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驱虎吞狼(1 / 1)

加入書籤

7-eleven便利店的抢劫案让伯尼想起了他们刚到d.c时办的那起案子。

路上,伯尼跟西奥多开玩笑:

“我怎么感觉它好像是亨利·汤普森带着费尔南多跟哈维尔干的呢?”

不等刚掏出本子准备写写画画点儿什么的西奥多有所动作,后面的比利·霍克这时候把头探了过来:“谁是亨利·汤普森?费尔南多跟哈维尔又是谁?”

伯尼回头看了比利·霍克一眼,把邮局抢劫案说了一遍。

比利·霍克越听越觉得耳熟,突然想起来这不就是选拔培训时第一节案件分析课上的案例嘛!他向伯尼求证。

伯尼沉默了一下,点点头承认了。

比利·霍克一拍椅背:“难怪当时你们都不参与讨论!原来这个案子就是你们侦办的啊!”

伯尼呵呵地笑了两声,心想不光第一节案件分析课上用的是我们的案子,后面考试用的也是我们的案子。

他把邮局抢劫案的前因后果完整讲了一遍,拓展了许多案件分析课上没提到的内容,然后把两个案子放在一起做对比:

“这两起案件失窃金额都不高。”

比利·霍克也趴在驾驶位跟副驾驶位之间的空隙凑热闹:“费尔南多跟哈维尔最开始也是从便利店、加油站开始抢起的。”

“而且他们也用了霰弹枪。”

“都是两个人配合。”

他越说越觉得两个案子很接近:“劫匪会不会是另一对费尔南多跟哈维尔?”

伯尼也能感觉得到两起案件的相似,但他也察觉到了两起案件的不同之处。

他摇了摇头:“费尔南多跟哈维尔抢劫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利益,他们选择便利店跟加油站的原因是这些地方容易下手。”

“他们抢劫金额不高的原因是不想引起警方的注意。”

“如果可以,他们甚至希望能穿上隐身衣去抢劫,最好谁都不要注意到他们。”

西奥多抬头看了他一眼。

伯尼带回来的某三流小报最新一期写的就是穿着隐身衣作案的案子。

他本想提醒伯尼,但又想起某三流小报已经不会再写那些离谱的故事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期了,又重新低下头,继续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伯尼以为是自己说的哪里有问题,停顿了一下,结果并未等来西奥多的纠正。

他略感疑惑,嘴上则在继续:

“但这个案子中,劫匪专门留下了‘bc 61’的标记,他们好像更希望能引起注意。”

西奥多停下了写写画画,再次看向伯尼。

后座的比利·霍克注意到西奥多的动作,询问他的看法。

西奥多对伯尼的看法表示认同,但他有更深入的分析:“在犯罪现场留下标记是一种典型的识别标志。”

“它是比识别标志更明显的签名行为。”

“这种签名行为在不同的案件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本案中劫匪的签名行为表明其渴望被识别、被记住,即使是匿名的。”

“劫匪留下的标记表明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特征。”

“他们幻想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希望其能被特定的人群,如同伙、崇拜者或者警方识别并记住。”

“如果能有媒体大肆报道,有作家为其著书立说,哪怕让他们立刻向警方自首,他们也会真的认真考虑的。”

“而且这类罪犯往往会连续作案,他们会在每一次犯罪现场留下同一个标记。就像在文件上签字。”

西奥多说完,车子里安静了几分钟,比利·霍克的声音响起:“boss,什么是表演型人格特征?”

伯尼也有此疑惑。

西奥多回头看了比利·霍克一眼:“就是过度寻求关注,渴望被关注,希望时时刻刻成为全场的焦点。”

这其实并不是表演型人格特征的准确的通俗化理解,但西奥多在此时所要表达就是“劫匪渴望被关注”。

比利·霍克似懂非懂。

伯尼转头看向西奥多。

他跟西奥多相处时间足够长,足够了解西奥多。

虽然他也不知道表演型人格特征具体是什么意思,但就是本能地觉得这个解释不对劲儿。

西奥多指指前方,提醒伯尼:“我们要钻进树林里去了。”

伯尼忙看向道路。

西奥多从包里掏出一本心理学期刊:

“如果想详细了解表演型人格特征是什么,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伯尼嘴角抽了抽,默不作声,专心致志地盯着前方。

比利·霍克先看向伯尼,然后心生警惕,同样默不作声。

西奥多往后面递了递,没见比利·霍克接手,有些失望地把期刊收了回去。

伯尼眼角余光瞥见,悄悄松了口气,搭话道:“也就是说劫匪希望被警方关注?”

他问西奥多:“这算是对警方的挑衅吗?”

比利·霍克也又凑了过来:“这跟boss你对偷车贼的分析一样啊!”

“偷车贼也在挑衅警方!”

“劫匪也在挑衅警方!”

西奥多对此不置可否。

比利·霍克想到便利店里的情况,问西奥多:

“那个店员是故意的吗?”

“要是店员没把指纹擦掉,我们只需要提取指纹,跟警车里的指纹一对比,就能知道是不是偷车贼干的了!”

根本不需要罪犯个性侧写,不需要学习过犯罪心理学,甚至都不需要有执法经验,只要智商正常,都能看出店员有问题。

伯尼回答了比利·霍克的问题:

“店员应该是在做笔录时虚报了被抢金额,害怕那两个劫匪被抓,他偷拿的事儿被发现。”

比利·霍克询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西奥多也看向了他。

他知道店员有问题,但他没有任何证据。

店员说他搞卫生是符合便利店规定的,要是到时间不把店里搞干净,他会被扣薪水。

他还说他不是故意的,不知道警方能提取指纹。

所有人都知道他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但他们没有证据。

伯尼:“我当巡警时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遭抢的店上报的数额跟劫匪说的数额根本对不上。”

比利·霍克有些羡慕这种经验之谈。

他又就店员提供的供词真实性,以及店员是否还有隐瞒提出了疑问。

伯尼跟西奥多一致认为他提供的供词大概率是可靠的,但关于案发过程的具体细节,他应该还有隐瞒。

比利·霍克心有不甘,觉得如果店员配合,说不准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西奥多认同地点点头:“所以我准备等下联系irs跟当地警局,对他进行调查。”

“那家便利店地方偏僻,是抢劫的最佳目标。”“他应该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

雨越下越大。

cia局长,fbi局长,杰克总统,里昂副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副主席等等一大堆人,齐聚白宫。

这里的人几乎代表了艾美莉卡军事方面的最顶尖势力。

他们来此不是为了苏联人上天的事。

这件事在外界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过去式。

他们是为了一件耗时三年,从将军总统时代就开始筹备的计划。

昨天,杰克总统批准了行动计划。

今天凌晨,8架美制b-26轰炸机分两波空袭南边邻居三处主要空军基地。

这场空袭本应彻底摧毁南边邻居的防空力量,或者至少也应该摧毁大部分,让南边邻居的领空变成艾美莉卡空军的后花园。

袭击发起之前,cia给出的情报推演结果也的确是在这样。

但现实是,此次袭击仅摧毁少量老旧战机,距离预定目标相去甚远。

出师不利的结果让艾美莉卡陷入两难境地。

继续执行计划的话,此次空袭没能达成既定目标,会对接下来的行动增添不可估量的风险,此时行动失败的可能已经急剧增加。

终止计划的话,更显得虎头蛇尾,打击士气。

尤其在这个两极争霸的关键时间节点上,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没人能担得起。

况且他们已经发起袭击了,可以预见的,苏联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在国际上掀起对艾美莉卡严重不利的舆论风波。

此时他们就在讨论是否要继续执行计划。

此次行动的外部情报支援由cia负责,国内舆情监控则由fbi负责。

按理来说,fbi只需要列席即可,不用发声。

此次会议除了以备咨询之外,跟fbi的关系都不大。

但胡佛局长并不打算沉默。

会议开始前,他向司法部长罗伯特提交了一份报告,指斥cia情报工作失职。

报告中提到,此前他已对白宫提交过备忘录,提醒白宫cia招募的流亡者中混有双面间谍,且根据fbi的情报推演,南边邻居的民众不会起义。

情况根本不像cia情报显示的那样乐观。

但他的提醒被cia局长斥为“胡佛只想扩大fbi势力范围”。

cia局长极力劝说杰克总统继续执行计划,最终导致他的提醒被白宫弃置于不顾。

罗伯特翻看完报告,心想cia局长的指控也不无道理。

他沉声质问胡佛递交这份报告是什么意思。

胡佛面色如常,表示这只是一份常规工作报告。是fbi对当前情况的总结。

他指指门外,提醒直属上司会议就要开始了。

罗伯特深深地看了一眼胡佛,拿起报告离开。

他没有去会场,而是把报告拿去给杰克总统看。

在这里,他遇见了cia局长。

在胡佛行动的同时,cia局长也没有闲着。

他同样准备了一份报告,直接递交给了杰克总统。

cia局长是一名传奇间谍,曾一手导演过臭名昭著的日出行动。

其跟胡佛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一手将cia这个业余私人俱乐部带到了如今的高度。

他将矛头直指fbi跟胡佛,在报告中指控胡佛在计划执行期间拒绝向cia开放国内反间谍数据库,并阻止fbi特工加入cia联合行动小组,处处阻挠计划执行。

他很清楚,胡佛必然不会放过这个置他于死地的机会。

他必须提前反击。

cia局长的这份报告让杰克总统很是心动,几乎就要跟着一起怒斥fbi跟胡佛不顾大局了。

罗伯特的出现打断了杰克总统的心动。

cia局长离开后,罗伯特把胡佛的报告交给杰克总统。

两份报告摆在眼前,杰克总统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时间有点儿选择困难。

他还没经历过这么幸福的时刻呢!

会议还没开始,甚至秘密行动才刚进行完前端打击,艾美莉卡内部自己先打起来了。

因为这两份报告,会议比计划的推迟了十五分钟。

这直接导致会议才刚开始,国务卿就被其助理叫走了。

助理带来了国际方面的最新消息。

南边的邻居的外长在un紧急会议上指控艾美莉卡策划侵略。

艾美莉卡代表团并未收到白宫方面的提醒,在会议上怒斥南边邻居污蔑,并十分自信地表示绝无此事。

结果被南边邻居的外长拿出被击落的b-26残骸照片展示。

其机翼上还保留有艾美莉卡军用序列号。

南边邻居的外长提出如有必要,可以将残骸运送至会场。

艾美莉卡陷入外交欺诈丑闻之中。

国务卿一脸严肃地回到会议室,把最新收到的消息汇报了一遍。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安静。

居于末位的胡佛抬起头,扫视全场,视线在杰克总统、司法部长罗伯特跟cia局长身上短暂停留片刻后,又重新低下头。

他现在什么都不用做了。

会议比预想中要顺利。

考虑到南边邻居在un采取的行动,所造成的国际舆论影响,在cia局长提供的不知真假的情报帮助下,以及,经过简单的讨论,众人迅速达成一致。

如今他们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会议结束,cia局长被杰克总统留下。

胡佛在白宫做短暂停留,乘车返回司法部大楼。

刚刚恢复正常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很快变得更加拥堵。

不久后,美联社与合众社首发快讯:《xx指控艾美莉卡策划空袭》。

中午,《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报纸紧急加印号外,标题直指核心:

《xx出示证据控美空袭,艾美莉卡代表矢口否认》

《艾美莉卡陷入外交欺诈漩涡》

号外刊登含美军序列号特写的b-26残骸照片,质疑政府隐瞒,并提出疑问:“是谁在向艾美莉卡un代表提供虚假情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