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先辟个谣(1 / 1)

加入書籤

“哇,听说你五分钟填了词,十分钟又做了编曲啊!”

“怎么了?很难吗?”

“不要讲这种话,会气死人的!”

“其实随便填的!她当时想让我出糗,呵,可笑,说要教我接吻,结果发现我不怕,她反倒害羞了,真是的……我就随便填,打发她走!”

“少来!那个词好美!大家看了都很称赞,都说填的真棒!”

“等你做新专辑,我也送你一首词啊!”

“好啊!肯定要找你呀!不过不是一首词啊,要帮我做几首歌出来呀!你知道的,我超喜欢rb,上张专辑做的不算太成功……但是,还想做!”

“那算了,你当我没说!”

“喂……阿鹿……”

“可是我不想给人做歌啊!”

“帮帮忙啊,一个吻好不好?”

“我去……你这……谣言害死人啊!”

时间是四月四日下午,地点是滚石唱片的活动室,今天是苏惠伦的新专辑制作团队请客——据说滚石这边经常有这种小活动,大家随便来吃来拿来休息。

所谓请客,就是摆些糕点啊、蛋挞啊、水果、巧克力之类的,美其名曰冷餐会,其实花不了几个钱。林见鹿本来不想来,昨天拍完了《童话》的mv,他今天有一天的休息,明天一大早就要飞港港了,结果陈舒华打电话约,只好来。

来了就被缠上了,俩人缩在活动室的角落里窃窃私语。

现在滚石这边有两大谣言在满天飞:一是林见鹿的初吻刚刚被柳若英拿走,但还是处男,弱得很,喜欢弱弱小帅哥的美女赶紧上,有机会;二是苏惠伦只用一个吻就换了一首顶级好词,便宜得很!

这都什么鬼谣言!

“大家都在,我要郑重的声明一下哈,辟个谣,我的歌词卖的没有那么便宜,不要想一个吻换我一首歌词哈……那是谣言!”

整个活动室不算大,但也有近百个平方的样子,到处随意地摆着沙发茶几,形同一个个散落的小沙龙,这时候足有三十多人在这里边吃边聊。

林见鹿这话一说,顿时引来哄堂大笑。

谁都知道谣言是假的,那只是一个玩笑,但也同样谁都知道林见鹿这样装模作样的辟谣,只是另外一个玩笑——倒还真是蛮好笑。

苏惠伦少见的满脸通红。

当林见鹿看过来时,她做出一副极其凶恶的模样,挥了挥拳头。

“阿鹿,帮帮忙啊!”

“上次你都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给写几首歌嘛!”

“先来一张ep好不好?如果你帮我做,估计段哥还会答应让我做一整张rb,但如果你不帮我做,他估计都不会同意我做了,但一张ep可以的呀!”

哎呦喂……似乎是一首《柠檬树》,一下子就形成了破窗效应,只不过还没轮到别人开口,陈舒华就先缠上了。

甩不脱那种。

之前聊过,也听老薛提过,之前在李宗胜家里小聚,他们几个也提过这件事。

陈舒华最近两年超迷rb,一直都超想做一张全rb风格的专辑!但公司内部诸多大佬,却没有一个擅长rb。

罗大又以民谣起家,后面的作品往往大开大合,是那种跨维度的人文级别的强大,可以说,一个起手式就已经是宗师气度。

李宗胜以阅尽女人心为拿手绝技,后世网上号称“渣男祖师爷”,写情歌那是一拿一个准,绝对深情、绝对熨帖、绝对真爱!小虫也擅长写情歌,男人的都市情歌。陈昇也差不多——所谓流行pop,本身两条主要赛道,就是青少年流行和成人抒情,不是擅长这个,他们也成不了大佬!

rb这种音乐风格,其实在阿美利加红了不是一年两年了,但一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渐成潮流,开始成为一条主流赛道,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华语歌坛从业者注意到,不少人感兴趣,但还基本上没什么人写的来、做得来。

因此陈舒华不得不向外找人,去年她推出了一张名叫《淑桦盛开》的专辑,其中《爱的比较深》、《魔力》、《不做情人不做朋友》等五首歌,就是她找来的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年轻人,给她创作并制作的,嗯,那人叫陶哲。

市场反馈不太好。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是最近几年如日中天的陈舒华的一次滑铁卢——音乐人注意到了,慢慢也开始有唱片公司和歌手愿意试水了,大家都判断那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当下华语唱片的听众们,却不太买账。

或者也可以说,是rb的汉化,才刚开始起步,目前还拿不出真正能征服歌迷的成熟作品——现在的华语歌坛,研究rb、懂rb、能使用醇熟的rb技巧写出让汉语听众喜欢的rb作品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可以算是没有。

毕竟,陶哲还不是歌手、远未成熟,只是个贴了“新锐”标签的幕后制作人。

而那个男人……呵,等他开始步入歌坛,大约会有一种气运被褫夺的感觉?不过也大概率不会,我伦有才华呀!

把他的好歌都给他抄了,逼他写更多的好作品,然后我学会了,再穿越回去,穿越回原位面的2025年……啊呀呀,你瞧,人真的是要多穿越……

咳……扯远了。

正是因为市场的这种现状,无论是滚石唱片的内部定位,还是《淑桦盛开》上市后的行业评价,都认为这张专辑,是探索性质、实验性质的先锋唱片。

所以你看,公主嘛!没人怪她!公司、乐评人、歌迷,都宠得很,允许你试验,允许你专辑扑掉,没关系的哈,回来吧回来吧!但陈舒华不认输,她还想做rb!

一是她自己实在喜欢,二是她认为自己唱成人抒情已经唱到那个高度了,后续继续走那条路,只能是纯粹地等着罗大又、李宗胜这个级别的大手子投喂,再喂给她几首《梦醒时分》、《滚滚红尘》那个级别的作品,才能再启辉煌,否则已经完全不可能有什么超越和进步了。

但是拜托,罗大又和李宗胜,那是整个华语歌坛二十年唯二的存在,而且他们的作品也并不总是《滚滚红尘》那个级别的,要不然也称不上代表作了,而就在俩人身边,还有无数的歌手围着、等投喂……

所以必须转型。

正在困局之中。

哎,你说巧不巧,就在这个时候,陈舒华本人正心力交瘁,忽然就从遥远的内地窜出来一个家伙,那专辑一听,哎呀呀,这不是rb嘛!而且那么好听,一点都没有美式rb硬转华语的生硬感!

认识之后又发现,这人不止是有才华和长得帅的问题,他为人风趣幽默,格外的有趣,让人直觉地就知道,跟他共事一定能让人特别舒服、特别享受。

关键是……有人破窗了!

五分钟,他拿到曲子,当场就给苏惠伦随笔写下了歌词。

那一句“一个人孤单单的下午,当风吹得每棵树都想跳舞”,实在是美不胜收,所以当然要赶紧聊一聊,“帮帮忙啊,三首,就三首好不好……”

林见鹿凑过去,似乎要说私密话。

于是陈舒华大喜,也赶紧凑过去。

“等我下次过来,你要去给我接机!”

“好啊!可以!我一定去!”

“不要穿今天这种长裙子,穿上次那条牛仔裤!就很紧身那条!”

“哈?为什么?”

“你管我为什么!你就说可以不可以!”

“可以呀,没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