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朝堂争锋(1 / 1)
金銮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斜射而入,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色沉静地翻阅着户部呈上的治理方案。林澈站在文官队列前端,目光落在殿中央那幅巨大的津南地区地图上,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诸位爱卿,“朱元璋合上奏折,声音在殿堂内回荡,“户部所拟盐碱地治理方案,朕已阅过。贾侍郎,你来详细说明。“
贾赦挺着圆滚的肚子迈出队列,脸上堆满自信的笑容。他朝皇帝深施一礼,转身面对众臣时,下巴不自觉地抬高了几分。
“启禀陛下,经户部与工部月余研讨,我等认为治理津南盐碱地,当以'堵'为主。“贾赦挥手指向地图,“首先沿盐碱区边缘修筑堤坝,防止周边盐分渗入;其次挖掘深井,抽取地下水灌溉;最后广施石灰,中和土壤碱性。“
朝堂上响起一片赞叹之声。几位老臣频频点头,工部尚书甚至拍掌称妙。林澈却盯着地图上被红线圈出的盐碱区域,手指在袖中微微收紧。
“陛下,“贾赦得意地扫视群臣,“此法简便易行,所需银两不过三千两,一年内必见成效。“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众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贾侍郎老成谋国!“
“此法甚妙!“
赞誉之声此起彼伏。林澈深吸一口气,迈步出列。他青色官袍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素净,与周围锦绣朝服形成鲜明对比。
“陛下,臣有异议。“
殿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个年轻的国师身上。贾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朱元璋抬了抬眼皮:“林爱卿请讲。“
林澈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津南地区:“贾侍郎的方案看似合理,实则谬误。筑堤堵盐只会导致盐分在内部积聚;深井取水更会加速地下水蒸发,使盐碱化加剧;至于施用石灰——“他停顿一下,声音清晰如磬,“碱性土壤再加碱性物质,无异于火上浇油。“
朝堂上一片哗然。贾赦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宽大的朝服下胸口剧烈起伏。
“荒谬!“贾赦厉声喝道,“国师此言,是要否定六部众臣一月心血吗?“
林澈不为所动,转向朱元璋:“陛下,这无异于纸上谈兵。“
这句话如同冷水泼入滚油。朝堂上一时间陷入混乱和愤怒之中,群臣纷纷站起来指责国师林澈的态度。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探讨这个治理津南盐碱地的方案,却被林澈一句否定摧毁了所有的努力。
“国师,你这是何意?这个方案可是我们群策群力才得出的,你怎么一言而决就否定它?“工部尚书李岩拍案而起,花白胡子气得直颤。
“是啊!国师,你难道不支持我们的努力吗?“几位年轻御史也跟着站起,脸上写满愤懑。
贾赦见势更是添油加醋:“陛下,国师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此风断不可长!“
群臣的声音群起而至,愤怒和不满洋溢在大殿之上。林澈却保持平静,他冷静地看着群臣,等喧哗稍息才开口:“诸位,这个方案虽然是经过你们探讨得出的,但我认为并不完善。治理盐碱地是一项艰巨任务,我们不能马虎对待。“
“那国师有何高见?“贾赦阴阳怪气地问道,眼中闪着挑衅的光。
林澈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在御前展开:“臣建议采用'排、洗、改、种'四步法。首先开挖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其次引清水灌溉,冲洗土壤盐分;然后施用农家肥和绿肥,改善土壤结构;最后选择耐盐作物轮作。“
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仔细端详着图纸。那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沟渠走向、灌溉路线和不同作物的轮作顺序,显然经过精心设计。
“此法需多少银两?多长时间?“皇帝问道。
“初步估算需白银八千两,三年可见成效。“林澈如实回答。
“八千两?!“贾赦夸张地惊呼,“国师这是要把国库掏空吗?“
朝堂上再次骚动起来。几位掌管财政的大臣面露难色,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林澈却镇定自若:“贾侍郎,津南地区连年歉收,朝廷每年减免的赋税就不止八千两。长痛不如短痛。“
“胡说!“贾赦厉声打断,“你怎敢在陛下面前妄言国策?“
朱元璋眉头微皱,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林澈注意到这个细节,知道皇帝正在权衡利弊。他决定再添一把火。
“陛下,臣请展示一物。“得到准许后,林澈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后是两株麦苗,“左边这株产自津南盐碱地,右边则是正常土壤所产。诸位请看差异。“
两株麦苗对比鲜明:左边的又矮又黄,根系稀疏;右边的青翠挺拔,根须茂密。朝臣们不由自主地凑近观看,有人发出惊叹之声。
贾赦却不以为然:“区区两株麦苗能说明什么?国师未免小题大做。“
“贾侍郎,“林澈直视对方,“一叶知秋。津南万亩良田,如今产出不足三成,多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若不尽早治理,恐酿成大患。“
“危言耸听!“贾赦拂袖冷哼,“我大明幅员辽阔,区区津南之地,何足挂齿?“
林澈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贾侍郎此言差矣。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今日放任津南,明日就可能蔓延至整个华北平原。到那时——“
“够了!“朱元璋突然出声,朝堂瞬间寂静,“两位爱卿各执一词,朕需实地考察后再做决断。“
贾赦脸色一变:“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赴荒野?“
林澈却深深一揖:“陛下圣明。实地考察最能明辨是非。“
朱元璋站起身,朝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三日后,朕亲赴津南。退朝!“
随着太监尖细的“退朝“声,群臣跪拜恭送。林澈刚要起身,却被贾赦拦住。户部侍郎肥胖的脸上挤出一丝假笑:“国师好手段啊,连陛下都被你说动了。“
林澈平静地整理衣袖:“贾侍郎言重了。为国为民,何谈手段?“
“哼!“贾赦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别以为有陛下撑腰就能为所欲为。津南之事,没那么简单!“
林澈目送贾赦愤然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他隐约感觉到,这场关于盐碱地的争论,背后似乎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