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章 为人嫁衣(1 / 1)
十二月三十一日,年终最后一天,也是各层各级、各单位算总账的时候。
撇开去年不谈,今年应该是蓝京全面执掌围城经济的开局之年,盘点各项经济指标和涉及国计民生数据,蓝京交出一份堪称漂亮的成绩单:
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2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9%;全市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3.12%;全市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25%;直观反映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提高12.7%,其中比重最大的工资性收入增长18.2%。
新兴产业全面崛起并强势发展,IT产业、生物技术与医药、新能源与环保、工业+和农业+、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等板块,已经投产的实现利润收入超过300亿,实际上覆盖了全年财正扶持和补贴!
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在省市两级领导牵线搭桥下内地企业前500强当中有24家来此落户;民营企业前500强中更多达47家进入市场,成功促进了围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蓝京持之以恒做减法,主正一年多来先后否决厅、处级领导干部各种名目的考察调研(实质就是旅游)240多项,驳回境外行特别欧美行53项,叫停各系统、各行业以圈钱为主旨的大型晚会等活动,全年压缩用于公款吃喝的招待费达37.3%。
围城港也扭转多年步履维艰、暮气沉沉的局面,金融城异军突起为港口经济吹响腾飞的号角,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布局已接到四十多亿订单,施若桐着力打造的“四大项目”则齐头并进,为港口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蓝京巧手谋划下智慧城市和智慧港口实际上合二为一,网络也延伸到广茂农村,变成名符其实的“智慧围城”,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均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此时全省排名还没出来,不过神通广大的唐武功已经从省统计局等省直部门拿到内部数据:
在增速方面,一直处于“下三市”的围城一举甩掉万年倒数第二位置,跃居全省第二!
在规模方面,围城也历史性向前进了一个名次,以0.77%的微弱优势超过涌泉市!
在反应城市创新与产业活力指标方面,围城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专利授权量以及人才净流入率等指标,都位列全省前三位。
以经陈晓卫介绍并由蓝京亲自引进的光刻机技术人才王海军为例,自从他把专门研究光源系统的工作室搬到围城,紧接着研究光学镜头系统、双工件台、掩模罩等相关产业研究机构也纷纷在围城安营扎寨,原因很简单,产业链之间环环相扣,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做好测试与磨合。
难怪影子组织从工作室刚落地就盯了上去,光刻机作为欧美高科技领域的皇冠,也是卡中国脖子的尖端武器,一举一动都被业内人士所**,当然也说明影子组织在全世界的渗透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包藏着极大的阴谋与祸心。
围城取得的巨大进步与飞跃,无庸置疑都是蓝京振兴新兴产业为主轴的超前思路推动之下,说他为头号功臣并不为过,然而蹊跷的是,元旦过后省·委省正府给出的一系列荣誉、表彰、评奖等等,要么都落到唐武功头上,要么只给围城市正府集体荣誉——
蓝京什么都没有!
朝明省有个沿袭多年的规矩,每年元月十号各市主要领导汇聚到省里,市委书记一个会议室,市长一个会议室,分别由省·委和省正府领导班子参与测评,最终得出排名。
排第一的便是“优秀市委书记”、“优秀市长”;排最后一名的不消说是落后分子,接下来工作方面就要当心了,虽然排名结果严格保密不对外发布,但参会人员大致都能打听得到。
今年“优秀市委书记”便是唐武功;“优秀市长”却不是蓝京,他在九位市长当中只排第七,与经济规模名次差不多,只比通常的第八进步一位。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难道作为沿海系大本营的朝明故意欺负外省交流干部?
私底下叶强和陈晓卫不约而同给出答案:沿海系输不起!
靠着发展经济快速崛起的沿海系,历任领导都拿围城没办法,却被外省交流来的干部短短一年多时间焕发生机,爆发式突破,沿海系领导们脸上挂不住啊。
承认蓝京成功,意味着沿海系失败,这怎么可以呢?
必须要把唐武功扛到最前面,让唐武功接受所有荣誉与赞扬,一把手负责制嘛。
在这个问题上非但何朝迅,包括江海、季龙井、谢芷言等省领导都达成共识。
黄利、陆春明、樊凯等市领导幸灾乐祸,背底里嘲笑“为人作嫁衣”;施若桐、秦铁雁则大骂省里脸皮厚,处事不公;就连即将退二线的宋践行都罕有地表示愤慨,因为忽视市长的贡献带来连锁反应,使得他争取副省待遇的希望化为泡影。
梅花向来八风不动,漠不关心他人,居然主动打电话道:
“想办法离开朝明吧,这里根本容不下沿海系之外的干部,做得再好也是帮他们涂脂抹粉。”
蓝京轻叹道:“到哪里都是外省人,除非回老家,可如今的七泽已不是当年的七泽,我不会受欢迎……你也心灰意冷想回晋西么?”
“不,我是朝明大学毕业的,某种意义算作本土出身,”梅花道,“我家族经心苦营的目的就在于此,厉害吧?”
“太厉害了,北方家族的战略远见,难怪数千年来被统治的总是南方……”
蓝京深深喟叹道,“算了不管那些,静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嗯,上次安排的那件事儿有进展?”
梅花淡淡道:“正在进行中……”
华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办公室。
主任杨潭笑容可掬地亲自接待一位大客户——万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炳锋。
几个月前万鼎投资在碧海投行引荐下来到围城港考察海上风电项目,被施若桐、薛立权描绘的美好前景所吸引,加之围城正府投资的国资背景也是重要因素,遂签订投资五个亿的入股协议。
按万炳锋理解五个亿应该算得上大股东,对海上风电研发、市场开拓、产业方向等拥有话语权,然而薛立权说产业集团并非股份制企业,所有投资者只能参与配股分红,不参与经营管理!
万炳锋一下子急了,投下去五个亿却连资金用途、投向、运作都搞不清楚,也没有发言权,岂非等着被账务做手脚亏得净光出局?!
双方由此围绕签订的入股协议逐字逐句进行较量,吵到最后万炳锋没辙了,两手一摊说既然无法保证资金安全,那我干脆退出!
但入股协议却有条款规定资金冻结期为两年,在此期间不退不转,至此双方谈判破裂,决定诉讼法院判决处理。
万炳锋在港口知情人介绍下来到了华成律师事务所,按行业约定俗成的规矩,五个亿标的合同纠纷收费在两百万左右,已经算笔很大的委托,华诚收费抬得更高一般三倍起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给就说明无条件信任。
与委托刑事、民事等案件不同,合同纠纷无非解释权问题,关键在于法官取信哪种说法,或倾向于哪方面利益,社会影响小,判决没压力,故而主任杨潭高度重视,亲自出面接待。
“只要打赢官司,五个亿全部撤出围城港,费用不是问题!”
万炳锋带有沿海一带土财主的范儿,大腹便便,趾高气扬,说话没个深浅。
杨潭笑道:“万总能找到华成的门,坐到我面前,证明对我们有所了解,这么说吧,别的案子不敢夸海口,华成代理的合同纠纷诉讼百战百胜是没问题的,万总不信可以上网查,判决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这个说不准,”万炳锋道,“我是外省人,搞不清围城的水有多深,以前律师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情况也遇到过,不能不留个心眼儿。”
换寻常委托人这么说,杨潭肯定当场翻脸,但万炳锋土财主模样决定了说话水平就这样,况且六百万费用太诱人,不得不耐住性子周旋。
“华成在围城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接受的委托有将近一半是外地客户,为什么?就是对小打小闹、草台班子式的律师不放心!”
杨潭道,“这么对万总说,五个亿协议我拿到手,脑子里就琢磨哪位法官审理,然后出庭时万总看到的就是他,而且……而且到最后万总还能提前拿到判决书初稿,放心了吧?”
“吹牛谁都会,还有律师夸口认识省·委书记呢,全靠一个‘蒙’字,”万炳锋摇晃着胸口粗金链道,“杨主任别尽给我整虚的,你就踏踏实实讲清楚跟法院里面哪个领导熟,大不了我出面做工作!”
万炳锋说得越露骨,杨潭相反越相信,脱口而出道:
“万总过来前没打听清楚啊?实不相瞒我不过打工的,事务所实控人另有他人,她……她是市委副书记、松和区委书记黄利的老婆,现在明白我刚才的话吧?”
“真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万炳锋翘着二郎腿道:“实控人可不是乱说,光打人家幌子不算,这样吧,你把她叫过来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