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必有后福(1 / 1)

加入書籤

等宋子豫二人赶到府门口时,整个将军府的人都已到齐了。

方才那场截杀动静太大,还引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众人瞧着一袭青衣的姜绾,如见了鬼一般,一时心思各异。

宋子豫最是惊诧,指着她道:“你,你竟没死?”

巨大的震惊让他忘了控制表情,英俊的脸上无一丝与妻子团聚的欣喜,反而如见了瘟神一般。

百姓们心道奇怪,渐渐传出低语。

姜绾素衣而立,目光划过将军府门前巨大的石匾,上头是先帝亲笔提下的“护国柱石”四字。

宋家世代武将,先祖马革裹尸,换来如今威名赫赫的将军府。

她曾呕心沥血撑起宋家门庭。

如今,她要这百年帅府,覆灭在脚下。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姜绾眸中划过冷意。

“三年前我没死,今日也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说话的是宋子豫的母亲,周氏。

她坐镇后宅多年,老谋深算,显然还不知自己儿子做的蠢事。

姜绾笑了:“方才在路上遇到一伙罪犯,我已经命人将他们送到京兆府了。”

“区区劫匪,何必劳烦京兆尹?真是小题大做!快让人回来!”宋子豫忙道。

“什么劫匪?明明是故意损毁御赐之物的叛贼。”

姜绾将事情简单说明,盯着宋子豫一寸寸沉下去的面色,笑意更深了。

“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京兆尹说务必要查清。”

宋子豫眼前一黑。

他派去的人皆是自己手下,根本禁不住查。

想必,京兆尹很快会找上门来。

周氏关注的却是另外一点。

姜绾竟然已经去过沛国公府了?!

真是好心计!

她一个在外流落多年的女人,说不定早已失了清白,根本不配做将军府的媳妇。

自己有一百种办法,让她悄无声息的消失。

可如今…

不好办了。

周氏心思百转,终是露出一模慈爱的笑,亲自拉着带她进了府门。

“回来就好,我日日在佛前祝祷,希望你能平安归来,如今终于如愿了。”

“还有麟儿,你失踪这些年,这孩子不知有多想你!”

宋麟被推上前,不情不愿地唤了声:“母亲”。

周氏催促:“好孩子,快让你母亲亲一亲啊。”

宋麟撇嘴,小手环着顾玉容的双腿,不愿上前。

因为他知道,姜绾一定会主动来抱自己。

从前她总会如此。

出乎意料的是,姜绾并未动作,只是对着他轻笑了下。

笑意毫无温度。

宋麟小小愣了下。

姜绾的目光早已移开,落在顾玉容身上:“这位是?”

“这…”周氏心虚一笑,“此事说来话长,待你安顿好,我再慢慢和你讲。”

姜绾心中冷笑。

按本朝例法,妻子亡故方可另娶。

她失踪半年后,宋子豫便找了具无头女尸谎称是她,应付了官府那头,八抬大轿迎顾玉容为妇。

这事若细究起来,宋子豫怕是要吃官司。

看来她有许多账,可以和宋家慢慢算。

姜绾唇角噙笑,缓缓走入她从前的院子。

入目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从前她悉心照料的药草花圃,已被连根拔除。

“玉容不喜草药的味道,所以…”

周氏柔声,试探着姜绾的态度。

“你走了这些年,子豫不能没人伺候,如今这主院是玉容在住,收拾起来也麻烦,不如…”

姜绾浅笑:“不必麻烦,我住在行止院即可。”

周氏惊讶。

转念一想,又明白了。

行止院离孩子们的院子近,姜绾与麟儿分别多年,她想和儿子亲近些也正常。

跟在他们身后的宋麟也这样想。

他轻哼一声,忍不住将下巴扬起几分。

他还当姜绾变了,原来还是和从前一样,事事将他放在第一位。

姜绾搬进了行止院。

将军府这两日安静得很,应是忙着为宋子豫调兵行刺一事收拾烂摊子,一时无人打扰她。

行止院偏远又冷落,下人也很少。

送来的饭食一日比一日简陋,到今日,甚至连下人都不如。

如今是顾玉容掌家,姜绾清楚,她这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线。

若自己是个软柿子,日后便任她揉捏了。

碧螺为姜绾鸣不平:“夫人堂堂正室,哪有把主院让出来的道理?”

“奴婢知道您不喜争抢,但您离家多年,将军又有了新欢,府中现有两位主母,您该借此立威才是。”

如今就被压一头,日后的路,岂非步步难走。

姜绾搁下手中账本,眼带欣慰:“碧螺,你跟着我读了三年史书,很有长进。”

碧螺赧然一笑,又疑惑:“那您为何…”

姜绾不答,转而问道:“今日可有人来请安?”

“只有两位嬷嬷。”碧螺答。

主母回府,仆从按理要来依次请安。

但下人见风使舵,姜绾一回府便屈居偏院,谁都能看出她不如顾玉容得宠,日后的掌家权怕是要落在顾玉容手中。

“这三日来请安的,记下他们的名字。”

姜绾眉眼沉静。

“得势失势只在一时,但在这深宅大院中,若身边人不可靠,便如盲眼临深渊。”

“那才是最可怕的。”

前世她便在此处栽了跟头。

连至亲的夫君,亲手抚育的孩子都能狠心背叛,更勿提旁人。

能在逆境时相守的,才是值得信任的关系。

“夫人,荣安堂的孩子们来请安了。”门外有人禀道。

姜绾闻言,眸中划过一抹暖意:“叫他们进来。”

自嫁入将军府,宋子豫常年在外,二人无夫妻之实,周氏从旁支收养了几个孩子,让看她中意谁,便过继到膝下。

前世,她在周氏的建议下,选了宋麟。

谁知她死后,满府无人记挂,唯有荣安堂为她私设了牌位拜祭,只是她并不知那孩子是谁。

以宋麟为首,走进一行五六个男童,齐齐唤道:“夫人。”

“我初回府,备了些礼物,你们自己来挑吧。”姜绾开口。

桌上摆着一排物件,有珍贵古籍,时兴玩具,金箔元宝等。

一时晃花人眼。

宋麟率先上前,看了一圈,指着一件不起眼的东西问:“这是什么?”

碧螺答:“这是夫人亲手绣的香囊。”

宋麟撇嘴,拿走了旁边的价值不菲的金蟾蜍。

其余人纷纷上前,争相挑选。

唯有一只手,爱惜地拿起了那只荷包。

姜绾走近,看着这名瘦弱的男孩:“为何选它?”

“这上头有…夫人的味道。”

男孩小心抬头,有些羞赧,看向姜绾的眼睛却亮亮的。

“那年孩儿刚入府,失手打碎老夫人的花瓶,是夫人求情,才免于鞭罚,孩儿心中感恩。”

他小手紧紧攥着荷包:“夫人离开这么多年,孩儿…很想念您。”

姜绾眸光一闪:“你叫什么名字?”

“宋钰。”

“你收拾一下,搬进清风苑。”

姜绾眉眼温软。

“还有,从今日起,唤我母亲吧。”

“...什么?”

把玩着金蟾蜍的宋麟跳了起来。

那可是他的住处,宽敞又气派,代表着他受到的宠爱和重视。

而其他孩子只能挤在荣安堂的通铺里,东冷夏热,难受得很。

当年他得了姜绾的爱惜,才脱离了那个环境。

“母亲说什么胡话?他住在那,我要去哪?”

姜绾淡淡道:“自然是从哪来,回哪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