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科学家安全工作解决方案,方大夫您能治疗脱发吗?(月票加更)(1 / 1)

加入書籤

人家都这么说了,方言也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这会儿一旁的朱同志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监督他的。”

方言看向朱同志,对方表示:

“我是他领导!”

邓同志说道:“瞧这话说的,我也没蛮干过啊……”

朱同志笑了笑:

“那可说不准……之前老于还在跟我反应,你在实验中防护没做到位呢。”

邓同志被说到后,当即反驳:

“哎呀,他自己忙起来不也一样丢三落四的,而且我身体比他好,我没近视,生病时间也比他少,他体检一堆毛病。”

朱同志说道:“反正你们都得注意,人家方大夫是一片好心,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你必须重视起来!”

邓同志张了张嘴,然后才说道:“行,我……我接受批评!”

“以后一定在工作中遵守工作准则,保护好自身安全。”

听到这话,朱同志说道:

“诶,这样才对嘛!”

他转过头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看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方言也知道有些事儿一两句说了也就那样。

而说多了反而会起反作用。

他只能点点头,说道:“另外还有一些事情我要叮嘱一下。”

邓同志这会儿表现的态度很端正,他说道:“好好,您说,我记着!”

方言对着他说道:“灵芝孢子粉必须单独用温水冲服,水温别超过60度,否则有效成分会被破坏。黄连这类苦寒药最好餐后半小时服用,避免刺激肠胃。”

“嗯,好,这个您刚才说过。”邓同志点点头。

然后方言继续讲道:

“三个月内忌食辛辣油腻,尤其要避免您之前喝生水的习惯,蛔虫卵最爱藏在生水里。平时多喝山药小米粥养胃,早晚餐可用茯苓糕替代馒头。”

邓同志继续答应:“明白,我以后带个水壶在身上。”

方言看他答应的挺痛快,转过头对着一旁的朱同志说道:“对了朱同志,您能给他们这种需要出外勤的同志,配个生活助理吗?”

“生活助理?”朱同志一怔,大概是没明白这个是啥东西。

方言解释道:“就是生活秘书,专门管他日常生活习惯的。”

这名字他一下恍然大悟,然后有些迟疑:

“这个……”

“有困难?”方言问道。

他老实说道:

“现在没有负责这块儿工作的人员,如果要配备,是需要选拔的。”

方言知道他们是保密部门,里面的所有人都需要选拔审核,并且非常严格。

特别是负责他们这些关键人员生活的人。

但是不能不执行啊,方言说道:

“那您就选拔一下吧,我也知道人的精力有限,我老让他做这做那的,他也记不住,就算是记住了也不一定有那个精力来完成,最好还是派两生活助理或者叫生活秘书,给他准备好这些东西。”

“您想一下,一个健健康康的人,和一个老生病的人,谁的工作效率更高?”

听到方言的话,和邓同志一个劲答应不一样,他是真的在思考。

过了好几秒才点头:

“行,您说的对,这事儿我回去就去办!”

方言转过头来,对着邓同志说道:“还有您也得做好实验防护工作,之前你们那边的经同志就是没做好防护,实验场所暴露损害到了身体,现在搞成职业病了。”

这是老调重弹了,邓同志说道:“好,我记下来了!”

方言看了下他的医案说道:“另外,您每天午休必须保证30分钟平躺,您肝气郁结的根源就是长期熬夜……所里要是没床位,我给您开证明申请行军床!”邓同志说道:“那不用,我有自己的寝室。”

“我到时候躺半个小时就行了。”

方言把叮嘱也写到了医案上面,该说的自己都说了,接下来他对邓同志说道:“好了,大概就是这些了。”

邓同志悄悄松了一口气,眼前这个小年轻看病真是他见过最负责的。

检查的时候巴不得把全身都检查一遍,叮嘱也是一副要管到底的样子。

他心想难怪不得能够达成百分百治愈率。

这么复杂治愈率能不高嘛?有这严谨的程度不亚于搞实验数据。

“老朱,该你了!”他站起身,对着一旁的朱同志说道,颇有几分终于完事儿的轻松。

朱同志闻言,来到了方言面前诊台前坐下。

这位因为谢顶,看起来比邓同志还要老一些,但其实他和邓同志是同年出生的,甚至还要小几个月。

1924年12月25日,他出生在湖北宜昌一户邮政局职员家中。

他在求学过程中经历多次转学,1941年高中毕业,因疟疾错过高考,后同时被国立中央大学和交通大学物理专业录取,选择国立中央大学,读一年后考入西南联大。

1945年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留校任见习助教。这年他不到21岁。

1946年,21岁的他,作为吴大猷教授助手去美国学习原子弹研制技术,因美方限制,进密歇根大学核物理专业深造。

1949年,24岁的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而他在在校期间,担任多个学生组织职务,就是在这时候,他展现出了不一样天赋,既擅长科研,同时也擅长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

1950年4月,25岁的他,回国到北大就职。

1952年4月- 1953年1月,他作为高级英语翻译赴朝鲜参加“板门店谈判”,这年他27岁。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任物理系代系主任、教授,参与组建物理系。

1955年调回北大继续为国家培养原子能专业人才。

1956年4月入党,同年9月调任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物理研究。

1957年被秘密调入核工业部原子能所。

1959年调任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担起中国核武器研制共管的技术领导重任,这年他34岁。

此后他长期致力于核事业,在原子弹、氢弹、核试验、中子弹等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还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等众多科研项目。

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有深入研究。

他组织领导了两弹研究及核试验,参与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等工作。

组织领导了历次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参加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参与国家“863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期论证。

还创建了华夏工程院,组织实施了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

在北大、东北人民大学等高校任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物理学人才,也为核事业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力量。

1999年,74岁的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较于邓同志,这位生活和工作习惯据说非常好。

因此他也很高寿。

这次过来,方言还真是好奇,他能有什么病。

“方大夫,脱发能治吗?”朱同志坐下后开口第一句,就直接超出了方言的预料。

“啊?”方言一怔,不是……找自己治脱发?当然也不是不行……

结果他继续说道:“我听说脱发和心脏有关系,我这几年体检有偶发室性期收缩,今年症状好像有点加重,发作频率搞了一些,有时候还有惊悸的情况,前段时间体检,他们说我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说完苦笑着摸了一下头:

“你看这头发已经快掉没了。”

方言对着他问道:“除了脱发,心悸,身体还有其他情况吗?就比如睡觉,吃饭,上厕所。”

朱同志说道:“有!这些都有问题!”

ps:月票又多了200张,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2000字。

下午还有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