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岭南中医魁首邓铁涛,方大人又是我出卖你!(月票加更3K)(1 / 1)

加入書籤

因为之前和沈怀民打过招呼,所以方言还是打算先去找沈怀民,然后由他介绍去找邓铁涛邓老。

所以,手里的这两罐子茶叶肯定是不够的。

去之前还是去了一趟这边的商店,买了一些当地糕点。

司机带着方言去了一家在荔湾区第十甫路 67号的的糕点店。

据说是光绪十五年,也是是1889年创办的糕点店,叫莲香楼。

其以莲蓉制品为特色,方言买了一些推荐的鸡仔饼、老婆饼。

鸡仔饼咸甜适中,内有猪肉、花生、芝麻等馅料,香酥可口。

老婆饼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

接着才开车往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就是麻行街五十二号而去。

方言在车上把礼物分成了两份,一份是给沈怀民的,另外一份才是给邓铁涛的。

这时候已经要到下午两点了,沈怀民回家应该是已经吃完饭了。

没多一会儿,车停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红砖墙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标语格外醒目。

方言抱着礼盒下车,只见门诊楼前的梧桐树下,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围着一台老式自行车讨论什么。

有人看到了红旗轿车下来的方言,对着众人提醒。

广州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经常有干部来看病,红旗车其实不少见,除了看病的还有干部过来送礼看望的。

但是车里下来这么年轻的人,那就比较少见了。

“同志,请问沈怀民沈医生在医院里吧?”方言拿出烟一边递给众人,一边问道。

几个医生也没客气,接过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应到:

“真巧,他刚回来没多一会儿。”

说着其中一个医生问道:“听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

方言点点头:“我是京城来的,这是我的证件。”说着他把研究院的证件拿了出来。

众人接过去一看:“哟,华夏中医研究院……研究所主任!?”

“啊?”周围人惊讶。

“系啊?等我睇下!”

“咁后生嘅?(这么年轻?)”

然后指着上面的名字:“看这里……”

“方言!”

“唔系嗰个‘方言’挂?(不是那个方言吧?)”

然后有人说道:

“怀民肯定知嘅,去传达室给佢打个电话,叫佢出嚟!(怀民肯定知道,传达室去给他打个电话,叫他出来!)”

“你带那位方主任去树下坐阵,我去揿电话!”

然后拿着证件的人递还给了方言,并说道:

“方主任,您稍等啊,我同事去打电话,这里树荫下舒服,到这里来吧!”

“谢谢!”方言接过证件,来到树荫下站定。

“方主任从京城到广州这里来做什么啊?”一个水杯里放着胖大海的医生,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笑着回应道:“出差,顺便拜访一下朋友的师父。”

有人惊讶:

“沈医生啊?”

方言摇头:

“不是,是邓铁涛邓老,我是萧承志朋友。”

众人恍然:

“原来如此!”

然后有人终于忍不住问道:“那你是京城那个……治好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方言了?”

方言点头道:“是我。”

听到方言确认后,众人都纷纷上来握手:“原来是方大夫,幸会幸会!”

“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没想到今天能够见到。”

方言和众人握手后,拱手道:

“诸位抬举我了。”

接着有人问道:

“听说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来找你要过秘方?”

方言惊讶:

“你们消息这么灵通啊?”

他们笑着说道:

“香江那边的新闻咯!”

方言点头:

“嗯,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我还没给他们。”

接着立马有人说道:

“这个不要给了,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沈怀民的声音:

“方老弟!”

方言转过头,看到沈怀民已经小跑着过来了。

他挥挥手:

“沈哥!”

接着他对着其他医生拱了拱手说道:

“诸位,回头再见!”

“好好!”一众医生点头。

“您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沈怀民对着方言问道。方言从司机手里接过了提礼物的网兜,然后晃了晃说道:

“特意过来找你,帮我引荐去见一下邓老。”

说完还把一袋网兜递给了沈怀民:“这个是莲香楼的糕点,给你带的。”

沈怀民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呀,你这也太客气了!”

不过他马上接了过去,对着方言招呼:

“走吧,我这会儿正好没事儿,带你去找我师父。”

“今天我回来就和他说了你……”

方言递给司机同志一包烟,麻烦他在这里等,然后才跟着沈怀明一起朝着医院里面走去。

沈怀民他领着方言往医院后巷走,绕过门诊楼,穿过一片种满艾草的苗圃,青石板路尽头是一个医院员工楼的小区。

里面除了几栋十层的楼房,还有一些单独的小院二层洋楼。

带着方言来到其中一栋,沈怀民抬手叩门,门内院子里两只和方言家里一样的五红犬警惕的跑了过来,看到沈怀民后立马摇起了尾巴。

“这两只狗是附近村里的患者送他的,大的公狗叫‘阿杏’,小的母狗叫‘阿桔’,最通人性。”沈怀民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点头透过栅栏往院子里看去,看到里面铺着不规则的花岗岩地砖,东侧墙根种着一丛霸王花,肥厚的茎干攀着竹架向上生长,顶端垂着几朵未开的花苞,形如青瓷酒壶。

西侧有棵一人高的龙眼树,枝头挂着青绿色的小果子,树下摆着一张斑驳的石桌,桌上散落着几味晒干的草药深褐色的陈皮、浅黄的菊花、还有几茎带根的夏枯草。

靠近屋檐的地方,放着一个用的发亮的铁药碾子。

正对院门的是栋两层小楼,外墙刷着米黄色的石灰,二楼窗台摆着一排瓦罐,里面种着紫苏和葱苗。

一楼的纱门敞开着,能看见客厅里的酸枝木八仙桌,桌上摆着个粗陶茶壶和几只蓝边茶碗,墙上挂着幅《神农尝百草》的年画,两侧贴着泛黄的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怀民,是你吗?”二楼楼顶上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询问。

“师父,方老弟过来了!”沈怀民大声回应道。

楼上声音愣了一秒,然后回应道:“好,来了!”

接着传来下楼的声音。

不一会儿,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掀开纱门。

两只五红犬跑到他面前,尾巴都快摇成螺旋桨了,喉咙里发出亲昵的低鸣。

“阿杏、阿桔,去去,一边趴着,别吓着客人。”

等着中年人说完,两只狗立马一溜烟的就跑不见了。

中年人来到门口,对着方言他们招呼:

“进来吧!”

中年人头发乌黑,梳得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副半旧的圆框眼镜,镜片后一双眼睛明亮有神,眼角皱纹虽深,却透着矍铄的精气神,任谁看了都猜不出他已过花甲。

方言知道,这就是邓铁涛了。

他当年曾随傅振嵩学习太极拳及八卦掌,和方言师父陆东华一样,都是常年习武的高手。

这位今年已经六十二了,但是看起来也就五十出头的样子。

举手投足间,都能看到习武之人的影子。

邓铁涛笑着推开栅栏门,伸出手掌邀请,方言瞄了一眼,发现他掌心布满粗粝的老茧,虎口处还有道淡淡的药渍。

他笑着和方言说道:

“早就听说京城有位敢用重剂的小方大夫,今日总算见着真人了。”他侧身让路,衬衫袖口挽起两寸,露出腕间褪色的布绳手环。

方言拱了拱手:

“我也是久仰您的大名了!”

邓铁涛笑着说:“哈哈,承志在信上提起了你好几次,说你精通各派手段,极为擅长治疑难杂症,半个月前他寄来的信里写了你的医案,我在学校里里讲了三堂课呢。”

方言没想到萧承志这小子居然还搞这种事儿。

他拱了拱手说道:“我也在他身上学了不少您教的本事,受益匪浅……”

邓铁涛一怔,旋即乐了。

方言这是在说,萧承志把师门本事拿出去做交换了。

果然还是年轻人啊!

嘴里一点藏不住话。

“您这院子打理得真精神。”方言岔开话题,看着院子赞叹道。

“都是些花花草草,种着用来搞实验了。”邓铁涛笑着摆手,领着方言走进客厅。

屋内陈设简朴,酸枝木桌上摆着台老式座钟,钟摆“滴答”声响中,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艾草香。

墙上挂着幅《黄帝内经》选段的书法作品,落款是“庚申年铁涛书”,下方的竹制书架上,《本草纲目》《温病条辨》等典籍摞得整整齐齐,书脊处贴满了泛黄的标签。

“坐吧,别客气。”邓铁涛从书架旁的瓦罐里取出茶叶。

方言把自己的礼物也放到了茶几上。

这时候邓铁涛转过身看到茶叶罐上的“中央特供”也是微微一怔。

他像是想通了什么:“哦,对了,听说你还拜了中央医疗组的焦树德为师?”

“这南朱北焦,两大虫医的手段,可都被你学去了啊!”

方言一愣,心道:

好家伙,又是萧承志出卖自己的?

莫不是这家伙……是去京城搞情报的?方言拱了拱手,说道:“都是廖主任牵头帮忙,我才能拜在焦师门下,而且现在还有不少东西都还没学呢。”

邓铁涛一边招呼沈怀民烧水泡茶,一边说道:“那也是上级领导看中你的本事。”

说罢他又好奇的问道:“对了,我还听说,今天你和怀民在飞机上救了个病人。”

“用的是随身带着的四逆散药粉?不知道附子这种药,你做成药粉是怎么处理的?”

方言说道:

“哦,您说那个啊……是我们研究所的技术。”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8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