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们为自己代言(1 / 1)

加入書籤

正炫耀的杨玲闻着饭香,跑了回来。

端饭、摆菜、搬凳,每人都忙着为吃饭做准备。

贾珠:“马姨,等空你也让丽姐量量,给您做身新衣服。”

看到何丽为两小孩都做了,知道丽姐是真心对小孩,肯定源于对杨大哥的情义,同样的,对他妈也不会差。

马桂芳一听要给她做新衣服,心里乐开了花,活了几十年,她还没穿过一件新衣服。

她的衣服,都是捡人家剩下的,没有补丁就算最好的了。

乡下的杨婆子到了一趟城,穿一身新衣服,得意得很。

说她姑娘糟践东西,没穿几次的衣服搁着不穿,她看不下去,拿来改了改,穿着到处炫耀。

这下好了,等杨穗回城,我去乡下接她,给她看看城里真正的新衣。

比她自己乱改的破玩意,好太多。

想象回乡大家恭维她的样子,心里激动起来。

嘴上却假意拒绝:

“我老太婆有衣服穿,新衣服给我浪费,不用……”

贾珠正想回答,不浪费,要给她一身。

“小珠,你不知道,我妈喜欢穿旧衣服,嫌新的硬,磨皮肤。”何丽抢先回答。

本想继续说,她们厂料子特别软,不硬。

转念一想,丽姐这样说肯定有原因,遂没再开口。

眼见到手的新衣被自己说黄,马桂芳只能生闷气。

怪自己不会说话,更怪何丽。

抠门!

等收回钱,去商店买,买最好看的,马桂芳安慰自己。

几日后,差不多做了一半布料,100多条。

期间,何丽、贾珠去商场转了转,类似同款(没她们好看)要卖35元左右,决定定价20,试试水。

摆摊地方,看准了离家不远的市场,很多小摊贩都在那儿。

摆摊第一日,何丽、贾珠同出。

她们守了一小时,看的人挺多,一听价格都走了。

一天下来,只有一姑娘还价10元。

在地摊,用10元买条裙子,不算便宜了。

她们也不会亏,贾珠刚想答应,被何丽拉住:

“姑娘,我们裙子质量很好的,样式也新颖,商场里没我们家这个好,还卖3、40呢。

今天我们姐妹第一天,讨好彩头,给您便宜一套,最低也要15了。”

这姑娘逛了商场,舍不得花那么多买一条,路过时看到这,似乎比商场还好。

但见没人买,决定杀价,杀了5块也是好的,决定买下。

“那行,我要了。”

这姑娘也成了她们第一天唯一客人。

摆摊1天:收入15元。

晚上,回家两人都耷拉着脸。

性急的贾珠问:“丽姐,我们是不是价格定高了,要不要降降?”

每条15,她们也不少赚,就是担心15会不会也高。

降价,何丽也考虑过,但她们家质量不差,降价太亏。

每条少赚几块,总的利润少一大截。

“小珠,我们只是商场的一半价格,质量比她们好,再等等,多摆几天,遇到识货的,慢慢买的人就多了。”何丽分析。

贾珠认为何丽说得有道理,过几天再看看。

进来的马桂芳,见她们原本的货都拉回来。

故意问道:“今天卖了多少?赚钱了吗?”

“马姨,今天人少,只卖了一条。”贾珠垂头丧气地说。

马桂芳在一堆裙子中,挑挑拣拣:

“我就说,这些裙子没人会穿,还不信。

别说本钱,租三轮的钱也要搭进去。”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出门前,马桂芳幸灾乐祸地又来一句。

本就郁闷的贾珠听了以后,更是冒火,想发又不能,只是悄悄问何丽:

“她怎么这样?”

原先的马姨看上去慈祥温和,今天竟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道还以为换了一个人。

贾珠不了解马桂芳,先前被她表象欺骗,所以才如此惊讶。

何丽安慰她:“别理她,她就这样。”

这还算好的,背后使刀子才可怕。

听何丽语气,贾珠明白了:怪不得丽姐不给她做衣服,原因在这。

这种人,她不配!

何丽却想到刚刚马桂芳的话:不会买他们裙子。

为什么?马桂芳认为这衣服伤风败俗,没人买。

可事实并不是,当下改革开放很多年,人们思想慢慢转话。

今天没卖出去,是因为他们没看见裙子的好看。

上身!

衣服只有在身上,才能展示它的美。

拍了拍头,何丽惊呼:

“死脑袋,怎么早没想到!”

激动对贾珠说:

“小珠,我们今天没卖出,不是因为东西不好,是因为我们宣传没到位。”

“宣传?”贾珠挠头发。

“对。打广告很重要,卖东西就更容易。”

“那不是要很多钱!”贾珠摊摊双手,表示我没了。

何丽笑着,假装责备:

“你咋这么傻呢?谁说要我们花钱打广告!”

“那……”不花钱还能打广告?

何丽指了指贾珠和自己:

“我们自己就是广告,明天我们穿裙子,卖裙子。

一边打广告,一边卖。

我们为自己代言!”

听明白的贾珠,歪头询问:“这能行吗?”

穿裙子摆地摊,没见人这么做过。

何丽坚定:“肯定成,穿上后人家看到效果,绝对买的人很多。”

虽没见过,更没做过,但贾珠相信何丽,决定听她照办。

晚饭后,杨家。

忽一敲门声,杨树开门,见来人很惊讶,连问好也忘记了。

门外人:冯主任,杨树学校教导主任。

冯主任稍低头,微笑:

“杨树同学,不请我进去坐坐?”

回过神的杨树大大开门,侧身:“主任,请进!”

又朝里大声喊:“妈,奶奶,主任来了。”

两人从里屋走出来,马桂芳边走边问:“是街道主任吗?”

大晚上,街道主任来干嘛?

见来人不是,马桂芳满脸茫然,头顶上挂一大问号。

何丽见过冯主任,做起了介绍:“妈,这是小树学校教导主任,冯主任。”

“冯主任,这是小树奶奶。”

冯主任立马伸出手:“您好!杨树奶奶,敝姓冯,单名一个磊字,三石头的磊,现就职人民学校作教导主任。”

马桂芳立马握住他的手,笑脸相迎:

“你好,你好……”

不愧是教导主任,文质彬彬,又讲礼貌,要是当我女婿,那就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