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虎妞(1 / 1)

加入書籤

大营村,张玉珍家。

客厅里。餐桌上摆着一盘红烧肉、一盘炒土豆丝、三碗粥。张玉珍夫妻俩坐在桌旁,并没有动筷子。

张玉珍站起身,走到门口往院子外瞅了瞅:“这孩子咋这么晚了还不回来?都跟他说了,今晚上有红烧肉。这肉汁儿都收好了,一会儿可没法热了!”

“没事,一会儿上锅蒸一下。”林定远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对了,你今儿个去找王秀英,谈得咋样?那姓周的大学生能成不?”

张玉珍嘿嘿一笑,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外面的门响了。

她站起身,掀开帘子往外看,见到林小虎迈着小颠步,乐呵呵地走了进来,嘴里还哼着小曲:“一串脚印通向晒谷场

那是你辫子飞扬的模样……”

张玉珍招呼道:“唉呀,可算回来了!赶紧去洗手吃饭,红烧肉都快凉了!”

林小虎跺了跺脚,才掀开帘子进屋:“你们赶紧吃吧,我已经吃过饭了。”

张玉珍皱着眉,有些不乐意了:“你怎么吃过饭呢?不是跟你说了今晚做你最喜欢的红烧肉吗?你这孩子咋不记事儿?”

“我记着呢,记着呢!今儿个下午,我和青禾一直帮着陈老师干活。眼瞅着干完活了,青禾非要叫我一块吃饭去。我也不好回绝她,就一块去了。”说完,林小虎就嘿嘿地乐了起来。

林定远笑着说:“小虎,听你的意思,那姑娘对你也有意思?”

“那指定呀!俺俩天天坐到一块儿聊天干活,她还经常跟我开玩笑,还说到了京城要带我下馆子。要是不喜欢我,能对我这么热情?”林小虎也坐在桌子旁,绘声绘色地讲着他和周青禾之间的事。

林定远一拍大腿也乐了:“嘿,这么一听还真有戏!”他又望向一旁的张玉珍,“他娘,你今天不是去找王秀英了吗?她咋说的?”

张玉珍回忆了一下:“她也没说啥,不过听她的意思,应该是没看上周青禾。”

林定远有些意外:“嚯,他家眼光够高的呀,大学生都瞧不上。不过也好,省得她又以为咱家跟她争。”

张玉珍翻了个白眼,不乐意听这话:“争什么争?我这辈子也就跟王秀英争过一次。”

至于王秀英想承包代销店的事,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两个人根本谈不上争。公社那会儿,她就是代销店的销售员。她接手代销店也是顺理成章,根本轮不到王秀英。这里面的事,王秀英也弄不明白。

说白了,王秀英那会儿就是眼红自己挣钱了,现在王秀英儿子有本事了,你再看看她,这事儿提也不提了。

不过,她也没跟王秀英计较,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差不多得了,总体来说,王秀英这人不赖。

“小虎啊。”张玉珍转向儿子,“你秀英姨跟我说,人家青禾不光是京城人,她的母亲还是个干部。咱两家的条件差距有点大,你心里得有个准备。”张玉珍希望儿子找个京城媳妇,但她也清楚,这事不容易成。

林小虎有些急了:“妈,你是不乐意?”

张玉珍说道:“我没有不乐意。我是觉得两家的条件差的有点大。我们呢,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你自己了。只要你跟这个姑娘搞好关系,你俩乐意,就还有机会。”

林小虎笑着点头:“妈,您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觉得青禾对我也有好感,我会再加把劲儿!”林小虎脸上露出一股兴奋劲。

林定远招呼道:“行了,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小虎,这红烧肉是你妈专门给你做的,你也吃点,别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

“嘿嘿嘿,”林小虎嘿嘿一笑,“我吃饭的时候光顾着跟青禾说话了,说实话,还真有点没吃饱。”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直接放进了嘴里。

一家三口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充满了欢声笑语。

……

京城,365蔬菜店。

店门上挂了一个小黑板,上面用彩笔写着:低脂牛排24小时特供,健身人士专享。

昨天,华莱士·帕克离开之后,李哲就召集众人开了个小会,商量着该如何宣传国产牛肉。

李哲之所以要宣传国产牛排,原因很简单:牛肉是店里毛利润最高的产品。

一斤牛肉可以赚十几元外汇券。如果一天能销售几十斤牛肉,毛利润就能达到几百元外汇券。哪怕其他所有的产品都不盈利,李哲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李哲将自己准备包装国产牛排的事情说了出来。其实李哲之前也在做,只是做得不够系统,不够彻底。

首先,这个名字就要改一下,“秦川杂交牛”听起来就没有特色,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

李哲想改一个有利于宣传的名字。要符合低脂、健康、新鲜的特点。因为主要是面对外国客户,所以这个名字翻译成英文,必须要好听。

这一点,李哲主要是跟三个大学生讨论。不过英文的词汇不像汉字那么复杂,很多意境没办法都表达出来。很多听起来不错的名字,一旦翻译起来就变味了。

如果名字太长也不合适。最终,李哲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要求包括所有的特点,而是只突出其中的低脂。最终,直接取名为“低脂牛肉”。

这个名字或许算不上好听,但直接突出了牛排的特点。同时在售卖低脂牛排的旁边,还贴心地挂了一个纸牌,上面写着:绿色鲜肉,健身专享。

同时,李哲还给店员编了一套推销牛排的说辞。从牛排的产地、品种,到放牧的牧场、饮食水源,都是有讲究的,外国人也就吃这一套。

只要把故事讲好,再加上牛肉的品质确实不错,价格又实惠,李哲觉得销量应该能增加不少。

当然,李哲也不是胡乱编造,秦川杂交牛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品种,确实是占了最好的牧场和水源,并不算瞎说。

李哲将店里的事情安排好,同时叮嘱王婷早点回家。之后,他乘坐卡车返回大营村。有几天没回去了,家里那摊子事儿他也不能撂下不管,毕竟蔬菜大棚才是他的根本。

……

万安镇的土路上。

一个穿着绿色军大袄的姑娘,吭哧吭哧地骑着自行车。她身上背着个包,后面还驮着个旅行袋。

这姑娘体型壮实,两条粗腿很有劲儿,两个脚蹬子被她踩得贼快。

突然,“砰”的一声,车链子断了。她一脚踩空,差点从车子上摔下来。

好在她及时稳住车把,车子缓缓停在路边。她又急又气道:“混蛋,谁都欺负我!你这破车子还跟我过不去?信不信我把你卖到废品站去!”

这姑娘虽然心里气,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她将崩断的车链子捡起来,扔进车篓里,只能推着车子往前走。

她往前走了一段,有些累了,将车子停在路边,蹲下身揉了揉小腿。

她站起身,正准备推着车子往前走,就看到远处开了一辆绿色卡车。她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冲着汽车的方向挥挥手:“停车!停车!”

卡车停了下来,副驾驶室的门打开,李哲从车里走下来。他看着眼前的姑娘问道:“姑娘,有事吗?”

“大哥,我的车子坏了,能捎我一程吗?”这姑娘将围在脸上的围巾取下来,圆脸上露出一抹笑。

看着这张脸,李哲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姑娘,你要去哪儿?叫什么名字啊?”

“我姓刘,是万安镇电扇厂的,朋友们都叫我虎妞。”

“虎妞……”李哲嘀咕了一句,脑中浮现出一个穿着工装的女孩,跟眼前的女孩渐渐重合在一起。没错,就是她。

当年李哲也曾经在万安镇电扇厂工作过,这个虎妞就是他的同事。虎妞的父亲,是电扇厂的车间主任。

“虎妞,你这是打算去哪?”上辈子他和虎妞的关系还不错。这姑娘没啥大毛病,就是有点任性。

“我要去大营村,我姑嫁到大营村了。她前段时间被人打了,我要去村里探望她。”

“行,那你上车吧。我们就是大营村的,直接把你捎回村。”

“哎哟,谢谢你!大哥,你叫什么名字啊?去了镇里,我请你下馆子!”

“哈哈哈,”李哲笑了,“不值当,一点小事!”

李哲和虎妞说话的功夫,李卫东和一名民兵也从车上下来了。见到是一个镇上的姑娘要去大营村,他们也很热情地帮着把自行车搬上车。

运菜的卡车一直是有民兵护送的。只是因为带着家伙的原因,民兵们一般不会进入京城,只护送到检查站。

上车后,民兵赵兵好奇地问道:“姑娘,你这大冷天的,去我们大营村干嘛?”

“我去串亲戚。”虎妞应了一声,反问道,“大哥,你咋称呼?”

“我叫赵兵。”

“我叫虎妞。”她笑了笑,继续问道,“赵哥,给你打听个人呗?”

“成啊,你说吧,大营村还没有我不认识的。”

虎妞有些扭捏的问:“你认识一个叫林小虎的吗?他家在大营村开代销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