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编辑部请吃饭(1 / 1)
叶子楣生于1966年,今年正好二十岁。
作为一名外形、气质绝佳的女生,叶子楣从小就被邻居夸赞长得有明星像,为此,她去年加入亚洲电视台,成为了亚视的艺员练习生。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亚视一年招收几十名练习生,要想从其中脱颖而出,简直难如登天,去年,叶子楣参演了亚视筹拍的几部电视剧。
但反响平平。
今天早晨,她听周围人一直在议论《光头妹》这部电影,本着学习的态度前来观影。
谁知道,一看之下却大失所望。
想着下午还要回电视台参加训练,这才急匆匆走出来。
想不到居然被人当街拦住了。
叶子楣裹了裹身上的外套,微微退后一步,警惕地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
他看起来很清秀,跟自己差不多年龄,但面生得很,印象中并没有这个人。
“喂,你找我什么事?”见陆深眼神呆呆的,叶子楣又问了一句。
“额……”
陆深平复一下见到女神的激动,“女士,我想请你吃个饭,可以吗?””
“请我吃饭?你不是想骗我钱吧,我可没有。”叶子楣口罩上方的眸子一耷拉。
“不,不是……”陆深哪怕演过十年的死尸,早就宠辱不惊,但面对女神,还是被搞得不会了。
他很想说自己不是骗子。
但骗子同样不会承认自己是骗子。
如今的港城,社会治安复杂,各类骗子也横行其道。
比如经典的「金劳骗局」,冒充落难商人用假的劳力士抵押,当街跟受害者借钱。
「星探骗局」,冒充星探招聘模特儿、高薪文员等,应聘之后再诈骗保证金。
「白马王子骗局」,冒充富家公子跟女生交往,靠着送假名牌,假珠宝等取得女生信任,再用生意周转等理由骗钱消失。
特别是女生,警惕性本来就很高。
“好啦,看你样子还不错,以后还是找个工作,不要到处骗女孩子了。”
叶子楣歪了歪嘴角,已经绕过陆深,快速走远了。
陆深一脸懵逼!
自己就说了两句话,就被当成了骗子了?这找谁说理去,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真的像是骗子嘛?
看见影院门口,有专门展示影片名字的玻璃橱窗,陆深忍不住走过去。
橱窗里映出陆深的影子。
头戴贝雷帽,上身白色衬衫外加灰色夹克,下身一条西裤显得双腿修长,再配上黑色的皮鞋。
这哪儿是像,分明就是!
邂逅女神,却被当成骗子。
一整个下午,陆深都有些闷闷不乐,下午场的《光头妹》一散场,陆深也懒得搞什么宣传了,直接乘坐叮叮车回家。
刚刚走到唐楼楼下,
楼道里一个人影转了出来,那人低了头,砰的一声,脑袋撞到陆深下巴上,两人都不由惊呼一声。
“嘶,纪记者,你是个土豆雷吗,再加把劲,我就被你炸死了。”陆深翻了翻眼皮,看着面前的女生,对方正是昨天遇见的纪香凝。
“陆先生,你走路魂不守舍的,明明是你撞得我好不好。”纪香凝也揉着脑袋。
“这里是我家,你莫名其妙跑这里来干什么?”
“昨天说好了,杂志印出来要给你送一份,刚刚我等了你半天了,还有,土豆雷是什么鬼?”
“就是爆发力强,能炸死僵尸的土豆。”
“陆先生,我总感觉你是在骂我,算了,昨天写的那篇报道,让我们《明报周刊》销量涨了百分之三十,所以,我上班时间跑出来,是代表编辑部,请你吃顿饭?”
“吃饭?”
陆深愣了愣,不过很快明白过来。
今天纪香凝写的稿子,很多都用了后世的新词汇,这些俏皮而又表达精准的新词,可是后世网友们总结的精华。
能让杂志销量暴涨,也在情理之中。
对了!
可不可以让纪香凝,帮自己联系一下叶子楣?
“纪记者,我也正好有事找你?”
“那感情好,咱们现在就走吧。”
纪香凝不由分说,抓了陆深的手,走向停在楼前的一辆大发牌轿车。
80年代,
港城轿车以欧洲品牌跟日系品牌为主,纪香凝的这辆大发,同样是日系车,不过比起其他车,大发的车型小,省油。
更加适合女性,以及港城的狭窄街道。
纪香凝作为记者,开这么一辆微型车可以理解。
但对于陆深来说,就不怎么友好了。
坐在副驾上,不得不曲腿低头,就像是被关进了一个野兽笼子,纪香凝也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笑了一声。
“陆先生,还请你忍一忍,我们很快就到了。”
“纪记者,我劝你以后还是换辆车吧,不然你是交不到朋友的。”
“陆先生,你呢,是开的欧系豪车吗?”
“呵,欧系算什么豪车,我的车总价达到了千万,有专职司机跟路线,每天早晨过来接我。”
“啊,上千万的车,那是什么牌子?”
“看到了吗……”
陆深顶着一张面瘫脸,伸手指着路上行驶的有轨电车,“那就是我的车,只要我一招手,司机就得赶紧停下。”
“陆先生,那确实要上千万……”
……
说着话,两人到了一家镛记酒家。
这是港城最出名的一家富豪餐厅。
记香凝显然准备大出血,不仅点了镛记最经典的烧鹅,还又点了清蒸石斑鱼、避风塘炒蟹等几个配菜。
当桌子上面摆上琳琅满目的菜品时,陆深也被惊呆了。
“纪记者,你不是准备割了我腰子,然后点的断头饭吧?””
“陆先生,我割了你腰子干什么?”
“难说,你们记者神通广大,跟各行各业都有联系,谁知道有没有干一些兼职的违法勾当,这一桌比得上我一月工资了。”
“放心吧,陆先生,我昨天写的那篇新闻稿,价值有一千呢。“
“记者这么赚钱的吗?”
陆深错愕,纪香凝写的那篇报道,虽然比一般的新闻稿要长了一点,但也不过三千字左右。
换句话说,三个字就可以卖一块钱。
要知道,
现在可是80年代,普通港人的工资不过1500—2000左右,还要每天累死累活地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
纪香凝的收入,足以抵得上十个普通工人了。
陆深立刻拿了筷子,夹了一根鹅腿放在了自己面前的盘子里,分土豪、吃大户,向来是人生一大乐事之一。
“公主,你也请,千万不要客气。”
“呵,陆先生,你这态度变得也有些太快了吧,刚刚还担心我割你的腰子呢,现在不怕我下毒啊。”
“嘿,你这样的社会精英,怎么可能给我下毒,除非你们《明报周刊》改成发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