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162章(防和谐60)(1 / 1)

加入書籤

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建设者们的情绪被点燃,论坛瞬间被汹涌的声浪淹没。

“支持‘高效休整区’!我们在外面拼命,回来需要一个纯粹恢复精力的地方,这要求过分吗?”

“‘精神关怀’提案?这提案的措辞和逻辑,是把关怀对象物化成工具了吗?谁提出的?”

“楼上,你太保守了!这提案虽然表述有问题,但初衷是好的,提供更全面的休整支持,有何不可?”

“关键是‘绝对安全区’的预设是什么东西!?这绝对把所有建设者都当成潜在威胁!”

“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不信任!”

“我们在前线流汗流血时,某些人在后方享受安宁,现在反而质疑我们?”

争论在论坛的每个角落激烈爆发。

支持者与反对者壁垒分明,言辞间的火药味急剧升级。

原本只是关于资源分配和休整方式的讨论,此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扭曲、放大,演变为尖锐的对立。

“这股恶意……正在蔓延。”

李哲浏览着乌烟瘴气的论坛,眼神锐利如冰。

他清晰地感知到,一种充满恶意与混乱的模因污染,正通过这些充满戾气的言论,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每个建设者的意识,挑动着他们最原始的猜忌与愤怒。

【指挥官,侦测到异常模因污染指数级扩散】

【核心逻辑架构:放大分歧→制造隔阂→固化敌意→诱发冲突。】

零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推演显示,若不干预,线上舆论将在24小时内彻底失控,线下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概率超过85%。】

“来不及了,零。”李哲的目光投向窗外喧闹的工地。

在那片繁忙的景象中,不和谐的迹象已然显现。

不同群体的机甲师在协作时,动作变得僵硬,眼神充满戒备。

一些本应流畅的配合,因彼此间弥漫的不信任而频频出错。

争执声,正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蔓延到现实的钢铁丛林。

冲突的阴云,已然笼罩。

一场风暴,似乎……难以避免。

……

冲突的爆发,比零预想的更为迅猛。

其导火索的荒谬性,更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它并非源于工程事故或资源短缺。

它发生在整个“第三新东京市”项目的知识圣殿。

中央数据文献馆。

这里存放着海量的工程蓝图与技术资料,是项目的大脑。

馆内要求绝对的肃静,进入者需专注于知识的汲取。

机甲番号“磐石”的驾驶员坐在阅览区一角。

他眉头紧锁地研究着一份关于地下都市承重结构的关键报告。

磐石刚从a-3区高强度的吊装岗位上轮换下来。

经过连续十六小时的奋战,让他的精神和肉体都濒临极限。

驾驶舱闷热的环境,加上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使他防护服内衬下的一片皮肤刺激反应愈发不适,传来阵阵难以忍受的刺痒。

在寂静的文献馆里,这感觉被无限放大。

磐石强忍许久,终于忍不住。

他快速扫视四周,确认无人注意。

迅速将手伸进防护服袖口内,隔着内衬衣料用力抓挠了几下……

然而,他并未察觉。

斜对面的书架后,一双眼睛正如同毒蛇般锁定他。

那是番号“清泉”的驾驶员,她也是线上论坛中某个激进派系的活跃分子。

她悄无声息地举起个人终端,蹲下调整角度。

镜头聚焦在磐石伸入袖口的手部动作和他疲惫恍惚的脸上。

画面经过刻意截取,显得模糊而可疑……

“你在干什么?!”

一声尖利的斥责,打破了文献馆的宁静!

“清泉”如同发现了重大违规,猛地从书架后冲出。

她高举着仍在录像的终端,用充满“正义”的愤怒声音,指向一脸茫然的磐石,厉声指控:

“你!竟敢在严禁干扰的文献馆内进行违规操作!这里存放着核心机密!任何可疑行为都是对项目安全的威胁!你刚才的动作,严重违反安全条例!”

磐石瞬间懵了,完全不明白这指控从何而来。

“我…我只是内衬不舒服,调整了一下……”他试图解释,声音干涩。

“违规就是违规!证据确凿!”

“清泉”不由分说,将那段充满误导性的录像片段直接投影到中央全息屏上。

“大家都看看!他在做什么?在核心资料区进行不明操作!我们的安全规程形同虚设吗?机密谁来保障?”

这段被恶意剪辑、暗示“违规操作”的视频,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瞬间在文献馆内激起千层浪。

“天呐……他在做什么?”

“文献馆安全条例可是铁律啊……”

“平时看着挺稳重的,怎么会……”

在场的建设者们议论纷纷,不少人看向磐石的目光带上了审视和疑虑。

有人下意识地与他拉开了距离。

“我没有违规!只是内衬摩擦皮肤,我调整了一下!防护服下就是普通工装!”磐石又急又怒,指着自己防护服的袖口位置辩解。

“调整?需要把手伸进去那么久?谁知道你真正在做什么!”

“清泉”尖刻地反驳,声音充满煽动性。

“你这是对安全条例的蔑视!”

这场闹剧,在“清泉”将视频片段截取并配上耸动标题上传至内部论坛后,彻底失控。

《警报!文献馆惊现高危违规操作!项目核心安全何在?——一个忧心忡忡的建设者实录!》

这个标题极具煽动性的帖子,几分钟内传遍基地。

“清泉”所在的激进派系立刻将此事定性为“对项目安全的严重挑衅”,打出“严惩违规者,捍卫核心区”的标语。

集结人员包围文献馆,要求对“磐石”进行严厉惩处。

而另一派系,主要由与磐石理念相近或对其遭遇感到不公的建设者组成,则被彻底激怒了。

“荒谬!就因为调整内衬就被扣上高危违规的帽子?”

“这明显是恶意诬陷!角度刁钻,断章取义!”

“不能让他们这样随意构陷!今天是他,明天可能就是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必须声援!”

双方的情绪,在幕后推手的煽动下,如同浇了油的干柴,越烧越旺。

当天下午,基地中央广场。

两股汹涌的人流,如同对峙的潮水,隔着一道无形的界线。

激烈的言语交锋,互相推搡。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敌意。

一些拥有特殊能力的建设者,周身能量涌动。

冰晶与热浪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危险的气息不断攀升。

一场大规模的冲突,一触即发。

高空中,隐身的李哲冷漠地俯视着这片混乱。

他没有立刻干预,而是对零下达了指令:

“零,锁定目标‘清泉’,调取其所有档案,尤其是机甲师考核记录和项目申请意向书,进行深度交叉验证,重点查证其过往行为模式。”

【指令收到】

【目标‘清泉’,原名杨xx】

【数据检索中……深度交叉验证启动……】

零的效率惊人。

短短十几秒,一份详尽的报告呈现在李哲意识中。

【报告:目标人物在机甲师资格考核及‘第三新东京市’项目申请中,存在系统性舞弊及学术恶意行为】

【一:其核心项目意向书《极端压力环境对建设者行为模式影响的量化研究》,存在严重学术欺诈,为支持其预设结论‘高压环境会显著诱发建设者的破坏性行为’,采用以下伪造手段:】

【1.恶意篡改核心模型:她引用的关键行为预测模型,其核心变量‘环境压力因子(Σp)’本为‘净负荷’指标。杨某某在其论文中,将其参数篡改为代表‘净收益’,彻底颠覆模型逻辑基础,基于此错误前提,其推导出的任何结论均无效。】

【2.蓄意歪曲数据关联性:其使用的行为观测数据,并未明确‘破坏性行为’与‘高压工作’的因果关系,她刻意忽略‘既往行为模式’、‘个体心理阈值’等关键混杂因素,强行将统计相关性解读为‘高压工作必然导致破坏行为’的单向因果链】

【结论:该意向书的核心论点,完全由其恶意篡改和选择性忽略数据支撑,属学术欺诈。】

【二:其机甲师实操考核数据存在37处异常峰值,经模拟还原,均对应其本应导致考核失败的严重操作失误,疑似利用权限或漏洞进行后台数据篡改。】

【三:其网络历史记录显示,曾有三次利用断章取义的录像或片面信息,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进行不实指控,以达到打压异己或博取关注的目的。】

李哲的眼神彻底冰封,杀意凛然。

这已远非理念之争。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骗子,一个利用系统漏洞的舞弊者,一个惯于捏造事实、煽动对立的阴谋家!

她试图用伪造的“科学”为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打上“潜在破坏者”的标签,再利用由此引发的恐慌和对立,攫取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种人,其危害更甚于深渊的爪牙!

“零,将核心证据链可视化。”李哲的声音冷硬如铁,“投射到广场中央屏幕。让所有人看清,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其‘专业’与‘正义’的皮囊下,包裹着什么!”

【指令确认】

【入侵公共广播系统…证据可视化模块生成中…】

就在广场上对峙双方的情绪濒临爆炸临界点的瞬间——

“嗡——!”

广场中央的全息巨幕骤然亮起!

屏幕上没有文字,只有简洁有力的动态图表。

第一幕:一个代表“环境压力(Σp)”的红色箭头(标注:本应为净负荷)注入代表“建设者”的方块,方块剧烈波动。旁边,杨薇论文中篡改后的模型:绿色箭头(标注:被篡改为净收益)注入方块,方块同样剧烈波动,下方血红大字:

【篡改核心变量,颠倒逻辑因果,只为炮制预设结论?】

第二幕:密集的调查数据点浮现。

一条粗大的红线强行将“高压环境”与“破坏行为”连接。

同时,数十条代表其他关键因素,如“个体心理基线”、“既往行为史”、“团队协作度”等的蓝线浮现,却被报告粗暴地截断、忽略。

大字浮现:

【选择性忽视关键变量,强行构造单一归因,这是科学,还是精心设计的偏见?】

第三幕:杨薇考核数据中的异常峰值对比模拟还原的真实操作失误画面,以及她过往三次不实指控的网络记录截图。

铁证如山!

整个广场,陷入一片死寂。

前一秒还在高喊“捍卫安全”的激进派成员们,如同被扼住了喉咙,脸上的激愤瞬间凝固,转为难以置信的震惊和茫然。

她们呆呆地看着屏幕,又看向人群中面无人色、几乎瘫软的“清泉”,一种被愚弄的愤怒和信仰崩塌的眩晕感席卷而来。

这不是理念之争的胜负,而是赖以立论的根基被学术的铁证彻底粉碎!

而支持磐石的一方,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怒吼:

“果然!我就知道是诬陷!”

“学术造假!考核舞弊!还恶意煽动!她根本不配开机甲!”

“严惩造谣者!还磐石清白!还项目公正!”

愤怒的声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扑向了孤立无援的“清泉”。

“不……不是的!这是污蔑!是伪造的!”

“清泉”的大脑一片空白,她下意识地尖叫着,试图辩解。

“这是男人对我们吹哨人的无耻迫害!他们想让我闭嘴!”

然而,她的辩解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些原本支持她的女性机甲师,已经露出了鄙夷和厌恶的眼神,默默地与她拉开了距离。

一个骗子,不配代表她们。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闹剧将以“清泉”被千夫所指而告终时……

“姐妹们!不要被骗了!”

一个“机美先锋队”的领头者突然跳了出来。

它振臂高呼道。

“就算她的论文有瑕疵又怎么样?”

“那咋了?能一样吗!”

“抛开事实不谈,难道那个男的在公共场合做那种动作就没错吗?”

“他们这是在转移矛盾!想用一个人的‘小节’,来掩盖整个男性群体的‘大恶’!”

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竟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响应。

“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惩戒猥琐男!”

“打倒诬告犯!”

“惩戒猥琐男!”

两种完全对立的口号,再次响彻云霄。

真相的揭露,非但没有平息冲突。

反而像是往滚油里泼了一勺冷水,让整个场面瞬间炸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