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过年(1 / 1)
“你、你你你!”
晒太阳的一行人没想到甜枣会那么不给面子,登时被气得捶胸顿足。
甜枣懒得理他们,抱着儿子亲了两口直接走人她小六哥有了出息,就说是靠的老婆。
她小六嫂能耐,就说全凭一张脸。
当谁不知道他们想的啥呢?大河村的闹剧断断续续的发生着。
却又如甜枣所说,没有一个人敢把事情扬到贺宏进面前的。
毕竟村官再小也是官。
一个村的,谁没有往上求人办事的时候呢?
……
腊月初十后,全国各所高校开始陆续放假。
京北那边,陆淼的日常工作又少了一样。
今年国英社也没有往年那么忙。
但毕竟将近年底,细小的杂务事还是有一些的。
陆淼手里额外还有一份徐红梅急需的文稿要做。
加上预估时间,年后开春恐怕又要为春季广交会的事儿忙碌。
一些工作以外的私事,比如才到手的蜂蜡和试验制作新的口红、香膏等。
趁着年前这段时间都要侍弄出来。
不然等之后她又忙起来,这方面的事再想要有什么进展推动就艰难了。
总之,林林总总的算下来,年前一阵子陆淼也不轻省就是了。
所幸她身后还有陈向东和梅子一群人。
像厂里那些事儿,还有由她授意盘下来的那一批货,都是他们在料理。
员工干得好,奖励自然少不了。
这次趁着年尾结业清算,陆淼把社里给发给她的津贴进口彩电票给了陈向东。
也算是犒劳陈向东的年终奖励。
现阶段国人对待日常小物件儿还行。
但像一些大的零件,比如电视机、收音机等,稍微有点资产的人家还是都想买进口的。
质量可靠是其一。
功能性是其二。
其三自然也有追赶时髦潮流,以及“牌面”的因素在里面。
不过现在进口彩电票可不好得。
以陆淼的职位来说,她现在在社会上属于有一定阶层的人物。
但这么几年下来,这票还是今年头一次拿,还就那么一张。
如果不是因为家里之前买了彩电,她大概也会自己买了放家里。
虽然这会子电视能收到的频道很少,但摆在那儿看着也顺眼不是?打电话叫来陈向东,陆淼把进口彩电票递出去时,一起递过去的,还有新一批次的口红和香膏。
年前产品检测部门应该还没下班,陆淼让陈向东抽出功夫把香膏和口红拿去检测。
如果回头数据出来没太大问题,下一步就可以着手找厂子定制相关包装了。
陈向东勾着脑袋专注看手里的彩电票。
陆淼轻轻叩响桌面,他才回过神,收了彩电票咧开笑容道:“知道了嫂子,要是检测出来没问题,包装咱要弄个什么样的好?”
口红包装方面的事,陆淼有大致想法。
但要把想法通俗易懂的复述出来,却又有点麻烦。
略微斟酌,陆淼沉吟道:
“包装的事暂时不着急,先看看结果,要是确定没问题,回头我看给你个草图还是弄个大致样品,到时候你找专业学设计的人设计,也能有个参考。”
“行!”
陈向东点头,没有异议。
“嗯。”
陆淼轻轻应了一声,已经从桌边站起身。陈向东会意跟着一同起身,便听她又道:“再有就是厂里那边你自己看实际情况,年底了,有哪些人该奖就要奖,不用抠搜。”
要想马儿跑,就得勤喂草。
这个道理总是不错的。
陈向东道:
“这个嫂子放心,前两天我刚跟财务算过这个事,这两天就要去办,预计小年前就能把事儿落实下来。”
陈向东办事,陆淼还是放心的。
事儿都说得差不多了,陆淼便轻轻点头道:
“行,暂时也没别的什么事儿了,今天就先回吧!”
“好。”
……
陆淼构建的奖励规则非常成功。
平时四季给优秀女工奖钱是常有的事。
真金白银摆在眼前,大家私底下干劲满满,干活儿时也很有比拼的气势。
这些陈向东都看在眼里。
这趟过来,陆淼说起了厂房小院发奖金的事,陈向东从她这儿回去后,便也开始抓紧时间去办。
这回被评上优秀女工的人,就有二十来个。
其中最拔尖儿的几个,每个人能拿一百五十块。
稍稍落后一些的,也能拿八十块到一百二十块。
没挤上优秀名次的也不要紧,因为还有安慰奖。
一个人十五块。
细碎算下来,光奖金就要往外发出去四千来块。
这会儿人民币的最大面值是拾元,四千多块光靠衣服口袋可装不了。
陈向东抽出空闲,隔天上午去了一趟银行,中午就微微弓着腰进了厂房小院。
他进屋直接从怀里扯出一个鼓囊囊的塑料袋。
干活儿的人透过那半透明的红色塑料袋,看清里面的东西,知道他是干什么来的后,全场瞬间沸腾起来。
这份工作虽然不是铁饭碗,可对比铁饭碗也不差什么了。
甚至大部分女工们知道的铁饭碗工作,待遇还比不上她们呢!
再说过年的事。
今年不光陆淼跟傅璟佑计划商量着要早点回南边老家过年。
就是顾莹和谢斐,往前天儿还热的时候,两个人就答应了顾母,说这次会去沪市那边过年。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腊月十八以后,京北便开始连日下雪。
连续几天的晚间新闻播报上面,都能看见铁路轨道上冻结了冰晶的画面。
铁路局往下发布通知,各座铁路站都开始控制减少车次。
虽然不太影响南来北往,但观望过一阵子后,考虑人身安全和一些其他因素,陆淼、傅璟佑和顾莹、谢斐这两对小夫妻,不约而同的都打消了原有计划。
阖家团圆,是传统家庭对“过年”的美好向往。
他们计划临时有变,顾家父母和贺家老两口收到消息时,免不了长吁短叹的觉得心里又跟空了一块儿似的。
可不管怎么说,万事肯定以安全和周全为主。
这次不能回去,那就下次。
或者看年中什么时候有空,那会儿再回去一趟也行。
长辈们想的无非就是那些事。
——盼着年轻一辈们的好。
而只要能亲眼看见年轻一代过得好,他们心里就比什么都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