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不对称的三处“战场”(1 / 1)

加入書籤

哈克并没有在灰石部落久留。

在族长和老祭司通过其他渠道,侧面验证消息的真实性之时,他已经带人从灰石部落离开。

直到两日之后,他才再次来到灰石部落。

这时候,跟在他身后的人马,已经锐减到十几骑陪同。

刚进入部落,就被翘首以盼的族长与老祭司二人迎入屋内。

年老体衰的老祭司,亲自拉着哈克往里走,表现出了他这年纪不该有的冲动与活力。

因为董观的有意封锁,身处玄州一隅的他们,即便可以借助一些渠道,间接感知到“大气候”的剧变。

可具体都发生了什么,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可在从哈克口中知道了“大气候”的梗概之后,再要从侧面验证其真实性,就简单了很多。

这两天时间,他们一方面在暗中与其他部落积极联络。

大家都在激动、忐忑、紧张的情绪中,谨慎的分享着各自掌握的一些信息。

他们每一个部落,掌握的信息或许不很少,或许他们知道的仅是“牛之一毛”,可这种相互之间的信息补全,也能让他们了解到更多情况。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想方设法的从董观势力内部获取只鳞片爪的信息。

因为有自家族人在董观麾下为奴为婢,这本就是天然的信息渠道。

再加上常年的恭顺臣服,总有一些说得上话,够得着的人脉关系。

这些渠道,要打听敏感信息那是想也别想,甚至在这样的要命时刻,连这样的意图都不敢显露,可他们的目的本来也不是刺探机密,只是侧面印证。

这就容易多了,甚至都不需要真的开口询问什么。

只需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化上多加留意观察,就已足够。

虽然,两天的时间太短,他们能够印证的信息还很有限。

但现在,他们却已基本确信了两点。

第一,有关“黑风军”的情况,大体上是不差的。

第二,因为白玛与哈克的关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相较于其他部落,他们已经占据了先机。

这就是机会。

天大的机会!可另一方面,这同样是足以让他们部落彻底覆灭的巨大危机。

若他们不能赶在董观“看见”他们之前,快速而坚定的登上“黑风军”这艘贼船,部落上下,便随时都可能迎来董观的铁拳。

……

“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做?”萨仁坚赞盯着哈克,直接问道。

没有任何寒暄客套,直接进入主题。

哈克同样也非常干脆,直接给出了“药方”。

“立刻迁移。”

“立刻……迁移?”萨仁坚赞的眼神,变得有些狐疑。

“对,立刻迁移……无论如何,部落继续留在这里,都是死路一条!”

哈克向他点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萨仁坚赞原本还有些狐疑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

在知道了当下形势之后,他就对自家部落可能遭遇的窘境没有了任何幻想。

他更是非常清楚,这种残酷的窘境,是在他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人强逼出来的。

他向哈克问计,本以为对方会给出更好的安排。

却没想到,答案如此清新朴实。

提桶跑路。

若就是这么个“药方”,他们自己难道想不到吗?还需要向他人问计?!部落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修为在身的普通人,其中还有大量都是老弱妇孺。

他们如野草般孱弱,却是部落的根基,不可能将之舍弃。

若是舍了,部落也就没了,他们就只是一群与沙匪无异的流贼。

可若要带着他们迁移,还要考虑到有大量必须的物资也要一同带走,不然,他们将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可言。

即便真的成行,那样的龟速“爬行”,努力折腾十天,只需玄幽马半日冲锋即可。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逃脱董观的“捕猎”,简直是痴人说梦。

何况,玄幽二州虽然广袤,可真正适合生息扎根的土地却非常少。

让他们离开倒是容易,可下一步去哪里扎根呢?若是没有新的生息之地供他们扎根,最多三四个月,部落就会彻底坐吃山空!

萨仁坚赞面对曾经的下属,也不敢摆族长的谱,耐着性子将困难一一摆了出来。

哈克认真聆听,神色始终平静,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待其说完之后,哈克这才道: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首先,部落迁移,并不是乱烘烘的出逃,也不会立刻就将所有人都迁走。

现在需要迁移的,是族中所有的老弱,还有马驹,羔羊,粮食等物资。

青壮,以及有修为在身之人,则需继续留下,以防董观遣人过来时无人应对,发现异常。”

按照惯常的做法,董观有什么命令下发到各部,只会安排一两名信使过来。

只要接到命令后严格遵从,就不会有别的问题。

更不会无聊到去挨个清点部落的人数、物资等是否有异常。

现在,董观麾下的力量,正被源源不断的“吸”往玄青海沿岸。

只要部落这边不主动折腾出问题来,盖子是可以捂很久的。

萨仁坚赞不信道:“就这么简单?有这么容易?”

哈克道:“我们倒是想更复杂一点,可也要量力而行啊。

我想将你们全部带去玄青海……可这能做到吗?”

萨仁坚赞摇头。

除非大家全部生出一双翅膀,不然,这在当前局势下,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哈克安慰道:“您放心,玄青海那边,会不断给董观制造压力。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董观都会将玄幽二州的力量不断抽调去玄青海沿岸。

咱们只要不主动折腾出动静来,他根本没精力关注咱们!”

“当然,不折腾出动静,并不是说咱们真要乖乖的不折腾,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这次交流后不久,灰石部落就动了起来。

最先离开部落的,却不是那些要尽快迁移的老弱妇孺。

而是二十多骑族中精锐,在络腮胡中年的带领下纵马南下。

他们将响应董观的征调,成为其麾下的一员。

至于前两天才安排了一批人马过去,为什么这时候又安排过去一批。

那理由实在是太好找了。

对那些具体执行任务之人来说,从各部落抽吸出来的力量越多,功绩便越大。

没谁会嫌自己的功劳更大的!

哈克甚至觉得,一个部落的人马,分两批抵达这种“小事”,只有一线经办之人才会发现,根本不会进入更上层耳中。

自然更不会有人发现,这二十多骑中,有几人是随他从玄青海出发,一路折腾数千里的“狂信者”。他们将如毒针一样,插入敌军肌体的内部。

在合适的时机爆发。

而在爆发之前,他们只需静静的等待,顺带着向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在董观麾下为奴为婢的“苍狼子民”们传播“神眷之子”的福音。

并向他们预言——

神眷之子很快就会带着千军万马来拯救你们!……

毫无疑问,耿煊在玩一种很新的操作。

据他了解,在此之前,遍数九州上下数千年,用这种方式汇聚大势,积蓄出洪流的,还从来不曾有过。

对董观这些人来说,这是他们从来不曾预想到过的攻击领域。

这无疑会给这些“狂信者”以巨大的便利。

这或许会给九州带来不好的示范,打开一个魔盒。

但在耿煊看来,这魔盒早晚都会被人打开,那让他来喝这口头汤,也没什么不妥。

这新开辟的战场,叫“信仰”。

……

灰石部落。

在络腮胡中年等二十几名精锐离去大约半天之后。

一批老弱在一些青壮的陪护之下,带着装满了各类物资的车队,“慢悠悠”的离开了部落,向着北面荒野而去。

目的地?在哈克的计划中,这些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地。

他们要做的就是离开部落。

在董观想要对他们挥下屠刀时,躲得越远、越隐蔽越好。

若董观铁了心要追踪某一批人的行踪,当然也可以做到。

可若这么做的部落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几百个。

乃至每个部落迁移之民,也不是集中在一处,而是分成了许多股。

更重要的是,这些全都是毫无修为在身的老弱,和普通青壮。

以玄幽二州的广袤,只要他们离开了赖以持续生息之地,散向沙原各处。

不说是滴水入海,也和群兔躲入草丛中差不多。

便是董观盛怒之下,铁了心要杀一些人泄愤,高昂的成本也会让他难以为继。

——玄幽马的高效率背后,是包括玄幽丹在内的、极其高昂的资源消耗。

若是频繁动用,还会对玄幽马的状态,乃至寿命都造成影响。

用这样的力量去满世界寻找普通人杀戮泄愤,是杀敌一百自损一万的做法。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再大的家业也会被生生拖垮。

这战场,叫“经济”。

这不算耿煊新开辟的战场,董观放弃对沙匪的根除,而是适当的妥协,就是败在了这个“经济战”上面。

只不过,这一次,是耿煊主动造了这样一个“战场”出来。

……

在听完哈克的讲述之后,萨仁坚赞与老祭司都沉默了好一阵。

最后,萨仁坚赞才嘀咕道:

“还是要死很多人吧?”

对他这样的唠叨,哈克连回应一句的兴趣都没有。

难道您还想零伤亡不成?

做什么美梦呢!

不最终落个部落全灭,就已经是“神眷之子”的仁慈了,好吧!

……

发生在灰石部落的故事,同样也在别处部落发生着。

不仅玄州,幽州境内,也同样如此。

区别只在于有的做出决策的效率更快一点,有的部落做出决策的效率更慢一点。

可总体上的趋势,却都在沿着与灰石部落一般无二的路径往前。

不是他们不想有别的选择。

实在是当局势到了这一步才忽然压到他们头顶之上,他们已经再没有了第二种选择。

……

一种比瘟疫还要可怖的暗流,在玄幽二州所有信奉“苍狼天”的部落之中悄悄的酝酿,无声的发生。

与此同时,玄青海内,黄苇岛上。

耿煊在了解到有越来越多的敌军铁骑重新返回“咽喉水道”两岸。

“水门军”那已被摧毁的军营驻地迅速恢复生机。

码头也在快速重建中恢复过来。

而在更南边的沆河水域之中,越来越多的船只,从下游的玄州方向,以及上游的幽州方向聚集。

摆明了要重新夺回“咽喉水道”的架势。

对此,耿煊没有任何退让。

反而要求“黑风军”中最精锐的力量,尽数往“咽喉水道”聚集,一副不会轻易退出这片水域,哪怕硬碰硬打一场也在所不惜的架势。

为此,对玄青海沿岸其他方向的监控力量,都减弱了许多。

如此大的兵力调动,根本瞒不过董观的耳目。

别的不说,那一只只玄青海沙雕,再也不是“黑风军”轻易就可摆脱的天空之眼。

只半天之后,董观就据此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聚集到“咽喉水道”两岸的兵力越来越多。

汇聚到南边沆河水域的船只,同样在迅速增加。

对董观来说,他从来不怕与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敌人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他巴不得双方来一场倾尽全力的死战。

虽然,他对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敌人越来越重视,但他依旧非常自信。

觉得此前接连遭受的重创,都是敌暗我明之故。

现在,这伙敌人妄图在“咽喉水道”再与他掰一次手腕,正遂了他的心意。

为此,他一方面将安排去玄青海沿岸其他区域的兵力,抽掉一部分紧急填入“咽喉水道”两岸。

另一方面,他继续下令,从后方抽调兵力,对玄青海沿岸进行全面加强。

他已经下定决心,即便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要将敌人彻底捂死在玄青海内。

“就让我看看,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

董观拳头紧握,咯嘣作响。

他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在心里暗暗低语。

当双方全都“明牌”,坐镇两州数十年养成的底气,让他有着十足的自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