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比肩BBC的精良纪录片!一战封侯,勇冠三军!(1 / 1)
“苏毅主任,才下飞机,就来到了电视台?也太拼了吧?”
罗主任和庄主任正在聊天,今天晚上 6点 30首播。
两个频道都已经准备好,等待着播放。
时间也是刚刚好。
金棕榈奖弄到手,再次让苏毅有了更多的荣誉。
网络上不少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金棕榈, 2005年 6月份才有的百度百科。
自然很多资料不是很全面。
不少人去了才女徐婧蕾的博客上去问。
还有人问金棕榈和小金人谁厉害。
要说博客上的红人,苏毅流量肯定是第一。
但是徐婧蕾更为活跃,互动也多,每天写点情感文章之类的,不少人关注他。
甚至平常的日活量,比苏毅还多。
“奥斯卡是文艺加商业,双重看中,就好像星旗国人一样,要文艺,还要钱。但是难度也更大。”
“金棕榈则是偏重文艺,也很牛逼!”
徐婧蕾的解释文章,流量大的吓人。
自己都吓了一跳那种。
是之前的五倍左右!沾了苏毅,流量这么大?
“两个谁厉害我不知道,但一部作品获得两个奖项,少之又少!就算是他们好莱坞的导演,也很少见!”
这几条下来,直接让徐婧蕾涨了几百万的关注。
之前不少人在博客上说:苏毅牛逼!看样子,这是真的牛啊。
苏毅很少发博客,只有在一些可能自身流量不高的节目,这才会宣传。
之前是那兔,今天却是一组风景图片。
草原,颜色鲜明的湖泊,还有巍峨的山脉。
河西走廊!
期待值直接拉满了。
前半年的宣传,直接都给了这个纪录片。
苏毅也知道,这种纪录片的关注度不高,下了飞机回家坐了一会儿就过来了。
还带了几个兜子。
“这都是当地的土特产,都是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旅游、宣传部门的同志给的!你们就放心收下,谈不上贿赂。”
苏毅将东西递了过去。
“这次辛苦了,不过这文化旅游怎么还牵扯进来了?”
庄主任道了声谢,他也知道苏毅很辛苦,心中有着感激。
“老庄,这你还不知道?现在苏主任的节目,只要是跟地方有关系的,那都能带动旅游!没看到之前文旅部门的数据么?上过舌尖的城市,旅游消费贡献的 gdp,都增加了 30%!”
这么夸张?
老庄最近也忙的两眼发昏,差不多全天都是综艺。
而且苏毅去拍摄的这段时间,广告基本上都是庄主任谈的。
没有怎么关注其他部门的事情。
“之前什么节目也没有这样的效果,而且你以为那些天价广告商,都是傻子?伱们少儿频道,现在是苏毅当副主任,广告费都要比 1套高了!”
还没有开始播放,众人也就闲聊了几句。
“是啊,河西走廊遍布陇省几个大城市,我有预感,这次的节目要比舌尖的宣传效果更为惊人!他们自然要表示感谢。估计啊,节目播出之后,文旅部的领导还会写表扬信的。”
罗主任笑呵呵的说道。
可惜不是独播,要不然的话,收视率肯定会非常高。
“神州行,我看行!”
葛由那张搞笑的面孔出现在电视上,给移动公司打广告。
“接下来为您播出的是。”
“纪录片:河西走廊。”
“总导演:苏毅,副导演:王晓凌!”
·····王福林家。
“看到这个名字,还真是不容易。”
王福林有些感慨,他知道.自己有再大的成就,跟子女也没关系。甚至他们平庸无为,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王晓凌还是有才华的,之前也很有名气。
却一下被冷藏那么多年。
甚至一度萎靡,混吃等死。
要不是王晓凌引荐的这个学生,可能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爸,这次的纪录片.绝对有 bbc水准!我甚至觉得,还超越了!”
听到这话,王福林有些意外。
全球的纪录片中, bbc和星旗国国家地理,这是顶级的。
在王福林眼中,自己的儿子肯定不算是一个成功的导演。
但肯定是一个成功的摄影师。
“很好.龙国需要这样的导演没想到在暮年,还能看到如此全能的导演,听说这次连上美影的版权都谈了下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王福林看着电视,仿佛是自言自语,也仿佛是在感叹。
“意味着上美影看到了苏毅的潜力,要合作?”
王晓凌思考了一下。
“不你看的问题只是表面!这代表着上级领导对苏毅的重视!只要是苏毅想做的,都会开绿灯!”
王福林脸上有着感慨。
王晓凌仔细想想。
一开始狂飙的时候,还因为方部长的事情,差点没去上央台。
那是刚开始的时候。
后来出了舌尖、典藏、打拐三部曲、寄生虫之后上面的态度的确是变了。
只要是苏毅想要做的,都会全力支持。
苏毅想要帮助少儿频道,直接代理副主任!
明眼人都知道,早晚这少儿频道的主任,就是苏毅的!只要苏毅想在这里!
因为要发扬少儿频道,甚至是上美影的动画版权,都能给!纪录片 2000万,投资!
就算是广告费已经回本了,但假如是一个体制内的国家一级导演,有这样的项目计划,批准就要两年!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这都是在给苏毅开绿灯!
“而且你之前犯的事,其实也没那么严重,你为了哥们义气,自己扛下了这件事。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现在人家风生水起,开着自己的公司.何曾来帮你实现梦想?上面对你死不招供的行为很是气愤,冷藏了你这么多年,如果不是苏毅求情,你依然只能在首都电视台等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甚至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王福林的话,让王晓凌一声不吭。
这段几十年前的往事,让王晓凌知道了人情冷暖,也让他知道了体制的‘残酷’。
“这次苏毅能让你的名字出现,估计也是找了领导我说了这么多也是让你别白费了苏毅的心血,这只是一个开始。”
王福林没有再说下去。
因为纪录片,已经开始了!
王晓凌握着拳头,除了感激苏毅,心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胖子的身影。
京圈啊..·····“河西走廊。”
“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路段,这里有被无数西方列强觊觎的国家宝藏!”
“这里诞生了龙国最伟大的盛世艺术,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磅礴与壮美!”
一段古朴大气的音乐声响起。
有些巍峨,有些厚重。
解说的声音,依然是类似舌尖那种低沉的男声。
让人很是放松,也觉得是一种听觉享受。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也非常让人舒服。
“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美丽的河西走廊,这里有沙漠,有雪山,景色壮观,让人流连忘返。”
“庄严肃穆的莫高窟,是最为让人惋惜的景观,本身是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被发国人称为东方卢浮宫,但是却被多个国家先后盗取数以万计的文物!”
看着画面中那美奂绝伦的视频片段,不少观众都被深深震撼。
要知道,河西走廊算不上什么旅游胜地。
跟其他热门景区,根本没办法比较。
所以不少观众还是第一次看这些景色。
玉门关被荒漠戈壁包围的城市、沙漠中那月牙形的月牙泉、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还有那山丘中的七彩丹霞、以及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天梯山石窟等等。
有俯瞰视角的航拍,还有那细微定点的拍摄。
以及模拟各种动物视觉的拍摄。
每一帧都美如画。
就仿佛是童话世界一样。
·····“我在看电影么?”
“咱们这纪录片的水平这么高了?”
不少观众感叹一声,眼中带着惊讶。
景色好,拍摄的也好。
草原那无数骏马的奔驰,就这一个简单的画面,也要付出几千块。
还有雪山和沙漠的奇观,都是王晓凌蹲守在附近,住在帐篷中,等待着合适天气的到来。
这次的拍摄真的很用心,横跨了整个河西走廊,将张骞的路再次走了一遍。
“在大汉帝国一开始的时候,这里并不属于帝国,而是属于另外一个国家,匈奴!”
“匈奴很是强大,甚至让汉帝国的初代皇帝全军覆没,不得已用宗室之女下嫁求得平安,而匈奴甚至让皇后·吕雉改嫁匈奴,这些事情,都被视为奇耻大辱,但国力羸弱,只能忍气吞声!年年进贡!”
听到这些介绍,不少人在纳闷,不说强汉么?怎么羸弱成了这样?
“经历了无数厮杀,浴血奋战,这次终于将河西走廊,完全控制!”“从此,大汉帝国与西域诸国开始展开贸易,并且威慑西域诸国,”
“经历了河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汉人三战定乾坤,打通了河西走廊!”
解说在这里有着短暂的停顿。
画面转为厮杀的场面。
“这不是汉武大帝里的角色么?”
里面的演员,基本上都是名角。
而且双方的人马一望无际,完全模拟了古代的战场。
这场戏拍摄的很是辛苦,甚至几次演员都想要放弃了。
因为是纪录片,不是电影,在一些细节方面要做到真实。
汉朝没有马镫,演员们拍摄也是如此。
大部分群演都是军队的战士,但是骑兵的时代,早就被热兵器终结,军队也不训练这些。
幸好草原地区,还有一支训练骑术的部队。
但是他们的骑术,也是有马镫的啊!拍摄了很多次,这才勉强通过了苏毅的镜头。
手持长矛,身穿盔甲的汉帝国士兵。
还有头型怪异,身穿皮草,满脸杀气的匈奴士兵。
在发现对方后,匈奴士兵立马冲了过来。
血光四溅,尽管用了大光圈虚化,没有太残忍,但也能感受到这战争的残酷。
冷兵器时代对人的身体素质,更加看重。
双方的厮杀很是惨烈。
这一幕拍摄的犹如大制作的电影一样,兵器狠狠撞击的声音,马匹嘶鸣,双方武将不断游走指挥,骑兵对上步兵的效果等等。
孩子们也看的津津有味,这纪录片一开始的时候就说明了受众年龄。
“呼呼呼!”
匈奴人下达了命令。
这群游牧民族的武器五花八门,但是杀伤力很强,那手中的弯刀和小斧头,锋利的让人胆寒。
数万人的厮杀,就算是在一般的电影中也很难展现出来,大部分都是拍摄近景镜头。
但是苏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当时王晓凌也劝说,应该怎么拍摄才能节约一下成本。
不过苏毅当时也半开着玩笑。
“之前都没有打过这样富裕的仗!如今发了财,当然不能吝啬!”
对于这个年代不算是很成熟的航拍都用上了。
这次倒是让观众们,真真正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古代战场!不过这一幕也算是王炸镜头,不可能一下全部展现。
随着一个模糊的大光圈。
等到再次恢复的时候,画面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恢弘的王宫。
正片开始。
“公元前, 138年。”
“西汉。”
苏毅对前世的纪录片略有改动。
更加详细介绍了当时西汉的处境。
以及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从陈堡国饰演的汉武帝开始,除了旁白和解说。
其他的跟电影倒是没有什么差别。
从张骞出使西域,还没走多远就被抓住,随从全部被杀的凶残。
到他也被匈奴抓住,软禁起来,甚至强迫他娶妻匈奴女人,生了孩子。
这张骞的扮演者为陈导明,他一开始得到苏毅的邀请后,欣然前往。
一路上风吹日晒,也没有叫苦连天,更是没有任何的架子。
甚至为了体现张骞在路上的辛苦,坡头散发的在各种极端天气中。
这被匈奴抓住,一下就是十几年。
但张骞从来未曾忘记过自己的使命。
出使大月氏,联合起来击败匈奴!
这一段有些煽情,没有之前战争的震撼。
但也算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看到张骞神奇的到了大月氏,观众们也都松了口气。
·····“妈妈!这个大月氏是哪里啊?怎么都是外国人?”
有的孩子好奇的问道。
“大概是疆域那里?嗯不对!应该是中亚!”
母亲被问住了,刚才纪录片中的确是讲述了。但一闪而过,也没有太过于详细。
“大月氏是龙国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后来被匈奴赶跑了!他们还是白人血统呢!嘿,历史证明,这白人游牧民族被黄种人游牧民族扫平,但是匈奴后来被汉帝国击败——证明还是我们厉害!”
父亲忽然凑了过来。
孩子哇了一声,崇拜的看着父亲。
父亲得意洋洋,悄悄将手机放下。
屏幕上面闪烁了一下,正是谷歌搜索“哼,那又怎样?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后来的下属还建立了贵霜帝国,占领了阿三国!”
母亲也是懂搜索的人。
不过搜索的地方毕竟还是有错误,跟苏毅这次拍摄的纪录片中的资料不能比。
而苏毅根据历史文献、专家教授指导创立的纪录片,里面无论是战争还是服装,以及各个地方人的信仰和习惯,都弄的十分细致。
张骞在途中遭遇的恶劣天气,有些是真实,有些是以假乱真的特效。
“张骞在去往大月氏的路上,遭遇到了干旱、高温、风沙。以现在人的角度,根本没办法想象,在这样的天气下,是如何穿越大漠,抵达大月氏的。”
陈导明扮演的张骞,嘴唇干裂,双眼却带着信念。
没有因为数十年的关押,就变得消极。
这一幕,陈导明渴了一天,才有这样的效果。
然而,已经失去了斗志的大月氏,忙着占领中亚肥沃土地,拒绝了张骞的联盟请求。
观众们心里已经开始难过。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仿佛神迹显灵一样,神奇的到了地方。
却没能完成任务。
纪录片中的配乐也让人无比心酸。
陈导明望着天空,无声的叹息。
功败垂成,这其中的心酸让人落泪。
甚至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都感同身受。
而且回去的时候,尽管做了周密的计划,从羌人那迂回,躲避匈奴。
但依然被抓回匈奴。
“羌人——今青藏高原一带。”
纪录片中,几乎都是科普和历史知识也有着详细的标注。
这也是跟电影最大的不同。
“太惨了!”
一些孩子甚至不忍再看。
相对比之前张骞的坚持,这一幕似乎有点残忍。
面对威逼利诱,依然不失汉节!
好在张骞趁着匈奴内乱,带着堂父和妻子,回到了那巍峨的长安城下。
这一幕也拍摄的极为感人。
出发的时候意气风发,但是现在却人到中年。
张骞看着眼前的长安城,终于流下了眼泪,跪在了大汉帝国的土地上,久久不曾起身。
持汉节不失,十多年来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汉武帝在得知张骞回来,顿时大喜。
尽管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的任务,却带回了西域的地图、稀奇的种子。
张骞在很多人眼中,也是一个‘小人物’。
但却带给观众无数的感动。
纪录片不长,里面却包含了历史、地理、人文.而且还有那史诗级别的电影画质,以及恶劣天气的特效。
不少观看的学者满意的点头。
历史是浪漫的,充满想象力的。
这次带给这些学者的冲击,甚至比水下洛神赋还要大!
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
汉马死亡宛马到,万人怨怒一人怜!这是属于龙国人的历史,这是汉帝国崛起的光辉开端!有了张骞的出行,才有了后来卫青、霍去病的战绩!早在之前,就有无数的国家拍摄了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展现了他的魅力。
如今,苏毅也做到了!“下集预告!”
“北逐匈奴、边关望月!”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一战封侯,勇冠三军!”
“河西走廊,尽归汉地!”
本来还为张骞难过的观众们,立刻期待了起来。
因为现在,需要一个英雄来提气!
但.下集预告?
完事了?感谢大家的各种票支持!还请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