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没有容错的肺癌治疗,你们质疑方言(1 / 1)

加入書籤

方言一听和有这话,忍不住心里咯噔一下。

这次是真要给自己上强度了。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相当淡定的,对着何佑点了点头。

然后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口罩,现场的每个人都给了一个。

这患者肺部的问题,最好还是提防一些,毕竟他们自己的随行医护人员也是带着口罩的。

其他人接过口罩后纷纷戴上。

方言看到昨天见过一面的魏先生,也跟着一起进来了。

他是这个病人的家属。

进门后先走过和方言握了握手。

然后才对着方言指了指病床上的人,说道:

“这个是我家中的堂兄。”

“他是三个月前得病的,在香江那边治疗过,情况不太理想,我们知道您医术很好,而且出名的就是治疗肺病,所以这次就回来了。”

“具体情况让我嫂子给您说。”

说完后他把一个看起来体态丰满的中年妇女叫了上来。

这女人看起来就是那种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

身上的穿着打扮,珠光宝气的。

看起来应该家里也是不缺钱的。

这位魏先生方言就知道,他是在香江做进口车业务的。

不管是整车还是零件,他都做。

并且还在国内投资了一个车厂。

他能够排在第一位,除了带来的病人很危重,估计也有贡献度在里面。

“魏太太,说说看您先生的具体情况吧!”方言对着患者的妻子说道。

患者妻子想了想对着方言说道:

“我先生年轻点的时候,在国外得过肺结核,后来治疗后好了,但是身体一直都不太好,就是不太能参与剧烈的运动,也不能累着。”

方言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半年前开始我们家的生意出了些问题,我先生就天天查账,而且还需要去国外跑,那段时间非常累,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脸色没有以前好了,大概是三个月前,他给我说,左边的胸部有些隐隐作痛,好像是感冒了,浑身没什么力气。”

“然后咳嗽的时候白色黏痰里带着一些血丝,并且还有些发低烧,流虚寒的情况。”

“不过那段时间的生意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加上他本身身体就不太好,所以有这些情况感觉也不足为奇,当时我让他去医院瞧瞧,他答应了过后转天又忘掉了。”

“结果后来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情况不但没好,咳嗽咳出的血丝越来越多了。”

“并且吃东西也吃不下,睡觉还老是做噩梦,尿黄,便秘什么的都来了,他感觉情况不对劲,这才抽了时间,和我一起去了香江那边的一家医院里做了体检。”

“当时的体检报告出来后,我们感觉天都塌了,他右上肺存在肺结核病灶,左上肺有肺癌转移灶。”

“医院的ct检查显示左中肺存在肺癌病灶。”

“5月30号的时候,我们又换了一家医院做了的病理检查,报告上说发现鳞癌细胞,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符合中等分化鳞癌的特征。”

“然后在新医院里,确诊他为“左中央型肺癌”后,住院接受了一个疗程的化疗。但是最近由于化疗后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降至那个什么……我不太会说,反正就是无法继续进行化疗,于是他们要求我们出院。”

“正好有人就推荐了方大夫您,说是可以回来试试。”

说罢她指了指随行的医疗团队,说道:

“对了,他们还带了检查报告。”

方言好奇的问道:

“您不是说医院要求你们出院了嘛?那他们又是……”

这时候那几个医护人员解释道:

“方大夫,我们是霍家私人医院的外派医疗保障团队,这次主要负责魏先生回京途中的健康监护工作。”

方言恍然大悟,搞半天原来是霍家医院的人,那也算是同事了。

接着他对着医护人员问道:

“你们都在给他输什么液?”

医护人员拿来一个箱子打开,对着方言展示道:

“魏先生化疗导致白细胞骤降,输注的是刺激白细胞生成的药物,这个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霍先生投资的实验室里做出来的,现在只是试验阶段,效果不太稳定还没上市。”

“不过目前没办法,只能先用上了。”

“另外还有白细胞降低后他免疫力极弱,我们加入了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最后就是魏先生他食欲差、便秘、体虚,我们辅以营养液维持体能,有氨基酸、葡萄糖溶液……”

方言看了看那瓶英国进口的重组人粒细胞集集落刺激因子,如果他记忆没出错,这玩意儿应该是1986年才登报第一宣布出现的,直到1991年才获得批准上市的。

不是,有钱人都提前享受科技的嘛?

“对了,这个是魏先生的检查报告。”就在这时候,随行的医护人员已经又递上来一个文件袋。

方言打开后,里面就是患者的各种检查报告。

报告上显示是:香江玛丽医院queenmaryhospital。

影像学检查(ct扫描):

右上肺:清晰可见陈旧性肺结核钙化灶,边缘纤维化。

左中肺:直径约3.5cm的占位性病变,边缘呈毛刺状,内部密度不均,符合原发性肺癌影像特征。

左上肺:多发小结节影(最大直径1.2cm),提示转移性病灶。

病理学报告:

支气管镜活检:检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呈巢状排列,可见角化珠及细胞间桥。

免疫组化标记:p40(+)、ck5/6(+),ttf-1(-),支持肺鳞癌诊断。

实验室数据: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x10/l(显著低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6x10/l,血红蛋白92g/l(中度贫血)。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68u/l),白蛋白32g/l(营养不良)。

肿瘤标志物:鳞癌抗原15.7ng/ml(显著高于正常)。

方言看到他们检查报告里的白细胞,忍不住眼皮都跳了一下。

白细胞降至1.8x10/l时,极可能死于败血症。

这几乎是给他送了个随时要死的人回来。

方言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患者,对着他问道:

“魏先生,能听到我说话吗?”

“嗯。”床上的患者有些虚弱的点了点头。

还好意识清醒,能够沟通。

方言摸到他的手,开始诊脉,然后对着患者说道:

“您把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患者吐出舌头,方言看到他舌红,苔滑白花剥。

接着方言把他左右手的脉搏都诊断好,发现脉右弦左弱。

然后他就开始思考起来。

中医将肺部肿块、咳喘等病症归为“息贲”范畴,患者存在肺癌病灶及咳嗽、胸痛等症状,与“息贲”中“喘咳上气,时唾血”的描述有契合之处。

刚才患者老婆说过,患者有肺结核病史。

中医认为痨病易耗伤气阴,加之他之前查账、出国奔波劳累、生意问题的情志影响,很可能导致正气更虚,所以他就是气阴两虚,中医里也说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他舌红、苔滑白花剥,就能看的出来是阴虚火旺兼痰湿内蕴;而脉右弦主肝郁或痰浊左弱主肾虚或气血不足,这就与气阴两虚、脾胃虚弱的病机相符了。

中医里肺也被称为“华盖”,主宰全身肌表。

肺气不足、皮毛不固就会自汗,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会内生痰浊,食欲不振、腹胀、神疲倦怠、乏力、气短等症状,都是由脾胃气虚所引起。

然而癌症的病因和病机十分复杂,接下来治疗时必须把固护脾胃作为首要原则。

因为化疗后白细胞骤降、食欲差、体虚。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免疫力难以恢复。

固护脾胃既能改善消化功能,又能为后续治疗抗癌、扶正奠定基础,这是通过调理脾胃以补肺也就是“培土生金”的治疗原则。

此外患者为中分化肺鳞癌,伴肺内转移,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相关。

但是中医可将其归为“痰、瘀、毒”互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鳞癌这玩意儿虽然生长较慢、转移较晚,但患者已出现左上肺转移,在中医视角里也就是提示“毒邪”较盛,需在辨证中加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思路。

此外化疗后白细胞极低(1.8x10/l),属“骨髓抑制”,中医里可视为“精血亏虚”,需兼顾补肾填精,因肾主骨生髓,免疫力和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方言现在治疗就相当于是走钢丝,已经没有试错成本了,不能走错了,一旦治疗方向走错了,这位嘎巴一下就死给你看。

所以他在脑子里,又把自己的想法前前后后的想了一遍。

确认有没有什么会出现错漏的地方。

还别说,还真是让他想到一点。

患者便秘、尿黄,可能有胃肠积热,此时若单纯用滋补药,可能加重“壅滞”,需配伍理气清热药物。

也就是中医虽强调“急则治标”,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在固护脾胃的同时,警惕“虚不受补”。

“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没?”方言身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他回过神来发现是何佑。

方言看了他一眼,说道:

“我还没检查完呢。”

何佑点了点头,抬手示意方言继续。

他现在身份是方言的叔外公,加上本来就是中医,所以过来说这些话,大家也没觉得不好。

这时候方言对着患者又确认了一遍刚才他妻子说的那些症状。

并询问他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有,我身上化疗后,皮肤瘙痒,有红疹,现在很难受。”患者魏先生对着方言补充到。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好,我记下来了。”

“除了这之外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

患者想了想,然后摇摇头表示没有了。

方言接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医案开始写了起来。

患者信息、主诉和家属代诉,病史,写完过后,方言写起了中医辨证。

这下周围的一群中医顿时瞪大眼睛,都盯着方言手里的医案,想看看他怎么写。

只见到方言写道:

病名:息贲(肺癌),兼肺痨(陈旧性肺结核)。

证型:气阴两虚,痰瘀毒结,兼胃肠积热。

病机分析:

肺痨久病耗伤气阴,复因劳倦、情志所伤,致正气亏虚,毒邪(癌肿)乘虚而入,搏结于肺,形成“息贲”。

舌红、花剥苔为肺胃阴虚,虚火上炎;苔滑白腻示痰浊内停;左胸刺痛、脉弦为痰瘀阻滞肺络;低热、盗汗为阴虚内热;纳差、便秘、尿黄为脾胃气虚兼胃肠积热;化疗后红疹瘙痒,乃药毒伤营,血虚风燥。

治则:急则固护脾胃以复生化,兼以滋阴化痰、解毒散结,佐以凉血祛风。

看到方言写的内容,大家都露出思索之色,只有金无病露出迷茫的神色。

没办法确实是水平有限,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不过这小子拿着笔就开始写了起来,仔细一看居然是在抄方言的医案。

众人惊讶:

不是,你这么明目张胆的吗?

不过方言看了他一眼,也没管他的,思考了一下后,就开始写起了治疗方法来。

处方:

生黄芪30g,太子参15g,麦冬12g,五味子9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9g,清半夏9g,当归12g,鸡血藤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瓜蒌仁15g,火麻仁15g,炙甘草6g。

方剂加减:

凉血祛风:加丹皮12g、赤芍12g、白鲜皮15g。

止血化痰:加白及15g、仙鹤草30g、川贝母9g(研末冲服)。

通腑泄热:加酒大黄6g(后下)、枳实9g。

煎服法:

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

看到方言的开出来的方子,周围的人表情顿时精彩起来。

方言这个方子的药实在太多了。

光是基础方就有十五味药,加上后面针对症状临时加减的方剂那就更多了。

算起来整整二十三味药。

最先提出质疑的人是何佑,他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伤寒论》经方不过七八味,一般我们最多就十三味药……你这二十三味药,不怕君臣佐使混乱吗?”

这话一出,魏家的人也有些惊疑的看向方言。

至于在场的其他中医(除了一脸懵逼的金无病),其实也想问这个问题,不过这话何佑这个身份来问是最好的。

大家纷纷都看向方言,向看看他到底怎么回答。

方言看了何佑一眼,淡淡的吐出两个字:

“不怕。”

然后他就自顾自的写起了方解来。

直接给何佑晾在了一旁。

倒是一旁谢春荣对着他们解释道:

“以前也有人质疑过方主任的药方,不过他的药一向治疗疑难杂症都是如此,况且《金匮》里也同样有超过十三味药的经方,侯氏黑散十四味,薯蓣丸二十一味,鳖甲煎丸二十三味,”

“这些经方中超过十三味药的方剂,其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主要都是用来治疗虚劳、癥瘕、中风等复杂病证,方主任开的这个也同样如此。”

一旁的金无病倒是搞清楚了现在的状况,他当即就像是个方言的卫道士一样,不爽的站出来说道:

“这有啥好质疑的?他能治好那么多人,不会还有人觉得他会乱开药吧?”

金无病扫视全场,寻找着敢冒头的。

就在这时候,方言已经把方解写出来了。

方解:

固护脾胃: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汤化裁)健脾益气,配陈皮、半夏和胃化痰,取“培土生金”之旨。

滋阴降火:麦冬、五味子(生脉散)养阴敛汗,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兼顾化疗后血虚。

解毒散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抗癌;瓜蒌仁化痰散结,配合川贝母增强清肺化痰之力。

通腑泄热:火麻仁润肠通便,酒大黄、枳实泻胃肠积热,使邪有出路;丹皮、赤芍凉血散瘀,白鲜皮祛风止痒,缓解化疗药毒反应。

接着方言又写了个辨证要点批注:

本案关键在于“虚实夹杂”:

气阴两虚为虚,痰瘀毒结为实,胃肠积热为标。

治疗若纯补则助邪,纯攻则伤正,故以健脾益气为根基,滋阴不恋湿,抗癌不伤正,通腑不伐胃。

需警惕“虚不受补”:

黄芪用量至30g,需观察是否出现腹胀、上火,若有则减半;酒大黄仅用6g,取“轻可去实”之意,得下即止。

接着金无病就开始大声的念叨了起来。

这家伙是个大嗓门,他把方言写的内容念了一遍后,环视一圈众人,说道:

“看吧,这方子有问题吗?”

“还有疑问吗?”

方言发现金无病这家伙真是和阿继同款性格啊。

虽然医术不行,但是打助攻是有一手的。

刚才何佑质疑自己,方言不好说什么,这家伙跳出来正好合适。

金无病搞得现场一片安静,在场其他人没有说话,因为反正刚才他们也没说啥,唯一尴尬的是何佑,他轻轻咳嗽了下,道:

“我就是单纯的提醒一下。”

“没有恶意的。”

黄启明在一旁说道:

“出发点是好的,我在国外也经常被学生问这些问题。”

两人一唱一和把尴尬的场面揭了过去。

方言倒是没有理会他,接着又写起了外治方案。

自己这个叔外公,可不像是个好人呐……

虽然刚才说话声音压的很低,但听到的人可不少。

质疑虽然看似合理,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安好心,就像是金无病这个愣头青问的一样,难道方言之前治好了那么多人,还担心他乱开药?

不过话说回来,金无病还是跳出来太快了。

方言其实本来想看看其他人的态度的,结果他蹦出来就是一顿喷,其他人都没好意思火上浇油了。

定了定神,方言继续写:

外治方案有针灸,外洗,还有好久都没用的耳穴疗法。

患者现在的状态非常不好,方言不光是要求稳,还得加快治疗速度,现在他就是个救火队长,得稳中求快,连消带打的把化疗的副作用处理好,还得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拖回来。

这内外配合也是关键。

穴位刺灸方案主要是固护三关,逆转虚陷。

穴位不多。

足三里(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刺此穴能快速激活脾胃运化,为内服黄芪白术汤铺路。

大椎(单)大椎为诸阳之会,叩刺拔罐可激发卫气,患者自汗、易感染,此操作如紧急修补城墙缺口。

血海(双)患者化疗后红疹瘙痒,属“药毒伤营”,血海调血祛风。

接着是中药外洗方,目的是透皮解毒,双路驱邪。

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丹皮20g,赤芍20g,苦参15g,薄荷10g(后下),生甘草15g。

用法:水煎400ml,温凉后用纱布蘸洗红疹部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接着是耳穴疗法,取穴:

肺(双)、脾(双)、肾(双)、内分泌(双)、皮质下(双)。

肺穴对应呼吸系统,调节咳嗽痰血;脾穴对应胃肠功能,改善纳差便秘;肾穴对应骨髓造血,辅助升白(肾主骨生髓)。

患者噩梦频发,按压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比内服远志更快改善睡眠。

写好之后,方言就把两张处方单递给了陈文伟:

“拿去药房里,一张内服,一张外洗,不要搞错了。”

“明白。”陈文伟接过后立马就小跑着出去了。

接着方言又从抽屉里拿出了研究院弄的耳针,还有好久都没用的天工针,准备给患者先来外治法弄一边。

之所以用天工针,不用海龙针,主要还是这位的病实在有点让人不放心。

而看到方言又拿出一套不同的银针,黄启明眼睛都亮了。

仔细辨认过后,他吞了吞口水,那张脸上闪过一丝羡慕。

忍不住赞叹: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这怕是应该是苏州华家的天工针吧?!”

“这是天下名针之一,你这手里的宝贝可着实不少!实在让人羡慕的紧!”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