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奥运开幕式竞聘?吟诗一首(求月票(1 / 1)

加入書籤

“昨日,由睿视界主控制作,吕睿执导,姜闻、刘艺菲、周韫领衔主演的动作片《飓风营救》正式杀青。”

“第58届戛纳电影节于今日公布主竞赛入围片单,杜琪峰《黑社会》、王晓帅《青红》、侯筱弦《最好的时光》三部华语电影顺利入围。”

“姜闻官宣新片计划——《太阳照常升起》!!!”

《飓风营救》杀青后,吕睿第一时间就带着成片回了北电。

学校新进了一批后期制作设备,比中影的还要高档。

本着有羊毛就薅的原则,他自然不会错过。

包括《人生遥控器》《疯狂的石头》,目前都在借用北电的设备做后期。

唯一的区别是,申澳因为还没毕业,所以用设备不花钱,有导演系在校生补贴。

吕睿则是因为正在读研,也能享受补贴,同样免费。

唯独宁皓,由于已经毕业的缘故,所以借用设备要出磨损费,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早知道我也去读研了,这三年下来得省多少钱啊?”

“那你去读啊,现在考也行。”吕睿边忙边答。

宁皓看着显老,但实际今年才刚满28岁,在导演这行当里还是个“萌新”呢。

华语电影圈如今的中坚力量,年龄区间多在40到60岁之间。

这个阶段正是能干的时间,有经验、有阅历、有人脉,最容易起势。

比如王晓帅,今年刚满40,正是能拼的年纪。

不过他这人在圈内风评一般,经常说些很违背社会伦理的话。

尤其是随着年龄越大,言论越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谁都瞧不上似的。

“田状状导演还招研究生吗?”宁皓真有些心动。

可这话却把吕睿给问住了,因为他也不清楚。

还是正在帮申澳整理素材的路旸帮忙接话道:“目前不招,看明年吧。”

“算了。”宁皓琢磨片刻,打消了念头,“现在再让我去看书,跟要了我命差不多,还是不读了,就这样吧。”

话题就此打住,几人各自埋头忙活起来。

吕睿一边剪辑成片,顺手还帮姜闻剪了个婚礼纪录片发过去。

周韫很是感谢,说要请他吃饭。

可姜闻实在太忙,根本抽不出空。

被封杀五年后重返导演岗位,他简直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一头扎进了新片筹备中。

就连圈内不少闻讯上门拜访的演员,都被他给全部拒之门外。

实在被烦得不行,他索性提前公布了演员名单,将一些人的念想彻底掐灭在了萌芽中。

英皇作为电影的最大投资方,可谓是获益巨大,塞进来了一大批旗下艺人。

最出名的当属房太子!

这让不少内地演员,尤其是中戏的倍感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演员选角往往会涉及到各种形式的利益交换,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尤其是很多成名导演,身边都聚拢着自己的圈子,外来人若不付出些什么,很难挤得进去。

不过嘛,吕睿目前还是个例外。

睿视界虽然身处京圈,却又和京圈有所区别。

再加上公司不做艺人经纪业务,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块香饽饽!

最近甚至都有人开始打听他的下一部电影拍摄计划了,就是为了提前做准备。

当他从赵朋嘴里听到这消息时,颇有些哭笑不得。

“圈内有不少人说咱们公司高产似母猪,要项目有项目,要钱有钱……”赵朋说着,放下手里的饭。

这几人目前正处于“半闭关”状态,很少出去吃,送饭的活自然就落在了他身上。

剪辑室不是谁都能进的,总得防着点。

“睿视界确实挺高产,项目成功率还极高。”宁皓拿起一份盒饭,边吃边感慨。

申澳点头附和:“主要还是睿哥写剧本的水平特别高。”

“别捧了,赶紧吃饭。”

吕睿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情况,若不是有系统辅助,他哪来这能耐?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即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演,也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能将一个纸上的项目搬上大银幕。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曾说过,他的处女作《天堂的孩子》就是从爷爷那辈开始筹备,历经祖孙三代才完成融资,并成功拍摄了出来。

这部电影最终在1999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还斩获了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成为了伊朗电影走向世界的经典之作。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

比如姜闻之前说的那个关于“音乐的故事”,早些年他就有构思了,可成片真正出现时,已经是二十年以后了。

吕睿刚入行才几年时间,就能把公司规模发展成现在这样,绝对堪称奇迹!

这也是外界不少人佩服他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姜闻拍新戏时,也没忘了自己“闺女”。

他在电影里给刘艺菲安排了个客串的角色,戏份虽不多,却让更多人注意到了这个小姑娘。

电影资源嘎嘎硬,电视剧资源接连不断……

不少人都在好奇,这姑娘到底是哪家的?

……

4月下旬,《我是传奇》在好莱坞杀青的消息传了回来。

按照流程,杀青后,紧接着便是剪辑了。

剪辑是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有情绪感染力的作品的过程。

这是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片中不可或缺的工序。

早年间,电影剪辑本来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比如国内,目前剪辑工作大多是导演带着剪辑师或剪辑助理一起干。

但好莱坞却不同。

随着技术发展,电影从无声片进化到有声片,剪辑工艺愈发复杂。

加上电影表现手法不断更新,导演创作任务愈发繁重,不可能再有时间去操作剪辑设备、亲自剪辑影片。

于是,便逐步催生了剪辑专业人员:剪辑师和剪辑助理!

到了近二三十年,随着好莱坞正式确立制片人中心制后,导演与剪辑已然发展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

甚至于,在制片人的操控下,剪辑能将影片剪的与导演拍摄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只不过,因为瑞兴影业是一家初创独立制片公司,所以并没有剪辑部门。

此前《潜伏》还是吕睿亲自操刀剪好的。

但那毕竟是部恐怖片,流程也简单一些。

可《我是传奇》却不同,这种大制作电影没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根本别想剪出来。

粗剪阶段需要完成叙事逻辑梳理、镜头组接、节奏调整。

紧接着还要与特效团队配合,同步进行音效设计、配乐剪辑。

最后还要进行多版本试映后的修改、调色细化、字幕制作等等。

这可不是某些小说中描述的,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

按理来说,这部分工作是要吕睿亲自去跟进的,但他这边正在忙着《飓风营救》的后期,根本抽不出身。

于是,他索性便将剪辑权授权给了温子仁,让其亲自负责,而自己则远程通过邮件远程把控走向。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将这个决定告知温子仁时,竟收到了对方发来的长达上千字的感谢信!

“lv,我要向仁慈的上帝祈祷,祈求你一生平安……”

看着邮件内容,吕睿有些哭笑不得,却也能理解温子仁为什么会这么激动。

毕竟在好莱坞,拥有剪辑权、尤其是最终剪辑权的导演,都是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特别是能在上亿美元制作项目中拥有剪辑权的导演,更是屈指可数。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这些都是已知的、拥有剪辑权的顶级大导演,要票房有票房,要奖项有奖项!

如今,吕睿竟然把《我是传奇》的剪辑权授权给了温子仁,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认可。

毫不夸张的讲,此刻若能见面,温子仁绝对愿意喊他一声“教父”,献上最赤诚的忠诚!

至于狮门?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从现在起,他温子仁就是瑞兴影业最忠实的信徒!

扎克·施耐德最近同样也是干劲十足。

《灵动:鬼影实录》这个项目吕睿已经全权放手交给他了,资金、人手都到位,只管放手去做。

他这会也在暗暗期盼,不知自己有没有机会像温子仁那样,掌控上亿美元投资的大项目?

反观彼得那边,《斯巴达三百勇士》的版权谈判并不是很顺利。

华纳似乎是想先看看《我是传奇》的成绩,再决定后续合作。

对此,吕睿并没有感到意外。

还是那句话:在好莱坞,只有“成功”才是一种可以连续运作的模式。

等《我是传奇》成功后,现在看似很难迈过的台阶,到时自然会迎刃而解。

……

4月25日,《致命魔术》在北美正式下画,累计总票房36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亿。

作为吕睿首都征战北美市场的作品,如今来看,这个成绩无疑是大获全胜!

又一笔资金顺利入账……

与此同时,周星池的《功夫》在经过前期多轮点映后,也正式登陆了北美市场。

首周末三天票房673万美元,第四天直接跌至51万,北美预估票房约2000万美元,imdb评分7.7分。

综合来看,《功夫》再次输给了《致命魔术》,且有些水土不服。

这一次,周星池彻底没了声音。

港媒想采访他,可他却躲在公司不露面,只是放话称自己在准备新剧本,谢绝外人打扰。

“睿哥!我觉得这事儿值得庆祝一番。”

赵朋看到网上消息,中午来送饭时,兴致勃勃的给出提议。

战胜了周星池啊,此时不庆祝,更待何时?

吕睿瞥了他一眼,说道:“明晚7点,国贸大酒店宴会厅,记得过来。”

“啊?去国贸庆祝?这么大场面?”赵朋还没反应过来。

申澳哈哈笑着提醒道:“朋哥,是庆功宴,《致命魔术》下映后的大型庆功宴。”

“噢!懂了,我说嘛,吃顿饭还得去国贸,这也太奢侈了。”

这场庆功宴是中影张罗的,准确来说是韩三坪主导的。

他在为自己积蓄上位的资本,而《致命魔术》的成功无疑是最好的契机。

吃过饭,吕睿刚准备继续赶后期,突然,手机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上是田状状时,他按下接通键:“喂?田老师?”

“你这会儿在学校吗?”

田状状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

“在的。”

“有空吗?跟我走一趟?”

“行啊,去哪?”

“你先出来再说。”

挂断电话,吕睿满心疑惑地走出剪辑室,来到导演系教学楼。

一辆商务车正停在楼下,车门敞开着,他隔得老远就看见了车里面坐着的田状状,还有姜玮、张健栋,以及几位北电在职的老导演。

走到近前,他问道:“田导?这是要去干嘛?”

田状状冲他招了招手:“来不及解释了,先上车,我慢慢跟你细聊。”

“好。”

吕睿坐上车,关好车门。

商务车出了北电,往体育局方向驶去。

十多分钟后,听完田状状的解释,吕睿无奈道:“田导,我哪有时间去竞争什么奥运会总导演啊?”

他总算是明白,田状状为什么会喊他过来了。

原来是拉他当壮丁的!

北电这边的一众导演共同出了个方案,想把奥运会总导演这个职位拿下,但经过几轮考核后,却觉得胜算不太高。

于是,田状状就想到了吕睿,想把他一起拉上,看能不能加点胜算?

“不用你真出力,挂名就行,我们这方案是固定的,就是上头觉得我们几个年纪大,怕精力跟不上,你去帮帮忙,看能不能起点作用。”

“行吧。”

都已经上了车,总不能半路跳下去吧?

一路狂飙,来到体育局。

商务车被拦了下来……

因为吕睿没证!

其他人都有进出通行证,唯独他是半路被拉来的,还没来得及办证。

看着拦在车前的工作人员,吕睿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别人是掏证,拦着车不让过。

他现在是因为没证,所以被拦着不让进。

倒也挺戏剧性的。

不过这不算什么大事,田状状一个电话,他就被放行了。

进了奥组委,一行人下车往大会议室里走。

说实话,这还是吕睿第一次在国内参加这种几乎集齐全体华语大导演的会议。

正在忙着宣传《千里走单骑》的张艺谋,筹备《夜宴》的冯小钢,做《无极》后期的陈凯哥……甚至就连刚杀青《断背山》的李按,还有动作不断的吴宇都来了!

大家都是步伐匆匆,几乎没太多交流,偶尔对上视线也只是点头示意。

毕竟今天来的都是竞争对手,气势得先撑起来。

而吕睿的出现,可谓是格外显眼!

没办法,谁让他年纪小呢,走在田状状身边,被衬托的像一轮初升的朝阳,格外醒目。

“你进去后不用发言,坐我旁边就行。”

田状状小声提醒着,心里却莫名感到有些奇怪。

自己好歹也是国内知名大导,怎么就沦落到需要一个年轻人来帮忙撑腰了?

不过,在看到别人投来的羡慕目光时,他又下意识挺起了胸膛。

我学生!

我骄傲!

“今天是最后一轮竞聘方案提交时间,经过此前几轮,想来各位都完善了最新方案,修正了此前的缺陷对吧?那么接下来就请讲讲吧……”

大会议室内,领导说完,便将主席台交给了在场所有参与竞聘的导演。

冯小钢先上台,讲了一些比较市侩的内容,方案主题思想透着明显的功利化。

李按则邀请到了林徽因的侄女、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林璎共同参与竞聘,陈述中引用了胡适的话,方案主打古典中国风……

田状状团队的方案和李按的思路比较相似,也是中国风路线,只是思想上稍显陈旧。

听了几个团队的竞聘方案,吕睿觉得还是张艺谋的更合适。

他的方案核心主打务实,不仅考虑了如何将作品完美呈现,还准备了十几个应急方案,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都详细列举,对开幕式上中国风与国际化元素的融合也有周到考量,力求万无一失。

几位领导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有什么好竞争的,还有谁比张艺谋更合适?”

吕睿暗自嘀咕,这种场合,论玩大场面,谁能能拼得过张艺谋?

吴宇就更不用说了,他那《风语者》拍的可太拉胯了,更别提这种关乎国家和民族性质的赛事开幕式,他根本没这个能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台上这时忽然传来朗朗吟诗声,吕睿猛地抬头,满眼惊愕。

原来传闻是真的啊?!

以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开场后,陈凯哥开始阐述自己的方案。

具体内容是什么,吕睿没听清楚。

他只知道,听完陈凯哥的方案后,自己好像陷入了某种玄而又玄的状态中,飘飘欲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