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对不起了诸位,楚某实在是太想进步了!(求订阅)(1 / 1)

加入書籤

副标题:开封会议,常凯申颁布十杀令!韩复榘怒怼常凯申,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一众名将的目光一时间汇聚到了自己的身上。

绕是楚云飞此时都有一些略微的不适应。

李、白两人的目光之中满是审视,带有着欣赏的意味。

他们早已经从黄邵竤的口中知晓了这位名扬天下的晋军名将。

知道了他的做事风格和喜好。

对于楚云飞,他们还是十分欣赏乃至钦佩的。

此时的楚云飞更是整个国军作战序列年轻一代的翘楚。

当之无愧的黄埔战功第一人。

名望已然超过了许多成名已久的老将。

最重要的是,楚云飞今年28岁,就算是三十岁那又如何呢?在这个年纪比他更耀眼的,只有那么三两人而已。

楚云飞接下来极大概率会在常凯申的安排之下,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嫡系”。

至于此前并肩作战过的将领。

像是伤愈不久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官孙连仲、乃至汤恩伯军团长等人看向楚云飞的目光之中略微带着丝丝的惊讶。

因为他们清楚。

楚云飞是阎老西的绝对嫡系,五台乡党年轻一代的榜样。

正因为如此。

众人的眼神之中带有着丝丝的玩味。

“报告校长,学生云飞带了!”

“不错!”

奉化口音出声赞赏,随后目光看向了其他人。

“还有其他人吗?”

“那好,这本指挥纲要,有人带了吗?”

一众高级指挥官此时更是面面相觑。

楚云飞见cks略带期盼的看向自己。

随后再度猛然起身。

“报告校长,学生云飞带了!”

“好,好!好!!!”

奉化口音兴奋不已,当即快步来到了楚云飞的身前,细细的检查了一番。

见楚云飞携带的步兵操典以及指挥纲要破旧不堪。

俨然一副时常翻阅的样子,更是欣慰不已。

他从楚云飞的手上接过了两本小册子,随后递给了在场的所有高级将领。

并且大声赞赏道。

“像这样统兵作战的基本书籍,大家都不随身携带,随时研究运用,凭什么来作战,凭什么来抵抗拥有新式武器的敌人?”

“云飞不过是一个中级军官,为什么能够屡战屡胜,为什么能够勇创佳绩?”

常凯申颇为兴奋,脸色潮红,在作战会议室内来回踱步。

楚云飞见状心中甚至还有点愧疚。

不好意思了,校长。

我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知道常凯申的喜好,针对性的布置,对于自己的地位提升有着十足的帮助。

一些小的细节,完全能够戳中奉化口音的g点。

很多人研究战史的时候。

绕不开常凯申本人的性格以及做事方法。

他本人十分喜欢见微知著,由小见大。

一天到晚,堆积到手里面的事情忙到深夜都忙不完。

但如果让奉化口音记住了你的名字。

并且偶尔还能想起你来。

只要稍微有一丁点的能力,还够忠心,那升迁速度就好比坐火箭一般。

比如黄杰。

入常凯申的眼就是因为烈日底下的一次站岗。

当时常凯申巡查校园。

一众哨岗大多无精打采,甚至有躲在阴凉处休息的。

直到看见了黄杰如同标枪一般挺直身躯。

看到常凯申过来之后。

黄杰更是敬了一个十分标准的军礼。

常凯申注重细节,他察觉到了黄杰的手有些不太对劲,有丝丝的血迹渗出。

当即一把拉过了黄杰的手,这才看到他的手上藏了一枚钉子。

常凯申询问。

黄杰表示天气太热,害怕自己晕倒,所以才用钉子确保自己时刻清醒。

就这么一件小事,黄杰就入了常凯申的眼,得到了赏识。

认为黄杰能够担大任。

此后更是两救常凯申,一路平步青云。

黄杰有能力吗,从初期经历来看的话,确实有。

但从其抗日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只能说不多。

兰封会战,黄杰兵败归德..背上了逃跑将军的名号。

按照此前的用人习惯,黄杰本不应该被重新启用。

但在四四年,常凯申还是任命他接任十一级集团军总司令.话说回来。

“晓得嘛?”

“日本部队不仅军官,就连士兵,他们都随身携带这本小册子,时时学习,处处规范行动!”

“而我们呢?”

常凯申站在众人面前,宛如家长教训不孝子孙一般。

“自抗战爆发以来,我们一败再败,丧失了许多土地,牺牲了许多生命财产。”

“并不是敌人已经支付了巨大的代价,硬打进来的,而是我们高级将领之中还有观望不前,图保实力,不努力,不合作,所以敌人才敢进来!”

“你们试扪心自问,就知道我这句话,并不冤枉大家,老实说,只要我们不后退,敌人不敢前进,只要我们不放弃,敌人必不能侵占我们的国土!”

奉化口音的训话,具备着一定的特点。

战史之中寥寥数笔,说他讲话冗长、啰嗦。

楚云飞不是没看过常凯申在黄埔军校的演讲,觉得演讲十分精炼。

现在发现,他错了战史之中记的没错。

奉化口音的讲话连篇累牍,滔滔不绝。

要说优点,那就是一视同仁。

把在场的绝大多数军官骂了个狗血淋头。

常凯申敢于直视麾下各部队的丑陋姿态,模样更是十分坦荡。

“你们想想,如果都能如郝军长梦龄、吴军长克仁、刘师长家麒,赵师长登禹登等各先烈,以身殉国,发扬国民革命军,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攻击精神。”

“无论敌人如何顽强,武器如何厉害,我们都可以摧毁他,消灭他.”

常凯申这么一讲话,根本就停不下来。

时不时的拿在场的诸位将领指挥的战斗举例子。

连带了士兵操典的汤恩伯也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其本人更是一口气。

直接罗列出了当前国军存在的最严重的十几个问题。

一、高级将领缺乏智慧的优良技能与艰苦卓绝的精神,下级官兵缺少新战术的训练。

二、军纪荡然。作为一支军队这是第一大祸害!三、一般缺乏敌忾之心,尤以高级军官为甚!

四、缺乏协同作战的精神和技术。

五、高级将领缺少牺牲决心。

六、长官不知激发廉耻心,明耻教战。

七、命令不能贯彻。

八、懒惰疏忽,不能判明敌情真相,不检讨战斗经过、命令进退,掉以轻心。

九、高级将领缺乏坚决的自信心,长官不能和士兵同甘共苦。

十、武器弹药装具,专靠后方接济,不知在前方就地补充,因粮于敌。

十一、缺乏“私密习惯”——电讯管理使用不严密,每每容易泄漏军情。

十二、一般部队缺乏政治训练。

这十二条,实际上总结的非常客观。

十一条都是指出高级将领的问题。

还有一条是骂地方军的。

常凯申其实也是个人间清醒。

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们。

而是这群高级将领的身上。

哪怕是中央军嫡系又如何。

常凯申在骂人的时候一视同仁。

手杖砸脑壳的时候也不管你是不是忠心。

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们的付出。

没有任何人可以都挑出他们的问题。

“我们的下级官兵不肯牺牲吗?我看不是!”

“全在我们的高级将领无决心,或是有了决心还不够。”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高级将领中间,怀着一种保存实力的卑劣心理。”

坐在最前面的李、白、韩、刘等人默默正襟危坐。

俯首敛容,尤其韩复榘把脑袋耷拉得更厉害,他的脸皮几乎要同桌面碰在一块儿了。

邓晋康、孙连仲、朱绶光,王名章、楚云飞等一众将领则是仍旧挺直了身板。

毕竟。

他们不仅仅为抗战出了力,甚至出了死力!

阎老西没有亏待他们,常凯申也没有亏待他们。

骂人也不是骂他们!“不顾民族的生死,不顾国家的存亡,只是望风退却,带了部队步步后撤。”

“试问我们国家丧失了如此多的土地,如此多的生命、财产,而我们的部队依然存在,我们抚躬自问,如何对得起国家,如何对得起祖先!”

“我们保存了许多部队又有何用?”

“按兵不战,拥兵自卫,将来国家亡了,我们岂不是同归于尽?”

常凯申迈步走到了韩复榘的身后,手指指向天空,语气颇为严厉。

“像现在东四省的伪军,被日本人强迫到了山西、上海来打自己的同胞,如果你怕死,你不打,这群该死的日本人就会用机关枪先打死你本人,还要杀尽你全家.”

“楚云飞,告诉他们,山西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楚云飞蹭的一下起身。

“报告校长,有这回事。”

“你们都听到了?”

常凯申怒视众人:“当次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我们如再不铲除这种保全实力的落伍思想,洗刷这种卑劣无耻的亡国心理,还要拥兵自卫。”

“就一定会重蹈覆辙!”

“要被敌人压迫着来毁灭我们祖宗的陵墓,残杀我们自己的同胞,绝灭我们子孙的生命,真是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所,比奴隶牛马还要不如了!”

常凯申激动万分,手指在空中挥舞,指指点点,唾沫星子喷了众人一脸。

他为什么如此愤怒?又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留情的怒骂众人?

因为在中原大地面临大战之际,中国军队中武器装备与作战能力稍好一些的中央军。

多数在淞沪、金陵保卫战之中损伤严重。

他现在只能够依靠这些地方军阀部队去打这场津蒲会战!

逐鹿中原,得天下者必夺中原!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津蒲路沿线,中原地区的核心要点便是徐州!这个西楚霸王建都之地,几乎无险可守。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成规模的战斗爆发了上百次。”

“觊觎苏皖而举兵南下者,图保江淮进而窥鲁燕者,均以徐州之得失以定胜负。”

“正是在这中原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也就有了所谓的问鼎中原之说!”

是啊!

对于中国军队而言,徐州在手,便可分割平津与苏南一地的日军。

即便日寇从海州(连云港),青岛等地登陆,也无法沿着陇海铁路西进。

攻归德、开封、郑县,南下可攻信阳、武汉,向西可进攻西安。

常凯申坐回了板凳上。

李宗仁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出声:“委员长说得对!”

“徐州的重要性,想必诸位都清楚。”

“至于胜败,也是兵家常事,打个败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乃是如委员长所说,有的人貌合神离,不服从指挥。”

“济南失守的教训,惨重啊!”

李宗仁一遍说完一边回头看向了常凯申。

常凯申当即高声道:“我要整顿军纪!”

“对于前线抗日将士,出力的,要论功行赏!”

“临阵脱逃者,我要严厉的处分!”

正当韩复榘已经给自己找好理由辩解的时候。

常凯申压根就没有提起他的名字。

而是当场发布了十杀令!一、轻伤自退者监禁!二、假伤图逃者杀!

三、无令擅退者杀!

四、擅入民房者杀!

五、强买勒索者杀!

六、调戏妇女者杀!

七、报告不实者杀!

八、造谣惑众,扰乱秩序者杀!

九、拥兵不进,奉令不力者杀!

十、坐视友军不加协助者杀!

整顿军纪不是用嘴皮子说!是要杀人的!

不然谁会怕?军法处此前一直都相当于是个摆设。

若真是按照军法来办,很多人都应该枪毙。

再不济也需要解除职务。

常凯申将自己的白手套摔在了桌子上。

怒视着众人,接着强调。

“抗日,对每一个将领,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是,竟有这么一位高级将领,违抗中央命令,放弃山东黄河天险,丢失许多大城市,使日本顺利进入山东。”

“罪恶极大,影响极大!”

常凯申身子俯在桌子上,就这样怒视着韩复榘。

“我问你,韩总司令。”

“山东黄河你不守,泰安地利你不用,一枪不发,从山东黄河南岸一再向后撤退。”

“放弃战略要地济南,泰安,使整个五战区的后方动摇!”

“这个责任应该谁来负?”

韩复榘此时面无表情,缓缓起身,看向了常凯申:“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那金陵丢失,是谁的责任?”

简直就是冥场面!

在常凯申已经动了杀心的情况下,不求饶也就罢了。

还让他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人。

金陵之殇,是每一个国人心中最悲切的伤痛。

奉化口音登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瞪着眼睛死死的看向了韩复榘:“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金陵,金陵沦陷自有人负责!”

白健生撇了一眼怒火中烧的常凯申,出声提醒道:“韩总司令,不要再强词夺理了,坐。”

韩复榘叹了口气,仿佛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一般。

常凯申被这么一搅合,也没有了心情,恨不得直接拔枪将韩复榘当场射杀。

“好了,好了,散会!”

事实上。

在韩复榘跑路之前,五战区的战斗重心放在了苏南。

淮河两岸,李宗仁命令的于学忠驻守。

虽然他的五十一军所部仅有两个师,但东北军官兵因家破人亡等原因。

战斗意志格外强劲。

在此之前,津蒲路方向的作战,主要由桂系三十一军负责。

这个时候的桂系,还不是后来小诸葛指挥下专打滑头仗的桂系。

而是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以死打硬拼闻名的桂系!日军第十三师团沿津蒲路向北推进的时候。

第一时间受到了三十一军的顽强阻击。

这支部队,隶属于第十一集团军,是桂系部队。

十一集团军所部,现在实际上只剩下一个三十一军了。

此前下辖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投入到了淞沪战场。

损失很大,打的十分勇猛。

而后又被编入到了二十一集团军。

李品仙虽然不是李宗仁的嫡系,但也算得上是干将。

现如今的三十一军,在五十九军尚未抵达布防之前,便已经支撑了半月有余如果山东不出问题。

以李宗仁的才情,稳住津蒲南段的战争局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甚至能够为武汉保卫战,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李宗仁麾下的基本上都是杂牌军部队。

川军自不用说,装备很差,但此前表现的还算不错,有了阎老西装备的支持。

还可以期待期待。

韩德勤所部是江苏保安队改编..战斗力只能算三流。

庞炳勋、张自忠所部属西北军。

李品仙、廖磊部是桂系,于学忠东北军,孙桐萱是鲁军

事实上这些部队,早已经被中央列为杂牌军部队..李宗仁自然清楚。

若是之前。

常凯申的做法必然是蓄意淘汰不加以掩饰。

枪弹供应时常中断,本就兵员不足,训练和士气也相对一般。

这群地方军将领们一方面出于民族生存、国家兴亡的角度考虑。

愿意和日军一拼,愿意证明己身报国之志。

川军便是如此。

但在座的杂牌军将领们同样担心部队损失后,得不到中央兵械兵员的补充。

万一再整个作战不力,撤职查办,取消番号,直接化为光杆司令,届时谋生都困难。

这样的军心,怎么适合打打仗,打死仗呢?

山西战场上,地方军出了死力。

尤其是孙连仲、曾万钟、赵寿山,以及川军们。

更是让常凯申感受到了最直观的抗战态度。

而现在,常凯申大概率会为了消除所有人的顾虑,作出一些改变。

事实上。

常凯申本想着当场处理完韩复榘之后。

嘉奖一番楚云飞、王名章等人。

让他们看到其本人的改变。

但因为韩复榘的原因,这场会议不得不中断.对不起了诸位..小作者不是要卡更新,是实在手残,见谅~!

本章节参考资料。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p57-101页。

抗日御侮第五卷,蒋纬国总编以及陈诚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

韩复榘的资料出自我所知道的韩复榘这本书..这个有争议,就用大众熟知的桥段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