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五境圆满(1 / 1)

加入書籤

此刻,当耿煊沉浸在“迷心术”探索之中时。

时间已是二月初一,“漫长”的正月终于过去。

当他自己高速“运转”起来之时,时间仿佛变慢下来,除他以外的一切,仿佛都被按下了慢放键。

可当他安静下来,全身心的沉浸在个人的修炼和进步之中,“慢放”消失,时间仿佛也恢复了正常的流速。

而就在他一边持续“天地桩”的修炼,一边沉浸在对“迷心术”的更深入摸索之时。

于次日,也就是二月初二这一天,“黑风军”再次与从南面汹涌而来的水师爆发了一场持续一整天的激烈水战。

这次水战的结果,以“黑风军”的再次撤退告终。

“黑风军”在夜幕降临之前,撤往更北面的水域。

再次取得这场水战胜利的董观水师,只是安静注视着他们的离去,并没有追击的念头。

经过一天的鏖战,所有人都已精疲力竭。

包括那些没有参与一线战斗,只是负责在旗舰上筹画指挥的一群高层,在这一刻也都有种脑汁被彻底榨干的晕眩感。

太不容易了。

他们虽然顺利完成了君上的命令,一点点把套在敌人脖子上的缰绳勒紧。

可唯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这到底有多艰难。

也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指挥高层,在这实际的交锋碰撞之中,感受到了某些让他们心中惴惴的东西。

从结果看,从战线的推进看,他们无疑都是得利的一方。

可唯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整场战斗的节奏,基本都被对面那看似节节败退的敌军掌握着。

“不对劲。”

“很不对劲。”

不少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这一次,意识到这点的几人,却都只是心中盘算了一下,根本没有将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因为这都只是他们个人的臆想,没有任何证据的猜测。

而此刻的君上,也不会关心这些,他只需要一个确切的结果。

何况,便是敌人有些别的谋算又如何?

参与水战的兵力,除了少部分用于督战压阵,不参与一线战斗的精锐出自君上可信的嫡系。

其余兵力,有的是从玄幽二州各部不断的“汲取”征调而来。

这就如地上的青草一般,随割随长,源源不断,在使用上,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顾忌。

更何况,按照一些未曾明确下令,但从多个渠道传来的或隐晦的暗示,或明确的提点,对于他们将这些兵力大量消耗在玄青海中的做法,君上都是乐见的。

当下,君上正遭受有史以来的凶残打脸,不仅手中最精锐的嫡系兵力出现大量折损,权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情况下,对玄幽二州其余力量进行整体削弱,对君上而言,有利无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参战的兵力,来自于沆河南岸的一些水帮水寨。

原本,为了不让南面的元、皓二州生出警惕之心,董观都没有对这些势力下手。

现在,在南下战略已被废弃的情况下,董观反而没有了顾忌。

毫不掩饰的出手,直接用拉壮丁的方式,将那些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的势力,陆续送进玄青海来填火坑。

这些人在董观一系将领的眼中,就是纯耗材,死多少都不会心疼。

所以,即便这几场水战的节奏,都在敌军的掌控之中。

为了取得现在的战果,他们也折损了远超敌军的兵力,填进去太多人命。

可这对董观本人来说,却根本谈不上什么伤害。

反倒间接当了他的手中刀,替他清理掉一些不适合他亲自出手的“杂草”。

……

虽然俘虏不多,但接连三场大规模水战下来,俘虏人数也超过千人。

成功完成转化,成为“黑风军”一员者,也有六百多人。

对于董观麾下水师的兵力构成,“黑风军”上下,包括耿煊,也已非常清楚。

甚至,对他如此安排的用意,都有与真相极为吻合的猜测。

对此,“黑风军”一众高层,颇多愤慨。

因为损失超过收获,算上“夜光岛”那一战,还有眼下这一战,“黑风军”的规模接连变小。

虽然,损失还不足黑风军总规模的一成,但这已经足够让宋明烛、铁狼等人感到压力。

在他们的角度,就仿佛看到“黑风军”快速冲上了巅峰,然后,开始掉头向下冲。

要是这个势头不能及时遏制住,损失到了每个人都清晰可感的程度,用“赐福”凝聚起来的人心,也终将无法维持在现在这种近乎狂热的坚定之上。

对此,耿煊本人的反应是最平静的。

他的这种情绪,也传递到了一众高层身上,这也是“黑风军”还能保持平稳的关键。

在例行听取战后汇总时,宋明烛随口提及的一段,反倒让他最感兴趣。

“……那些被董观从沆河南面强征过来的兵力之中,实力都不差,组织度也非常高。

与那些从二州各处征调过来的兵力相比,甚至还要强上一些。

特别是有一支从南面元州的连云湖,一个名叫连云寨的地方强征过来的兵力,战力非常强悍,带给我们不小的杀伤。”

见耿煊表露出明显兴趣,宋明烛顺口还多说了两句。

“……咱们这次新纳的成员中,恰有几人出身于连云寨。

据他们所说,如果将所有有修为之人全部算上,只连云寨的兵力,就将近一万。

若非担心一次投入太多连云寨出身的兵力,在战场上倒戈失控,实际只投入了不足千名连云寨出身的兵力,我们的损失,可能还会更大一些。”

宋明烛将了解到的有关这“连云寨”的信息全部讲了出来,这才继续汇报其他情况。

仿佛还在认真聆听的耿煊,念头却依旧停留在这“连云寨”之上。

“……这还真是奇妙的缘分。”

最后,他心中如此感慨。

这个“连云寨”,对他来说,并不算陌生。

为了南侵顺利,董观麾下,早就有对这股势力的谋划。

在元州,这也算是一方顶级势力。

具体实力或许有高低,但与“无忧宫”,“金沙帮”划在同一序列,却没有任何问题。

这两个与之齐名的存在,都曾一度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想方设法避免与他们的直接碰撞,尽可能将双方矛盾爆发的时间延后,再延后,以给自己争取到更多成长的时间。

可现在,就是这样一个“顶级”势力,直接在他与董观角力的余波之中,就被荡成了齑粉。当一名军主用正眼盯上它,那被“连云寨”上下视为坚实倚仗的兵力,直接如纸糊般破碎。

“整个元州,在董观这种杀胚面前,大概也与这‘连云寨’差不多吧。”

“对所有军主来说,这都是一块肥肉啊。”

“他们唯一需要顾忌,是其他军主,而不是这肥肉本身。”

耿煊从“食肉者”的角度,重新瞥了元州一眼之后,便再次沉下心来,全身心沉浸在自我修炼之中。

时间如水,悄然而逝。

又五天之后,从“渌波岛”水域往北撤退近两百里,刚在另一片水域扎下根来的“黑风军”,又一次遭受了猛烈的冲击。

一支规模更大,气势更盛的水师,从南面水域逼压而来。

依旧是在持续了一整天的激战之后,“黑风军”再次弃守,继续向北面水域撤退。

原本,“黑风军”辛辛苦苦,花了不少时间才全部吞入腹中的玄青海。

在敌军不计伤亡的进攻下,就这般又一点点的吐了出来。

而这一次撤退之后,“黑风军”在玄青海的最南线,被逼到了“黄苇岛”一线。

从与“咽喉水道”交接处算起,玄青海南北距离一千五百里,“黄苇岛”位于交接水域以北五百里处。

也就是说,接连四场水战之后,玄青海又有将近三分之一,重新回到董观手中。

与此同时,根据玄青海沙雕侦查到的情况,分散在玄青海两岸,高度集中在六处的兵力,也在随着玄青海的不断收服,持续调整,不断向北移动。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本间隔极远的六支兵力,间距随之不断缩短,敌军的兵力密度,正变得越来越高。

以现在这样的趋势,“黑风军”若再往北撤退一两次,沿岸数十万兵力,真就要彻底连接成环,再没有一处薄弱点存在。

到那时,困守越来越狭窄水域的“黑风军”,真就要被勒到“窒息”了。

退至“黄苇岛”之时,“黑风军”的兵力,也正式跌破六万,甚至已不足五万九千人。

虽然,耿煊第一时间就对所有参与了这一战的将士进行了“红运赐福”,回报一点不比以往少。

但耿煊依然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黑风军”上下,原本已狂热到有些病态的心态,正在逐渐恢复理智。

虽然,还没有“跳船”者出现。

可就像是一直在赢,大赢特赢的赌徒,在连续亏了几把之后,开始有比较清醒理智的赌徒,倾向于带着已经到手的筹码撤出牌桌。

即便不能离桌,也会更倾向于躲到更安全的后方。

那种积极求战,没有参与一线战斗就感觉亏了一个亿的心态,正在逐渐退潮。

当然,这是耿煊才能看见的端倪。

这只是在少部分个体心中,逐渐显露,却不敢与他人交流的“杂念”。

对“黑风军”整体,还造不出任何影响。

于是,耿煊什么都没有做,继续全身心沉浸在自我修炼之中。

而就在董观在“黄苇岛”停留了四天之后,便不得不随着大部队,再一次动身北撤。

将“黄苇岛”重新交还到董观手中。

这时,时间已是二月十三。

“黑风军”在“黄苇岛”已被两百多里水域,重新扎下根来。

若从天空俯瞰整个玄青海,这片水域恰好处于玄青海南北向的中点位置。

整个玄青海仿佛被精准的一分为二,双方各据一半。

南边一半,因与沆河相通,一直有新的船只载着新的兵力涌入。

加上重新通航,且往来交流远超以往的“咽喉水道”。

整体上表现得异乎寻常的活跃。

与之相比,北边一半,真就有种死气沉沉的颓然之态。

“黑风军”上下,原本只是初露端倪的某种迹象,变得更明显了。

恢复清醒理智的狂热“赌徒”,也变得更多了一些。

从比例上来说,总规模已跌至五万五千人已下的“黑风军”,已有接近一成的个体,从迷梦中清醒过来。

不过,到了这一刻,“黑风军”早就形成了一个严密而完善的体系。

别说还有“红运赐福”吊着。

便是耿煊立刻停了“红运赐福”,一时半会儿,也没人敢乱来。

是以,耿煊依然什么也没说,什么多余的事情也没做。

继续安静的修炼。

如此,又过了四天之后。

一支规模远超以往几次的水师,从南面水域浩荡而至。

这一次,“黑风军”再没有任何保留,除了必要的巡守和预备兵力,其余兵力,全部压了上去。

双方的战损,也达到了历次水战的最巅峰。

然后,经过一天鏖战之后,“黑风军”又双叒一次在天黑之前撤退了。

对此,敌我双方都已习惯。

这次撤退,“黑风军”在又向北撤了两百多里才再次站稳脚跟。

北面退路,已经不足五百里。

且东西两岸宽度,也在迅速收缩。

“黑风军”正在被迅速挤压。

可供其腾挪的余地,正在越来越小。

在进行必要的战后处置之时,耿煊明显感受到,“黑风军”上下的士气,有了一个明显的、整体性的下跌。

“清醒者”的比例,在总规模已不足五万的“黑风军”中,已经超过了四成。

对此,耿煊依旧没有说什么。

他只是在按照固定流程,做完一切之后,便再度沉浸在修炼之中。

而这一天,时间已悄然走到二月十八。

距离哈克等人离开玄青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同样在这一天,耿煊的“天地桩”,在持续了修炼了一个多月以后,终于再次向前进了一步。

从大成,悄然突破至大师境。

五境圆满,达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