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南洋本草通诠》完本,七月底的庆(1 / 1)

加入書籤

孟济民说道:

“你这‘拿钱拴人’的法子倒是实在……可要是真有人违约赔不起十倍,该咋办?总不能真把人逼上绝路吧?”

“到时候人家扯大字报,或者直接往楼顶一站,甭管其他的,到时候终归是让你名声遭殃。”

方言摇摇头:

“老孟啊,这契约是双向的,我没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既要违约又不想担责任,世上没有这种好事儿,真到那一步,我宁可名声受点损,也得把这规矩立住。”

“协议里写得清楚:基金覆盖学费、住宿费,每月还发十五块生活费,这已经够他们在食堂顿顿吃带肉星的菜了,而且五年下来,药圃里的草比他们手指头还熟,医案抄得比课本还厚,你觉得这样的人会轻易违约?真要是混日子的,头半年就得被拧出来,基金又不是没有审核机制,不是养闲人。”

孟济民听到方言这么说,也点了点头,说道:

“嗐,你早说这些我就不瞎操心了。”

“我就害怕你吃亏。”

说完他顿了顿,问道:

“你先前说外资药厂会来挖人,这事儿能有多严重?咱们中医的方子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挖了人,方子他们能抢得走?”

这都还是没影的事儿,孟济民感觉方言还是太紧张了些。

方言在街道口交警指挥下往下个路口拐去,同时说道:

“抢方子是笨办法,他们更会抢人。你想啊,等年底政策一松,那些洋药厂带着美金来,给十倍的工资,说不用背内经,不用背金匮,去他们新建的厂里做新药研发,你说刚毕业的学生动心不动心?”

说完还意味深长的说道:

“外国药厂其实早就盯着国内了,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

一旁的小老弟看了一眼孟济民,知道三哥说的是之前被抓的叔外公。

孟济民一下想到了之前美国和日本分别在访问期间有医生和大学拉拢方言的事儿,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

“那确实,我师父说过这事儿。”

国内只要有些名气的医生,多少都会受到这些外资的吸引。

方言说道:

“所以啊,咱们才要把根基扎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不说那些情怀义务,我就只说利益,建立一条成熟的利益链条,从上到下,有序健康的发展,能够保持我们中医主体能够和西医一样,有一套能够抗住风雨的骨架,站在西药厂面前能够挺直腰杆,他们能给的,我们也能给,甚至我们还能给的更多,这才是底气。”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相信说奉献对有些人有用,但是对大多数人是没用的,所以还是说利益吧,功利就功利吧!”

孟济民听到这里,认同的点了点头。

……

接下来的剩余两天的高考,方言都没有去参与了。

他和其他人一样都泡在研究院里面。

考场方面都是安排的其他人,大的问题没遇到,只是有些考场还是遇到一些中暑的考生和家属,七月份的天气确实热,还好所有人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这场全国关注度极高的高考,也就这么结束了。

结束高考过后,社会上的活动就更加的热闹起来。

方言从老胡那边得知,《黄飞鸿》的国内票房在高考过后就开始快速的增长起来,像是大家之前太过紧张了,这会儿开始看电影消费。

方言也是有些意想不到,想不到自己抄了个黄飞鸿的剧本,居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反应。

不过这段时间方言确实没空去看电影,他手里的活儿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现在大家都在紧张的做着收尾的工作。

等到这边的工作结束之后,就进入排版印刷的阶段。

之前就定下来要用彩板印刷。

所以里面加入的那些图片都需要真实的照片,这也是个庞大的工程。

方言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现在就在忙这些事儿。

这时候距离八一节,还有八天时间。

此外,秘方研究所扩招的事儿,同样正在同步进行。

卫生部孙司长的通知发下去了,不过目前还处于扯皮的阶段,有些人地方上不太想放,有些地方的人太远了,同意放人后还需要给人家做工作,甚至还需要谈一些条件,比如家属到京过后的工作,比如原来是干什么的,再分工作肯定不能比之前的差。

要不然家属就只能不来了,和家里人分居两地,好多人都不乐意接受。

这里面最好解决的反倒是孩子上学的问题,大人的问题比孩子的问题可要多得多,孙司长本来想把这些事情丢给方言的,不过其实这事儿都是他应该解决的,他也没办法只好开始拉扯起来。

倒是之前夏总编联系的那些回流专家,这些人听到消息后,一个个都比想象的积极,根本就没提条件,听到能回来搞研究,还是华夏中医研究院,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了。

主要是人家本来就是京城的人,好多都想着怎么回来呢,这下算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了,而且上班的地方还是很难进入的中医顶级研究单位。

不光是他们自己,就算是家里人也是相当支持的。

人家已经开始积极的购买火车票,准备举家回城了。

赵锡武副院长这边也在忙活这事儿,这十几个回来的人还有家属们,要安排的事儿可多了,之前他就是答应过方言要帮忙解决这事儿的,现在方言忙着另外一个项目的事儿抽不开身,那就只有他老人家来忙活了。

至于之前协和院长那边答应的……陈副院长手下搞科研项目管理的黄李,借调给方言的事儿,也是挺顺利的,现在今天人家已经过来了。

找方言报了个到,然后就去曾路泉那边了解现在研究所的情况了,他要趁着人到来之前,把所有的东西都理顺了。

等时间来到七月二十九日这天,下午三点,研究院会议室里。

赵锡武副院长环视着会议室里眼前这帮人。

此刻和十几天前完全不一样,人人面带倦容。

好些人胡子拉碴,还挂着黑眼圈,特别是上了年龄段的老同志,那种疲惫的状态更是严重。

不过大家这会儿都眼神明亮。

一个个目光落在桌案中央那厚厚一摞、墨迹犹新的《南洋本草通诠及热带病中医防治临证指南》最终稿上。

“咳,”赵锡武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同志们,我宣布……”他声音因为激动有些颤抖,不过话音未落,不知谁带头鼓了下掌,瞬间点燃了整个会议室。

哗——!

热烈的掌声骤然爆发,经久不息。

有人眼眶泛红,有人用力揉着酸胀的眉心,如释重负的笑容在每一张脸庞上绽开。

程老摘下老花镜,掏出布巾慢条斯理地擦拭镜片;年轻的研究员们则激动地互相拍着肩膀;连中央保健组一向矜持的几位,此刻也露出笑容,频频点头。

“了不得啊!十几天,硬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王文鼎教授拍着身边的王伯岳,“老伙计,这效率,搁过去想都不敢想!”

“是啊,”王伯岳推了推眼镜,望向正被一群人围住的方言,“关键还有个方言这主心骨顶着,思路清,魄力足。记忆力也是惊人,问什么都能记得,有他在当这么个谁也替代不了的职位,才让我们把南洋经验、丛林实战、现代药理,还有咱们老底子的东西,硬是给捏合成型了!”

“这部书,甭说献礼,我看啊,能当‘护身符’用!”

方言被几位老教授拉着说话,脸上是难得一见的轻松笑意,连日鏖战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被兴奋冲淡了不少。

他郑重地向众人说道:

“辛苦大家了,这书的含金量,离不开诸位的心血!排版和样图我们已经联系好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夏总编了,务必赶在‘八一’前把精装彩印的样本赶出来,确保部队同志们能第一时间看到咱们的心意!!”

接下来赵锡武做了个总结性的讲话,方言接着就把东西带去出版社那边了。

夏总编这边也是早就准备好了,接下来还有两天时间,他们即将开始加班工作,不过方言就不和他们一起了,这十几天时间方言确实累够呛。

打算好好的休息两天时间。

秘方研究所那边,已经有夏总编推荐的人来报到了,只不过现在还没开始正式上班,等到人稍微多一点的时候,才正式开启研究所的任务。

回来的人这会儿人也在安排家属的工作和孩子上学的问题。

当天晚上研究院这边还要组织一个宴会,方言作为项目主要的人员,也需要到场。

晚上七点,华夏中医研究院的内部食堂灯火通明,临时被布置成了庆功的宴会场。

原本的四方桌拼在一起,铺上了干净的桌布。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更有酒香飘荡其中。疲惫与兴奋交织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些熬得发青的眼圈和拉碴的胡须此刻也被笑容点亮。

气氛热闹而融洽,少了虚情假意的客套,多了肝胆相照的痛快。杯盏相碰的声音、笑语喧哗声此起彼伏。

参与项目的各位专家,无论是中央保健组的泰斗、研究院的骨干、出版社的夏总编,还是年轻的研究员们,此刻都放下了身份级别,共同沉浸在项目圆满完成的巨大喜悦和如释重负的轻松中。

赵锡武副院长红光满面,率先端起酒杯:“这第一杯酒,得敬所有人!咱们这十几天,真真儿是没日没夜!特别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前辈,还有我们的小方主任,眼睛都快熬干了。但这份心,这份力,值了!《南洋本草通诠》成了!它就是我们研究院,也是咱们在座每一位,砸下的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大家辛苦了!”

“干杯!”众人轰然响应,一饮而尽,脸上尽是骄傲。

席间不少人过来敬酒,方言也是照单全收。

这里都是中医精英怎么都得给他们面子。

不过人来多了,方言还是对着他们说道:

“以后少不了还要打交道的,大家不要搞的像是最后一次见面,一直给我灌酒啊!”

这下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接着还是有人来找方言喝酒,其中一个就对着方言说道:

“有这本书在南边兜着底,前线的同志们底气就足多了!我干了!”

方言一看这是之前在那边支援过医疗建设的同志,这酒一喝多,心里的话就说出来了。

其他人倒是也不以为意,还笑呵呵的指着这位敬酒的同志:

“你看他那劲儿,待会儿可别让人把他架回去。”

刚喝完,方言还没吃几口菜,然后又来人了。

“来来来,方主任,方主任呢?”一群年轻的研究员端着酒杯,簇拥着走到方言身边,“这杯必须敬您!您是总指挥,没您扛着、记着、统筹着,我们哪能这效率!”

方言刚被方和谦拉着说了几句话,转身就被热情的“围攻”包围。他赶紧拿起自己的酒杯,里面是老赵特意给他换的白开水,笑容真诚却带点告饶:

“诸位师兄,饶了我吧!刚还在跟你们说‘不要搞得像最后一次见面’,好家伙你们是真不客气啊!”

“哈哈哈……”周围的爆发出一阵大笑。有小伙子促狭地喊:“方主任,咱们这顿喝完,保准还得见面!谁不知道您那儿还留着好些个项目等咱们呢?您是跑不掉的‘主心骨’!”这话又引来一片认同的附和声和笑声。

此刻师父陆东华挤了过来,递给方言一大块蒸得软烂的红烧肉:“快,垫垫肚子。光喝,胃也受不了。”他眼神里充满了对方言这十几天殚精竭虑的关心。

“谢谢师父!”方言对着老陆感谢,端着就吃了起来。

三个师父里面,还是陆东华和他最亲近。

这时候,夏总编和林音夫妇也端着杯子走过来。夏总编用力拍了拍方言的胳膊,声音激动:“方主任啊!辛苦是辛苦,可这事儿做得!太漂亮了!排版的活儿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们出版社拼了命也给你‘八一’前做出来!我看了这书一出,影响力绝对小不了!我们出版社也跟着沾光啊!”

林音也笑眯眯地说:“就是,方主任真是干啥啥行!古籍修复、药理分析、统筹调度……哎呀,再加上一手好厨艺,今天这菜都比平常香!真是全才!”

方言说道:

“回头,到我家里,我给你们再做一顿。”

夏总编笑着说道:

“哈哈,那敢情好!”

这时候更多人凑过来,有人问道:

“方主任,这书出来了,回头给咱们大家都签上名啊!这可是咱们大家的军功章!”

“签!肯定要签的,出版社印刷那边就会把咱们的名字都印刷上去,每个人都有份!”

这时候一旁一个研究员说道:

“这书啊,是咱们全体智慧的结晶,功劳属于大家!要我说,应该每个人都在扉页上摁个红手印!这才是集体的印记!就像是广州那边的人一样,他们也是按了手印的。”

”这个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提议,却意外地引起了共鸣。

“好主意!印手印!”

“对对对!红手印!这才够劲儿!”

气氛越发热烈,大家仿佛已经开始畅想那本凝结心血的巨著模样。

好嘛,方言算是听出来了,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那边是什么样式,这边就要什么样式的。

“没问题!”方言说道。

“找红印泥去!”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立刻有两个年轻研究员颠颠儿的就要跑向办公室。

“书都没在这里,跑去拿过来有啥用?”赵锡武说道。

夏总编说道:

“没事儿,在空白页按上手印,到时候印刷上去就行了。”

听到这话,那两人立马跑了出去。

回来时举着个红漆印泥盒。

然后送到了赵锡武这边。

接着大家找来一张白纸,先签字,再按手印。

大家都让方言第一个来,方言他先捋了捋袖口,签完字稳稳按下手印,紫红色的指印像朵饱满的花。

接下来其他人跟上,焦树德,陆东华,程莘农,一个个的也跟着伸手,枯瘦的指关节在印泥里按了按,印在方言手印旁边。

陆东华笑道:

“我这老骨头也算跟上趟了,往后这书要是再修订,我还来!”

众人排着队摁手印,年轻人们嘻嘻哈哈比着谁的手印更周正,老教授们则一脸郑重,仿佛按下的不是指印,是沉甸甸的承诺。

这时候方言见夏总编,举着相机挤进来:

“都别动!我给大伙儿拍张照!就以这页红手印当背景,标题就叫‘中医人的军功章’!”

闪光灯“咔嚓”一亮,把满室的笑脸和那排深浅不一的红手印都定格下来。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今天查房过后,方言给自己放假休息。

忙活了十几天时间,脑细胞死了一堆,总算是把任务完成了,这时候才有空管其他事儿。

老爹和老丈人还有马文茵和她的生活秘书已经把生产线说明书搞定了,现在正在研究升级。

今天这会儿在方言书房里研究。

方言则是在院子里忙活,媳妇儿闲的没事儿,也在家里弄了一点东西种上,不过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基本上都没存活,方言这会儿在忙着重新种上花草。

“这大热天的不容易种活!”小老弟是种过地的,对着方言提醒到。

“没事儿,弄着玩嘛。”方言轻松的说道。

老胡斜靠在藤椅上,捏着一张刚送来的票房简报,啧啧有声:“我说……你真是走到哪儿都能点石成金!那边古籍修得轰轰烈烈,这边《黄飞鸿》的票房也跟着沾喜气似的,高考一结束,嚯!那上座率,跟坐了火箭一样!影院经理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方言笑着说道:

“这是大家憋坏了。一个高考,牵动了多少人的神经?考完了,总得喘口气,看点痛快的。黄飞鸿拍的不错,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发泄口子了。”

“可不是嘛!”老胡放下简报,凑近了些,“票房大赚,廖主任那边肯定高兴,咱们的流水又厚实了。”

方言点了点头。

这时候老胡又说到:

“对了,孙司长那边的人还没到吗?我这边都准备好岗位接收了。”

方言说道:

“没有,他这事儿办的不太行,地方那边也不太支持他的业务,估计要下个月人才会陆续到位,不过夏总编推荐的人倒是又回来了几个,我休息完开了八一大会就去弄那边的事儿。”

老胡又问道:

“那个借过来的黄李用起来咋样?”

方言说道:

“还行……”

说罢他讲道:

“说实话我感觉还是老贺厉害点,主要是老贺对中医了解的比较多,而且本来是在国外待过的,和老曾配合也比较好,黄李在没老贺的时候,勉强能用用。”

老胡说道:

“你说他出海去科研船搞卫生保障,都这么久时间了,也没回个信。”

方言说道:

“这个没办法啊,通讯技术就这样了……就算是能传输也是汇报重要的工作,我们联系不上也正常。”

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汽车的引擎声,然后敲门声响起,是考完试几天的陈大导来了。

陈大导带着老婆,一脸兴奋,进来后说道:

“方哥!嘿,我感觉这回考得还行!多亏了那几针‘醒脑神针’!”

“那提前恭喜你了?”老胡在一旁问道。

方言记得原来历史上,陈大导还是没考上,后来是扩招才被扩进去的。

不知道这回他咋样?

“嘿嘿,那不用。”陈大导笑的很开心。

等到他也找个藤椅坐下后,看到老胡手里的报告,说道:

“诶,你们这阵仗够大的啊,连我媳妇儿都说最近街上电影院人山人海的,《黄飞鸿》火成这样?你们不打算拍续集?”

孙佳林也说道:

“就是,我下午去看差点没买着票!你们可赶紧拍续集吧,肯定能继续火!”

老胡看向方言,问道:

“那你再写个剧本?”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