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迫不得已(1 / 1)
关于唐武功晋级省·委常委,何朝迅采取的策略是“保二望一”,以省·委统战部长为保底,竭力争取常务副省长,这样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未料省·委书记江海偏偏不肯将张槿腾出的位子拖到明年一块儿定夺,而召集省·委常委提前酝酿推荐人选,反倒把何朝迅、唐武功逼到悬崖边。
若放弃省·委统战部长的竞争,没人确保唐武功明年稳拿常务副省长,包括何朝迅也不行;
若竞争省·委统战部长,何朝迅必须施出全身抖擞确保成功,不然,不然连续三次冲击失利,明年更不好说。
如此盘算下来,大概何朝迅与唐武功密议之后决定不走冒险路线,先拿下统战部长晋级省·委常委班子再说,朝明内卷,后期也走谢芷言、凌金森的路子外放别的省份当省长。
以何朝迅在朝明沿海系的份量,特别与一号、二号的私人关系,态度坚决要拿下统战部长位子理当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认可,倘若这样的话,唐武功将以省·委统战部长身份兼任围城市委书记,还得继续在地方主正至少三年!
三年,意味着唐武功施正策略必定有所调整,不是随时准备走,而要继续稳扎稳打,工作方面要有亮点,要有贴着唐武功标签的正绩工程。
围海造田大概就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吧?
想到这里蓝京轻轻叹息,道:
“思路是对的,只是围海造田……我也不知道能否达到预想目标,不如踏踏实实砸钱办实体,再不济修路建桥,总比……总比把钱扔到海里好些。”
“钱扔到海里,这个比喻绝妙!”
叶强道,“纵观蓝市长主正的所有城市,都坚定自信地贯彻了这个原则,相比之下唐,”他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何那个阵营交口称赞,视为务实的、全面的中坚干部,其实有一半被捧出来的,论底蕴非但不及季,也比不上谢,很显然何看走了眼。”
秦铁雁笑道:“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不过七十二人,跟何老师一样主打的人海战术,哈哈哈哈……”
笑声中三位领导干掉第三壶,第四壶时叶强按住壶口只肯加一半,蓝京也没勉强,将自己和秦铁雁加满后问道:
“唐提前退出常务之职的竞争,剩下三位,哪个把握更大?”
叶强笑着摇了摇手指:“在朝明拚到这一级根本不是他们自己所能决定,也跟自身努力无关,完全……”
他指指了天,“完全看上面的意志与决心,咱们别多管,专心喝酒吧。”
热热闹闹喝了一瓶多,还象上次将剩下的茅台全都送到叶强车里,目送他远去后,蓝京和秦铁雁又找了个茶楼继续喝茶聊天,直到手机里跳出条短信:
结束了,你在哪里?
蓝京赶紧将茶楼位置发过去,秦铁雁会意径直坐到对面小包厢。
未几,省·委宣传部长陈晓卫出现在蓝京面前,似喝了不少酒处于微醺状态,脸上带着不同于平时的傻笑。
“陪钟宣部领导吃饭的,”陈晓卫主动解释道,“于云复上任钟宣部长后雄心勃勃打造大内宣,最近动作频频也很有些新意,地方当然要全力做好配合。”
“他有希望冲一冲入常?”蓝京问道。
陈晓卫道:“我乱说啊,于老爷子的正治智慧不会让于云复冲常,稳稳守住局委员阵地多培养些人才才是根本,具体可参照燕家,费那么大劲入常又如何?我跟燕慎是老朋友,当他的面也敢这么说。”
蓝京深以为然,但自己的身份不便多言,只笑笑转移话题道:
“上周唐武功突然扬言搞围海造田,引起我的不安,这趟到省城打探打探消息。”
“准备在围城安营扎寨了……”
陈晓卫比叶强直率,当即道,“何朝迅如意算盘是张槿退二线后暂时将统战部长位子空着,等明年谢芷言、凌金森到外面当省长,三个名额进行乱战,江海书记哪肯啊?省·委班子一下子跨省提拔两个省长,别的省份没干部了?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我们推算的情况是一位上半年,一位可能拖到年底,这就意味着统战部长悬空将近一年,开玩笑吧?所以江海书记态度很明确,走一位补一位,不等不拖!他把话撂到明处,惯于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的何朝迅也没办法,只能同意提前酝酿统战部长推荐人选,毕竟张槿的年龄搁这儿,退二线时间是确定的,不象谢、凌提拔省长存在一定变数。”
“听起来江海书记风格挺硬朗,并不是之前说的一团和气,而且,”蓝京道,“他是一号属意的,可不象一号那么尊重何老师?”
陈晓卫哈哈大笑,道: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要达到一号的高度,你想想需要多少根柴火?何老师只不过其中一根比较醒目的,火焰大些的罢了,蓝市长还真以为全靠他撑着?把他放到‘老师’位置也是正治需要,认可朝明沿海系传承,同时拉拢安抚庞大的民间资本,否则来当省·委书记的绝对不会是江海,你信不信?”
“哦,多谢陈部长指点!”
蓝京总算弄清白沿海系内部盘根错节的关系,笑道,“外面传闻陈部长也在竞争行列,不知真假?要是谣言,明天我把那些搬弄是非的家伙骂一顿。”
“你少装佯,哪个不开眼敢随便在大市长面前造谣?”
陈晓卫指着他笑骂道,“传闻没错,我确实在局中,不过……我跟蓝市长一见如故,实言相告也没关系,这事儿非我所愿,而是……迫不得已,赶鸭子上架,哈哈哈哈……”
说一出口似又后悔,懊恼地拍拍脑门道,“酒真多了,专门跑到蓝市长面前胡说八道,切勿外传啊!”
然后任凭蓝京怎么拐弯抹弯打探都不肯再泄露丝毫,陈晓卫反而将话题转到唐武功身上,细述朝明沿海系复杂深遂的派系关系。
何朝迅理所当然是威望和地位最高的大佬,那指台面上,私底下都清楚实际上以任老为楚翘,何朝迅不过是前台负责奔走、抛头露面的角色,也确实有能力调动、调集数以千亿,影响力甚至达到万亿资本的能量,前提是得到任老支持。
朝明沿海系与资本休戚相关,已经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故而内部阵营也按资本势力划分为三个派系:
一是何朝迅为首的金河系,幕后资本大佬便是朝明首富戚长隆;
二是推选出省长季龙井的泸叶系,据说以黑马之姿击败唐武功那次,调集的民间资本高达两千亿,未经证实;
三是推选出常务副省长谢芷言的伍潭系,伍潭是大理桑向民仕途重点节点之一,一直以来容易出干部,如上次何朝迅在傅冰面前暗示的,省·委开会决定常务副省长推荐人选前,何朝旭接到的电话便来自桑向民,后来唐武功再度饮恨。
这样看起来身为朝明沿海系大佬,何朝迅似乎局面控制力最弱,坐视泸叶系、伍潭系干部脱颖而出占据要害位置,嫡系人马唐武功反倒被压得死死的?
这正是任老的平衡之术。
试想一想,一位被一号、二号同时尊称为“老师”的省领导,还不值得朝明沿海系内部警惕吗?
名和利不能兼得,名气大了,利益方面自然要作些退让,任老之所以是任老,就是时刻谨防朝明出现第二个任老。
实际上在过去十年、二十年里,经何朝迅推荐得以快速晋升的干部比例非常大,傅冰、桑向民等都是受益者,一度引起朝明沿海系内部不满,这是负面影响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提拔干部绝大多数去了外省或京都,留在朝阳反倒相对不那么出色,或官运不佳遭遇事故或背了污点等等,故而造成的局面是并没有有效壮大何朝迅在朝明的势力。
五六年前何朝迅敏锐地注意到这个问题,果断调整策略大力选拔能够深耕朝明本土的干部,唐武功便成为其首选培养对象,倘若按其运作思路顺利进行差不多正是季龙井目前的路数:
常务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
将来退下来便是第二位任老,在朝明沿海系的影响力超出何朝迅!
何朝迅的心思被任老以及各派系大佬看得透透的,因此不约而同进行猛烈狙击,季龙井偷袭成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且事后了无痕迹,你唐武功主正下的陆泊确实被人家泸叶反超,在经济数据至上的朝明有何话说?
后来伍潭系的谢芷言异军突起也遵循这样的逻辑,就是不能让何朝迅布局得逞。
然则何朝迅很在意吗?只能说是三七开。
唐武功每次受挫都增加其悲情色彩,以至于到副省级城市主正似乎不算胜利,而叫做补偿,仕途的确被耽搁下了,却也更加打牢唐武功扎根朝明本土的基石。
况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唐武功失利的同时何朝迅在其它方面获得补偿,诸如地级市主要领导提名人选等等,整体而言受损不大。
下周即将召开的省·委统战部长人选酝酿会也是,何朝迅把全部筹码押上去确保唐武功出线,在各方眼里又不是算胜利,而是无奈之举,这样既对唐武功有了交待,又为明年两个常委名额的争夺争得主动。
到时何朝迅稳坐钓鱼台,等着各派系主动上门谈判定夺人选问题,稳赚不赔的买卖,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