不少。

等来年秧苗长出来,应该可以种不少。

萧然也不知道没有化肥,在这个时代亩产能有多少。

暂时萧然也不会告诉李丽质几人红薯土豆的亩产,至于玉米,萧然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种。

之前的玉米都太嫩了。

“好了,我们回去吧!”萧然有点小期待。

红薯亩产,远超粟米、小麦等传统作物。

在贞观年间“斗米不过三、四钱“的基础上,红薯的推广将使关中、河东等核心产区粮食储备量激增。

以长安为例,若城郊推广红薯,可满足城内数十万人口三个月的口粮需求,极大缓解因水旱灾害导致的粮价波动。

更关键的是,红薯块根可窖藏半年以上,配合唐代已有的义仓制度,能构建起更稳固的备荒体系。

红薯对土壤要求极低,在沙质荒地、山地均可种植。

这将推动唐代农业向“立体开发“转型:平原区继续种植粟麦,丘陵地带推广红薯,形成多层次种植结构。

据《唐六典》记载,贞观年间全国耕地约8亿亩,若其中10%改种红薯,可新增粮食供应约1.6亿斤,相当于赈济百万灾民一年所需。

红薯藤蔓扦插技术简单易学,唐代农民无需复杂培训即可掌握。

这将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甚至反向促进传统作物的种植改良。

农民可能借鉴红薯的垄作技术优化小麦种植,提升整体亩产。

同时,藤蔓作为优质饲料,将推动养殖业发展,形成“粮-畜“良性循环。

红薯的推广可能使唐代人口峰值提前到来。

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载唐朝人口约5300万,若红薯提前普及,预计开元年间即可突破6000万。

高产作物带来的剩余粮食可转化为商品粮,催生更多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

这些新富阶层可能通过科举、捐纳等途径进入仕途,冲击传统门阀势力。

武则天时期兴起的庶族官僚群体,可能因红薯经济而提前形成气候。

这完全就是时代的催化剂!

说不定能推到大唐鼎盛时期提前到来。

剩下的红薯自然准备吃的。

让几人也尝尝。

其他人不知道,三个小丫头肯定很喜欢。

因为这个很甜,小孩子第一次吃到肯定喜欢。

萧然没有让其他人来,亲自烤。

张二丫张锦禾干活其实不错,都算是挺麻利的,但是不知道红薯怎么烤。

小公主知道等一下可以吃,很期待。

三个小丫头都坐在火堆旁边等着。

“小囊君~系不系好七哒~”小公主问道。

“还不错,等一下兕子看看好不好吃。”

“嗯呐嗯呐~”萧然给的东西小公主从来没有失望过。

现在下意识的觉得,只要是萧然给的,都好吃。

不仅仅是小公主,城阳小公主和三娘包括李丽质张二丫等人都是这种想法。

萧然拿出来的东西好吃,厨艺也惊人。

等烤的差不多,萧然全部放在栲栳里面,轻轻颠簸几下,把灰抖落。

萧然把红薯放在桌子上,“这是红薯,味道不错,都尝尝。”

看着卖相其实很一般,不太好看。

萧然拿起一个,“兕子梵音三娘等一下,现在很烫。”

“嗯呐嗯呐~”小公主咽了咽口水。

“我好像闻到香了!”豫章公主凑近了几分。

“这个味道很特别...”程铁环也说道。

萧然轻轻剥开一个,几人看到里面淡黄色的红薯了。

“哇~好香鸭~”

遇到美食小公主就是这样,不会觉得夸张,感觉情绪价值很足。

还有点烫,几人都没有动,看着萧然剥皮。

剥的差不多,萧然轻轻吹了吹,感觉不烫了,“兕子先尝尝。”

给小公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最可爱,而是因为她最小。

“嘻嘻~嗯呐嗯呐~”

“小心烫哦!”萧然说道。

“呼~呼~”小公主轻轻吹了吹。

感觉差不多不烫,轻轻咬了一口,眼睛一亮,激动不已。

“甜甜哒~好好七~”

小公主兴奋的想蹦蹦跳跳的。

看到小公主这个反应,旁边的城阳小公主和三娘也馋。

李丽质知道肯定不会差的,相信自己这个妹妹的选择。

不好吃的东西,小公主是不可能如此的。

“梵音三娘也尝尝!”

“软软糯糯的,好甜!”城阳小公主说道。

“五娘,六娘都尝尝,没有多的,一人一个是有的。”萧然说道。

其实是不过分的,但是比较大的,长一点的萧然掰断了。

这样每个人都有一个。

李丽质拿起一块稍凉的红薯,指尖触到外皮的微糙,轻轻剥开时,淡黄色的果肉裹着热气散出甜香,不同于粟米的醇厚,也异于蜜糖的浓烈,是种带着泥土气的清甜。

她浅尝一口,软糯的果肉在舌尖化开,甜味不齁,反倒带着几分润口的甘,咽下去时连喉咙都觉得舒服。

“这味道……倒是新奇。”她抬眼看向萧然,笑意温和,“比蒸薯蓣更绵密,甜得也自然,像是把秋日的阳光都裹进了里面。若用来熬粥,或是和着面粉做饼,定是极好的。”

“五娘说的没错,可惜现在太少了,这个煮粥也不错。”萧然笑着说道。

三个小丫头一人拿着一个吃的津津有味。

张锦禾程铁环几人边吃边夸赞红薯美味,吃的很慢。

因为都知道,一人就一个,吃完就没有了,有点舍不得。

三个小丫头吃的很快,没有想这些。

等小公主吃完自己的,看了看其余人,李丽质的最多。

小公主跑到李丽质面前,直勾勾的看着李丽质。

“兕子,你干嘛!”李丽质轻轻咬了一口。

“没系鸭~窝看阿姐七~”小公主说的一本正经。

把李丽质几人也逗笑了,这是一个小馋猫。

“行,你看吧!阿姐慢慢吃!”李丽质故意逗小公主玩。

“阿姐~甜不甜鸭~”

李丽质转念一想,故意说道:“不甜,我这个一点都不甜。”

“窝不信~窝尝尝~”

其他的都是铺垫,核心就是三个字,‘窝尝尝!’

“你这小丫头,我这个很甜!”李丽质改口。

“窝也尝尝~嘻嘻~”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也不好意思再吃,给了两个妹妹和三娘。

软软糯糯还很甜,三个小丫头实在太稀罕了。

豫章公主觉得回味无穷,“真好吃!小郎君来年是不是就有更多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不出意外的话的,应该会更多,但是之前没有在这里种过,我也不知道产量这些如何。”

“真好吃,小郎君,这个煮应该也不错吧!”张锦禾问道。

“烤的香味比较足,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但是煮,或者是蒸也不错,五娘说的煮粥也是,吃法很多。”

“一个不吃的,全部种下去,这样来年就更多了!”豫章公主说道。

“没事,之前种的也不少了。”

豫章公主不知道是插秧的,觉得菜园子不大,应该没有多少。

三个小丫头玩累了,就会拿着木棍在地上写数字。

现在两个小公主也能写到100了。

都是三娘教的。

觉得好玩,慢慢写起来。

喜欢在附近寻找鸡蛋这些,每一次发现鸡蛋都很激动。

下午萧然带着三小只溜达去了山沟里面。

仓库那边在后面,已经盖是瓦片这些了,萧然找个借口进去看看,从山洞里面拿出来不少要。

和之前的是一样的。

下午李丽质几人要回去,萧然把准备好的要递给李丽质,“五娘,这些你带回去。”

看到是之前的药,李丽质很震惊。

没想到萧然又给,甚至是比之前的多。

“小郎君,这么多...”李丽质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夫人把这些药吃完,应该差不多缓过来了。”

李丽质一脸的感激,“多谢小郎君!”

主要是李丽质给的实在太多了。

长城的宅子,加铺子。

放在后世,不用对标京城,就是长安城也是上千万了。

不给点药,萧然都不好意思接受房子。

有时间萧然得去开口。

离开前,三娘把萧然准备好的两个红薯给两个小公主。

这是之前特地留下的。

三个小丫头互相送东西,也算是增加感情了。

李丽质长孙皇后等人知道这些东西是萧然的,但是两个小公主跟多的是觉得这是三娘给自己的。

是自己的小姐妹给的。

带回去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尝尝。

现在只是味道让几人惊艳,萧然相信产量会更惊人。

这个时代亩产实在太低了,差不多就是1-2石这样,超过2石,那都是高产了。

按照在算法,红薯在后世亩产30石。

在这个时代说出来没有人敢信。

萧然也不确定,看看来年的情况。

这一次姐妹几个都很高兴。

这些药对长孙皇后有大用,两个小公主一人抱着一个红薯,也是美滋滋的。

回到立政殿,下了马车,小公主抱着红薯兴奋跑去找长孙皇后。

这种好东西小公主想给老母亲分享。

“阿娘~”

“嘻嘻~”

听到小公主的笑声,长孙皇后也开心,声音很治愈。

“何事如此高兴啊?”李世民也早早的回来,想看看长孙皇后的情况。

“有好七哒~”小公主抱着红薯说道。

李世民盯着看了看,发现没见过,“兕子是这个啊?”

“嗯呐嗯呐~甜甜哒~好七~”

“阿耶,软软糯糯的,很香。”城阳小公主跟过来说道。

【二合一,字数是一样的,就是一起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