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喜!(1 / 1)

加入書籤

朝堂上,圣人高高坐在龙椅上。

他神色淡然的看着一群文武官员吵啊吵。

工部,为了大运河吵。

兵部,为了征西大军吵。

刑部,为了即将进行的秋决吵。

……户部,对着各个衙门,无差别的狂喊:没钱!没钱!没钱!

就连京畿地区刚刚推行的产钳、剖腹产等“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事,也被某些御史拿出来弹劾。

圣人冷眼看着,一言不发。

这样的争吵模式,他早已习惯。

左右真正的大事,并不会在朝会上裁决。

朝会之后的议事堂,才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

一片宛若菜市场的纷乱中,一个小内侍,急匆匆的溜了进来。

他凑到内侍总管近前,小声的耳语了几句。

内侍总管脸色微变,看了眼还在乱战的诸朝臣,快走几步,来到御座旁回禀道:“陛下,贵妃娘娘发动了!”

圣人的表情,总算有了波动。

他抬眼去看内侍总管,“何时发动?情况如何?”

“回禀陛下,一刻钟前发动,太医、医女、稳婆等都已赶到。”

内侍总管没有具体说明情况到底如何。

但,这种事儿,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圣人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想到刚刚某个酸腐的御史,对着产钳、剖腹产一顿狂喷,圣人心念微动:“产房里,可都准备齐全了?”

圣人自是不想自己的爱妃有意外,但,有备无患。

琅琊公主提前几个月做了准备,为的就是今日。

圣人已经应允,还提前在民间进行了推广,为的亦是今日。

内侍总管作为圣人最倚重的太监,自是了解圣人,也能听懂他的言下之意。

他赶忙点头:“好叫陛下知道,一应物品,都准备妥当!”

百福宫里,万事俱备!“皇后呢?”

圣人抬眼看了看还在吵架的朝臣们,大概估算了一下时间,这朝会,最快也要半个时辰。

他不能立刻赶去,百福宫却要有人坐镇,那人非皇后莫属。

一来,这是规矩,皇后乃后宫之主,有着看顾、照拂众妃嫔的职责。

二来,李皇后与姜贵妃交好。

在姜贵妃心里,李皇后这个主母,甚至比圣人这个主君都更重要。

她,也更信赖李皇后。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李皇后都是坐镇产房的最佳人选。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早已抵达百福宫!”

李皇后与姜贵妃“妻妾和睦”,早已不是秘密。

圣人身边的心腹,都十分了解。

姜贵妃发动后,第一个要“求助”的人,就是李皇后。

而李皇后呢,听宫女来回禀,直接放下饭碗,就急匆匆的赶了过去。

两人之间,完全无需圣人在中间做连接,自有一番“默契”!“……那就好!”

听到李皇后已经过去,圣人愈发放心。

他继续看着朝臣们为了是否增兵、是否议和等等问题,吵啊吵。

吐沫横飞,笏板乱舞……好不热闹,好不心烦!

圣人的手指,轻轻敲着座椅扶手。

片刻后,他停了下来,抬头看向内侍总管。

内侍总管会意,扬声喊了句:“诸事稍后再议!退朝!”

挽着袖子、喷着口水的朝臣们:什么情况?这就退朝了?

还是隐藏在人群中,默默看戏、偶尔拉个偏架的楼彧,看到圣人急匆匆的离开,暗自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猜到了真相——

姜贵妃要生产了!幽深的眸子里,闪过一抹暗芒。

楼彧不着痕迹的摸到了太子身边。

太子眼角余光瞥到他,见他表面光风霁月、淡定从容,实则眉宇间掺杂了一丝情绪。

太子也看到了父亲离场的模样,同样聪明、同样对后宫十分了解的他,心底也有所猜测。

此刻看到楼彧的模样,太子愈发确定:“做什么怪样子?百福宫万事俱备,只等贵妃母生产。”

“阿娘定然已经去了,如今,阿耶也去了,贵妃母那儿定会一切顺利。”

太子低声说着。

他的语气,听着似乎是训斥,实则十分亲昵。

他完全就是把楼彧当成最亲近的晚辈,规训他,更是关心他。

被“训斥”了,楼彧却还是眼底带着紧张与关心。

太子无奈的叹了口气:“行吧,孤这就命人让太子妃过去。”

作为早已成年的男子,庶母生产,万没有太过关注的道理。

偏偏自己的心腹爱将关注,太子便只能动用自己的妻子。

再者,姜贵妃生产,作为未来的国母、以及晚辈,太子妃也当过去。

“多谢殿下!”

楼彧浅浅笑着,依然温润如玉。

唯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此刻的他,多少有些“无赖”。

比如太子,见他这副模样,眼底闪过无奈与宠溺。

这竖子,眼里心里只有他的阿姮。

对姜贵妃这般上心,也是爱屋及乌!……

姜贵妃的生产非常顺利。三十多岁的产妇,在大虞绝对算得上高龄。

但,姜贵妃多年养尊处优,将身体调养得非常好。

怀孕后,姜贵妃更是无比注意。

她注重营养,却也没有胡吃海塞,继而把胎儿养得太大。

她总能控制着最恰当的分寸。

胎儿不大不小,她还每日坚持步行、锻炼。

月份浅的时候,姜贵妃还会投壶、跳舞等健身活动。

几个月下来,待到生产的时候,这些努力就都呈现出效果。

从上午发动,到被抬进准备好的产房,再到胎儿呱呱坠地,只用了两个时辰。

期间,没有出现难产等意外。

早就准备好的产钳、羊肠线,完全没有施展的机会!

姜贵妃也没有撕裂,虽然也遭受了自然分娩的诸多痛苦,却最终获得圆满。

“……恭喜贵妃娘娘,是个小皇子!”

姜贵妃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尽,但她还是撑着一口气儿,听了稳婆、宫婢等的贺喜声,并亲眼看了那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猴子。

她的儿子!

圣人继位后的第一个皇子!她与皇家有了真正的羁绊,她、以及她的女儿,后半生都有了依靠!

心中的大石,终于安然落下。

姜贵妃放心的睡了过去。

……

圣人、太子妃等,相继赶到百福宫。

李皇后看了眼刚出生的小皇子,便去探望姜贵妃了。

太医诊了脉,确定姜贵妃只是力竭、昏睡,并无意外,李皇后这才安心。

听到纷乱的脚步声,李皇后抬头看到了圣人。

“恭喜陛下,阿姜顺利诞下九皇子!”

李皇后笑吟吟的恭贺,她是真心为圣人、姜贵妃高兴。

“阿姊!阿姜母子可还好?”

圣人习惯性的与李皇后打招呼,然后关切的询问着。

“好!都好!阿姜生产顺利,九皇子也健康。”

“足足六斤二两呢,我都没有想到,阿姜那般纤细的身体,竟能生出这么个大胖小子。”

李皇后笑得宛若一个看到胖孙子的老祖母。

大虞的称,一斤十六两,换算成千克,一斤则有640克。

六斤二两,接近后世的八斤半。

在后世,都属于巨大儿,就更不用说在古代了。

李皇后的惊奇与后怕,绝对是真的。

就姜贵妃那纤细袅娜的体型,孕期完全不显肚子。

没想到,生出来的孩子,却是个小肉球。

这么胖的孩子,却没有一丝的撕裂……只能说,姜贵妃福泽深厚,老天爷都疼惜她这个绝色大美人儿呢“……”

圣人听了李皇后的话,欢喜之余,也禁不住有些后怕。

胎儿竟这般大?

幸亏阿姜身体好,孕期也诸多注意,否则,这般大的孩子,很容易难产。

而琅琊公主之前的诸多准备,虽然没有用到,却也是有必要的。

毕竟,“意外”这种事儿,真的不好说。

不能总是拼运气,而是要多做准备。

圣人暗自想着,脸上却已经绽开笑容。

九皇子!他登基后的第一子。

他最爱的女人为她生的孩子。

“哈哈,好!好啊!姜贵妃生育有功,当赏!”

“医女、稳婆等,服侍得宜,赏!”

“琅琊公主、王郡君进献产钳,改良分娩术,赏!”

喜得九皇子,圣人龙心大悦,脱口说出了一连串的赏赐。

王姮还在守孝,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出门,她的公主府,却没有因为她的“消失”而沉寂。

七月份的圣寿宴,圣人给了她丰厚的赏赐。

如今,隔了不到一个月,圣人又有诸多赏赐。

金锭银饼、珍珠宝石,蹙金绣、月影纱,一箱箱、一匹匹,流水一般的送进了公主府。

附近的邻居,平康坊的百姓,全都看到了琅琊公主府的喧闹。

“不愧是宠妃的女儿,哪怕与皇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也照样受宠!”

“可不是,听说啊,姜贵妃生了,还是个皇子呢!”

“啧,有了同母所出的皇子弟弟,王九这公主愈发尊贵了啊。”

姜贵妃顺利产下九皇子的消息,一经传开,众人纷纷议论着、羡慕着。

他们不只是羡慕姜贵妃有了皇子,地位愈发稳固,也羡慕王九一个外姓女,却能受到如此圣宠。

王姮必须庆幸,她丧父,她在守孝。

否则,她的公主府,定会变得无比喧闹。

她,不喜欢太过热闹,更不喜欢麻烦。

可惜——

……

官道上,一辆辆马车,平稳又不失快速的行径着。

姜家人距离京城还有几十里路的时候,收到了姜贵妃顺利产下九皇子的喜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