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没见过啊(1 / 1)

加入書籤

奥马利警探皱了皱眉张了张嘴,越来越感觉西奥多描述的就是两个疯子。

这与他以往遇到的罪犯完全不同。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打断西奥多。

西奥多结合最新进展,又对7-eleven便利店抢劫案进行分析:

“4月15日凌晨两点左右,他们盗走了一辆普利茅斯fury,再次实施抢劫。”

“这次抢劫要比上一次专业得多。”

“他们盗走了汽车,抢到了现金,拿到了切斯特菲尔德香烟。”

“他们达成了预期的全部目标。”

“在抢劫的最后,男性罪犯留下‘bc 61’的标记。”

“这个标记表明他们自认为是1961年的邦妮与克莱德。”

他看了伯尼一眼,继续说道:

“在前两次汽车盗窃中,两名罪犯只表现出了基础的汽车驾驶能力,并没有表现出专业的偷车技术。”

“他们只能选择有车钥匙遗留在车内的汽车作为目标。”

“但在第三次汽车盗窃中,这一点发生了改变。”

“第三辆汽车被发现时,车上并没有车钥匙遗留,他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偷车。”

“两名罪犯对第三辆车的处置方法也与前两辆车完全不同,他们选择将汽车焚毁。”

伯尼抬起头,神色认真:

“这是典型的邦妮与克莱德式处理赃车的方式。”

得益于小时候听过邦妮与克莱德的大量故事,甚至算是亲眼见证了他们的崛起与死亡,伯尼对这对雌雄大盗非常了解。

西奥多点点头:

“跟盗窃汽车的手法从业余转为专业一样,这不仅是简单的对邦妮与克莱德的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犯罪手段升级。”

“第一次抢劫中,男性罪犯穿的是军绿夹克跟牛仔裤,用滑雪面罩蒙面。”

“第二次抢劫时,男性罪犯的穿着变为了背带裤跟细领带,用灰色棉布三角巾遮住半张脸。”

“跟切斯特菲尔德香烟一样,这副打扮是媒体报道克莱德时选用的经典形象。”

他开始对前面的分析做出总结:

“这两名罪犯正在迅速地从业余变得专业,犯罪手段也在迅速升级,变得越来越暴力。”

“两次抢劫,三次盗车的成功,很可能会让他们不再满足于对邦妮与克莱德的粗糙模仿。”

“要想继续维持现有的感受,两名罪犯需要做更多,更贴近邦妮跟克莱德。”

“他们需要更精细化地复刻邦妮与克莱德做过的事情。”

“除了犯罪行为之外,还有日常的着装,行为习惯,口头禅等方方面面,都会越来越向邦妮跟克莱德靠拢。”

“最终他们为了留住这种感受,会完全复制邦妮与克莱德的一切。”

“他们正在变成邦妮与克莱德,从内到外。”

西奥多停下分析,留给三人充足的时间消化。

有警探推开门,通知伯尼去接电话。

电话来自att公司的技术人员。

他查到了昨天的那通报警电话来源。

这也是一通跨州电话。

主叫来自艾美莉卡大学附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

这验证了西奥多对两名罪犯不住在一起的猜测。

尽管已经选择相信西奥多,但听到这个消息时,奥马利警探还是忍不住往他那边多看了几眼。

他现在合理怀疑西奥多家里藏着一只水晶球。

西奥多默默回顾了一下手中掌握的信息,认为应该可以发布侧写了。

他沉声道: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两名罪犯的侧写如下。”

伯尼熟练地掏出本子,准备记录。

比利·霍克几乎与他同频。

奥马利警探下意识跟着翻开崭新的一页,然后叫停:“侧写是什么意思?”

伯尼放下笔,向奥马利警探进行解释。

奥马利警探听得稀里糊涂,困惑于他从未听说过这种方法。

比利·霍克告诉他,这是西奥多发明的新的刑侦手段。

奥马利警探有些吃惊地看向西奥多。

之前好像预言一样的精准分析,以及一次次被验证为正确的猜测,都不及这个消息带给他的震惊。

西奥多盯着奥马利警探,感觉他与案情无关的问题有点儿多。

奥马利警探的确问题很多,他有一肚子问题要问。

他与西奥多对视着,内心有种莫名其妙的心慌。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什么东西甩在后面,越甩越远。

这种感觉让他恐慌。

最终他一个问题也没问出来。

他有预感,问了也白问。

就像刚刚,不久之前,以及一天之前。

根本听不懂。

奥马利警探扶了扶笔记本,准备记录。

会议室内安静了一小会儿,西奥多整理好思路,开始发布侧写。

他先给出的是男性罪犯的侧写:

“我们要找的是一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可能选修英语文学或历史专业。”

“白人,年龄在18-25岁之间。”

“身高5.5英尺左右,身材瘦削。”

“男性罪犯的家境中等,也或许很富裕,他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中,住的应该是中高档社区,很少接触到犯罪,也不用为钱而发愁。”

“他不是社交中心,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在群体社交中,他经常会被遗忘,被人忽视。”

“他喜欢看书,学习成绩应该不错。”

“他看不起身边大部分人,但内心深处又隐隐羡慕那些社交中心的明星人物,渴望得到同样的关注。”

“他总是游离于同龄人之外。”

伯尼下意识抬头看了西奥多一眼。

西奥多一无所觉,继续侧写着男性罪犯:

“这种透明式的生活在这个月得到了明显改变。”

“他开始变得自信,甚至过分地自信。”

“他开始主动参与同学间的话题,尽管他可能对同学们聊的东西一无所知。”

“哪怕他的发言惹得同学们嘲笑,他也不在乎。”

“他的穿着打扮跟日常行为举止,甚至是说话措辞也都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他会更复古,更符合三十年代的风格,更贴近克莱德。”

“媒体宣传的克莱德。”

“他的出勤率开始下降,他的作业论文内容很可能会出现明显异常,比如美化犯罪,赞美邦妮与克莱德。”

稍作停顿,他又开始侧写女性罪犯:

“我们要找的同样是一名白人,年龄与男性罪犯相仿,是艾美莉卡大学的学生,可能选修戏剧或文学专业。”

“她身高在5英尺左右,体态娇小。”

“她的家庭环境优渥,父母开明。”

“日常生活中,她表现得很温和,但在犯罪时会进入亢奋状态。”

“她具有邦妮式的殉情幻想,她将与男性罪犯的共同犯罪行为视为爱情史诗。”

“女性罪犯依赖男性罪犯实现自我价值。在抢劫中需男性罪犯发出指令才会行动。”

“她的转变要比男性罪犯更隐秘,其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于展现听话乖巧的假象,将真实的一面进行隐藏。”

“她的日常穿着、举止言谈等的变化并不明显。”

“相较于男性罪犯,女性罪犯会更小心地表现其对邦妮的崇拜。”

奥马利警探认真记录着。

他现在理解伯尼的那番解释了。

如果西奥多说的都是对的,他已经几乎把罪犯完整地描述出来。

他们只需要对照西奥多的这些描述,挨个排查就行了。

这让他更加怀疑西奥多家里藏着一颗水晶球。

实在是这番描述太过于精确,连近期改变都能说的这么清楚,就好像西奥多一直在一旁窥探这两名罪犯一样。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番描述的准确性。

奥马利警探在心里默默估算一番,认为哪怕准确性只能达到一半,也已经非常恐怖了。

他由此又想到,如果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其他案件之上,甚至如果警队里人人都会这种方法……

西奥多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这两名罪犯正处于犯罪升级的临界点,他们即将从抢劫转向更暴力的犯罪行为。”

“他们渴望毁灭。”

“被捕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他们会拼死反抗,渴求能有一个邦妮克莱德式的结局。”

奥马利警探忙将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在脑后,低头将这一段记下。

他思考片刻,问西奥多:“你是说他们希望被打成筛子?”

西奥多想了想:“对他们而言,这个结局应该才是最能令他们满意的。”

奥马利警探默默将这条记在本子上。

尽管他无法理解。

在这个案子中,他无法理解的地方实在太多,也不差这一点了。

结束侧写,西奥多开始分配任务。

奥马利警探跟比利·霍克继续搭档,前往乔治华盛顿大学调查。

他俩昨天就去过一次那边。

西奥多跟伯尼则前往艾美莉卡大学调查。

出发前,西奥多跟伯尼去见了第四分局副警监,通知其要将几起盗车案跟抢劫案并案调查。

他们还借用了副警监的电话,联系马里兰州州警跟乔治王子县县警。

这是个非正式的通知,正式并案的公函会等明天上班后补充。

电话联系及向副警监解释均由伯尼负责。

伯尼在这方面的经验很丰富,早在费尔顿时期,他就开始负责帮西奥多向上及向同级沟通了。

他很清楚西奥多的那一套罪犯个性侧写理解起来有多困难,根本提都没提。

他直接告诉他们,根据指纹及其他相关物证,确认三起盗车案跟两起抢劫案均系同一团伙所为,遂并案调查。

简单通俗,一听就懂。

几方纷纷表示同意并案,并表示可以配合调查,如有需要尽管提。

西奥多没有客气,当即请第四分局的副警监帮忙联系调查枪店跟黑市。

根据esso加油站店员所述,两名罪犯手中都有枪。一把哈灵顿理查森转轮手枪跟一把伊萨卡.37霰弹枪,子弹数量尚不明确。

7-eleven便利店店员也提到过,他被枪抵住过脑袋。

西奥多希望能获取枪店的登记信息。

在d.c,要想从持有联邦执照的经销商处购买枪械,是需要先提供身份证明进行登记的。

购置完枪械,还要前往当地警局进行持枪许可登记。

如果这两人是通过正规渠道购置的枪械,他们就一定在经销商的客户登记名单跟当地警局的持枪许可登记名单当中。

除此之外,考虑到邦妮与克莱德曾杀死过六名巡警,一名狱警跟两名治安官。

根据西奥多的侧写,这两个模仿犯见到警察后很可能进入亢奋状态,直接对警察射击。

在实施抓捕之前,先摸清楚两名罪犯的火力情况,对可能遇到的抵抗烈度有一个大致的评估,也是很有必要的。

副警监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由于之前奥马利警探两人稍微耽搁了一点时间,众人出发时已经是下午三点过。

如果今天还要汇合交流进展,不论在哪里汇合,要么调查时间不够,要么可能要搞到深夜去。

奥马利警探有家有室,他虽然对工作认真负责,但也没到周末加班还要加到深夜的地步。

他提议明天早上去司法部大楼碰面。

伯尼跟比利·霍克都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西奥多也没有反对,不过他的神色有些怪异。

明天是4月17日。

想到苏联人上天当天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盛况,以及昨天回家路上看见的那一幕,西奥多提醒伯尼:

“明天早上我们早点出发。”

伯尼不解地朝他看去:“提前多少?”

西奥多想了想,不太确定:“半小时?”

伯尼没有回应。

西奥多试探着问他:“明天我来开车?”

伯尼立马摇头:“好,明天我们六点半准时出发。”

他补了一句:“我来开车。”

西奥多有些不甘心,还想再争取一下,被伯尼及时岔开话题:

“要去二手店吗?”

西奥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经伯尼提醒才想起,罗纳德曾介绍过一家号称d.c西北区最大非法枪支交易场所的二手店。

伯尼认为两名罪犯不太可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枪械,那样实在太蠢了。

西奥多问伯尼:“一名家境优渥,生长环境中很少有罪犯出现的大学生,如果他想在黑市上买枪,他该怎么办?”

“他该如何联系黑市?怎么找到黑市?”

伯尼把车停在路边,指指前方不远的二手店。

二手店门被推开,一个一脸稚嫩的小伙子抱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走出来,跳上一辆摩托车,扬长而去。

伯尼这时才给出回答:

“学校里这样的人有很多。”

“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他们会帮赌场、妓院、d贩拉拢生意,只要你想,很轻松就能联系上他们。”

“枪支买卖是小众生意,可能不太好找,但一定存在。”

他指指二手店:“这儿是西北区最大的非法枪支交易场所,学校一定有他家的联系人。”

西奥多回想了一下大学生涯,提出异议:“我大学就没接触过。”

伯尼陷入沉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西奥多与他对视着,一脸真诚:“真的。”

说着,他打开车门朝二手店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